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社會老齡化的不斷加快,失能老人的人數也在增加。我國約有4000萬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是失能老人家庭的真實寫照。老年人機體器官逐漸衰老,生理功能、適應性和抵抗力逐步衰退,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升高,勢必造成失能現象的發生。2020年失能老人性別、年齡“金字塔”呈“上尖中凸下收縮”型,75~90 歲年齡段塔身最寬,表明失能老人主要集中在該年齡段。
失能分等級
怎么來劃分失能的等級呢?按照國際通行標準分析,失能等級劃分為輕度失能、中度失能,重度失能。吃飯、穿衣、上下床、上廁所、室內走動、洗澡6項指標,一到兩項“做不了”的,定義為“輕度失能”。三到四項“做不了”的定義為“中度失能”。五到六項“做不了”的定義為“重度失能”。
居家照護從幾方面著手
那么,在居家照護過程中作為家庭又有哪些責任呢?可從以下幾點著手:
基本生活照護責任:
1.飲食照護:飲食照料對失能老人非常重要,只有失能老人飲食均衡,身體才能得到足夠的營養。老人的餐具應定時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2.起居照護:失能老人的起居照護應細致周到,家屬要有耐心。對于長期臥床完全失能的老人,床鋪要清潔、干燥、平整。老人的衣服要干凈,避免過多的紐扣或帶子,以防老人自傷或自殘等;失能老人的個人衛生要引起足夠重視。每天早晚要幫助老人洗臉、洗腳、刷牙,飯后要溫水漱口,及時清除口腔內食物殘余物,保持口腔清潔。大小便后做好隱私部位的清潔衛生。
醫療護理責任:
1.失能老人居住的環境應整潔、干凈、舒適,安全。保持房間空氣清新,每天定時開窗通風,確保無蚊蟲滋擾及異味。
2.失能老人皮膚護理:預防褥瘡的發生,注意皮膚清潔及防壓瘡護理。
3.家屬要密切關注老人的身體狀況,對于患有慢性病的失能老人,家屬要學會慢性病的監測及護理。
4.對于患有糖尿病的失能老人,家屬要學會監測血糖及打胰島素的技巧。
通過慢性病的觀察與記錄,家屬能夠及時發現失能老人的病情變化,必要時及時撥打120就醫,預防疾病潛在風險的發生。
心理支持也很重要
1.提供心理支持。對于完全失能老人,可以借助高科技,讓老人聽一聽喜歡的歌曲,講一講故事等,分享情感和壓力,避免老人被孤立,幫助其保持心理健康。
2.提供醫療保障。為了失能老人的醫療安全,家屬可簽約家庭醫生服務,家庭醫生團隊定期對失能老人進行健康指導及慢病隨訪,以及對老人進行心腦血管疾病及危險因素管理、膳食管理、體重管理、心理疏導,居家康復等綜合干預,讓失能老人享受國家基本公共衛生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