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該研究旨在深入分析高速公路服務區的緊急疏散情況和人車流特性,以構建完善的緊急撤離與安全保障方案。通過對各類場景的詳盡探討,對緊急疏散場景的不同因素進行綜合評估,為后續方案的制定提供準確依據。為優化策略,文章制定了科學合理的應急預案,全面提升出口通道、緊急疏散標識體系和安全島的布局與優化,強調緊急疏散演練與培訓的緊迫性。在安全設施方面,對現有設備進行評估、更新和提升,應用先進技術和智能監控手段,加大維護力度。核心研究目標為提高高速公路服務區的應急應對效率和安全等級。
關鍵詞 高速公路服務區,緊急疏散,安全設施,預案制定,設施優化
中圖分類號 U49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8949(2024)15-0022-03
0 引言
隨著交通網絡的不斷擴展和人口流動的增加,高速公路服務區作為重要的驛站與休息場所,其安全問題日益凸顯。針對服務區人流、車流的高度集中以及可能發生的火災、事故等緊急情況的特點,研究其疏散需求及安全設施現狀至關重要。該研究意義在于通過深入分析高速公路服務區的緊急疏散場景和安全設施現狀,制定科學合理的應急預案和設施優化策略,全面提升服務區的應急應對效率和安全等級,為保障公眾生命財產安全、促進交通運輸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參考依據。
1 高速公路服務區分析
1.1 緊急疏散場景分析
深入分析和研究緊急疏散場景是確保高速公路服務區安全的關鍵措施,其涵蓋了火災、事故及惡劣天氣等多種可能性。在考慮火焰傳播速度、煙霧散布狀況和潛在交通堵塞因素的基礎上,確定應急疏散途徑。根據不同事故對車流與人群的影響,評估可能的傷亡風險,并采取針對性措施以適應不同能見度和路面濕滑等情況。
針對緊急撤離場景的特性,需要特別關注可能出現的特定群體,如年長者、幼童和行動不便的人群,構建獨特且富有創意的緊急撤離方案。此外,也需考慮緊急疏散通道的規劃,以確保人們在混亂場景中能夠有序且迅速地撤離[1]。
1.2 服務區人流與車流分析
首先分析服務區在高峰期的繁忙程度,了解人員集中區域,特別關注餐飲區、衛生間等可能產生人群密集的場所。同時,分析各類年齡層和不同健康狀況下服務區消費者的特征,以更好地適應各種緊急疏散場景。
車流關鍵指標包括服務區車輛滯留時長、各車型對道路使用的效應以及車流量的規模。通過詳細的交通流量分析,可以優化出口通道的寬度和車道設計,確保緊急撤離過程中道路暢通無阻。
2 緊急疏散與安全設施存在的問題和挑戰
2.1 現有緊急疏散設施不足之處
經過調查發現,部分高速公路的服務區在緊急疏散設計方面存在不足,具體表現為出口通道數量不足,現有通道長度亦不足以保障人群及車輛的快捷疏散。這種布局在緊急情況下可能引發通道堵塞,增加疏散時長,提高安全風險;服務區內緊急疏散的標識不健全或不夠醒目,導致顧客在緊急情況下難以得到明確指引,存在增加混亂和錯誤疏散風險的可能性;部分服務區內的安全島設置不健全,且涵蓋區域有限,使得在緊急情況下難以有效集結和疏散人員,影響了緊急疏散的效率和安全性。
2.2 人流與車流高度集中帶來的挑戰
在繁忙時段,如人群容易聚集在餐廳、洗手間等場所,一旦發生緊急狀況,可能引起混亂,影響緊急疏散的效率;停車區域規劃不周,引發車輛擁堵與停車位不足的問題,不但影響了緊急情況下的車輛快速疏散,同時增加了事故發生的風險;疏散的人群年齡和健康狀況各異,例如,老年人、兒童以及有特殊身體情況的人群通常更渴望得到額外的關愛與援助。如今,應急避難所的建設并未能完全覆蓋有特定需求群體的實際需求,導致疏散過程變得更加復雜,更增加了額外的風險[2]。
2.3 緊急狀況下的應急困難及風險
首先,在緊迫的情形下,高速公路的休息區域頻繁出現意外難題與風險。面臨火災逃生至關緊要的時刻,突如其來的狂風暴雨、能見度極低等自然災害狀況,大幅加劇了逃生難度,導致逃生效率銳減,對逃生者的生命安全構成了極大威脅。其次,人員與車輛混雜,導致交通紊亂,大幅提升了事故發生概率,進而提高了人員傷亡的風險。在緊急疏散過程中,逃生者的恐慌與自私舉動往往會對疏散秩序造成干擾,進而提高處理緊急事務的復雜性與危險性。
3 高速公路服務區緊急疏散策略優化
3.1 緊急疏散預案制定
為確保在高速公路服務區發生緊急狀況時,人員和車輛能夠迅速、有序地撤離,必須制定切實可行的應急預案。在預案制定過程中,需要全面考慮各類緊急情況,如火災、事故或惡劣氣候等情景,確保具備靈活應對不同突發狀況的技能。對于火災情況,預案應包含火源定位、逃生路徑選擇以及緊急救援措施。對于事故現場,需要全面策劃傷員救援、車輛拖離和交通疏導等環節。對于惡劣天氣情況,預案應關注低能見度和道路濕滑等現象,確保緊急疏散過程的安全穩定性。
在編制應對方案時,必須全面關注服務區內的特定群體,如老年群體、未成年人群、孕婦群體以及殘疾人士等。預案需明確指出如何迅速幫助相關人員撤離,特定的疏散通道和輔助設備至關重要。
3.2 緊急疏散設施的布局與改進
3.2.1 出口通道的規劃與優化
關注服務區域內各個部位緊急逃生路線的分布情況,使其平衡且流暢。現代交通工程技術可用于動態流量控制,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各出口通道的暢通程度,以避免擁堵。此外,出口通道的寬度、設計以及地面材料的選擇,都應確保車輛和行人能夠迅速且安全地撤離服務區[3],如表1所示。通過動態調控出口通道,優化疏散效果。
3.2.2 緊急疏散標志系統的改進
標志設置應與服務區規劃和建筑風格協調一致,避免混淆。采用數字化標識系統,通過LED顯示屏或投影技術展示,提升實時情報收集能力,包括最短撤離路線和實時緊急狀況,增強用戶在緊急情況下的警覺性和應對能力。定期保養和更新標識體系,確保其正常運作,優化疏散效能的關鍵步驟。
例如,針對服務區內的緊急疏散標志系統,可以考慮引入動態指示技術。通過在標志上集成傳感器和實時數據傳輸設備,系統能夠捕捉到服務區內人流和車流的實時情況,并根據情況調整標志顯示內容。舉例而言,當檢測到某一出口通道擁堵時,系統可以自動調整標志顯示,引導人們選擇其他暢通的路線進行緊急疏散。此外,還可以考慮利用智能手機應用程序與服務區緊急疏散標志系統進行連接。
3.2.3 安全島的設置與利用
對服務區內的安全島,需要進行適當的規劃與設計,確保分布均勻且覆蓋面廣泛。在創建安全島時,全面考慮各種緊急狀況的影響,以確保人員疏散和救援工作的順利進行。運用技術手段如智能監控系統,確保在緊急情況下能安全高效地使用,例如,可以在安全島內部部署智能感知設備和人工智能算法,實時監測人員的數量、位置和健康狀況。當系統檢測到有人員需要醫療救助或其他緊急情況時,可以自動向相關救援人員發送警報,并提供詳細的位置信息,以便及時展開救援行動。此外,依賴基礎設施、應急物資和緊急指導信息,安全島可作為臨時聚集點,提高服務區內人員的生活保障和防護水平。
3.3 緊急疏散演練與培訓
高速公路服務區的緊急撤離演練與培訓在確保人員和車輛快速、有序撤離的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確保服務區內員工熟練并迅速執行預先制定的緊急疏散計劃,以應對各類突發狀況。實際場景的模擬能提供應急預案實施效果和可行性的評估參考,快速辨識潛在難題并加以改進處理。演練應包含與相關應急部門的協同配合,全面提升應對緊急狀況的協同效能[4]。
另一重要步驟是培訓服務區員工及相關人員,確保緊急撤離過程的順暢進行。培訓課程需涉及疏散通道運用、應急救援技能及危險品處理等范疇,確保員工在緊急情況下能夠及時采取合適的措施。結合虛擬現實(VR)與仿真工具的技術手段,提供貼近實際情境的培訓體驗,增強工作人員對緊急疏散核心環節的深入了解與熟練掌握。
4 高速公路服務區安全設施的優化
4.1 現有安全設施評估
對高速公路服務區的安全設施進行全面評估,需要細致審查消防與救援設備的狀態與布局,包括滅火器狀態、滅火器具體位置、消防栓的有效性等,如表2。在評估過程中,要關注設備的更新及維護情況,確保在緊急情況中保持穩定運行。監控系統評估范疇涵蓋攝像頭布局、視域范圍及分辨率等參數,此外,尚需關注監控系統網絡連接的可靠性,全方位監控以便隨時了解動態。此外,全面嚴謹地評估緊急撤離指引設施,包括但不限于指示牌清晰度、照明情況、電源持久性等層面,為確保撤離過程中的實際效果。
4.2 安全設施的更新與升級
4.2.1 新技術應用于消防與救援設備
在安全設施的優化與提升過程中,采用先進的火災預警技術,提高火災實時監測準確性以減少誤報。智能消防系統實現了無線通信與云計算技術的深度結合,完成各種設備瞬間數據交流,同時通過手機應用進行遠程操控與監控。新一代救援設備的應用,如便攜式煙霧可視化和生命探測工具,提高了救援團隊的操作效率和安全性。在緊急情況中,服務區能夠有效提升消防和救援能力,確保人員安全。
4.2.2 智能監控系統的引入
采用先進視頻解析技術,實現區內實時監控和異常檢測,包括火災探測和交通安全預警等智能辨識能力。監控系統具備智能識別異常行為的能力,能提前發出警示并通知相關單位。此外,服務區具備收集和儲存監控數據的功能,以便進行后期決策,這將建立在科學研究成果之上[5]。
4.2.3 緊急疏散指示系統的升級
通過運用LED屏幕和投影手段,增強指示牌在光線較弱場合的清晰度和可視性。采用無線通信技術實現遠程操控和監測,確保系統在實時和穩定方面得到良好保障。為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關注多語言的指示信息展示和圖形化設計的優化。通過此類優化措施,服務區提供更為清晰、精確的緊急疏散指引,增強用戶在應對突發情況時的應變能力和對安全管理的關注程度,快速而有效地引導人員和車輛撤離事故現場。
4.3 安全設施維護與管理
消防與救援設備的定期檢修,涉及滅火器壓力狀況、噴嘴通暢性等各方面,以便在緊急情況下迅速投入使用,針對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前開展維護工作。此外,編制完整消防安全設施名冊,詳細記錄設備維修過程及實際運用情況,用于評估和優化設備性能的數據參考,如表3所示。
5 結束語
在提升高速公路服務區的應急疏散和安全設施策略方面,通過詳盡的解析和新型策略的制定發現:在關注傳統疏散通道和設備更新的基礎上,還需要充分發揮現代科技的優勢。在緊急疏散過程中,智能監控系統與無人機技術的運用可以提升疏散效率。該文綜合多方面因素,包括人流、車流以及新技術應用等,制定了全面完善的緊急撤離策略、出口優化設計、標識改進、設備創新與升級方案,強調定期實踐培訓和設備維護管理的重要性。此類綜合舉措有助于提升高速公路服務區緊急疏散效能,確保安全暢通,針對各類緊急狀況實施高效處置,從而有效維護用戶安全及道路運營的持久性。
參考文獻
[1]馬能利.基于數字化技術的高速公路安全設施布局優化研究[J].智能建筑與智慧城市,2024(1):48-50.
[2]姚崇富,戴劍軍,鐘文,等.高速公路智慧服務區綜合管理平臺方案研究及應用[J].湖南交通科技,2023(1):150-154.
[3]蔣愚明.緊急事件下高速公路特大型橋梁的交通應急管理研究[D].南京:東南大學,2013.
[4]劉雙.成雅高速新津服務區:強化安全管理打造全國優秀服務區[J].中國安全生產,2023(5):58-59.
[5]劉冬.基于云平臺的智慧高速服務區應用系統構建及應用[J].福建交通科技,2023(7):103-106.
收稿日期:2024-04-12
作者簡介:郭德民(1973—)男,本科,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交通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