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將HBGAs受體結合表位插入兔出血癥病毒(RHDV)衣殼蛋白VP60的N端,分析嵌合VP60蛋白的表達及病毒樣顆粒(VLPs)形成情況,并研究N端HBGAs受體結合表位的插入對嵌合VP60 蛋白免疫原性的影響。通過VP60蛋白N端起始位點HBGAs受體結合表位的插入,獲得表位插入的VP60基因。利用Bac-to-Bac系統構建桿狀病毒重組質粒,命名為Bacmid-VP60-CR,轉染Sf9昆蟲細胞后,得到重組桿狀病毒rBac-VP60-CR,經HA、IFA和Western Blot鑒定,結果顯示,重組蛋白VP60-CR在Sf 9昆蟲細胞中得到高效表達,電鏡觀察顯示其可形成與VP60類似的VLPs結構。將重組蛋白免疫2月齡RHDV血清陰性的新西蘭兔,200 μg/只,免疫后每周采血檢測HBGAs表位抗體水平,同時在免疫后14 d,以RHDV WF株攻毒觀察VP60-CR重組蛋白的免疫保護效果。結果顯示,與VP60對照相比,VP60-CR蛋白可產生更高水平的針對HBGAs表位的抗體水平,且VP60-CR免疫兔可完全抵抗RHDV強毒的攻擊。本研究構建了一種N端插入HBGAs受體結合表位的嵌合VP60蛋白,為研究高免疫原性兔出血癥基因工程疫苗抗原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兔出血癥病毒;VP60蛋白;HBGAs;病毒樣顆粒;免疫原性
中圖分類號:S855.3;S85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1302(2024)12-0183-04
兔出血癥(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RHD)是由兔出血癥病毒(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RHDV)引起的高發病率和死亡率的烈性傳染病[1],可分為GI.1(RHDV1)和GI.2(RHDV2)2種基因型,分別引起兔出血癥1型和兔出血癥2型,2種基因型病毒間無法產生有效交叉保護[2-4]。研究發現,RHDV的衣殼蛋白VP60可在體外自組裝成不含核酸的病毒樣顆粒(VLPs),與天然的RHDV病毒粒子在物理形態上高度相似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VP60蛋白是RHDV的主要結構蛋白,主要分為NTA區(N端臂,1~65 aa)、S結構域(66~229 aa)、P結構域(238~579 aa)和鏈接S與P結構域的鉸鏈區(Hinge,230~237aa)。NTA區和S結構域形成VLPs的內殼,P結構域位于VLPs的外表面,形成刺突結構[5]。據報道,VP60 NTA區和S結構域的抗原性較強,是P結構域的10~100倍[6]。組織血型抗原(Histo-blood group antigens,HBGAs)是兔出血癥病毒的結合受體,與兔對病毒感染的敏感性相關[7]。筆者所在實驗室前期已鑒定出1個HBGAs受體結合位點為VP60蛋白的326~331位氨基酸(NPISQV)[8],其抗原性的高低對于抵抗病毒感染可能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在VP60 N端起始位點插入該表位,構建了N端攜帶HBGAs受體結合表位的兔出血癥病毒嵌合VP60蛋白,并研究其VLPs形成能力和免疫原性,可為研究高免疫原性兔出血癥基因工程疫苗抗原奠定基礎。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1.1.1 質粒、菌種和細胞 pFastbac1-VP60重組質粒(GI.1型VP60)、Sf9昆蟲細胞由筆者所在實驗室保存;大腸桿菌 DH10 Bac,購自南京酶普利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大腸桿菌DH5α和BL21(DE3)感受態,購自北京全式金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1.1.2 主要試劑 DNA Marker DL 2 000、ClonExpress Ⅱ One Step Cloning Kit試劑盒、ECL顯色試劑盒購自南京諾唯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胎牛血清,購自GIBCO公司;FITC標記的山羊抗小鼠IgG、HRP標記的山羊抗小鼠IgG,購自Biosharp公司;VP60單克隆抗體1D4由筆者所在實驗室制備保存;Taq高保真酶、脂質體Lipofectamine 3 000和Grace培養基,購自invitrogen公司;1.1×PCR mix,購自南京擎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人O型紅細胞取自南京某醫院;其他試劑均為國產分析純化。
1.2 試驗方法
1.2.1 引物設計 擴增和鑒定的特異性引物見表1。
1.2.2 HBGAs受體結合表位插入的重組轉移載體的構建 筆者所在本實驗室保存的重組質粒pFastbac1-VP60為模板,以VP60 CR-F/R引物進行PCR反應,擴增N端插入HBGAs受體結合表位的VP60基因。PCR反應程序為:95 ℃ 30 s;95 ℃ 15 s,65 ℃ 15 s,72 ℃ 7 min,30個循環;72 ℃ 5 min。將PCR反應產物于1.2%瓊脂糖凝膠進行鑒定,120 V電泳30 min后,回收PCR陽性產物,使用ClonExpress Ⅱ One Step Cloning Kit試劑盒對PCR產物進行連接、轉化后,獲得的陽性菌液經pFastBac-F/R引物鑒定陽性后進行測序鑒定,獲得正確插入的桿狀病毒重組轉移載體pFastBac1-VP60-CR。
1.2.3 HBGAs受體結合表位插入的重組質粒的構建 將重組轉移載體pFastBac1-VP60-CR轉化DH10Bac感受態細胞,涂布LB平板(含50 μg/mL卡那霉素、7 μg/mL慶大霉素、10 μg/mL四環霉素、100 μg/mL X-gal和40 μg/mL IPTG),37 ℃培養48 h后,挑取白色單菌落培養后提取質粒。以 M13-F/R通用引物進行PCR鑒定,獲得重組穿梭質粒Bacmid-VP60-CR。
1.2.4 細胞轉染 參照轉染試劑Lipofectamine 3000 說明書,將重組穿梭質粒Bacmid-VP60-CR轉染Sf9昆蟲細胞,轉染后每日觀察細胞形態,待細胞出現直徑變大、變圓、脫落等明顯病變時收獲細胞培養物,以1 000 r/min離心5 min收獲上清即為重組桿狀病毒(F1代病毒),命名為rBAC-VP60-CR。將F1代病毒液以1%體積比接種Sf9昆蟲細胞,接毒后48~72 h收獲細胞培養物,離心取上清獲得F2代病毒液。
1.2.5 間接免疫熒光檢測(IFA) 在24孔細胞培養板上,將重組桿狀病毒rBAC-VP60-CR接種到對數生長期的Sf9細胞,同時以感染野生型桿狀病毒的Sf9 細胞作陰性對照。在感染Sf9細胞24 h后,棄去培養液,PBS洗滌2次,加入-20 ℃預冷的甲醇-丙酮固定液,4 ℃作用1 h;PBS洗滌3次,加入1 ∶200倍稀釋的1D4單抗,37 ℃作用1 h;PBS洗滌3次后,加入1 ∶100倍稀釋的FITC標記的山羊抗小鼠IgG,37 ℃下避光作用1 h;PBS洗滌3次,置于熒光顯微鏡下觀察并拍照。
1.2.6 SDS-PAGE和Western Blot檢測 將重組桿狀病毒rBAC-VP60-CR接種Sf9細胞,72 h后收獲細胞培養物,反復凍融3次后進行SDS-PAGE電泳,然后轉印至PVDF膜上,經5%脫脂乳封閉過夜,TBST洗滌3次后,以1D4單抗(1 ∶1 000)為一抗,羊抗鼠HRP-IgG(1 ∶10 000)為二抗,進行Western Blot鑒定。
1.2.7 血凝效價測定 在96孔“U”形血凝板中每孔加入50 μL滅菌生理鹽水,然后在第1孔內分別加入50 μL感染重組病毒的細胞培養物,混勻后,吸取50 μL加入至第2孔中,如此連續稀釋至第15孔,第15孔吸取50 μL液體棄掉;第16孔為滅菌生理鹽水對照,同時以感染野生型桿狀病毒的Sf9 細胞作陰性對照;然后每孔加入50 μL 1%人O型紅細胞懸液,混勻,37 ℃下作用30 min后觀察結果。
1.2.8 電鏡觀察 對獲得的重組蛋白表達產物以紅細胞吸附釋放法[9]進行純化并超速離心,蛋白樣品VP60-CR經生理鹽水重懸后取少量置于銅網靜置2 min,加入2%磷鎢酸染液,利用投射電鏡觀察重組蛋白樣品并拍照。
1.2.9 免疫原性研究 參照筆者所在實驗室前期建立的間接ELISA法[10]檢測免疫兔血清中HBGAs受體結合位點特異性抗體水平。以8 μg/mL谷胱甘肽磁珠純化的HBGAs表位蛋白作為包被抗原,5%脫脂乳為封閉液。每孔加入100 μL 1 ∶100倍稀釋的待檢兔血清,37 ℃孵育1 h,PBST洗滌3次后,每孔加入100 μL 1 ∶10 000倍稀釋的羊抗鼠HRP-IgG,37 ℃ 避光孵育1.5 h,PBST洗滌3次后,每孔加入100 μL TMB顯色10 min,加入50 μL 2 mol/L H2SO4終止液終止反應,并于450 nm波長處檢測吸光度。
1.2.10 免疫保護性研究 將純化的VP60-CR蛋白稀釋至200 μg/mL,免疫兔出血癥病毒抗原和抗體均陰性的2月齡新西蘭兔5只,每只頸部皮下注射1 mL,同時以5只接種生理鹽水的新西蘭兔作為對照組。免疫后14 d,分別頸部皮下注射1 mL LD50的兔出血癥病毒,攻毒后連續觀察7 d,記錄家兔死亡情況。
2 結果與分析
2.1 重組轉移載體和重組穿梭載體的鑒定
以重組質粒pFastbac1-VP60為模板擴增得到HBGAs表位插入的桿狀病毒重組轉移載體pFastbac1-VP60-CR。經測序驗證后將重組轉移載體pFastbac1-VP60-CR轉化DH10Bac感受態細胞,挑取白色單菌落培養后提取質粒,經M13通用引物進行PCR鑒定,由圖1可知,擴增產物大小約為 4 000 bp,而陰性對照的擴增產物大小約為 300 bp,表明成功獲得重組穿梭載體Bacmid-VP60-CR。
2.2 間接免疫熒光檢測(IFA)
將重組桿狀病毒感染Sf9細胞,感染24 h后,以RHDV單抗1D4為一抗,FITC標記的羊抗鼠IgG為二抗,進行IFA鑒定。由圖2可知,感染重組桿狀病毒的細胞具有很強的特異性熒光,而感染野生型桿狀病毒的Sf9昆蟲細胞無特異性熒光出現,說明VP60 CR 蛋白得到有效表達。
2.3 SDS-PAGE和Western-Blot鑒定
對感染重組桿狀病毒的Sf9 細胞樣品進行 SDS-PAGE,轉印至PVDF膜后,以RHDV單抗1D4為一抗,HRP標記的羊抗鼠IgG為二抗,進行Western Blot鑒定。由圖3可知,在約60 ku處出現明顯的蛋白條帶,與預期大小一致,表明VP60-CR蛋白得到有效表達。
2.4 表達蛋白的血凝效價測定
將重組桿狀病毒感染Sf9細胞,感染96 h后,以96孔“U”形血凝板對表達產物進行血凝效價測定。由表2可知,表達的重組蛋白能凝集人O型紅細胞,血凝效價為1 ∶4 096,表明VP60-CR蛋白得到高效表達。
2.5 電鏡觀察
由電鏡觀察結果(圖4)可知,表達蛋白可形成大小為35~40 nm、形態和結構與兔出血癥病毒VP60蛋白類似的VLPs,說明HBGAs表位的插入不影響VP60蛋白病毒樣顆粒的組裝。
2.7 免疫原性檢測
參照前期建立的間接ELISA檢測方法,采用HBGAs蛋白包被板檢測兔血清中中和表位HBGAs抗體水平變化,結果(圖5)表明,VP60-CR重組蛋白可在兔體內引發高水平抗HBGAs表位抗體,且抗體水平在21 d和28 d時顯著高于VP60對照組(Plt;0.05)。
2.8 免疫保護性檢測
將VP60-CR蛋白以紅細胞吸附釋放法進行純化后,以200 μg/只的劑量免疫RHDV血清陰性的2月齡新西蘭兔,14 d后進行攻毒,檢驗重組蛋白對家兔的免疫保護作用。由表3可知,以RHDV WF株攻毒,免疫組家兔獲得100%保護,而注射生理鹽水的對照組家兔全部死亡,表明表達的重組蛋白VP60-CR具有良好免疫保護性。
3 討論與結論
VP60作為RHDV的衣殼蛋白,可以自組裝成VLPs。因此,本研究對經典RHDV VP60基因進行表位改造后,利用BEVS系統,成功構建了表位插入的重組桿狀病毒,經IFA、SDS-PAGE、Western Blot、ELISA以及血凝試驗鑒定顯示,HBGAs表位插入的重組蛋白VP60-CR在Sf9細胞中得到了高效表達,電鏡觀察顯示可形成VLPs結構,重組蛋白VP60-CR在兔體內可產生高水平的抗HBGAs抗體,且能完全抵抗RHDV強毒的攻擊。
兔出血癥病毒VP60蛋白可自行組裝成VLPs,能準確模仿病毒粒子的幾何形狀,是優秀和安全的免疫原。VP60 NTA區和S結構域組成VLPs的內部區域,而P結構域形成VLPs外部刺突結構,該刺突結構與免疫保護性直接相關,但抗原性較弱。前期研究顯示,VP60氨基酸的部分改變不影響VLPs的形成[5,11-12],據此,本研究構建了VP60 N端起始位點HBGAs表位插入的重組桿狀病毒,以該重組桿狀病毒感染 Sf9 細胞后表達的HBGAs表位插入的VP60 蛋白可自組裝成VLPs,表明該表位的插入不影響病毒樣顆粒的形成。經間接ELISA檢測顯示,與VP60蛋白相比,VP60-CR重組蛋白可在兔體內引發更高水平的抗HBGAs中和表位抗體,表明HBGAs受體結合表位的插入提高了抗原免疫的高效性和精準性,同時也說明VP60蛋白的N端是高效的表位插入位置。此外,重組蛋白免疫的新西蘭兔能夠100%抵抗RHDV強毒的攻擊,表明HBGAs表位插入的VP60蛋白仍然具有良好的免疫保護性。
本研究構建了N端攜帶HBGAs受體結合位點的兔出血癥病毒嵌合VP60蛋白,在形成VLPs結構的基礎上,可引發更高水平的針對HBGAs表位的抗體水平,為研究高免疫原性兔出血癥基因工程疫苗抗原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Abrantes J,van der Loo W,Le Pendu J,et al. Rabbit haemorrhagic disease (RHD) and rabbit haemorrhagic disease virus (RHDV):a review[J]. Veterinary Research,2012,43(1):12.
[2]Patel K K,Strive T,Hall R N,et al. Cross-protection,infection and case fatality rates in wild European rabbits experimentally challenged with different rabbit haemorrhagic disease viruses[J]. Transboundary and Emerging Diseases,2022,69(5):e1959-e1971.
[3]O'Connor T W,Read A J,Hall R N,et al. Immunological cross-protection between different 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es-implications for rabbit biocontrol and vaccine development[J]. Vaccines,2022,10(5):666.
[4]宋艷華,胡 波,范志宇,等. 兔出血癥病毒2型SC株VP60基因工程疫苗研制及其與傳統兔出血癥病毒疫苗的交叉保護作用[J]. 江蘇農業科學,2022,50(16):50-54.
[5]Wang X,Xu F T,Liu J S,et al. Atomic model of 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 by cryo-electron microscopy and crystallography[J]. PLoS Pathogens,2013,9(1):e1003132.
[6]Viaplana E,Plana J,Villaverde A. Antigenicity of VP60 structural proteinof rabbit haemorrhagic disease virus[J]. Archives of Virology,1997,142(9):1843-1848.
[7]Nystrm K,Abrantes J,Lopes A M,et al. Neofunctionalization of the Sec1 α1,2fucosyltransferase paralogue in leporids contributes to glycan polymorphism and resistance to 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J]. PLoS Pathogens,2015,11(4):e1004759.
[8]Song Y H,Wang F,Fan Z Y,et al. Identification of novel 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 B-cell epitopes and their interaction with host histo-blood group antigens[J]. The Journal of General Virology,2016,97(2):356-365.
[9]左園園. 兔出血癥病毒衣殼蛋白與組織血型抗原結合域的篩選與鑒定[D]. 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17.
[10]劉維龍,胡 波,董文宇,等. 檢測兔出血癥病毒HBGAs表位抗體間接ELISA方法的建立[J]. 中國養兔雜志,2023(3):4-7,30.
[11]Zamora-Ceballos M,Moreno N,Gil-Cantero D,et al. Immunogenicity of multi-target chimeric RHDV virus-like particles delivering foreign B-cell epitopes[J]. Vaccines,2022,10(2):229.
[12]Chen M M,Song Y H,Fan Z Y,et al. Immunogenicity of different recombinant 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like particles carrying CD8+T cell epitope from chicken ovalbumin (OVA)[J]. Virus Research,2014,183:15-22.
收稿日期:2023-08-17
基金項目:江蘇省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資金[編號:CX(23)1028];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專項(編號:CARS-43-C-1)。
作者簡介:董文宇(2000—),男,山東煙臺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畜禽疫病防控研究。E-mail:m18722279527@163.com。
通信作者:王 芳,博士,研究員,主要從事家兔重要疾病的病原學、快速診斷、流行病學、致病機理、疫苗研制、綜合防控技術等方面的研究,E-mail:rwangfang@126.com;熊富強,博士,副教授,主要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E-mail:xiongfuqiang@nj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