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共重慶市委六屆六次全會明確提出,建設城鄉融合鄉村振興示范區。忠縣將聚力打造健全統籌城鄉發展體制機制標志性成果,加快打造城鄉融合鄉村振興示范區樣板。
一體規劃國土空間,邁出城鄉互融、梯次有序的新步伐。加快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構建“一江兩岸四片區”城市格局,確保2035年忠縣縣城規模達50平方公里、城區人口規模達50萬人。堅持以中心鎮為樞紐,有序更新改造城鄉接合部,探索并逐步推行強鎮規劃建設“一鎮一策”,構建強鎮、特大鎮、“百強鎮”梯度培育體系。堅持以強村為重要支撐,以“三區三線”為基礎,深化“多規合一”改革,完善鄉村規劃和自然資源“一張圖”。
一體布局特色產業,激發城鄉互促、價值共生的新活力。用好“一縣一策”,打造農業強縣,做特做優柑橘、筍竹、生豬“一主兩輔”,持續做強“忠縣忠橙”品牌,打造竹纖維環保產業園,推進牲畜屠宰加工養殖一體化項目投產達效。打造工業大縣,聚焦“雙千億”目標,實施“雙倍增”行動,推動“2+4”現代制造業集群延鏈補鏈強鏈,確保2027年實現“千億工業、千億園區”。打造旅游名縣,加強農文旅深度融合,不斷提升“忠州八景”品質,努力打造長江三峽國際黃金旅游帶旅游名縣。
一體建管基礎設施,打造城鄉協同、功能互補的新體系。大力開展“水、電、氣、訊、路、樓”等城市基礎設施改造,提升城市綜合承載力。加快對外通道建設,力爭早日步入“高鐵時代”。統籌農村路、水、電、通訊、物流等“五網”建設,創建全國“四好農村路”示范縣,有序推進石花水庫等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開展數字鄉村網絡發展行動,健全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持續改善村容村貌,力爭2027年實現巴渝和美鄉村全覆蓋。
一體提升公共服務,探索城鄉均衡、普惠共享的新模式。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實施強村富民綜合改革,構建農民持續穩定增收長效機制。推進公益普惠的學前教育、公平優質的義務教育、特色多樣的高中教育,發展適應新技術和產業變革需要的職業教育。深化“三醫”聯動改革,完善“建村、實鄉、強縣”三級醫療體系,實現城鄉一體“15分鐘醫療服務圈”。健全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激勵機制,探索發展鄉村“互聯網+養老服務”。加強農村生育支持和嬰幼兒照護服務,健全農村留守兒童、殘疾人等弱勢群體關愛服務。
一體推進城鄉治理,構建城鄉共美、文明和諧的新格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提高鄉村治理效能。用好黨建統領“141”基層智治體系,增強轄區數字化城市運行和治理中心的實戰能力,實現轄區內森林防火、水庫及危巖地災數字監測管理全覆蓋。實施“春風滿巴渝 文明潤忠州”社會風氣提升行動和文明鄉風工程,鞏固拓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發展鄉村文化,涵養優良鄉風民風,持續推進移風易俗,建設全國城鄉文明融合發展試點。策劃申報中國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項目,繪就“一村一幅畫”的美麗圖景。
作者:中共重慶市忠縣縣委副書記、忠縣人民政府縣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