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養犬,不僅關乎著人們的日常生活,更是城市文明的直接體現。為進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養,規范市民文明養犬行為,11月以來,成都各地圍繞文明養犬主題,廣泛開展“文明月月行”文明倡導活動,通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導,引導市民依法養犬、安全養犬、文明養犬,營造人寵和諧共處的良好氛圍,展現城市文明形象。
讓愛與責任同行""爭做文明養犬人
“文明養犬不僅是每位養犬人的責任和義務,更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環節。我將以實際行動踐行文明養犬承諾,為文明、和諧、安全的城市環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11月26日在新金牛公園,由成都市文明辦、市城管委、市公安局聯合主辦,市城管執法總隊承辦,金牛區綜合行政執法局、茶店子街道辦協辦的文明養犬主題宣傳活動上,近百名養犬市民共同簽下《文明養犬承諾書》,10名文明養犬勸導員喜獲文明養犬勸導員聘書。
活動現場,成都市城管委、成都市公安局與養犬市民代表共同發出了依法養犬、安全養犬、文明養犬倡議。此外,活動還設置了知識問答區、線上互動答題區、普法教育區、寵物科學喂養區、打卡拍照區等文明集市活動,引導市民牽好“文明繩”,養犬不“掉鏈”,爭當文明養犬人。
在武侯區鷺島步行街上,“文明月月行·文明養犬”主題活動引來眾多社區居民和養犬人士。文明養犬相聲、文明養犬知識講座、寵物義診、示范文明養犬家庭評選等環節,輪番傳遞著“養犬不是娛樂,而是一種責任”的理念。
在“示范文明養犬家庭”和“合格鏟屎官”共繪文明畫卷環節中,“毛孩子”們不僅領取了“文明小狗”獲獎證書,還與它們的主人一起在“文明養犬承諾書”上按下爪印和手印。活動現場,四川省寵物協會訓導分會會長楊勇講述了如何科學訓犬,動物醫生李建培普及了文明養犬小知識以及收養“毛孩子”手續辦理流程。
在新都區石板灘街道金三角社區寵物市場,一場“文明養寵新風尚"讓愛與責任同行”——“牽好文明繩"養狗不掉鏈”的主題活動正在火熱開展。
在文明養犬宣講區,來自成都市犬業協會的志愿者正為居民詳細講解犬只登記、疫苗接種、犬只排泄物處理等養犬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引導廣大養犬人士樹立正確的養犬觀念,規范養犬方式,當好文明“鏟屎官”。“被犬只咬傷或抓傷后,要第一時間用流動水清洗傷口,并前往醫院消毒、止血、注射疫苗。”在科普區,醫務工作者通過案例講解、互動問答等形式,向市民科普狂犬病的危害、傳播途徑、發病癥狀、咬后傷口處理、疫苗接種等相關狂犬病防治知識,強調定期為寵物接種狂犬疫苗的重要性。
在文明養犬互動區,街道工作人員提前擺放好宣傳展板,向群眾發放宣傳資料,詳細講解文明養犬的重要性。此外,志愿者引導大家紛紛參與“文明養犬”有獎知識競答,呼吁市民群眾對寵物負責、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爭做文明養犬人,引領文明養犬新風尚。
溫江區“爭做文明寵主"共建幸福壽安”文明養寵主題宣傳活動在和合之道國際公共藝術園區舉行,豐富多彩的互動環節、深入淺出的教育宣傳形式,吸引了眾多居民與養寵人士踴躍參與。在文明養寵宣講區,工作人員向居民發放文明養寵宣傳資料,耐心解答養寵政策、寵物護理、疾病預防等問題。
“犬只疫苗如何接種?”“犬只驅蟲怎么做?”在大邑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開展的“文明養犬·共建美好家園”宣傳活動上,寵物醫生從養犬過程中的普遍問題入手,通過深入淺出的講解,提醒養犬人士要按照規定時間為犬只接種疫苗,保障寵物健康,預防人畜共患病的傳播。志愿者還向過往的居民發放宣傳資料,講解文明養犬注意事項、普及成都市禁養犬只等,提醒居民出門遛狗要牽繩,要及時清理糞便,主動避讓老人、兒童及孕婦等群體,爭做文明養犬人。
一碗“文明蓋碗茶”"共話“愛寵責任經”
根據成都公安機關發布數據,截至2024年5月底,通過“蓉城犬管”微信公眾號辦理犬證的數量已達62萬。據統計,2023年以來,在公眾對不文明養犬行為的投訴中,“遛狗不牽繩”“不清理犬只排泄物”“犬吠擾民”等不文明養犬行為占比較高。
在簡陽市舉辦的“文明蓋碗茶”主題沙龍活動中,簡陽市文明辦、簡陽市公安局、簡陽市農業農村局、簡陽市綜合執法局等有關部門單位代表,簡陽市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社區居民代表等相聚職工驛站,圍繞“文明養寵"愛與責任同行”主題談認識、談措施、提建議。活動同步開啟直播,與網友展開互動,將文明養犬意識通過網絡傳播到千家萬戶。
活動現場,市民代表以“遛狗不牽繩”“便溺不清理”“養犬擾民”三大不文明養犬現象為議題展開激烈討論。來自簡陽市公安局、農業農村局、綜合執法局的代表,就動物檢疫、文明養犬規定、法律法規講解、文明倡議等方面的內容,與群眾進行互動,回答群眾提出的問題。
“每次帶寵物狗外出散步時,我都堅持使用牽引繩,并為‘毛孩子’佩戴嘴套。這樣做一是確保不會意外傷害他人,二是防止它隨意吞食有害物質。這既是對他人負責,也是對我們自己和愛寵的生命安全負責。”現場,愛寵人士代表李宣晨在活動中分享著自己的養犬心得,“我還總是隨身攜帶寵物專用的拾便袋,當它在不適當的地方小便,比如別人的店鋪門口或車胎旁,我會立即使用濕紙巾清理干凈,履行一個文明養犬者的責任。”
“不文明養犬現象頻發,其根源在于養犬人文明養犬意識欠缺。一是養犬者責任感的缺失,未能認真履行養犬責任;二是對養犬管理規定缺乏了解,例如,未對犬只實施拴養或圈養,以及未能及時清理犬只排泄物等這些行為都已觸犯法律法規,將面臨50至200元的罰款。”簡陽市綜合執法局代表牟若蘭總結道,“此外,執法監督不力也是導致部分市民心存僥幸,忽視文明養犬規定的重要因素。”
活動中,大家還發起文明養犬倡議,倡議廣大養犬人士要從自身做起,爭做文明市民,讓文明養犬成為自覺行動。市民鄰里也要對養犬行為給予更多的理解和包容,主動勸導和借助合法途徑制止不文明養犬現象,齊心協力構建更加和諧文明的城市環境。
“養狗擾民誰來管?”“喂食流浪狗是不是‘善心泛濫’?”“政府應該從源頭抓起,嚴懲不文明養犬的人!”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討論經過直播,觀眾觀點激烈碰撞,有投訴、有抱怨、有點贊、有建議,辣味十足,氣氛熱烈。通過傾聽各方看法、剖析內在原因、找到癥結所在、加強輿論引導,從而監督不文明行為,達成呼吁市民群眾“依法養犬、文明養犬”的共識,做文明的參與者、倡導者、傳播者、促進者。
民主協商科技賦能""文明養犬出新招
“遛狗牽繩,管好自家的狗,對他人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文明養犬,建設和諧社區,是每個養犬人的責任和義務……”在成都老街巷芳華街,68歲的李孃孃一邊遛狗一邊熱心地向身邊的鄰居宣傳文明養犬理念,希望大家在養犬愉悅自己的同時,不妨礙他人生活。
芳華街所在社區,成都高新區芳草街街道蓓蕾社區是遠近聞名的“人寵雙向友好”社區。為倡導文明養犬,協調養寵人與非養寵人的矛盾,在社區的牽頭下,居民以民主協商的方式達成共識,一起制定了既約束養寵人,也對非養寵人提出要求的社區寵物公約,建立了寵物友好商家聯盟,還組建起一支志愿服務隊。同時,社區在科技護航上動腦筋,與養寵人共同制定了社區寵物友好地圖,標注養寵群體習慣遛狗的路線、時間,以及每一個寵物可以游戲、打鬧的點位,并據此開發了一個微信小程序,方便居民隨時查看。蓓蕾社區共情創意的柔性做法,在引導居民文明養寵的同時,實現了養寵居民、非養寵居民及社區商業店鋪的友好相處,居民文明素養得到了顯著提升。
隨著養寵家庭越來越多,如何維護社區公共衛生環境?為此,成華區推出“寵物公廁”“犬只智能監測”等犬只管理創新舉措,號召市民牽好“文明繩”,保證文明養犬“不掉鏈”,向不文明養犬行為說“不”。
走進萬年場街道的小區,一項造型別致的新設施映入眼簾。寵物公廁,專為寵物設計,由一圈白色的瓷磚圍起來,內置沙石,旁邊還安裝了一塊寫有“寵物便便池”的提示牌。原來,這是專門為“毛孩子”們準備的“寵物公廁”。“現在出門遛狗,直接帶它到‘公廁’,不用每次幫忙‘鏟屎’,也不用擔心影響環境,真的既方便又衛生!”小區居民對這一舉措稱贊不已,認為既便利又衛生,大大減輕了寵物糞便處理的負擔,也保護了小區環境。
“以前居民遛狗時,綠地上的排泄物需要頻繁清理,給工作帶來了不小的難度。但如今,通過引入‘寵物公廁’并安排專業保潔人員每日進行清理、維護、消毒,極大地提升了清理效率,使小區環境得以顯著改善。”該小區物業工作人員表示,他們還在小區內張貼文明養犬宣傳海報標語,并通過多種社交平臺在居民之間傳播文明養犬科普知識等,規范居民養犬行為,促進建設人寵和諧共存的社區環境。
科技賦能文明養犬,保和街道斑竹社區采用科技手段加強監管,引入犬只監測智能盒。這個設備如同“電子警察”,能識別未牽繩遛狗等不文明行為,并即時通知物業及社區工作人員介入,勸導、督促養犬人規范養犬,保障公共安全。系統支持全天候智能監測,一旦發現不文明行為,立即觸發警報,確保問題得到迅速解決。社區居民表示,自從實施這些措施以來,小區不文明遛狗現象明顯減少,居民外出更加安心,社區環境得到了改善,鄰里感情得到了增進,居民之間也相互理解和尊重,小區也更加文明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