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繪畫天才畢加索,出名后的他每當看到喜歡的女人,就會說出那句無往不利的撩妹金句:“我是畢加索,我能幫你畫幅畫嗎?”
繪畫,是藝術家的潛意識表達,描繪了當代人類的集體無意識。頭像,也是“繪畫”的一種形式,同樣會流露出某些信息。
一些頭像會直接表達出某些信息。
比如:因為工作的需要,在照片里穿正裝的微笑,會給人專業、可靠的感覺,這是出于職業的考慮,有趣的是某些詐騙團伙,也喜歡用這樣的照片。有些頭像會直接表達自己做什么,鋼琴老師是彈琴的畫面,舞蹈老師在展示自己的身材,照片和職業掛鉤。
還有的是制造某種模糊的感覺,用專業的攝影技術,配合精致的妝容做頭像,朋友圈再配上關于愛與生活的文案。或是比較勵志的頭像,緊握的拳頭,在天空中飛舞的雄鷹等等。
照片也會反映出目前的狀態,面朝大海的背影,獨自撐傘的側臉,這很容易讓人對其情感的狀態產生一些聯想。還有那些用喜歡的明星、動漫人物或是自己的愛好作為頭像的情況,展示著個人的渴望與快樂。
一個人不是無緣無故地選擇了某張照片作為頭像,即使是在網上隨機地找個自己喜歡的照片,似乎也有潛意識的參與。
當選擇自己心儀的頭像時,畫面里的位置和結構,也會投射出潛意識里的信息。
在沙盤游戲或者家庭系統排列中,可以看到來訪者把大小不同的玩具,擺放在沙箱的各種位置上,或是在做排列的時候,將代表家人的參與者移動到場地不同的區域。
這會無意識地展示出自己早年和家庭成員的關系模式、位置和距離的遠近,從某種角度講,是客體關系的具象化。如果將頭像也看成是一個系統,那么照片里人物的位置,也會流露出一些信息。
有位女士的頭像是位瑜伽的修煉者,用“山式”的動作,緊貼照片左側的邊緣,整個人身上是黑色的陰影,這個人物的位置和表達形式,反映出她在關系中的狀態,或者說在關系系統里,會比較隔離,難以深入到情感的核心,去體驗那種深度連接的感覺。
也有相反的情況,有的把自己的全身照,占據了整張圖片,超過三分之二的位置,但又是以側面示人,回避了整張臉,把自己搞得那么大,潛意識里是想讓別人注意到,但又隱藏起自己的一部分。在這種情況下,往往是既渴望得到關注,又不想展現真實的自己,對別人要回避的東西,自己也不想面對。
語言通過理性的加工,可能會編織出美麗的謊言,但繪畫有時可以直達本質。
在兒童的繪畫中,可以看到有的孩子的畫筆下,流露出明顯焦慮的情緒,他們或是把代表自己的人物,畫得很小,蜷縮在紙張的角落,或是整個圖案充斥著凌亂的線條,有個男孩把媽媽的嘴畫得很大,上面還有兩排尖牙,而自己沒有雙手雙腳和耳朵,坐在旁邊的椅子上。
其母親是位非常急躁的女士,時常呵斥和指責兒子,并要求他按照自己的規定來行事。這是畫面帶來的象征意義,通過這樣的畫面,隱喻了自己和媽媽的關系。
成人是個子長高了的孩子,繪畫或者對頭像的選擇,會無意識地投射出很多內心的信息。
當生命降臨,從嬰兒逐漸長大到成人后,在這期間的種種經歷,會影響著自己,未被滿足、壓抑或是遭到破壞的部分變成了創傷,這些創傷會用各種方式體現出來,繪畫是方式之一。
當讓部分成年人忘記所有的繪畫技巧,用畫筆去畫一個人時,他們的區別就開始顯現,有的個體畫出一個簡單的圓頭,下面連的是火柴棍的身體,其他人可能畫得很仔細,但在身體的某處突然開始變得模糊。
而人的繪畫“能力”,是隨著心理的發展,在不斷地變化,從嬰兒簡單的涂鴉,到開始會畫圓形,然后是能簡單地畫出火柴棍的小人,到描述細節和抽象,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某個階段有些創傷,就會觀察到繪畫的變化。
雖然很多人不會拿起畫筆,來描繪出內在的感受,但選擇的頭像,也會承載了某些投射。
技術,有時候會干擾信息,當攝影師利用燈光、服飾和身體姿勢,營造出一個“自信”的頭像時,在這種情況下,拍攝者自己的人格就融入到照片之中,好的攝影師可能要忘記自己,看到對方潛意識的信息,然后用恰當的方式表達出來。
但因為工作的需要,要給外界營造出某種信號,被拍攝的人,需要這樣一個面具,來展示或隱藏某些部分。
當所表達的信息比較模糊的時候,在制造某種“我很好”的感覺,但這種感覺似乎和職業、成就或是工作的內容相關度不高,只是在暗示自己擁有某種品質,這往往是展示自戀的部分,而自戀通常有兩種表達方式。
一種是通過自己所取得的實際成就,順便滿足。另外就是制造出某些幻想、感覺或是假象,來優先滿足。
有些展示,是自己所擁有的,有些展示,是自己所沒有的。
當一幅畫構圖比較零碎,沒有留白,會給人一種“塞滿”的感覺,各種信息太多。但如果留白的空間很大,則會帶來寧靜或者壓抑感,再加之顏色的配比和組成,會無意識地投射出內心的狀態。
當個體進入到團體,他所坐的位置、身體姿勢和表情的變化,也會提供豐富的信息。心理學家艾瑞克森能根據秘書打字時身體的微妙變化,判斷對方是否在經期,當無意中看到十歲的女兒在拿錄音機時手肘繞過胸部的幅度,判斷出這個孩子將來的胸部會很小,身體顯然已經為未來預先做了準備。 當被某個照片擊中,并選擇為頭像時,這可能反映了自己當下甚至未來的一些信息。
網上可以使用的頭像有千萬種,每種頭像在不同的人身上,所表達的意義也不同,即使兩個人使用了相同的畫面,一個可能是在展示自己的愛好,而另外的人也許是在表達內心的孤獨感。
在古代的巫醫祭祀的時候,喜歡戴上面具,讓自己和神明相同的裝扮,仿佛獲取了某種能力,通過外界的力量讓自己更強大,對頭像的選擇也有這種類似的心理。
在某個年齡段受過創傷的孩子,會在下筆時,讓自己的風格停留在受挫的那個時間,對頭像的選擇也會無意識地找到符合某種年齡段的風格。
去覺察和理解畫面背后的象征意義,心理學家榮格曾經分析過一個經常夢到房間著火的小女孩,判斷她可能會死于肺炎,后來果然應驗,這個畫面就具有某種隱喻的功能。
一個頭像被我們選中,有時是潛意識優先做的決定,圖畫的內容和色彩,觸及了內在未被察覺的隱秘世界,根據每個人的人格與偏好莫名產生了吸引力。你可以觀察一下他人與自己的頭像,嗅嗅畫面背后的秘密。
當然,有時候頭像就是頭像,無需做出過多的解讀。
(清歡摘自微信公眾號“曾奇峰心理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