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海洋文創作為廣西文化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體現,正面臨著文化內涵缺失和消費市場低迷的問題。分析廣西海洋文創產品發展優勢和設計創意,拓展廣西海洋文旅融合發展路徑,為推進廣西海洋文創產業發展制定融合創新、多元營銷、體驗式設計三種設計策略,以加快廣西海洋文旅研究,引領文化強國建設,為全國海洋文旅發展提供啟示。
[關 鍵 詞]海洋文化;文創產品;設計策略
[中圖分類號]J0-0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7556(2024)18-0060-03
文獻著錄格式:于易辰.廣西海洋文創產品創新設計策略研究[J].天工,2024(18):60-62.
基金項目:本文系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科研基礎能力提升項目“基于人工智能生成技術下廣西海洋文旅產品的設計研究”(2024KY1907)的階段成果。
廣西南部瀕臨北部灣,北部灣是中國西部最近的出海通道,在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海洋強國的背景下,廣西沿海經濟顯現出依托文旅產業發展的現象。廣西擁有豐富的海洋文化資源,擁有多個天然優良港口和豐富的灘涂資源。國家對海洋文旅產業的扶持,為廣西海洋文創產品的設計研發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和資金支持。
一、廣西海洋文創產品發展優勢分析
雖然廣西為促進海洋文旅產業發展,采取了多樣化開發文旅產品、提升旅游服務質量等措施,但是并未依托海洋文化資源為游客提供豐富的文創產品。海洋文創產品需要重新詮釋海洋文化的內涵,延伸和釋放海洋文化的價值,創造出多樣的文化體驗和消費形式,以提高參與度、加強體驗感,并增強社群消費的黏性[1]。尤其是突出海洋文創產品在產品營銷、功能體驗、情感化融入等方面的設計需求,以實現對海洋文化的活態傳承。
(一)文旅政策支持海洋文創產品設計研發
廣西海洋文創產品具有“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突出特點。廣西獨特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網絡,使其能夠輕松連接國內外市場,滿足游客的多樣化需求。廣西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深厚的海洋歷史文化賦予文創產品獨特的文化內涵。2017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廣西時指出要“建設好北部灣港口,打造好向海經濟”“寫好新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新篇章”,為廣西未來發展海洋經濟指明了方向。自提出“向海經濟”戰略構想以來,廣西政府和文旅行業采取積極措施,以發展新興文旅產業、建設文旅產業集群、設立文旅專項發展資金以及改善營商環境等多管齊下的方式推動向海經濟發展,全力推進文創產業的深度發展。2023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廣西大力發展向海經濟建設海洋強區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其中提出打造人海和諧、綠色發展的海洋生態文明廣西樣板;2024年,《廣西文旅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征求意見稿)中指出,推進文化資源活化利用,促進文旅商消費業態融合提質發展。廣西海洋文創產品設計研發的優勢體現在其資源優勢、區位優勢、政策支持、研發實力和市場潛力等方面。
(二)旅游業發展助推文創市場消費
在《廣西文化符號影響力調查(2023)報告》評選出的最具影響力和最具推廣價值的十大廣西文化符號中,大眾文旅消費和人文方面的文化符號得到廣泛關注。游客群體為廣西沿海海洋文創市場消費以及當地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游客以旅游景點為主,并在沿海部分村鎮的網紅村駐足游玩。但調查顯示,廣西北海市的流下村、僑港鎮、銀灘鎮等地缺乏針對海洋景村設計開發的文創品牌和文創產品,長此以往,會降低區域旅游文化資源對游客的吸引力。而廣西向海經濟發展需要文創產品的消費升級和文創產品種類的多樣性、現代性、實用性刺激海洋文旅消費的升級。
(三)海洋文化帶動區域文創發展
近年來,海洋文創產品設計與研發也在不斷發掘廣西沿海地域文化生發出的豐富海洋文化資源。2023年,由廣西民族博物館開發的“廣西艦”系列文創產品,巧妙融入和展現廣西民族文化,推動了海洋文化的傳播。海洋文創產品設計將本土文化和產品設計相結合,通過商品調研和對北部灣海洋文化的深入了解,對海洋文化設計元素進行提煉[2]。另外,廣西文創產業發展要著重借助廣西少數民族優勢和地緣政治優勢。廣西擁有豐富的旅游文化資源,將山水文化、民族文化、紅色文化等諸多文化融入海洋文化特色旅游文創產品的開發中,對于服務廣西向海經濟發展、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帶動廣西國際陸海貿易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可以為帶動當地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提供文化研究的基礎和新的文旅結合思考方向。
二、廣西海洋文創產品設計創意分析
(一)結合海洋文化
隨著文旅融合的發展,旅游業不斷尋找新產品為游客以及當地社區居民賦權,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轉化為經濟資源是一種重要的方式,這種轉化不僅意味著經濟價值的創造,也有助于審視文化的角色,為其賦予重要的功能[3]。沿海傳統非遺工藝文創產品設計蘊含著重要的經濟價值,內涵豐富、類型多樣的文化遺產是旅游業賴以發展的重要資源。以北海貝雕工藝為例,設計師對其進行全面分析和持續探索,提取貝雕圖案與紋樣,并和現代產品相結合,以形成創意轉換,靈活運用海洋文化元素開發出符合現代審美要求的貝雕文創產品。文創產品設計要與現代生活“接軌”,設計許多實用性較強的產品[4]。海洋文化融合文創產品的設計發展需要對其他傳統工藝項目的成功經驗進行借鑒,以非遺文創IP打造爆品。以現代審美情趣為主,摒棄重復模仿、單調的文創產品設計,將非遺元素轉譯為數字文創產品和宣傳物料,真正地融合、創造及繼承,走產品創新設計之路,推進傳統文化內涵不斷傳承[5]。消費者可以參與產品的制作過程,從當地文化氛圍中感受海洋文創產品的文化意蘊。
(二)產品材料的使用與生產加工工藝的迭代
隨著新時代文創產業的融合發展,傳統工藝的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不再是無法調和的矛盾。除了傳承技藝和精神內涵,還需實現經濟利益轉化和市場空間拓展。從材料、工藝、流程以及地域特色出發,運用傳統工藝,將竹雕、貝雕、漆藝、陶瓷、手繪等方式融入以海洋生物為元素的文創產品設計中,其中對材料和工藝的研究至關重要。在“文旅+傳統工藝”的融合思路下,形成專業研發團隊,強化品牌意識和市場意識,積極探索振興傳統工藝的有效途徑[6]。隨著科技的發展,文創產品制作中工藝技術的使用和生產加工材料的運用為文創產品的更新迭代提供了動力。例如,3D打印技術在立體文創產品設計中的運用,在前期模型樣板制作中快速便捷且易實現,3D打印材料多樣且有很多環保材料,如材質堅硬、易成型的PLA材質。
三、廣西海洋文創產品設計策略
(一)融合創新的設計方法
1.傳統元素與現代潮流的碰撞
文創產品應立足當代生活,對傳統的文化符號進行提取、轉化、運用。要以現代的設計語言和風格進行呈現,使文創產品既不失傳統韻味又符合當代審美。從當今社會的審美角度審視海洋文化,將傳統與時尚相結合,讓傳統文化重新綻放出新的光彩。
2.現代科技與傳統工藝的結合
利用3D打印、激光雕刻等技術,將傳統工藝進行創新升級,制作出更精致、更具現代感的文創產品。例如,利用3D打印技術制作印有傳統圖案的首飾或裝飾品,在將傳統海洋文化元素和文化符號進行轉譯設計的同時,也增強了文創產品的時代特征。用現代科技和工藝打造具有創意和時尚感的文創產品,可以吸引更多年輕消費者的關注,同時為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注入新的活力。
3.通過跨界的方式進行文創產品設計過程中的思想和創意交流
這種方式可以帶來更多新穎的設計理念和創意靈感。例如,與當地藝術家、設計師或科技公司合作,共同打造獨具特色的文創產品。但在文創產品的開發設計過程中要重視設計程序的合理性,強調設計邏輯,避免產品同質化現象的出現。
4.注重文創產品的審美性與實用性
在融合創新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產品的外觀設計,還要考慮產品的實用性。產品要滿足用戶的實際需求,提升用戶體驗。文創產品的實用功能不僅能夠增加文創產品的附加值,還能夠延長產品生命周期,提高消費者的體驗度與好感度。
(二)體驗式設計
1.文創產品的設計如何引發消費者的情感共鳴是體驗式設計的核心
海洋文創產品可以通過故事性的設計、傳統符號的運用等方式,讓消費者在產品的觀賞和體驗過程中找到自己的情感共鳴點。圍繞海洋文化元素(自然風光、海洋產業、海上絲綢之路、海洋文化景觀、海洋文化節慶、海洋文化遺產)的整合與運用,進行海洋文創產品設計,增強人們對海洋文創產品的情感體驗。
2.營造用戶參與的設計環節是體驗式設計的主要方式
讓消費者在購買文創產品的過程中參與到產品的定制或制作環節,不僅能夠提升消費者對產品的情感,還能夠增強消費者對產品的認同感。例如網紅漆扇制作、扎染工藝、蠟染工藝等,消費者可以親自參與制作,體驗傳統工藝的魅力。
3.產品銷售過程中的情境營造是體驗式設計的重要環節
營造具有文化氛圍的銷售情境和場景,讓消費者在購買產品的同時也能夠獲得一種文化體驗。旅游文創產品設計應植根于當地的文化土壤,與現代生活方式、時尚要素等有機結合,在全新現代設計視閾下,研發出凸顯當地區域文化屬性的旅游文創產品,為地方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多支持[7]。例如在產品展示或銷售的場所設置具有文化特色的裝飾和背景音樂來營造氛圍。
(三)多元營銷的產品推廣路徑
1.雙線結合,構建便捷的銷售渠道
線上線下相結合可以讓消費者增加與文創產品的接觸次數,并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購買方式。在線下實體店鋪進行產品展示,線上建立電子商務平臺,為消費者提供便捷的購買渠道。
2.社交媒體營銷增加曝光度
廣西海洋文創產品的品牌打造和推廣有利于保護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特色地域文化,弘揚北部灣的海洋文化,提高城市的形象與知名度,促進當地旅游產業和經濟的發展。利用社交媒體平臺(如微信、微博等)進行文創產品的推廣和品牌建設,例如潿洲島景區將潿洲島布氏鯨群以IP形象的方式進行文創品牌和文創產品設計開發,發布有吸引力的內容,吸引消費者的關注并增加產品的曝光度,促進了廣西海洋文創品牌的良性發展。
3.合作推動海洋文創產業發展
廣西旅游文創產品可在確保文創品牌的地域性和原真性的同時,增強以海洋文化為中心輻射區域的文化品牌的在地性特征。尤其是北部灣經濟區的海洋文創產品設計不僅要融入時尚元素,還需要關注品牌與地域的關聯性。與相關行業進行聯合推廣,例如與藝術展覽、文化活動、設計師市集等進行合作,共同推廣產品,擴大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4.講好海洋文化故事,引起消費者的情感認同
賦予產品品牌故事情節,用優質的營銷內容吸引目標受眾。海洋文化故事在增加海洋文創產品文化內涵和趣味性的同時也將海洋文創產品的在地性特征融入其中。數字海洋文創產品作為傳播載體具有重要意義,數字IP的打造能夠提升海洋文化在網絡傳播過程中的宣傳力度,增強海洋文創產品的IP意識。分享產品背后的制作工藝和創意設計過程等故事,提升消費者對海洋文創產品的認知度和好感度。
四、總結
廣西海洋文創產品的創新設計需結合當地海洋文化特色,收集和提煉獨特的海洋文化元素,深入挖掘海洋文化的內涵。同時需要探討產品設計的形式和方法,以突顯產品的紀念意義、文化特色、趣味性、實用性和環保特征,合力推動廣西海洋文創產業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琴,李肇榮. 海洋文旅創新發展:以廣西為例[J].社會科學家,2021(11):72-77.
[2]楊熊炎,葉德輝.以海洋文化為核心的北部灣旅游紀念品設計[J].包裝工程,2016,37(10):155-158.
[3]張涵,孫九霞.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產品的文化再生產:以苗繡為例[J].北方民族大學學報,2021(1):53-59.
[4]黃潔,唐長菁.文創視野下北海貝雕的傳承與創新[J].輕工科技,2023,39 (2):133-135.
[5]李瑋瑋.文旅融合背景下坭興陶文化與數字文創的融合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24,45(2):460-471.
[6]王東.“文旅+傳統工藝”文創品牌孵化模式:以甘南傳統工藝為例[J].藝海,2020(12):103-105.
[7]許子昂,張曦之.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文創產品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24,45(4):359-361,404.
(編輯:王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