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國家又稱阿拉伯世界、阿拉伯地區,是指以阿拉伯人為主要族群或接受阿拉伯文化的國家,有著相似的文化和風俗習慣,通用阿拉伯語(以下簡稱阿語),絕大部分人口信奉伊斯蘭教。阿拉伯國家既是國際政治舞臺重要力量,也是國際政治力量角逐的重要舞臺,政治關系復雜,格局動蕩多變,數字經濟發展加速,傳媒市場發生重大變革。
一、阿拉伯國家基本情況及中阿關系
阿拉伯國家主要分布在西亞和北非地區,有22個國家[1],總面積1313萬平方千米,總人口4.65億。阿拉伯國家經濟發展非常不均衡。其中,海灣六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GDP)超過2萬美元;其余國家均低于7000美元,其中,5個國家低于2000美元,也門、敘利亞、索馬里3個國家低于1000美元(見圖1)。

阿拉伯國家信息與通信技術(ICT)產業數字化進程也非常不均衡。海灣國家數字化高度發達,互聯網滲透率和網速位居全球前列;約旦、突尼斯、摩洛哥和埃及數字化穩步推進;其他阿拉伯國家數字化進程滯后。
阿拉伯國家聯盟(以下簡稱阿盟)是阿拉伯世界最重要的國際組織。中國同阿盟關系友好,于1956年建立聯系。2004年,雙方建立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2010年,雙方建立全面合作、共同發展的中阿戰略合作關系。2018年,雙方建立全面合作、共同發展、面向未來的中阿戰略伙伴關系。2021年9月9日,第156屆阿盟外長理事會會議通過涉華決議,強調阿盟各成員國重視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加強同中國在各領域的合作關系。2022年12月9日,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在沙特首都利雅得舉行,中阿雙方一致同意通過中阿合作論壇框架下各項機制,深化中阿各領域合作,構建面向新時代的中阿命運共同體。中阿在經貿往來、人文交流等方面合作深入。中阿廣播電視合作論壇是中國和阿拉伯國家最重要的視聽傳媒交流合作平臺,今年將舉辦第六屆。
二、廣播電視是阿拉伯國家最重要的媒體,市場開放多元
阿拉伯國家廣播電視體制多元,民營廣播電視機構是市場主體,衛星是主要傳輸覆蓋方式,節目類型多元,電視劇最受歡迎,節目內容監管嚴格。
(一)廣播電視覆蓋率高,衛星電視普及
廣播電視是阿拉伯國家最普及的大眾傳媒,是阿拉伯國家民眾獲取信息最重要的媒介。埃及人口超過1億,電視家庭用戶2500萬(見圖2),94.1%的埃及人每周至少收看1次電視。伊拉克人口超過4000萬,92.1%的伊拉克成年人每周至少看1次電視新聞,遠高于從互聯網、社交網站(30%)和廣播或印刷媒體(20%)獲取新聞的比例。

阿拉伯衛星電視頻道眾多,各國衛星電視家庭接入率較高。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以下簡稱阿聯酋)、沙特阿拉伯(以下簡稱沙特)衛星電視接入率接近100%,黎巴嫩、巴林、伊拉克等國衛星電視接入率達到90%,約旦、摩洛哥為80%左右,埃及為60%(見圖3)。阿曼、敘利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等部分國家提供免費直播衛星服務。
海灣六國較為富裕,付費電視產業發達,但受互聯網沖擊收入下滑。2021年,海灣國家付費電視收入為6.31億美元,同比下降10%,預計2026年將進一步跌至4.36億美元。
(二)廣播電視體制多元,市場化程度較高
大多數阿拉伯國家地面廣播電視由國家運營,不對民營資本開放,但有線電視、衛星電視和網絡視聽服務對民營資本開放。
阿拉伯國家民營廣播電視機構占比高,是市場主體力量。阿拉伯廣播電視聯盟(ASBU)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阿拉伯國家819家衛星電視機構中,792家為私營,占比96.70%;衛星電視頻道1230個,1097個為私營(見圖4),占比89.19%。

公共廣播電視機構在阿拉伯國家具有重要影響力。埃及電視聯盟(ERTU)提供公共廣播電視服務,是制作阿語節目的重要機構,其制作的節目在阿拉伯國家廣泛播出。阿聯酋阿布扎比傳媒(ADM)也是阿拉伯國家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公共廣播電視機構,已實現融合發展,提供在線視聽節目服務。
民營廣播電視機構在阿拉伯國家具有廣泛影響力,甚至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中東廣播集團(MBC)是沙特最大廣播電視集團,已成為阿拉伯國家主導性媒體。2023年6月,沙特收視排名前50的節目中,MBC占比86%;綜合頻道MBC1在沙特到達率超過95%,市場占有率為60%;旗下的新媒體平臺沙希德(Shahid)在阿拉伯國家用戶數僅次于埃及在線平臺WatchIT和美國在線平臺奈飛(Netflix)。卡塔爾半島電視臺被稱為阿拉伯國家第一個獨立電視機構,在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中名聲大噪,形成了“半島現象”,已成為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新聞媒體。截至2023年10月,半島電視臺在全球設有70多個分社,在15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4.3億家庭用戶;半島網站更成為阿語網民乃至新聞媒體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三)節目類型多元,電視劇最受歡迎
阿拉伯觀眾最喜歡的節目是電視劇。在沙特,2023年6月收視率排名前50的節目中,電視劇占40%,在所有節目中占比31%,在黃金時段占比達61%。在埃及,2022年第二季度,電視劇收視份額占55.5%。
社會和文化類節目也深受阿拉伯觀眾歡迎。2023年沙特一項調查顯示,70%的沙特觀眾收看社會和文化及新聞節目。2023年6月,沙特收視前50的節目中,社會文化節目占比達24%(見圖5)。娛樂和音樂節目、體育節目、宗教節目也很受阿拉伯觀眾歡迎。

(四)內容監管嚴格,宗教信仰和阿拉伯價值觀是重要監管依據
部分阿拉伯國家對媒體內容嚴格監管。阿聯酋要求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實施互聯網訪問監管政策,確保互聯網安全,防止有害網站傳播違反阿聯酋宗教和道德價值觀的內容。沙特《媒體法》規定,不能在媒體上出現歧視伊斯蘭教、煽動種族主義、民族或宗教仇恨等方面內容。
部分國家對傳播違背其主流價值觀節目內容的機構或個人予以嚴厲處罰。英國BBC報道,2020年5月,埃及根據《網絡犯罪法》,判處22歲的“網紅”阿德姆(Mawada al-Adham)入獄兩年,罰款30萬埃及鎊(約13萬人民幣),因為他在TikTok上發布涂抹大紅口紅、扭腰擺臀的跳舞視頻,罪名為“違反埃及家庭價值觀和原則”、誘使他人販賣人口等。
三、海灣國家引領在線視頻發展,成為視聽傳媒產業新中心
海灣國家經濟富裕,社會穩定,積極發展數字經濟,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良好,互聯網滲透率達到98.21%,高于世界平均水平(63%),在線視頻等新興業務快速發展,本土在線視頻平臺快速興起,內容創作生產繁榮,正在成為阿拉伯國家廣播電視網絡視聽產業新中心。
(一)海灣國家互聯網滲透率和網速位居全球前列
阿拉伯國家互聯網用戶數約為3.27億,互聯網滲透率從2012年的28.8%上升到2022年1月的70.3%,海灣國家移動互聯網滲透率90%,海灣國家移動用戶占總人口的137.66%,移動互聯網滲透率超過100%。2022年1月,阿聯酋、卡塔爾、科威特、巴林互聯網滲透率接近或超過100%(見圖6)。卡塔爾和阿聯酋位列全球移動互聯網速度最快國家。

(二)本土新媒體平臺崛起
海灣國家在線視頻業務高速發展。2021年,海灣國家訂閱視頻點播服務(SVOD)收入4.53億美元,預計2026年將增長到6.67億美元,增幅47.24%。
沙特和阿聯酋本土平臺快速發展,在阿拉伯國家擁有較大市場份額和廣泛影響力。其中,中東廣播集團(MBC)在線平臺沙希德是阿拉伯國家第二大本土在線平臺,截至2022年9月,用戶規模已達300萬。2022年,阿聯酋與美國共建的在線視頻平臺斯塔茲(Starz Play Arabia)用戶規模達到220萬,覆蓋19個阿拉伯國家;阿聯酋在線視頻平臺奧森+(OSN+),2022年9月底用戶規模達到100萬。
英國數字電視研究(Digital TV Research)發布的《中東和北非OTT電視和視頻預測報告》顯示,2023年,13個阿拉伯國家本土訂閱視頻點播(SVOD)平臺用戶規模為1500萬,2029年將增長到2800萬,其中海灣國家三個主要平臺(沙希德、斯塔茲、奧森+)用戶規模提高了470萬,占比達到46%(見圖7)。

(三)本土原創內容是制勝法寶
面對美國視頻平臺的激烈競爭,海灣本土平臺找到了制勝法寶,即加強原創阿語節目的生產制作,與英語節目形成差異化競爭。這一舉措已取得明顯成效。
沙希德平臺已制作了近30部阿語原創作品,最近制作播出的8集犯罪題材驚悚懸疑原創電視劇《拉沙什》(Rashash),取得了巨大成功,推動該公司制作生產更多該類型劇集。2022年8月,MBC開始制作奇幻系列劇集《女巫的崛起》(Rise of Witches)。該劇是迄今為止沙特投資最高的劇集,主創均為沙特人才。同時,沙希德還在埃及投拍原創電視劇。沙希德平臺負責人認為,全球消費美國故事的時間已經太久了,陌生的阿拉伯故事具有廣闊發展空間。
奧森(OSN)由沙特和科威特合資企業控股,是阿拉伯國家最大的直播衛星提供商。2022年,奧森與美國Showtime合作,推出在線視頻平臺奧森+,播出大量好萊塢內容,快速占據阿拉伯市場。奧森+也在加大對阿語原創內容的投資。2020年9月,奧森+上線12部阿語劇集和電影,播出首部原創劇集《阿黛特·雷加拉》。
阿聯酋在線平臺斯塔茲加快本土內容創作生產。2022年6月,斯塔茲與本國有關機構合作推出第一部阿語原創劇集。2023年7月,斯塔茲發布原創電影《大謊言》(Big Lie),取得了票房成功,連續多日位居當地視頻平臺觀看榜前十。未來,斯塔茲將繼續發力原創節目。斯塔茲首席執行官馬茲·謝赫(Maaz Sheikh)表示,他們正在考慮將全球流行元素和本土文化緊密結合,打造更多國際化原創節目。最近,斯塔茲宣布,將與意甲聯賽聯手推出真人秀節目《意大利夢》。
(四)海灣國家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海灣國家推動經濟多元化發展,以擺脫對石油經濟的高度依賴。沙特和阿聯酋人口規模大,積極發展數字經濟,營造良好在線視頻產業發展環境,已經成為阿拉伯國家視聽產業新中心。
2016年,沙特實施全面經濟社會改革,提出“2030愿景”,內容包括擺脫石油依賴、實現經濟多元化、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和建立溫和包容的伊斯蘭教等。2018年,沙特解除了長達35年的電影院禁令,影視產業蓬勃發展。2022年年底上映的沙特本土喜劇電影《薩塔爾》(Sattar)躋身沙特歷史票房前五名。沙特是海灣國家第一大在線視頻消費市場,2021年,沙特SVOD收入占海灣國家4.53億美元總收入一半以上,占阿拉伯整個市場近30%份額。斯塔茲積極開拓沙特市場,因為沙特人口年輕,互聯網從基礎設施到監管框架,都在向積極方向發展,是其大型且增長快速的市場之一。
阿聯酋市場開放,當地媒體積極與美國媒體合作,共建在線視頻平臺。斯塔茲是當地媒體與美國獅門影業(LionsGate)聯合成立的本土平臺。在其站穩市場之后,阿聯酋企業通過資本運作,收購了該平臺57%股權,獲得控股權。
四、埃及、敘利亞視聽傳媒產業復蘇,伊拉克加速發展在線視頻
埃及和敘利亞是阿拉伯地區的電視大國。2011年之后,兩國電視產業經歷了持續十年之久的下行。互聯網帶來了新機遇,兩國視聽產業正在復興。伊拉克在2003年之后,徹底開放市場,數字化進程加快,在線視頻平臺興起。
(一)埃及、敘利亞走出低谷,保持電視劇大國地位
埃及電視劇在阿拉伯國家廣泛播出,具有重要影響力。近年來,埃及政府加強對媒體管控,嚴重影響埃及電視劇的產量和質量。2018年,埃及電視劇產量為40部。2019年齋月期間,埃及上映的電視劇不到12部,是2004年以來的最低數字。與此同時,埃及電視臺收購電視劇的經費也大幅下降。
國際平臺入局推動埃及電視劇市場復蘇。2016年,奈飛進入埃及,采購大量劇集,隨后投資埃及原創內容。2020年,奈飛投資的埃及原創恐怖劇集《超自然現象》(Paranormal),在全球獲得成功,引發中國香港在線視頻平臺Viu和奧森等多家平臺投資埃及原創劇集的熱情,推動埃及電視劇產業復蘇。
2011年以來,敘利亞電視劇年產量為25部左右,較2000年前后每年70部2000多集的產能大幅下降。受地區政治局勢影響,2011—2019年期間,敘利亞電視劇產能下降,在阿拉伯國家影響力也持續下降。隨著局勢緩和,敘利亞電視劇產業呈現復興勢頭。2023年最新電視季,敘利亞發布的電視劇不僅題材類型多樣,而且探索了新的話題,受到阿拉伯觀眾廣泛好評。
(二)數字化消費成為主流,埃及保持區域性視聽傳媒大國地位
埃及廣播電視加快數字化,網絡視聽已經成為埃及民眾視聽消費主渠道。埃及97%互聯網用戶觀看在線視頻。2023年3月,埃及數字視頻內容接觸率為93%,遠高于廣播電視(69%)(見圖8)。

埃及是阿拉伯國家在線視頻用戶規模最大的市場,且還在快速增長中。2023年,埃及電視及視頻市場規模達到9.8億美元,2027年將達到13.1億美元;2023年,埃及SVOD用戶滲透率達到12.9%,2027年將達到15.7%(見圖9), SVOD用戶數量將達到1810萬。

埃及本土在線視頻平臺WatchIT是本土最大平臺,截至2020年年底,用戶已達到520萬,覆蓋18個阿拉伯國家(見圖10)。埃及在線視頻市場十分開放,美國、英國、土耳其等國家的平臺都已進入市場。

埃及內容覆蓋全阿拉伯地區,是所有阿拉伯國家民眾都喜歡的本土內容(見圖11)。
(三)伊拉克加快數字化,廣播電視網絡視聽蓬勃發展

2003年是伊拉克媒體產業發展分水嶺。2003年前,伊拉克只有5家報紙、4家廣播和3個電視臺,全部由政府控制;2003年以后,僅電視臺就迅速增長到30多家。
近年來,伊拉克加快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互聯網滲透率快速提高。2023年1月,伊拉克互聯網滲透率達到74.9%,互聯網用戶達到3372萬,同比增長27.63%;社交媒體用戶約為2553萬,滲透率為56.7%(見圖12)。

2023年3月,伊拉克在線視頻點播平臺“1001 TV”上線,由伊拉克獨立媒體集團Sharqiya投資,主要生產伊拉克獨家內容。平臺上線3個月積累用戶150多萬,成為伊拉克第二大在線視頻平臺,引領伊拉克在線視頻平臺版權內容合法化。2023年,伊拉克SVOD市場收入達到7869萬美元,預計2027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15億美元。
五、傳媒市場高度國際化,世界主要國家逐鹿阿拉伯
阿拉伯傳媒市場開放,人口結構年輕,大部分國家人口中位數低于30歲(見圖13),是全球傳媒機構青睞的重要市場。歐美、俄羅斯、土耳其、印度等多國傳媒機構早就進入該地區,其中,美、英、加、法四國內容在22個國家傳播,形成持久影響力。中國視聽傳媒進入較晚,正在努力培育市場。

(一)美國是阿拉伯市場第一國際玩家
美國多年來持續布局阿拉伯市場,各種內容和渠道平臺在阿拉伯國家都具有強大影響力。在17個阿拉伯國家中,64%阿拉伯在線視頻用戶喜愛美國影視節目。其中,美國影視節目在伊拉克(89.00%)、毛里塔尼亞(88.90%)、也門(88.90%)、索馬里(85.50%)4個國家受歡迎程度超過85%(見圖14)。

1.美國社交媒體在阿拉伯國家廣泛流行
2009年后,Facebook、Twitter、LinkedIn等美國社交平臺陸續推出阿語版本,其中,Facebook最受阿拉伯民眾歡迎,滲透率超過70%。卡塔爾、阿聯酋、科威特三國Facebook使用率接近或超過95%(見圖15)。阿拉伯國家也是全球社交媒體活躍度較高的地區之一,使用時長居全球前列。

YouTube在阿拉伯地區滲透率較高。2023年7月, YouTube在阿聯酋和沙特滲透率分別位居全球第一和第八,達到98.3%和90.5%。在埃及,YouTube滲透率為36.8%,高于全球平均水平(36.1%)。
2.奈飛等多個美國在線視頻平臺成功拓展市場美國多個在線視頻平臺進入阿拉伯市場,在多個國家占領大部分市場份額。奈飛、亞馬遜、迪士尼+等保持高速增長態勢。2021年,奈飛在阿拉伯國家用戶規模為350萬;2022年6月達到680萬。英國數字電視研究(Digital TV Research)預測,2027年,奈飛在阿拉伯國家用戶將增長至1100萬,迪士尼+將達到650萬,亞馬遜將達到480萬(見圖16)。

奈飛在阿拉伯地區的擴張采取了開發爆款原創劇集的一貫做法。2020年11月5日,奈飛首部埃及原創劇《超自然現象》通過30多種語言在全球上映,IMDb(互聯網電影數據庫)評分高達8分(10分制)。奈飛原創劇集正在影響阿拉伯文化。奈飛播出的阿語原創電影《完美陌生人》(Perfect Strangers)刻畫的男同性戀角色,在阿拉伯文化中原本被視為禁忌,但埃及影視創作者認為,奈飛突破了阿拉伯國家的嚴格審查,為劇集創作拓展了更廣闊的空間。奈飛的投資也促進了本土節目的創作生產,為阿拉伯節目和人才提供了獲得全球關注的機會。目前,奈飛是最受埃及觀眾歡迎的在線視頻平臺。2022年第二季度,奈飛在埃及收視份額為7.8%,居各傳媒機構之首(見圖17)。

(二)英國BBC在阿拉伯具有持續影響力
BBC一直是阿拉伯民眾喜愛的媒體之一,曾在多次受眾調查中居最受歡迎外國媒體之首。2022年第二季度,BBC在埃及的市場份額約為3.20%,排名第五,前四均為美國媒體。2023年5月,蘇丹發生暴力沖突,BBC在當地提供為期3個月的應急廣播服務,播出當地基本生活信息,民眾可通過短波廣播和在線平臺收聽。
英國內容在22個阿拉伯國家都有傳播,受歡迎程度僅次于美國。在黎巴嫩,近10%在線視頻用戶喜歡英國節目(見圖18)。
(三)今日俄羅斯在阿拉伯國家影響一度超過英法
今日俄羅斯(RT)阿語頻道雖然起步遠比BBC、CNN、法國24小時等歐美電視臺阿語頻道晚,但近年來在阿拉伯世界影響力飆升。2022年3月,RT阿語頻道在Facebook上的粉絲數已超過1700萬,遠高于BBC阿語頻道(900萬)和法國24小時阿語頻道(700萬),在YouTube上的點擊量也遠超其他國際阿語媒體。俄烏沖突之后,YouTube、Facebook等美國社交媒體屏蔽了RT頻道,極大削弱了其在阿拉伯國家的傳播力及影響力。
(四)土耳其劇、韓劇、印度節目深受阿拉伯觀眾歡迎

土耳其劇在阿拉伯市場具有持久吸引力。2008年,MBC播出土耳其熱播劇集《努爾》 (NOOR)阿語版本。觀眾對劇集展示的具有伊斯蘭價值觀的生活方式著迷。該劇最后一集播出時,共有8500萬觀眾收看,開啟了土耳其電視劇在阿拉伯國家的黃金時代。土耳其熱播愛情劇集《一千零一夜》在80多個國家播出,是約旦、伊拉克、卡塔爾、摩洛哥、阿爾及利亞頗受歡迎的電視劇之一。2015年,阿拉伯國家成為土耳其電視劇的最大市場。最近,土耳其歷史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建立》《土耳其來了:正義之劍》通過新媒體平臺在阿拉伯國家播出。2023年10月19日,在MBC沙希德平臺,《坑》《如果你愛得太多怎么辦》等土耳其劇在阿拉伯多國躋身收視前十。在阿曼、摩洛哥,土耳其節目比埃及節目更受歡迎(見圖19)。

韓劇進入阿拉伯國家后,持續熱播。 2004年,埃及廣播電視聯盟(ERTU)第2頻道播出《大長今》《冬季戀歌》《藍色生死戀》等韓劇。2009年,韓國國際媒體集團與埃及國營尼羅河有線廣播衛星頻道合作創辦“韓國電視”頻道,每天24小時循環播出韓國內容,以英阿雙語配音或字幕版劇集為主,輔以紀錄片和教育片,覆蓋中東和北非地區32個國家3.3億觀眾。也門電視臺引入韓劇《悲傷戀歌》,這是也門引入的第一部外國電視劇。阿聯酋迪拜電視臺因播放《我叫金三順》《浪漫滿屋》《太陽的女人》等系列韓劇,掀起收視熱潮。憑借國際平臺,韓劇在阿拉伯國家繼續保持強大傳播力。2023年10月19日,奈飛平臺播出的韓劇《堅強的南順》在多個阿拉伯國家觀看量排名進入前十,在沙特和阿曼排名第二。
印度內容在部分阿拉伯國家具有較強傳播力及影響力,巴林(15.00%)、阿曼(12.50%)、卡塔爾(11.30%)、科威特(9.20%)等四國,在線視頻用戶更喜歡印度內容,超過對埃及和土耳其內容喜愛程度(見圖20)。

(五)中國積極培育阿拉伯市場
中國影視節目等內容進入阿拉伯市場。《在一起》《山海情》《功勛》《超越》等電視劇和《23號牛乃唐》動畫片在阿拉伯國家主流媒體播出。中國古裝劇、青春偶像劇受到阿拉伯觀眾歡迎,世紀優優YouTube平臺阿語用戶達到230萬,華策YouTube平臺阿語頻道用戶規模接近100萬。
中國香港在線視頻平臺Viu已于2017年2月在巴林、埃及、約旦、科威特、阿曼、卡塔爾、沙特和阿聯酋等多國開展業務。
中國多類移動應用搶灘阿拉伯市場。其中,TikTok、Bigo Live等短視頻平臺、直播平臺席卷多個阿拉伯國家。截至2023年1月,TikTok在阿拉伯國家擁有9500萬用戶,在沙特和阿聯酋覆蓋率分別為116.50%和113.30%,居全球之首。

中國游戲成為阿拉伯國家重要互聯網內容消費產品。在沙特和阿聯酋,谷歌應用商店游戲類免費應用前100名排行榜上,中國產品占比分別為8%和11%,暢銷榜占比達32%和45%(見圖21)。
在沙特和阿聯酋谷歌應用商店非游戲應用前100名榜單上,中國產品占比分別為21%和17%,暢銷榜占比達33%和27%(見圖22)。其中,語音社交應用占據3席,雅樂集團旗下的Yalla是目前阿拉伯地區最大的以語音為核心的社交娛樂平臺。W

注釋:
[1] 22個國家分別是阿爾及利亞、巴林、科摩羅、吉布提、埃及、伊拉克、約旦、科威特、黎巴嫩、利比亞、毛里塔尼亞、摩洛哥、阿曼、巴勒斯坦、卡塔爾、沙特阿拉伯、索馬里、蘇丹、突尼斯、阿聯酋、也門、敘利亞。
(作者朱新梅系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國際傳播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作者周菁系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國際傳播研究所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