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黨員發展質量一直是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學生黨員發展質量的提高是推動高校黨建和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指標。國內有多位學者均已詳細剖析了學生黨員質量的影響因素,并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和措施,但隨著新時代高等教育的改革發展、網絡媒體的普及和應用等,學生黨員發展質量仍面臨新的挑戰。因此,積極探索提高學生黨員發展質量路徑成為高校發展學生黨員工作的核心任務。
分析學生黨員發展質量問題
高校學生黨員群體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中流砥柱,是黨的儲備力量。但學生黨員發展質量仍存在問題,如國內學者戴月波指出,大學生黨員思想信念不夠、選拔標準不合理、基層實踐鍛煉不受重視以及監督機制不完善;朱小芳、朱秀劍認為,大學生黨員群體示范性不足、高校黨支部的影響力不及社團組織等;楊敏強調大學生黨員在入黨前后的教育存在反差等。總結前人研究發現,學生黨員發展質量問題主要受主、客觀因素影響,其中主觀因素源自學生本人的思想和行為表現,而客觀因素受家庭、學校和社會等三方面影響。通過查閱多方面資料發現,前人研究的諸多問題已得到較好解決,比如學生黨員思想教育、選拔標準、發展學生黨員數量等問題已經步入“正軌”,但是還有部分問題仍然存在。
影響學生黨員發展質量原因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高校是教育培養青年人才的重要園地,也是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武裝青年的重要思想陣地。”但是,阻礙當前高校學生黨員發展工作問題仍然存在,包括基層實踐鍛煉不足、榜樣示范作用不顯著、師資力量不均衡等。
基層實踐鍛煉不足。我黨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作為發展學生黨員的重要抓手,但現實中仍存在實踐鍛煉不足的問題。一方面,高校提供的社會實踐鍛煉機會少。部分高校忽略了實踐鍛煉對學生黨員發展質量的作用,只側重理論教育,而忽視實踐教育。還有部分高校沒有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未將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多方資源與學生黨員發展質量有機融合。另一方面,高校團學活動的影響力大過黨組織。高校側重于培養團學組織,只有少部分學生加入組織部,對學生黨支部了解不深,再加上大學生的主場地在校園,黨支部對大學生的影響力比較間接,導致學生黨員“無用武之地”,基層實踐鍛煉機會較少。
榜樣示范作用不顯著。進入新時代,大學生的價值觀念發生變化,學生黨員也有意識主動發揮榜樣示范作用,但是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作用仍不顯著。一方面,部分學生黨員將更多時間花費在自身學習和生活上。雖然選拔出來的學生黨員各方面條件都是優中選優,不僅學習成績好,而且也都是部門骨干,綜合能力較強,但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當學生黨員把更多精力花費在學業和社團上面,在服務師生以及社會群體的時間就較少,導致群體示范作用不強。另一方面,部分學生黨員理論基礎知識“吃得”不夠徹底。當代大學生的思想認知受到世界多元化意識形態的影響,這類影響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學生黨員作為大學生的重要組成部分,自身的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也會受多元化意識形態影響,導致部分學生黨員的服務意識觀念比較薄弱。
師資力量不均衡。教師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但是,在學生黨員培養教育方面,師資力量仍然較為薄弱。一方面,高校教育培養學生黨員的主體比較單一。高校發展學生黨員工作大部分由輔導員承擔,除此之外輔導員還要負責處理學生的日常事務、管理學生的日常行為、團總支工作和就業工作等,事務繁多,導致用來關注學生黨員培養和發展的時間和精力較少,無法真正落實“成熟一個再發展下一個”的目標。另一方面,普通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比較薄弱。由于思想政治教育類教師少,通常都是大班授課,一名思政課教師對接好幾百名學生,即使是學生黨員也只能與同班級學生一起學習,無法得到思政課的特殊“關注”。除此之外,有的思政課教師授課方式比較傳統,講解內容枯燥,無法吸引學生,“填鴨式”“碎片化”地傳授理論知識,導致思政教育課程教學流于形式,在思想教育上出現事倍功半的效果。
探索提高學生黨員發展質量路徑
學生黨員是學生群體中較為優秀的一部分,也是高校與黨連接最重要、最緊密、最直接的紐帶。因此,全面提高學生黨員發展質量,需要大量的實踐鍛煉機會、榜樣示范激勵和雄厚師資力量作保障,提升學生黨員的素質和修養,助推學生黨員成長成才。
嚴格堅持政治標準,構建學習教育體系。構建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學習體系,是培養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同時也是衡量黨員道德品質高下的重要“量尺”。因此,要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一方面,高校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學生對共產主義有更加明確和深刻的認識,自覺把樸素的、感性的認識上升到主動的、理性的高度,解決思想上存在的問題。同時,應堅持把綜合素質作為發展學生黨員的重要考察內容,而不是把學習成績作為發展學生黨員的主要條件。另一方面,學生黨員要將理論知識內化為自身資源。高校應采用集中學習、自主學習、主題宣講、專題輔導、黨日活動、現場教學等方式對學生黨員進行多層次、多渠道學習教育,包括加強政治理論教育和黨史學習教育等。學生黨員要通過思考、實踐運用和總結經驗,不斷積累和消化理論知識,才能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
著力加強實踐鍛煉,發揮榜樣示范作用。學生黨員的言行舉止對身邊的人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要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揚向上向善的精神風貌。學生黨員可以通過社會實踐感悟黨的創新理論的強大力量,并自覺將學生黨員的身份運用到現實生活中,積極主動履行黨員義務,加強黨性修養,增強黨性意識,自覺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讓師生、群眾信任學生黨員的力量。首先,要求學生黨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其轉變成自己日常的行為準則,貫穿于生活和學習的方方面面,落實于網上網下的一言一行,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以實際行動感召群眾、帶動群眾,營造知榮辱、講義氣、作奉獻、促和諧的良好風尚。其次,黨組織應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黨員參加黨建實踐活動,針對黨建活動中的熱點、難點問題組織學生進行深入調研分析,并在調研分析的基礎上結合黨的理論知識對學生黨員進行教育引導,努力把學生黨員培養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鼓勵學生黨員積極用行動向黨組織靠攏,在德智體美勞等各個方面起表率作用。最后,要鼓勵學生黨員積極主動參加各類志愿服務,結合個人所長和發揮專業優勢,盡自己最大努力為群眾做實事、辦好事,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面對各類矛盾不回避、不退讓,以實際行動贏得群眾的信賴。
拓展思政教育模式,優化黨課培訓方案。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把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貫穿學生黨員培養全過程,提高學生黨員綜合素質。因此在培養教育學生黨員上,高校要積極探索培育路徑。一方面,搭建“一站式”學生社區平臺,將黨組織延伸到學生社區,形成黨員網格化教育管理體系。組織學生干部、入黨積極分子和學生黨員在學生社區開展常態化紅色教育,形成紅色黨性加油站,提升學生黨員發展質量。另一方面,突破授課形式,采用“小班制”與分段式授課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可以利用高校的學科專業特色和場館育人機制,集中在一個時間段開設不同的黨課培訓班,培訓人員可以是專任教師、老黨員、優秀共產黨員等,用他們的專業知識以及人格魅力給學生黨員授課,形成黨建“紅”與專業“白”深度融合,讓學生黨員在學習中體驗黨課的樂趣,推動黨課教育深入化、全面化和精準化發展,為后續高校學生黨員發展質量問題提供新思路。
夯實專業隊伍建設,加強后備力量培養。黨建工作隊伍是發展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學生黨員的主力軍,高校必須重視黨務工作者的力量結構和能力水平,同時要重視黨務工作者的培養教育工作,其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生黨員發展質量。一方面,要配齊黨建專業人員。高校應設立專職組織員崗位,幫助輔導員、班主任以及專業教師黨員開展學生黨員發展工作,發揮專人管理效能,指導學生黨員的理論學習和實踐活動;要重視對專職組織員的培養教育,定期開展業務能力培訓、黨務知識大比武等活動,在活動中磨煉專職組織員,增強其業務能力;要加強科研隊伍建設,積極推進黨建與科研業務深度融合,由專業教師帶領學生黨員參與黨建課題研究,從“傳統”“單一”育人模式轉變為“創新”“多元”育人模式,教育和引導學生黨員形成良好的思想認知和價值觀念。另一方面,要嚴把學生黨員“入口關”。高校要組織專人對提交入黨申請書的學生進行談話,了解學生的思想,指導學生如何提升自己的政治素養;要積極發揮共青團的力量,有效發揮黨建帶團建、團建促黨建的突出作用,強化共青團組織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把入黨積極分子的考察放在班團集體視野里面,有效提升入黨積極分子服務師生、服務群眾的自覺性。
【參考文獻】
[1]周靜.大學生黨員發展質量現狀分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9,(11):51-53.
[2]戴月波,蔣艷.從嚴治黨視域下高校大學生黨員隊伍建設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5(24):19-20.
[3]朱小芳,朱秀劍.高校學生黨員先鋒作用發揮的難題與破解[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0(23):46-48.
[4]楊敏.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上半月),2008(09):28-29.
[5]李沐曦.新時代高校“三全育人”理論與實踐研究[D].吉林大學,2022,2.
[6]歐陽沁,孫宇,黃志民.構建高校學生黨員發展質量保障體系的做法與思考——以清華大學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3,(08):40-42.
[7]中共中央組織部組織一局.入黨教材(根據黨的二十大精神修訂)[M].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2023:237-240.
[8]鄭永廷.高校學生黨員發展質量保障體系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20):4-7.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6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師教育科研項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專項)(項目編號JAS151534)、漳州衛生職業學院2023年校級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類項目“基于黨建與思政工作研究”(項目編號∶ZWYDJ202305)的研究成果。
(作者陳淑君系漳州衛生職業學院助教,碩士;林瓊系漳州衛生職業學院講師,碩士;陳偉軍系漳州衛生職業學院助教,碩士)
責任編輯/曾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