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26 日,有網友發布遼寧大學《化學院碩士研究生學業獎學金評審細則》引發關注。《細則》對學業獎學金評審資格進行了規定,其中包含冬季掃雪缺席次數多于30%,將取消其學業獎學金評審資格。
(11 月28 日《新京報》)
參與掃雪雖屬“勞動教育”范疇,但一般強調“公益”“自愿”,學校的規章制度并沒有規定學生要參加“冬季掃雪”。而且,在《研究生學業獎學金管理暫行辦法》中,也并未有相關規定。
從這個角度看,強行將雙方掛鉤其實難言妥帖。況且,當前已有很多大學將掃雪、鏟冰工作外包給物業或者專業的公司。這也是該學院學生質疑為何把掃雪任務交給學生的原因之一。
當然,也要強調的是,在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過程中,“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是一以貫之的原則。學校號召學生積極參與勞動,并無不妥。但像這種輕易將掃雪與學業獎學金掛鉤的做法,并不能達成號召與督促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細則》還規定,“聯培學生提供完備的聯培協議在學院備案后,可以不參加掃雪”。有網友就表示,聯培學生就不需要培養勞動能力嗎?這些疑問也需得到解答。
學校不妨把節省的掃雪經費,給主動參與的學生支付勤工助學報酬。再比如,在獎學金評定中,對積極主動參加“冬季掃雪”的學生給予一定的“加分評價”,而不是取消缺席學生的評定資格。如此,顯然更妥帖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