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四屆六次全會對成都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通盤謀劃部署,指出要自覺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主動謀改革、聚力抓改革。
近年來,成都東部新區持續以改革實踐為發展注入澎湃動力,工業化進程加快,科技創新成效顯現,2023年地區生產總值302.8億元、增長21.3%。今年1-9月,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8.3%,服務業增加值增長23.9%,均居全市第一;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8%,社消零總額增長5.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2.2%,均居全市前列。全年確保地區生產總值和規上工業增加值兩位數增長。
接下來,成都東部新區將深入學習貫徹市委十四屆六次全會、成都市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大會和全市經濟運行工作推進會議精神,堅持拓通道強功能聚流量、重創新出特色強園區、促改革優服務樹形象,盯著產業干,圍繞項目轉,實績比貢獻,加速形成產業和人口增量,全力建設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集聚區。
堅持開放立區,持續提升航空樞紐能級
市委十四屆六次全會指出,要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健全高水平開放通道樞紐體系,深化外貿、外商投資、對外投資管理體制改革,健全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體制機制,加快建設西部對外交往中心。
作為國家向西向南開放新樞紐?,成都東部新區依托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助力成渝世界級機場群加快建設。截至今年10月30日,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已開通航線412條,今年預計旅客吞吐量將突破5300萬人次。巨大的流量優勢,正在持續轉化為成都東部新區發展內驅動力。
接下來,成都東部新區將全力以赴服務保障機場運營,承接流量轉化紅利,協同雙流合力推動成都建設全方位門戶復合型國際航空樞紐。
在運力提升方面,新開、恢復至歐洲、美洲樞紐城市國際航線,構建“全貨機+腹艙”貨運體系,常態化運行國際全貨機航線10條以上,確保全年貨郵吞吐量36萬噸以上。在平臺建設方面,全力推動天府綜保區盡快獲批,同步開展入駐企業招引、園區建設和運營工作,建立跨貨站暫存庫共享機制,保障京東方等企業供應鏈穩定,促進國際快件中心年底前投運,確保跨境電商全流程順暢通關。在樞紐提能方面,推動天府機場北高鐵貨運站規劃研究,對上爭取盡快啟動成渝中線(簡州站)、成都外環鐵路(簡州至空港段)等建設,打造以天府機場為核心的成渝主軸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天府國際空港商圈,用好144小時過境免簽等政策,完善外籍人士來蓉便利化服務,持續增強輻射引聚能力。
堅持產業強區,筑強園區經濟發展主陣地
市委十四屆六次全會指出,要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健全工業立市制造強市體制機制,推進重點產業建圈強鏈。
當前,成都東部新區已形成國際空港經濟區(東部新區片區)、成都未來醫學城、成都未來科技城、簡州智能裝備制造新城、天府奧體公園五大片區,聚焦臨空經濟、高端裝備制造、生物技術等重點產業方向集中發力,已初步形成一批行業龍頭示范領跑、一批骨干優勢企業支撐追趕、一批小微企業緊跟成長的良好發展態勢。
接下來,新區將重點構建“國家級綜保區+省級經開區+市級產業園區”特色化園區發展體系,加強創新轉化,壯大產業集群。
著力將天府國際綜保區打造為對外貿易新平臺,深入推進“區港一體化”,圍繞保稅加工制造、保稅物流分撥、保稅檢測維修等外向型產業,加快打造天府跨境電商產業園和外貿綜合服務平臺。著力將四川天府國際空港經濟開發區建設成為產業興城主陣地。在空港片區建設臨空經濟創新集聚區,發揮民航二所“鎮園之寶”作用,以航空物流、航空維修制造、臨空商貿為主攻方向,培育可持續航空燃料、低空無人機設計驗證、核醫學等新興賽道;在簡州片區建設重大智能制造基地,以智能制造裝備、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新能源裝備為主攻方向,推動蜂巢能源、中科翼能等龍頭企業做大規模,發展壯大國家檢驗檢測產業園,加快打造新能源汽車電機電控等“小而精”專業園區;在未來醫學城片區建設“醫教研產”創新轉化區,依托國家醫學中心、天府錦城實驗室等國省級科研平臺,聚焦高性能醫療器械、高端醫療消費、前沿生物技術,構建設計驗證、小試中試、檢驗檢測等平臺體系,協同科研團隊和鏈主企業,提升先進醫療科研成果轉化和產業化能力;在天府奧體公園建設體旅文商融合發展活力區,依托成都體育學院運動醫學等“雙一流”學科和國家重點實驗室,發展運動健康、科教商務等主導產業,爭取落地國家植物園,推動后世園價值轉化。
堅持賦能增效,以改革創新保障“企業滿園”
市委十四屆六次全會指出,要深化園區綜合體制改革,大力開展“優化提質、特色立園,賦能增效、企業滿園”行動,加快打造一批現代化園區。
今年以來,成都東部新區以集中精簡、靈活高效為導向,推動園區減負賦能增效,為企業提供更好發展環境。
接下來,新區將實施園區綜合體制改革,2024年年底前評估完善園區建設和保障職責清單、園區擴權賦能清單,進一步優化明確園區管理機構主體責任、行業部門支持責任、鎮(街)屬地責任、國企運營建設責任,堅持“畝均論英雄”“實績比高低”,以產業發展和項目建設為重點優化園區考評機制;創新項目招引促建機制,建立公平競爭條件下全要素招商機制,搭建“園區牽頭招商+國企聯合招商+屬地服務招商+部門配合招商”的聯動招商架構,構建“3+3”產業投資基金體系,全面推行“產業標準地”“拿地即開工”“分期竣工驗收”等創新模式,完善招商引資、策劃儲備、項目促建、移交投用“四庫聯動”項目促建機制,綜合運用揭榜掛帥、比拼亮賽等方式,推動項目快建快投;提升服務企業質效,常態化開展“進萬企、解難題、優環境、促發展”工作,實施委領導一線辦公和“局長走流程”,在智慧蓉城平臺建立企業問題直報辦理和評價機制,推動企業訴求閉環處置,建設專業化高素質企業服務專員隊伍,賦予專員對部門服務企業工作“打分權”,打造“有事找專員”對企服務品牌。
堅持全面從嚴治黨,營造風清氣正政治生態
市委十四屆六次全會指出,要加強黨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領導,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鮮明以實干論英雄、憑實績用干部的選人用人導向,完善干部綜合考核評價體系和結果運用機制,健全選人用人監督機制,全面提高干部現代化建設能力。
一直以來,成都東部新區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健全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機制,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續用力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完善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工作機制,推動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落實。
接下來,新區將以政治建設為引領,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進一步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嚴格執行“第一議題”和集體學習制度,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化拓展主題教育、黨紀學習教育成果;鮮明實干實績干部導向。實施“人才引進”五年計劃,優化員額制考核體系,全面塑造黨員干部“敏感敏銳、立說立行、創新創造、認真較真、實干實效”從嚴尚實作風;大抓基層組織建設,實施基層黨組織帶頭人和后備力量培育計劃,大力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統籌規范各類督查考核,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推進黨風廉政建設。開展行業性、系統性腐敗治理,推進世運會籌辦、產業園區建設等專項監督。強化與12345、微網實格聯動,大力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