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發揮先進生產力的作用,創造性提出新質生產力概念,深刻闡述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為新時代推動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機遇、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的關鍵之舉。當前,人工智能催生和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人工智能,將為我國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睆娀斯ぶ悄苜x能,成為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網絡文化是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已融入經濟、政治、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全過程各方面,在宣傳黨和國家方針政策、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網絡文化也是信息傳播的重要載體和科技創新應用的前沿陣地,強化人工智能在網絡文化領域的應用,以人工智能深化網絡文化內容創新、科技創新、業態創新,加快培育和發展網絡文化新質生產力,對于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深化內容創新,激發網絡文化創新創造活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眲撟魃a優秀作品是推動網絡文化繁榮發展的中心環節。當前,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術為內容創新打開了新空間、創造了無限可能。要充分應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術,豐富網絡文化內容供給,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創作更多具有文化內涵、科技元素和社會影響力的高品質原創內容,打造網絡劇、網絡電影、網絡微短劇、網絡紀錄片、網絡綜藝、網絡動畫、網絡短視頻、網絡音頻等標桿性作品,形成精品迭出的局面。進一步提升網絡作品內容創作組織化水平,統籌創作和傳播資源,統籌大屏小屏,打通網上網下,從主體培育、創作規劃、分類管理、扶持激勵、市場規范等方面完善機制、優化政策,激發各類主體積極性和創新創造活力,提高創作生產的規劃力、引導力、組織力,體系化推進創作生態建設,為精品創作營造良好環境。
深化科技創新,驅動網絡文化高質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币匀斯ぶ悄芗夹g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歷史性交匯,新科技革命對網絡文化生產力產生巨大推動作用。要加快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賦能網絡文化生產轉型、產品升級和消費提質,強化科技創新對網絡文化全領域全鏈條的支撐作用,深入挖掘數據要素價值,以人工智能推進網絡文化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充分發揮各類企事業單位在網絡文化科技創新中的主體作用,使之成為創新要素集成、創新成果轉化的生力軍。大力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在網絡文化領域的創新應用,加快網絡科技成果落地轉化,提升網絡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個性化、智能化水平。
深化業態創新,構建現代化網絡文化產業體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布局建設未來產業,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要構建以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為支撐的現代化網絡文化產業體系,優化準入政策,調整優化網絡文化產業結構。鼓勵跨界合作,加強“互聯網+”“人工智能+”融合發展,促進網絡文化產業與人工智能、大視聽、教育、旅游等產業的深度融合,拓展相關產品開發和衍生產品市場,形成多元化的生產和分發模式,提升網絡文化產業價值鏈,構建新時代網絡文化全產業鏈發展新格局,發揮網絡文化賦能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作用,打造網絡文化經濟增長新引擎。推動做大做強優質高新視聽等產業基地(園區),謀劃實施優質網絡文化產業項目,打造一批功能融合、服務多元、優勢獨特的新產品、新場景、新模式、新業態。
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提升網絡文化國際競爭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打造網上文化交流共享平臺,促進交流互鑒?!币晟普邫C制,搭建國際交流合作平臺,完善國際傳播機制建設,持續深入實施國際傳播工程項目,為我國網絡文化國際傳播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環境。著力加強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拓展更具國際傳播針對性和傳播力的網絡文化題材類型,持續加大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內容供給,重視微短劇等“出?!保瑒撔峦苿游覈W絡文化走出去,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優化網絡文化產業鏈資源配置,整合優化省域內國際傳播資源、境外國際傳播資源,強化海外賬號矩陣化運營,加強節目內容生產和線下活動營銷。擴大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軟硬件設備、技術標準等相關產品和服務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和市場份額,加強網絡文化內容生產制作機構與國內外發行機構上下游產業鏈合作,加快形成全方位多主體多層次的對外傳播格局,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強化網絡文化人才支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按照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完善人才培養、引進、使用、合理流動的工作機制?!眲撔买寗颖举|上是人才驅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需要充分調動和激發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要加強對網絡播音員主持人、網絡主播、內容制作、內容審核等網絡文化從業人員思想引領、文化培育、道德建設和專業能力提升,培養具備跨界整合能力、具有人工智能專業素養的內容創作者和技術專家,造就一大批與現代科技和社會先進生產力發展相適應、符合新質生產力發展要求的高素質人才隊伍。加強與高校、研究機構的合作,充分發揮龍頭企業、高等院校的引才聚才平臺功能,設立專項培訓項目,建立完善的網絡文化從業人員教育培訓機制。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完善人才培養、引進、使用、合理流動的機制,健全要素參與收入分配制度,激發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和數據等生產要素活力,更好體現知識、技術、人才的市場價值,推動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