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旅游業迎來了大好的發展前景,各個地區的民宿行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其中部分地區利用當地獨有的地域文化特色來進行民宿的設計,只為給游客帶來更好的服務與體驗,滿足游客的精神需要。但是由于當地的地域文化不能與民宿行業很好地融合,所以民宿行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漸暴露出一系列問題,如民宿設計缺乏特色、游客文化體驗性差等,久而久之,就降低了游客的體驗感,限制了當地地域文化的傳承與傳播,不利于當地旅游業與民宿行業的發展,因此,當地就可以多角度對民宿設計進行分析,挖掘當地特色資源,提取當地地域文化特色符號,促進地域文化符號與民宿設計的完美融合。
[關 鍵 詞]地域文化符號;民宿設計;具體措施
[中圖分類號]J0-0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7556(2024)18-0045-03
文獻著錄格式:張婷芳.地域文化符號在民宿設計中的應用[J].天工,2024(18):45-47.
基金項目:基于符號學構建下的廣西鄉土民宿體驗性設計研究(2022KY0834)。
我國的旅游產業蓬勃發展,人們對民宿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民宿的設計元素、體現形態越來越多。民宿的性價比高、環境好,已經成為游客出行首選的住宿場地。基于此,各個地區應該分析民宿的發展前景,并根據當地特色和傳統文化來進行民宿的設計,從而提高民宿的設計效果,給游客帶來不一樣的住宿體驗。
一、民宿的概念
民宿興起于國外。旅游分為長期和短期,長期旅游就涉及住宿等問題,而當地旅游區的住宿資源比較匱乏,所以旅游區附近的居民就會把自己的閑置房屋出租給游客,這樣一來可以解決游客的住宿問題,二來可以緩解旅游區住宿資源緊張等問題。為此,部分居民開始對民宿進行建設與推廣。最開始的民宿只是滿足游客簡單的住宿需求,后來隨著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人們開始注重精神層面的體驗感。所以當地居民在進行民宿設計時,應將當地的獨有文化融入民宿的建設當中,從而讓游客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滿足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地域文化符號的相關知識
(一)地域文化符號的概述
地域文化指的是在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等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在該區域內形成的一種文化。自然因素包括地理環境、氣候條件、生物特征等,人文因素包括生產生活方式、各地習俗等。不同的地理環境和人文因素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因此,從廣義來講,地域文化的研究不僅包括文化,還包括該地區自然景觀上人類的活動形態。隨著地域文化的發展,具象化的地域文化表述方式——地域文化符號就演變出來,其作為民族文化內涵和民族印記的重要載體和形式,不僅可以展現出該地區的風土人情與人文精神,還是當地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稱,對當地文化的傳播與創新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地域文化符號理論的研究
符號是一種具有代表意義的標識,可以用來指代某一象征物,也可以傳遞相關的文化信息。不同學者對符號的認知不同。索緒爾給符號下的定義是能指和所指。能指的意思是意符,通常可以用聲音或者圖像激發人們對特定事物的概念的聯想;所指的意思是意指,代表對象事物的概念。朗格將符號的概念歸納為用來進行抽象的某種方法。基于這些學者對符號的理解,在民宿設計過程中可以通過符號將民宿與當地地域文化建設相結合,從而向游客展現當地的風土人情和傳統文化。
(三)地域文化符號的特征
眾所周知,地域文化符號是一個地區地域文化的具象化表達,包括民族服飾、當地特產、音樂、美術、舞蹈、書籍、建筑等。
1.地域文化符號具有獨特性
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地域文化符號,這些符號反映了當地獨特的地域文化。服飾作為一種符號,反映了獨特的地域文化。不同地區的文化背景不同,所以各個地區的服飾就不同,體現的文化意義也不同。我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服飾。如,彝族服飾反映了彝族人的思想情感。又如苗族服飾,花衣苗服飾是苗族服飾的一種,記載了苗族幾千年的發展歷史,蘊含了苗族的文化內涵。
2.地域文化符號具有抽象性
地域文化符號是當地特色資源及其文化傳承的結合體,是從實物中提取元素的特征,然后利用一定的設計手法進行再創造,進而將當地的文化元素具象化。
三、地域文化符號在民宿設計中的應用應該遵循的原則
(一)民宿設計應該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尊重自然是一切經濟活動的前提,無論是開發旅游景點還是進行民宿的選址與建設,都必須尊重當地的自然生態,從而構建自然生態與人類經濟活動的可持續發展圈。只有這樣,才可以進行當地地域文化與民宿設計的融合,從而打造出具有獨特文化優勢的民宿。另外,在民宿設計過程中,合理利用當地資源,不僅可以避免資源的浪費,還可以使當地資源發揮價值,為當地帶來一定的經濟收入,推動當地社會經濟發展。在民宿材料的選擇方面,可以優先考慮環保化設計,如選擇環保材料或者可再生資源,這樣就可以減少廢棄物的產生,從而實現生態環境的保護和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由于地域文化具有時代性,所以在進行民宿設計時既要考慮當地資源的實際情況,打造具有當地特色的民宿建筑,又要結合當下建筑的設計風格,做到時尚與傳統的結合,從而滿足多樣化的消費需求。
(二)民宿設計應堅持傳承與創新的原則
不同地區由于自然生態、生產生活方式不同,所以形成的地域文化也不同。因此,不同地區在進行民宿建筑設計時不能生搬硬套,應該深入了解當地的地域文化,從而設計出具有當地特色且可以傳承、表達當地地域文化的民宿。另外,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文化也在不斷地推陳出新,所以各個地區在進行地域文化與民宿設計的融合時需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二者的融合,從而設計出具有現代建筑設計理念和豐富地域文化內涵的民宿。
四、符號的提取及其在民宿設計中的應用
民宿是地域文化與游客之間溝通的媒介,承擔著傳播、發揚當地傳統文化的責任,所以,在進行民宿設計時,應該提取地域文化的元素——外形、傳統工藝、材料等作為地域文化的符號。不同地區的地理環境和生活習俗不同,所以形成的文化符號不同。有的地方的自然景觀成為當地的地域文化符號,有的地方的人文文化成為當地的地域文化符號。所以,將這些文化符號通過一定的技術應用到民宿的整體設計當中,不僅可以給游客帶來直觀的視覺體驗,還可以幫助游客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和歷史文化。
(一)自然文化符號在民宿設計當中的應用
自然指的是沒有被人類開發和使用的天然景象。因此,在進行符號元素提取時需要注意這些自然景象的形態、色彩等特征。以黃土高原地區為例,陜北氣候干燥,多風沙,窯洞是當地的主要建筑。窯洞的外觀為拱形,院子是方形,此建筑設計一來受到我國傳統天圓地方思想的影響,二來可以確保窯洞的穩定性,擴大室內的采光面積。所以,在進行民宿設計時,當地可以以窯洞的建設理念為依托,以黃沙為符號元素。例如,陜北的河莊坪鎮趙家岸村的兀里紅窯民宿,建筑主體與傳統窯洞相同,建筑外形以拱形為主,基本保留黃土的顏色,門窗都是原木色系,與外墻的墻面顏色相呼應。室內設計同樣如此,窗體色調為原木色,墻體為黃色,室內窗戶也是拱形,無時無刻不體現著該地區的特色。
川西的塔公草原位于海拔3730米的高原地帶,整體地勢起伏和緩,草原廣袤,水草豐茂,有著名的塔公寺和雅拉雪山兩個旅游景點,在這兩個旅游景點的加持下,當地眾多民宿獲得更大的發展。例如,康定市的姑弄里·剛日達瓦民宿,草原給人的感覺是一望無際,所以姑弄里民宿的室內整體設計以原木色為主,視覺上給人一種愜意且空曠的體驗感,并且每間房屋都搭配超大尺寸的窗戶。這樣游客從各個房間都可以看見不同方位的風景,甚至足不出戶就可以看到日照金山的美景,可以欣賞廣闊的草原和清澈的溪流。同樣,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爾沁的烏蘭毛都草原附近也有著名的民宿——飛鳥集·烏蘭毛都民宿,該民宿位于烏蘭河溪流岸邊,這里緩丘和河谷交織,整體給人一種寧靜、溫柔的感覺。因此,當地人根據這一特點并結合獨有的地域文化——蒙古包,設計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民宿。民宿的外觀整體為白色,在草原的襯托下光彩奪目,形狀有五邊形、六邊形、八邊形,民宿內部有很多客房,每個房間都有360度的景觀窗,每個房間內部都采用了留白設計,給游客留下了遐想的空間。
(二)人文文化符號在民宿設計中的應用
人文文化是以人為本,以人本主義價值觀為核心的文化體系,不同地區的自然地理環境不同,不同社會歷史條件下形成的風土人情不同,所以形成的人文文化不同。人文文化符號分為物質文化符號和非物質文化符號,物質文化符號主要有古建筑、古驛道等,非物質文化符號主要有習俗、語言、節日活動等。
1.物質文化符號
物質文化指的是人類為了生存和發展而創造的,能體現當地文化的成果,如建筑、服飾、器皿等。物質文化與民宿設計融合最主要的體現是當地現有的民間建筑。為了更好地促進地域文化與民宿設計的融合,設計人員在進行民宿設計時就可以提取具有當地特色的符號元素。在徽州地區,徽派建筑非常普遍,徽派建筑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當時在徽州地區生活的是古越人,他們的居住特征是巢居。從漢代起,中原人開始向徽州大規模遷移,帶來了中原文化,并漸漸地成為徽州文化的主流,但是受當地自然地理環境影響,中原文化理念下的建筑并不能適應當地的環境,所以現在保留下來的徽州古民居就是古越人的巢居建筑,是干欄木樓和北方四合院結合的產物。因此,在進行民宿設計時,可以借鑒徽派建筑的特點和設計元素,如馬頭墻、窗樓、粉墻瓦黛、天井、點窗、門樓、洞門、窗欞、徽雕、月梁等。例如位于安徽省黃山市的花筑·黃山懿德堂民宿,該民宿整體外觀設計采用傳統徽派建筑的元素,民宿墻體為粉墻瓦黛,并以馬頭墻進行裝飾,正門采用門墻的設計,整體給游客帶來了視覺震撼。另外,該民宿室內設計以木質材料為主,無論是公共區域還是居住房間、擺放用品都是木質材料,色調為原木色,體現了材料本身的顏色,整體給游客一種古樸、典雅的感覺。傳統的徽派建筑的窗戶設計以窗欞為主,而現在的徽派民宿以景觀窗為主。這樣游客趴在窗口就可以欣賞到小橋流水、裊裊炊煙以及遠處的青山。在進行民宿設計時,除了可以采用提取古建筑文化符號這種方法外,還可以在原有古建筑的基礎上進行修復與改造。例如,蘇州的喜林苑容春堂是明清時期最大的民居,經過時間的打磨,該民居已有損壞,但是在香山幫工匠的修復下,這座極具江南風情的民居在保留整體外觀設計的背景下,對室內進行了改造,將室內分成16間雅宿,并且中間與兩側的廂房還圍成了天井院,雖然室內對空間進行了劃分與設計,但是室內的整體設計并沒有變,如窗戶并沒有選擇現在流行的景觀窗,而是采用傳統的窗欞。此舉在保留原民居自身魅力的同時還順應了時代的發展,滿足了游客的需要。
每個旅游景點都有自身獨特的文化,吸引著廣大游客的眼球。例如,西安的兵馬俑民宿總店,該民宿外觀簡易,門口站著兩個兵馬俑,院內設計以原木色木制家具為主,整體與兵馬俑的顏色相呼應,每間房都是以幾號坑命名的,室內有各種形態與姿勢的兵馬俑,人們可以與其拍照,彌補了不能與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馬俑拍照的遺憾。另外,房間內整體地板以磚頭為主,更符合兵馬俑主題特色,除此之外,還有排列整齊的兵馬俑,身姿矯健的馬兒等。總之,兵馬俑主題民宿與傳統民宿不同,其另辟蹊徑,以當地獨有的文化特色和物質文化遺產為噱頭,大大增加了曝光度,并且給消費者帶來了全新的入住體驗。
2.非物質文化符號
非物質文化指的是人們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創作的具有藝術價值或者歷史文化價值且沒有物質形態的文化,如手藝、節日慶典、文化活動等。當地在進行民宿設計時,就可以將這些非物質文化符號融入民宿設計中,從而增強民宿設計的地域性和文化性。例如,位于山西省運城市的一方唐棗星空庭院,該民宿以二十四節氣為主題,每個房間都環繞著古板棗樹。所以該民宿整體以木材為主要材料進行建設,整個庭院外墻是木板制作的柵欄,門也是如此,主道用石頭鋪成,房頂就地取材,提取了當地山峰的形態建設而成,住所也沒有采用傳統的墻體結構,而是采用大扇景觀窗結構建設而成,給游客一種全新的體驗感。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民宿作為旅游業蓬勃發展下興起的產業,在進行設計時不僅要根據當地旅游景區進行建筑空間的布局,還要結合當地特有的地域文化來進行民宿外觀和室內效果的設計。只有這樣,才可以對當地的文化進行傳承與保護,才可以讓游客切實體驗到當地的風土人情和地域文化,才可以滿足游客日益多元化的消費需求。
參考文獻:
[1]周佳裕.地域文化視角下的民宿設計研究:以紹興市安山居民宿為例[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22.
[2]羅瑞娟.民宿室內設計中地域文化元素的應用[J].戲劇之家,2020(27):184-185.
[3]竺初陽,余小荔. 地域文化符號在民宿設計中的應用:以景德鎮荷塘鄉為例[J].設計,2019,32(18):106-108.
[4]陳景平.民宿室內設計中地域文化元素的應用與研究[J].四川水泥,2019(7):81.
[5]周旭婷.地域文化元素在原生態民宿設計中的應用[J].居舍,2018(28):78.
(編輯: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