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國企青年作為企業競爭發展中的生力軍,是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力量。本文結合青年理想信念建設的科學內涵和時代背景,強調在新時代加強國企青年理想信念建設,應堅持黨的領導,立足青年實際,準確把握青年的特征和需求,圍繞全面提升國企青年綜合素質,不斷創新內容和形式,大力倡導責任意識、實干意識、斗爭精神、創新精神,為促進國企高質量發展培養人才、積蓄力量。
[關鍵詞]新時代;國企青年;理想信念;建設
[中圖分類號]D64 文獻標志碼:A
青年是最富生氣、最具活力和創造力的群體。青年的思想意識、世界觀和價值觀以及工作能力和學習能力的充分展示,對新時代社會和經濟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國企青年的理想信念建設對國有企業的改革和建設起著關鍵作用。當前,國企職工中青年所占比例不斷增加,只有了解青年群體,才能明確企業的競爭優勢;只有幫助青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才能為國企改革和可持續發展提供動力和保障。加強新時代國企青年理想信念建設,有助于促進青年整體素質提升,有助于促進企業持續高質量發展。加強新時代國企青年理想信念建設必須牢牢把握國企青年特質,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育和引導,為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1 青年理想信念建設的科學內涵及時代背景
1.1 理想信念是人生努力的風向標和動力源泉
青年時期是人的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新時代青年理想信念既受成長環境的影響,也因時代變化及面臨的任務不同而具有新的要求[1]。理想信念集中反映了人們的價值觀、世界觀和政治立場,也是人們行為規范的動力源泉和精神支柱[2]。新時代,青年理想信念是基于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立足中國國情和世情,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也是堅定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信念。
1.2 國企青年理想信念建設的時代背景日益復雜
一方面,社會環境日益復雜。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與國之間的文化、政治、思想交流越來越頻繁,競爭也日益加劇。文化、政治和思想的相互滲透催生出很多新思想、新理念,在很大程度上使青年的思想信念受到影響。在某些不良文化的影響下,青年的理想信念會產生偏離,給國有企業開展思想工作帶來巨大挑戰[3]。
另一方面,個別青年個人價值觀偏離,理想信念淡薄且缺乏實干精神。目前,青年職工由于生長環境、年齡、經歷等因素,有時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重視個人利益,忽視集體利益[4]。同時,思想政治工作形式的單一和內容的乏味,再加上部分國有企業過度追求經濟利益,忽視了人才隊伍及思想建設,導致青年職工的價值觀偏離主流,這不僅不利于個人發展,同時還會影響企業的順利轉型[5]。
2 加強國企青年員工理想信念建設的重要性
2.1 加強國企青年理想信念建設是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加強國企青年理想信念建設是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實際需要,是落實“黨管人才”方針的重要內容,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進入新時代,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關鍵在于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干部隊伍,歸根結底在于培養選拔一批理想信念堅定、思想政治過硬的優秀年輕干部繼續奮斗[6]。這關系到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百年大計,國有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命脈和支柱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2.2 加強國企青年理想信念建設是促進國企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
加強青年理想信念建設是提高國企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徑。思想政治工作和理想信念教育作為我黨的優良傳統,已經在更大范圍內被企業納入員工教育和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成為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形勢下,加強青年理想信念建設有利于推動國有企業的創新轉型和可持續發展。加強青年理想信念建設也是提升企業效益和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國有企業要想在未來的國民經濟體系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需要以參與公平競爭、提高運營效率、增強發展活力等方面為重點,進行一場深刻的思想變革和體制變革,將青年員工的理想信念教育貫穿于國有企業管理與生產、改革與發展的全過程,管好青年、用好青年,是國企實現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強有力的思想保證。
2.3 加強國企青年理想信念建設是促進青年個人成長的重要保障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的核心,直接關系到青年職工的價值觀與思想素質[7]。青年階段是人生拔節孕穗的關鍵節點,關系到今后的成長方向和高度,是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的時間段,優秀青年的成長是個人努力、組織培養、社會造就和實踐鍛煉共同作用的結果。青年員工作為國有企業發展的后備力量,通過理想信念建設對其進行思想和行為引領,能夠促使青年員工認清形勢、轉變觀念,提升政治水平和思想境界,增強危機意識、競爭意識和市場意識,能夠幫助青年盡快實現由校園到社會的適應轉變。通過加強理想信念建設,國有企業可以幫助青年員工搭建起進步的階梯和成長的平臺,從而更好地為企業發展作出貢獻。
3 加強國企青年員工理想信念建設的主要原則
3.1 堅持黨的領導
國有企業作為共和國長子,必須堅持黨的領導。而堅定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是黨的思想建設的首要任務。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時間、不同場合反復強調過黨員領導干部要堅定理想信念。在新時代黨的建設工作中,必須以堅定理想信念為根基,才能為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不斷奮進。
3.2 堅持以人為本
青年人有著思想活躍、善于思考、敢于實踐、接受新鮮事物能力強的特點,因此青年員工理想信念建設需要根據這一特定群體的思想特點、行為習慣,在以人為本原則的指引下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就要尊重他們作為國有企業生產和經營活動的生力軍地位,尊重他們的勞動,滿足他們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通過在線交流、網絡課堂、App打卡互動等方式揣摩青年員工心理,提高群體接受程度,從而走進青年員工的“朋友圈”。
3.3 堅持科學創新
眾多事例表明,以往滯后、單一、僵化的教育形式無法引起青年員工的共鳴,硬性灌輸反而更容易引起青年員工的抵觸情緒。理想信念建設要密切聯系青年的工作實際,貼近員工的生活實際,在教育內容上不斷創新,在教育方法上與時俱進,在教育資源上不斷整合,充分挖掘互聯網潛力,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朝著數字化、信息化方向發展。另外,還可以通過老同志傳幫帶、企業網絡平臺、技能創新大賽、優秀科研課題展示等形式,發揮青年員工創新優勢,樹立拼搏奮進的榜樣,達到平衡心理、思想教育、促進管理的目的,滿足國企在改革轉型、創新發展過程中對高質量人才的需求。
4 加強國企青年員工理想信念建設的著力點
4.1 強化國企青年員工的責任意識
責任意識是國企實現發展的力量之源、保障之基,通過不斷培養青年員工的責任意識,讓其主動自覺地承擔對企業的責任、對社會的責任,在職業生涯之初就形成“企業就是第二個家”的歸屬感,會增強青年員工將個人事業與企業未來發展相互捆綁的認同感,從而大大提高青年員工的積極性和忠誠度,激發其干事創業的激情。
4.2 強化國企青年員工的實干意識
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踐行初心、擔當使命的奮斗史、實踐史。我黨的創始人當年就是一群滿懷救國精神和實干擔當精神的熱血青年,在這個年齡段的青年人都有著相似的思維方式,所以理想信念建設要注重引導青年一代賡續先烈的精神血脈,通過樹立強烈的實干意識,克服經驗缺乏、性格浮躁等缺點,形成真擔當、重實干、做實事的職業素養,才能盡快成長為國企發展不可或缺的人才。對職責內的工作要勇于擔當、認真干好,對全局性、整體性任務,要努力干好、協作干好,真正成為“學思相長”“知行合一”的新青年。
4.3 培養國企青年員工的斗爭精神
青年要增強敢于斗爭的信念和底氣,掌握善于斗爭的思想武器。國有企業對國民經濟的穩定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也應該清醒地看到伴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國際貿易環境惡化帶來的復雜挑戰。青年員工代表國有企業的未來,要學會主動應對新常態帶來的新問題,提高自己面對復雜局面、復雜問題的斗爭能力,才能在將來承擔更多的急難險重任務,實現人生抱負[8]。
4.4 培養國企青年員工的創新精神
限于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包括國企在內的我國各類型企業在發展壯大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走了一部分彎路,在環境污染、生產效率、企業結構等若干方面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因此,承擔著落實國有企業改革重任的青年員工應當不斷強化創新精神。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在工作中減少慣性思維和路徑依賴,要更善于從新的角度審視工作,有了不斷創新的決心才會有趕超的勇氣,國企才會有廣闊的前景和未來。
5 加強國企青年員工理想信念建設的建議
5.1 加強組織領導
建立科學的領導負責機制,即“一把手”負總責,黨、團、工、青、婦多管齊下的領導責任機制,形成理想信念建設工作的強大合力。組建相應的工作專班,將理想信念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黨員教育、員工培訓等工作相結合,將國企員工的教育培訓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同時,要精準把握國企青年思想引領的正確方向,保障組織工作的先進性,樹立正確的工作理念和全局觀。此外,要充分了解國企青年的思想動態、興趣愛好和常見的活動形式,盡快融入組織領導的工作當中,增強組織領導的實際效果。
5.2 營造良好氛圍
結合青年員工個人實際,幫助其建立職業生涯規劃,樹立近期、中期、長期目標,以崗位培訓、職業資格培訓、職稱晉升培訓為主,以學歷教育為輔,建立教育培訓計劃與學分制度,組織開展黨性修養、政治理論、業務技能、法律知識、管理技術等專題培訓,形成青年員工主動參加學習培訓、積極謀求進步提升的良好氛圍。同時,增強國企青年的企業歸屬感也十分重要,在創新工作載體的同時,提升國企青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應從生活上、精神上關心和鼓勵國有企業,圍繞他們的關注點、興趣點,以企業經營為核心,讓他們在理想信念建設中能夠真真切切有所收獲,并正確引導,使國企青年能以陽光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各種困難和挫折,并鍛煉解決問題的能力。
5.3 完善制度考核
建立企業經營發展相配套的獎懲機制、考評機制和配套保障機制,重視青年員工的合理訴求,量化工作成效,達到互相監督、評估、促進的目的,保護青年員工的工作熱情和干勁。通過完善制度,明確企業的價值取向,引導青年員工的個人職業發展規劃與國有企業戰略規劃取向一致,確保青年員工的招募、晉升、培訓、考核等環節科學有效、銜接得當,成為助推國企發展的內驅動力。
5.4 優化教育方式
結合大數據、機器學習及數字經濟的發展背景,一方面,應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吸引力和親和力,讓青年員工能夠主動參與、主動思考、主動研究,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問題。另一方面,要加強對青年員工意識形態的監管,并進行積極正面的引導,尤其是從技術上防止西方非主流意識形態的滲透,加強網絡管理,為青年員工提供一個良好的積極向上的網絡環境[9]。
6 結語
青年興則企業興,青年強則企業強。國有企業需要把青年員工的理想信念建設作為人才培養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重點培養青年員工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青年員工營造成長成才的良好氛圍,夯實思想基礎,最終實現個人與企業的同頻共振、共同成長。
參考文獻
[1]王蘭,由佳. 創新新時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徑探析[J]. 學理論,2021(10):88–90.
[2]孫曉多. 新入職國企青年干部思想政治工作探究[J]. 活力,2022(3):79–81.
[3]王群. 國有企業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進與創新[J]. 辦公室業務,2022(12):20–22.
[4]唐立平,田克勤. 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的歷史考察與現實思考[J]. 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22,41(4):34–40.
[5]張永遠,陳麗娟. 破解青年干部黨性教育深入難問題的路徑[J].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23,32(2):124–130.
[6]余宕科. 適應新時代要求大力發現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J]. 黨課參考,2018(16):68–79.
[7]王漢卿,曹海燕. 新時代加強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科學內涵與實踐路徑探究[J]. 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23(S2):137–139.
[8]金敏,李海星,劉大可,等.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筆談[J]. 中共福建省委黨校(福建行政學院)學報,2022(6):1–29.
[9]蔡銘. 國企青年員工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提高策略[J]. 現代企業,2020(4):100–101.
[作者簡介]肖人杰,男,安徽安慶人,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碩士,研究方向:企業文化及新聞宣傳管理。
段思成,男,陜西西安人,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碩士,研究方向:紀檢監督管理。
趙雪霖,女,江蘇睢寧人,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碩士,研究方向:黨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