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認真貫徹落實《關于實施中國民族民間文化遺產保護工程的通知》,以晉中一帶民間棋牌類游戲“十八子圍老虎”為例進行創新研發。因其IP設計取材于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形意拳”中“五行拳”與“十二形拳”的招式,故名為“形意棋”。研究在一定意義上留存了民間文化,傳承了中國武術精神,豐富了晉中地區旅游文化產品業態,為實施“民族文化強縣”戰略積累了文化資源。
[關 鍵 詞]“形意棋”;IP形象;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圖分類號]K892.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7556(2024)19-0070-03
文獻著錄格式:左煜嘉,田春雨.晉中地區民間游戲“形意棋”研發及IP設計[J].天工,2024(19):70-72.
基金項目:2023年山西省高等學校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攻守有道 形與意合——‘形意棋’創新設計與推廣”(項目編號:20231841),2023年山西省高等學校一般性教學改革創新項目“山西非遺視域下數字技術融入動畫專業課程路徑研究”(項目編號:J20231740)。
一、“形意棋”產品設計的必要性
文化部、財政部聯合發出的《關于實施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的通知》指出,立足現實,把握機遇,趨利避害,循序漸進,努力營造文化遺產保護的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逐步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切實將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引入全面、規范的軌道,使民族民間文化得到有效保護、良好傳承和合理開發。
2023年中國棋牌游戲行業的市場規模達到了1027.4億元,比2022年增長了18.6%,占中國游戲市場總收入的34.7%,是中國游戲市場的重要支柱。以地域文化為背景的棋牌類游戲“歡樂斗地主”原是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流行的民間游戲,后逐漸走向全國。其設計思路和逐步擴大的市場規模為晉中民間游戲“形意棋”的研發提供了可行性案例。研究豐富了晉中地區旅游文化產品種類,助力打造“旅游滿意在晉中”品牌。
二、“形意棋”概念界定
“形意棋”圍繞晉中一帶流行已久的民間棋類游戲“十八子圍老虎”的游戲規則進行創新設計,游戲規則為棋盤中大子為俠客,用17個形意招式圍攻俠客。俠客先走一步,隔跳一子,吃掉對方一子,對方以子多步步緊逼,圍攻俠客,將俠客困在局內為勝。如俠客吃子較多,余子少于10子,不足以將俠客困在局內,俠客勝。
“形意拳”是中國傳統武術之一,又被稱為“行意拳”,2011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形意拳”起源雖然說法不一,但大多數人認可的最初創始人是明末清初山西蒲州人姬際可。素有全國“武術之鄉”之稱的太谷縣,是“形意拳”的發源地之一,受晉商文化影響鏢局林立,民間學習“形意拳”之風盛行。但現今“形意拳”的保護與傳承受阻,為了留住民間游戲、弘揚非遺,該產品設計保留了“十八子圍老虎”的游戲規則,在包裝設計中將“形意拳”中“五行拳”和“十二形拳”的動作可視化、IP化,創新設計出“形意棋”。
三、“形意棋”產品研發
(一)“形意棋”的功能性
“形意棋”在功能上主要側重于游戲的策略性、對抗性和互動性。
在策略性中,“形意棋”通過引入行動牌系統,使游戲的策略深度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玩家需要根據自己手中的行動牌來制定移動棋子的策略,并且需要預測對手的行動,以便在下一回合中做出最佳的應對。
“形意棋”的對抗性非常強,玩家需要在有限的棋盤空間內與對手展開激烈的戰斗。玩家需要不斷地調整自己的棋子位置,以便更好地應對對手的攻擊。這種設計使得游戲的對抗性更加激烈,讓玩家能夠體驗到緊張、刺激的對戰過程。
“形意棋”的互動性主要體現在玩家之間的決策和應對上。由于每個玩家都有自己的行動牌和棋子位置,因此玩家之間的決策和應對會相互影響。玩家需要不斷觀察對手的行動,根據對手的行動來調整自己的策略。這種設計使玩家之間的互動性更加緊密,讓游戲更加有趣和富有挑戰性。
(二)“形意棋”的造型設計
1.棋子設計
“形意棋”棋子共19枚,其中包括17枚小棋子,1枚備用棋子,1枚“俠客”棋子。為了便于收納,小棋子設計為30×30×15mm的木質方塊,“俠客”棋子設計為60×60×15mm的木質方塊。其中小棋子正面外觀設計結合“五行拳”和“十二形拳”的卡通版招式設計,反面為IP形象的頭部特寫圖案,以黃色、黑色為對比色填充。備用棋子為素面。“俠客”棋子雙面均為IP形象的頭部特寫圖案,互為反向配色。
2.棋盒與封套設計
考慮到棋盒的功能性,棋盒展開后為棋盤,棋子區域有明確的標識和劃分,大部分為小棋子所在區域,“俠客”區域在棋盤的另一端,以便玩家能夠清晰地了解游戲的狀態和進程。為平衡棋盤外觀設計的美觀性與實用性,避免對比過強的設計讓玩家感到視覺疲勞,也避免過于單調的設計缺乏吸引力,棋盤色彩統一為墨綠色打底,采用17個IP形象的線稿為底紋,棋盤的格子紋路則用白色,在美觀的基礎上也能清楚地分辨格子紋路,并在棋盤盤面的右下角添加了“形意棋”Logo設計。
棋盒內部有兩個部分:存放19枚棋子的空間和游戲玩法介紹的區域,在棋盤中無論是獨當一面的大棋子,還是小棋子,都有諸多玩法,趣味感十足。為保護棋盤,設計“形意棋”封套,紙張采用覆膜銅版紙,圖案設計與IP設計風格一致。設計圖為一片竹林中,一個身穿武術服、頭戴橙色耳機的少年在竹林中練“形意拳”的場景,帶動著竹葉翻飛,仿佛整個竹林都在為他的拳法而喝彩。
(三)“形意棋”的材質與內部結構
棋盤的材質也是影響其外觀和手感的重要因素。本次設計選擇了質地厚實的木材,以確保棋盤的穩定性和耐用性。“形意棋”整體設計為方形,盒子的背面展開是棋盤,棋盤內部將玩法介紹和存放棋子的小格子隔開,18枚小棋子和1枚大棋子均為方形,存放于格子中,大格子中則寫著“形意棋”的玩法介紹,整體設計在美觀的基礎上更便于整理、收納。
(四)“形意棋”小程序游戲開發設計
1.游戲平臺
“形意棋”不僅可以有實物,還可以在不同的游戲平臺上進行研發,如臺式電腦、手機、平板電腦等。這些平臺需要提供穩定的運行環境、良好的用戶體驗以及方便的社交功能,以便玩家可以隨時隨地與其他玩家進行游戲。
2.游戲界面
游戲界面是玩家與游戲進行交互的主要方式,因此需要進行精心的設計和研發。可將“形意棋”的界面設計為墨綠色與黃色,同時要易于操作,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以吸引玩家的注意力。
3.游戲音效
音效是游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增強游戲的氛圍和沉浸感。在“形意棋”的研發過程中,需要考慮如何為游戲添加合適的音效,如棋子移動的聲音、背景音樂等。
4.人工智能技術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棋類游戲開始引入人工智能技術來提高自身的趣味性和挑戰性。在“形意棋”的研發過程中,也可以考慮引入人工智能技術,如讓AI扮演對手與玩家進行對戰,或者為玩家提供智能的棋局分析和建議等。
總之,“形意棋”在物質技術條件研發上需要考慮多個方面,以確保游戲具有穩定的運行環境、良好的用戶體驗以及豐富的游戲內容。
四、“形意棋”IP設計
“形意棋”IP設計融合了“形意拳”中“五行拳”和“十二行拳”的招式,將“形意棋”具象化、擬人化,在擬人化設計的過程中注重人物的美感及情感。IP形象運用在棋子、棋盤、封套的包裝中,同時還衍生出多種文創產品,實現了將產品IP形象深入人心的作用,進一步使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化。
(一)IP設計競品調研

盲盒最初的形式是日本的百貨公司在明治末期銷售的福袋(lucky bag),福袋內裝有款式不一的商品,吸引了大量消費者。進入21世紀,盲盒的概念開始流行,特別是在歐美地區,被稱為blind box。2004年,日本發行了Sonny Angel,這個角色后來被制作成手辦放入盲盒中銷售,從此打開了盲盒玩具的大門。
在優秀傳統文化IP調研中,我國的潮玩盲盒與非遺聯名的案例有三星堆博物館推出的銅獸面手辦,故宮博物院與泡泡瑪特推出的Molly宮廷瑞獸系列,國家寶藏與泡泡瑪特聯合推出的洛神、銅奔馬、李白等國風潮玩系列等。此外,泡泡瑪特在春節、七夕等中國傳統佳節也推出專屬系列,吸引了眾多年輕群體,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將“傳統文化”與潮玩IP結合起來,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
在棋牌類IP調研中,隨著棋牌類游戲市場的不斷擴大,用戶數量已超過1億,創造了超過100億元人民幣的市場規模。騰訊游戲以民間游戲題材為背景的歡樂斗地主、麻將、圍棋、象棋等有強大的群眾基礎。游戲IP是增強用戶黏度的有效方式,為注冊用戶提供深度游戲體驗,“歡樂斗地主”在IP形象設計中采用小品、相聲界知名演員的卡通造型,將“歡樂”貫穿始終,強大的“游戲皮膚”設計體現了設計團隊對用戶個性化需求的考量。
(二)設計要素提取
“形意棋”設計中,提取了形意拳中“五行拳”和“十二形拳”的動作進行創新設計。五行拳結合了金、木、水、火、土五行思想,分別為劈拳(金)、鉆拳(水)、崩拳(木)、炮拳(火)和橫拳(土);“十二形拳”是效仿十二種動物的動作特征而創編的實戰技法,分別為龍形、虎形、熊形、蛇形、鮐形、猴形、馬形、雞形、燕形、鼉形、鷂形、鷹形。提取以上17個武術招式,設計IP動作。
(三)風格及色彩考量
“形意棋”IP形象采用2∶5頭身比設計了一個習武男孩的角色,彩色飄帶,與耳機相呼應,色彩以水墨風為主色調,點綴些許暖色調來平衡畫面。將“形意拳”中的17個招式動作設計在“形意棋”的棋子上,并標注其名稱,使玩家能清楚地了解“形意拳”的招式。產品Logo設計將人物和圖案結合,采用易讀、清晰、富有特色的字體設計,以提高產品的可讀性和辨識度。同時,也注意字體的大小、排列方式和顏色搭配等細節,使作品更加簡潔明了。
游戲“十八子圍老虎”在晉中一帶有良好的群眾基礎,游戲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被引入晉中信息學院,現已展開推廣。團隊通過與相關文博單位合作,發布線上游戲,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同時圍繞IP形象,進行“形意棋”內外包裝、周邊產品、動態圖形等創新設計。設計風格為中國傳統元素與賽博朋克結合,設計三維模型并制作相關潮玩,通過社交媒體、線上平臺等方式進行宣傳和推廣,以增加產品的曝光度。
五、結束語
產品“形意棋”的誕生,不僅是對中國傳統武術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更為現代棋類游戲領域注入了新的活力。該產品將“形”與“意”相融合,讓玩家在對弈中領略武術的深邃與中華文化的韻味。在IP設計方面,經過深思熟慮,巧妙地將武術元素與棋子、棋盤相結合,塑造出既傳統又時尚的品牌形象。在產品研發過程中,堅持精益求精的精神,力求為玩家帶來極致的使用體驗。相信產品將引領棋類游戲的新潮流,成為連接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紐帶。
參考文獻:
[1]曹敏.山西永濟形意拳的傳承與發展現狀研究[D].臨汾:山西師范大學,2016.
[2]高強.形意拳動作名稱與傳統文化內涵的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17.
(編輯: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