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懶得站樁、不愿意練太極拳、拒絕一切體育運動……本期,武醫師為“懶癌”朋友們量身打造一個健身養生方。
靜坐養生,歷史悠久
●本刊記者:冬天是“懶癌”的高發季節。 不少讀者向您請教:有沒有一種坐著也能鍛煉身體的方法呢?
【武醫師】當然有,靜坐養生功最適合這類人群。
●本刊記者:請您為我們詳細介紹一下。
【武醫師】靜坐養生功最早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黃帝時代。據《莊子》一書記載,黃帝曾向廣成子學習長壽之道,廣成子說:“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汝形。無勞汝靜,乃可長生。目無所視,耳無所聞,心無所知,汝神將守形,形乃長生。”以上這段精辟的論述,事實上就是關于靜坐中的真實感受和長生之道。簡而言之,靜坐既可以養身延壽,又能開慧增智。現代科學研究也證明,靜坐有很多好處。美國科學家發現,如果人晚上睡眠不好,但只要靜坐40分鐘就可以彌補缺覺的不足。冥想靜坐對大腦有著不可思議的幫助。
靜坐聽息有訣竅
●本刊記者:那具體如何操練呢?
【武醫師】靜坐時排除雜念是關鍵。由于我們大腦中的念頭總是處于活躍狀態,像奔跑不息的烈馬,很難讓它停止不動,所以,我們可以采用聽息的方法——用自己的耳朵聽自己的呼吸之氣,只用耳聽,不加任何意識。一旦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在聽息上,腦中的雜念就會大大地減少了。
另外,還有一點要特別提示大家:每次練功的時間要保持半個小時以上。因為人的氣血運行全身一周需要28分鐘48秒。如果每次練功低于半個小時,那么氣血就不能在全身運行一周,練功的效果會大打折扣。就像燒一壺開水,總是在水將要沸騰的時候熄掉火,那樣水永遠也燒不到開,練功也是如此。
●本刊記者:對于初學者,您還有哪些叮囑呢?
【武醫師】初學時,靜坐時間長了,腿會麻、痛,這是學靜坐的一個正常過程。還有很多人在初學時脊背是挺不住的,開始會有意識地挺起來,但不久就會乏力,然后不自覺地彎了脊背。只有等到真氣發動時,腰椎這個位置才能自然挺得筆直,好像有東西抵住一樣,到那時,挺多久都不會感到酸或乏力,腿部自然也就不會麻木疼痛了。所以,大家在初學時要放平心態,靜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要能持之以恒地練習下去,一定會身心受益。
●本刊記者:感謝您的精彩講解,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