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幼兒教育中,繪本閱讀是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之一,高質量的繪本閱讀教學活動對幼兒閱讀習慣、閱讀能力、口語表達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培養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在新的教育形勢下,幼兒教師應當轉變教學的觀念,不斷創新教學方式,基于幼兒思維認知和興趣愛好,將支架式教學模式應用其中,為幼兒搭建多種學習支架,逐步引導幼兒進行閱讀,以此提高幼兒的閱讀理解能力。但就目前來說,幼兒繪本閱讀教學活動還存在一些不足,影響著支架式教學模式的實施。鑒于此,本文首先闡述支架式教學模式的概念。其次,總結支架式教學模式在幼兒繪本閱讀教學活動中的應用價值。再次,分析幼兒繪本閱讀教學活動的現存問題;最后,結合實際提出有效的應用策略。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教育事業實現了全面的改革,幼兒教育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重視。幼兒教育是一種啟蒙教育,幼兒繪本閱讀教學活動的實施關乎著幼兒閱讀能力、思維認知等方面的發展。幼兒園應當重視繪本閱讀教學活動的優化、創新,充分發揮幼兒繪本閱讀教學的育人優勢,促進幼兒各方面能力的協調發展。支架式教學模式是現代教育事業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新型教學方式之一,將其應用到幼兒繪本閱讀教學活動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性思維能力,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師應當做好對支架式教學模式的全面探究與分析,結合幼兒繪本閱讀教學活動的特點以及教學環節合理融入支架式教學模式,實現幼兒繪本閱讀教學活動的創新,促進幼兒綜合能力的發展。
一、支架式教學模式概述
支架式教學模式主要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提供適當的結構和指導,幫助學生建立知識體系和解決問題的辦法。支架式教學模式充分發揮了教師的引導作用,通過適當的引導和支持,使學生在探究中獲得成功體驗,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支架式教學模式是基于認知心理學理論的教學模式,它強調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是一個建構過程,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來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同時,支架式教學模式強調學習是一種社會化過程,學生在與教師和同學的互動中獲得知識和經驗,從而形成自己的學習方式和行為。
二、支架式教學模式在幼兒繪本教學中的價值
(一)有利于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在幼兒繪本閱讀教學中,支架式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夠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在實踐中,教師會為幼兒提供適當的學習支架和引導,幫助幼兒建立對閱讀的積極態度,使他們愿意主動參與到閱讀活動。不僅如此,支架式教學模式的應用還能為幼兒提供問題引導,使幼兒自主分析,表達個人的想法和觀點,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這種引導性的教學方式可以激發幼兒學習動機,促進幼兒自主學習和探究精神的培養。
(二)有利于培養幼兒思維能力
繪本閱讀教學活動的實施旨在于培養幼兒閱讀習慣,提升幼兒閱讀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將支架式教學模式應用其中,對幼兒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有著一定促進作用。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一系列的問題引導幼兒進行討論,發表個人想法,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幼兒理解故事情節、分析人物性格、推理事件發展等,拓展思維深度和廣度。
(三)有利于促進幼兒情感認知發展
在幼兒教育中,培養幼兒情感認知和社交發展是重要的教學目標之一。指向支架式教學模式的幼兒繪本閱讀對幼兒情感認知發展有著極大的意義。在閱讀中,教師能引導幼兒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件,感受人物情緒,理解情感表達,培養情感認知能力,學會表達和處理情感。此外,在支架式教學模式的應用下,教師還會設計小組討論活動,鼓勵幼兒自主探究,讓他們在相互合作與交流中形成良好的團隊意識,學會互相傾聽、互相理解,以此培養溝通合作能力,促進社交技能和情感認知的發展。
三、幼兒繪本閱讀教學活動的問題
(一)教學觀念未轉變
在幼兒繪本閱讀教學中,部分教師教學觀念未轉變,過于注重繪本的教育屬性,忽略了幼兒在閱讀中的整體感受。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以自身為主導地位,導致幼兒時常處于被動學習狀態,總是圍繞課堂思路進行閱讀和分析,不利于思維發散,無法促進自主探索和獨立思考。同時,每位幼兒的成長發展水平和學習風格都存在一定差異性,教師應當注重個性化學習。然而,部分教師總是采取“一刀切”的教學方式,導致繪本閱讀呈兩極分化,無法促進幼兒共同進步。
(二)教學方式未創新
為全面發揮幼兒繪本閱讀教學活動的價值,教師應摒棄傳統教學方式,不斷創新,將支架式教學模式應用其中。但在實踐中,部分教師未注重教學方式的創新應用,忽略了支架式教學模式的優勢,或對該教學模式理解不夠深入,導致繪本教學活動枯燥單一,幼兒缺乏學習興趣,無法實現自主學習。這一情況不僅會降低幼兒繪本閱讀教學質量,還無法促進幼兒全面發展,難以實現教育目標。
四、支架式教學模式在幼兒繪本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模式
在幼兒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和實施者,要想全面發揮支架式教學模式的作用,應當從自身做起,不斷轉變教學觀念,提高教學能力,創新教學模式,將支架式教學應用于繪本閱讀教學中。
具體來說,教師應當積極參與幼兒園開展的培訓活動,掌握支架式教學模式和探究式學習的知識內容,深入了解這些教學模式的應用優勢。同時,相互探討,分享教學成果,總結教學經驗,通過案例分析提升對創新教學模式的興趣和認知,從而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此外,在繪本閱讀教學前,教師應當做好一系列的教學準備工作。如選擇富有啟發性和互動性的繪本作為教學素材,為幼兒設計有引導性的主題,同時,在教學中設計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和任務,鼓勵幼兒通過探索和實踐來深入理解和體驗繪本的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轉變角色定位,不再扮演知識傳授者的角色,而是轉向引導者和鼓勵者,引導幼兒自主探索和學習,鼓勵幼兒發揮想象和思考,激發求知欲和創造力,培養問題解決能力。在幼兒繪本閱讀結束后,教師應當總結反思,分享教學心得,探討教學過程中的亮點和有待優化之處。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可以逐步轉變教學觀念,提高教學能力,重視支架式教學模式的應用,為幼兒繪本閱讀教學帶來更大的啟發。
(二)基于幼兒認知,合理選擇繪本
在幼兒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提供的繪本是幼兒獲取知識的重要來源,也是課堂活動的重要載體。因此,繪本的選擇十分重要。基于這一方面,教師要充分發揮幼兒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圍繞幼兒的認知特點、興趣愛好、個人需求等方面合理選擇繪本,保證后期教學的順利實施。
在實踐中,教師要深入了解幼兒的喜好和認知特點。教師可通過問卷調查、一對一交流、日常觀察等方式,了解幼兒的閱讀喜好,收集幼兒對不同類別與繪本的興趣以及他們的認知水平。如有的幼兒喜歡“探索類”繪本,有的幼兒喜歡“動物類”繪本,有的幼兒喜歡“故事類繪本”。針對不同幼兒的喜好及思維認知,教師可以為他們選擇相應的繪本故事。對于喜歡動物的幼兒,選擇關于動物生活、成長和互動的繪本,如《月亮的味道》《動物溫泉》《動物妙想國》等;對于喜歡探索的幼兒,在閱讀區投放與自然現象、科學探索、世界各地文化有關的繪本,如《小種子》《一粒種子的旅行》《蘋果園的12個月》《山野郊游圖鑒》等。這樣的選擇能夠激發幼兒參與興趣,同時也能夠與其認知水平相匹配,提高閱讀的有效性。在選擇完繪本故事后,教師可以制定支架式教學計劃,如設計具有引導性的教學任務、通過多媒體設備呈現繪本的主要內容、分析人物特點、通過圖畫或表格的方式描述故事主題等。在動物類別的繪本閱讀中,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引導幼兒思考動物的生活習性和生存環境;在閱讀探索類繪本故事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探討科學探索的方法和意義,分享生活中的科學常識。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幫助幼兒搭建學習支架,主動學習,提高閱讀效果。
(三)搭建問題支架,實現探究學習
在幼兒繪本閱讀中應用支架式教學模式,教師既要突出幼兒在閱讀中的主體地位,也要充分發揮引導作用,不斷鼓勵幼兒自主探究,了解繪本的主要內容,學會分析和思考。基于這一方面,教師應當為幼兒搭建問題支架,以繪本內容為基礎、以引導性問題為導向,讓幼兒通過思考尋找答案。
比如,在閱讀《三只小豬》時,教師可以向幼兒介紹這個繪本故事,簡要講述三只小豬建房子的情節,引發幼兒的學習興趣。緊接著,教師可圍繞故事主題設計開放性的問題,如:“你們知道三只小豬為什么要建房子嗎?”通過這個問題,引導幼兒對故事背后的動機和意義展開思考,激發好奇心和探索欲。在幼兒自主思考后,教師可以組織幼兒圍繞建房子的目的展開討論。先讓幼兒自主探索,再通過全班討論的方式,讓他們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理解,探討小豬們建房子的原因和意義。在此之后,為了加強幼兒對故事的體驗和理解,教師可為幼兒設計三個問題支架和探索活動。第一,小豬們為什么要建房子?讓幼兒先通過閱讀找到答案,再通過繪畫或手工制作的方式表現小豬們建房子的目的,并進行展示和分享。第二,小豬們建房子時遇到了什么困難呢?它們又是如何解決的呢?讓幼兒在繪本故事中找答案,通過“班學”的方式,集體討論三只小豬建房子時所遇到的困難,以表演的形式呈現出來。第三,如果你是“小豬”,你會如何建造大房子來抵御大灰狼呢?鼓勵幼兒進行創意繪畫或手工制作,將心中所想的大房子呈現出來,展現應對大灰狼挑戰的想法和創意建房子的方式。通過問題支架的搭建以及實踐活動的設計,可以豐富幼兒繪本閱讀活動,讓幼兒在閱讀的過程中深入理解故事情節的內涵,并在實踐中不斷體驗和感受,促進思維發展和創造力的形成。
(四)注重小組合作,鼓勵自主學習
基于支架式教學模式開展幼兒繪本閱讀教學活動,教師應當注重小組合作,并鼓勵幼兒自主學習。在小組合作中,幼兒之間會相互交流、協作,實現想法的交換以及思維的碰撞。同時,在自主學習的環境中,幼兒將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促進自主學習意識的發展。
比如,在閱讀《我的情緒小怪獸》時,教師可在課前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幼兒展示“五顏六色”的小怪獸,并讓幼兒回答“對小怪獸的第一印象”。設計這一互動環節可以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趣,也便于教師了解幼兒的各種想法。在此環節過后,教師可借助這一個小怪獸順理成章地引導幼兒閱讀,讓他們了解不同顏色的小怪獸對應著不同的情緒。緊接著,教師可結合幼兒的思維認知和學習基礎將幼兒分成若干小組,讓幼兒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負責探究一個特定的情緒小怪獸,如“黃色小怪獸”“藍色小怪獸”“紅色小怪獸”“黑色小怪獸”等。每個小組可以共同閱讀相關部分,討論這種顏色的小怪獸代表的情緒以及應對方式。在這一個活動中,幼兒之間會相互交流、分享觀點,共同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加深對情緒管理的理解。在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為每個小組搭建“創意”支架,讓各小組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結合故事內容制作專屬的“個人情緒小怪獸”,如運用超輕黏土設計小怪獸、通過繪畫的方式設計小怪獸、設計情緒表情卡片等,每個小組都有不同的喜好和創意。在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安排每個小組進行展示和分享,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促進幼兒共同學習,相互啟發。
五、結語
總的來說,將支架式教學模式應用于幼兒閱讀教學活動,可以全面提升閱讀教學質量,促進幼兒高效學習。在實踐中,教師不僅要提高教學能力,還應當結合支架式教學模式的應用特點做好每一個環節,搭建不同的支架引導幼兒自主學習,鼓勵幼兒參與表達和實踐,以此激發幼兒學習興趣,促進幼兒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