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四好農村路”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提升小交通量農村公路交通安全設施防護水平,保障農村地區群眾安全便捷出行,交通運輸部于近日發布了《小交通量農村公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細則》(JTG/T 3381-03—2024,以下簡稱《細則》),作為公路工程推薦性行業標準,自2024年8月1日起施行。
近年來,我國農村公路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農村公路的覆蓋廣度和通達深度快速提升,交通運輸部組織實施新一輪農村公路建設和改造,加快推動骨干路網提檔升級、基礎路網延伸完善工程,便捷高效、普惠公平的農村路網加快完善。2019年以來,《小交通量農村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2111—2019,以下簡稱《標準》)和《小交通量農村公路工程設計規范》(JTG/T 3311—2021,以下簡稱《規范》)先后發布實施,在小交通量農村公路建設中發揮了重要指導作用。
為進一步規范和指導小交通量農村公路交通安全設施的設計工作,交通運輸部公路局于2021年組織開展《細則》編制工作,要求充分考慮小交通量農村公路服務車型、地形特征、道路限界等特殊性,按照因地制宜、經濟適用的原則,以現行《公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細則》(JTG/T D81—2017)為基礎,合理確定小交通量農村公路交通的安全設施設計要求,最大限度保障偏遠地區群眾的公路出行安全。《細則》專門針對《標準》中規定的四級公路(I類)和四級公路(Ⅱ類)小交通量指標和設計車型,明確了各類交通安全設施的設計要求,并提供了可操作的技術方案。
《細則》總結了小交通量農村公路交通安全設施建設的成熟經驗,借鑒國內外的相關科研、設計成果及標準規范,以多個路段的試驗驗證為基礎,對技術指標進行深入研究,對設計要求進行詳細規定,共9章和2個附錄。《細則》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總體設計,重點突出。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因地制宜、適度防護”的設計原則,提出了總體設計要求,以確保設施功能完善、設計界面協調、不同專業相互配合。重點加強了穿村鎮、學校等行人集中路段以及急彎、陡坡等采用低指標路段的安全設計,切實做好安全保障。二是因地制宜,科學設置。緊扣小交通量農村公路設計速度、設計車型等指標及實際地形條件,細化了各類交通安全設施的設計要求和技術指標。特別針對受地形條件限制的路段,提出了靈活選擇標志結構、適當減少標志數量、縮小標線寬度、合理采用護欄防護等級等技術措施,給予了設計人員一定的自主權。三是就地取材,經濟適用。在滿足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小交通量農村公路允許就地取材,使用經濟、易維護的產品和技術。綜合考慮經濟性和適用性,《細則》細化了路側固定物上粘貼反光膜、附著反射體等簡易視線誘導設施的設置要求,明確了路側攔擋設施的使用條件,并給出了行道樹、廢舊輪胎、堆土等攔擋設施的尺寸要求,方便選取。四是循環利用,綠色發展。堅持降碳、減排、擴綠的建設理念,《細則》提出了原有設施再利用、拆除設施再利用的原則和方法,明確了舊波形梁護欄鋼構件再利用的力學性能指標,大力推動廢舊材料循環利用,盡可能節約小交通量農村公路建設成本。五是問題導向,針對性強。針對急彎、陡坡、路側險要、視距不良、平面交叉等9類常見典型危險路段,《細則》提供了交通安全設施綜合設置示例,優先設置主動引導設施,根據需要設置被動防護設施,有條件時采用土建工程措施,充分體現了主動引導、適度防護、系統設計的原則。六是建養一體,重視養護。《細則》明確要求交通安全設施應與公路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規定了各類交通安全設施的設計使用年限,明確了正常使用條件下使用年限的最低要求,為設施日常養護、維修加固、更新改造等工作提供依據。
(記者:趙 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