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分析針對性護理干預對非小細胞肺癌(NSCLC)化療患者癌因性疲乏和不良反應的影響。方法:前瞻性選取九江市第三人民醫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90例NSCLC患者進行隨機對照試驗,均采用含鉑雙藥化療,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5例。予以對照組常規護理,予以觀察組常規護理+針對性護理。于護理前后分別應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與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Piper疲乏調查量表(PFS)、生活質量綜合評定量表(GQOLI-74)評價兩組的心理健康狀況、癌因性疲乏程度和生活質量;護理期間,參照美國癌癥研究所化療毒副作用分級標準評價兩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應等毒副反應分級情況。結果:護理后,兩組SAS、SDS和PFS各維度評分均較護理前降低,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Plt;0.05)。護理期間,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應、皮膚黏膜損傷和過敏反應均輕(Plt;0.05)。護理后,兩組GQOLI-74評分均較護理前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lt;0.05)。結論:針對性護理可改善NSCLC患者心理健康狀況,減輕癌因性疲乏,降低毒副反應分級,并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 非小細胞肺癌 化療 針對性護理 癌因性疲乏 毒副反應
非小細胞肺癌(NSCLC)是肺癌的常見類型之一,約占肺癌總發生率的85%;而近年來受吸煙、環境改變等因素影響,NSCLC發病率逐年上升,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嚴重威脅[1]。NSCLC早期難以診斷,大部分患者就診時已發展至中晚期,錯失最佳手術時機,多采用化療方案治療。但化療過程中對NSCLC患者身體正常細胞和組織造成一定損傷,誘發一系列毒副反應,給患者心理和身體帶來不適[2]。同時據調查顯示,大約76.4%的NSCLC患者在化療期間會出現疲乏情況,且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情緒低落、虛弱、失眠等癥狀,會對化療效果和生活質量的提升帶來不利影響[3-4]。由此可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化療期間存在毒副反應發生率高和癌因性疲乏的問題,需要引起臨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視。針對性護理是指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結合患者、疾病、治療等多方面特點,為患者提供針對性、有效性的護理服務,從而適應患者要求,提升醫院護理質量及效果。多項研究證實,針對性護理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惡性腫瘤患者的心理應激反應,緩解軀體方面的不適癥狀[5-6]。由此推測,針對性護理可能會對NSCLC患者減輕癌因性疲乏、降低毒副反應發生率產生積極影響。鑒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針對性護理在NSCLC化療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及對癌因性疲乏和毒副反應的影響,希望為臨床護理方案的制定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前瞻性選取九江市第三人民醫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治療的NSCLC患者進行隨機對照試驗。納入標準:(1)符合NSCLC的診斷標準[7];(2)臨床分期為Ⅲ~Ⅳ期;(3)接受含鉑雙藥化療3個周期。排除標準:(1)存在化療藥物禁忌證;(2)預計生存期lt;3個月;(3)合并精神疾病或言語功能障礙,無法正常交流;(4)合并其他惡性腫瘤;(5)入組前接受過放化療、手術或相關中藥治療。剔除及脫落標準:(1)正在參與其他臨床試驗;(2)未按照規定進行化療;(3)化療期間病死;(4)因患者或家屬主觀原因要求退出研究;(5)依從性差,無法堅持完成研究。本研究經九江市第三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本研究。
樣本量計算:根據小樣本量預試驗結果計算樣本量,以癌因性疲乏作為主要觀察指標,預計觀察組干預后Piper疲乏調查量表(PFS)評分為(19.85±4.45)分,對照組為(23.07±4.92)分;按照公式:n1=n2=(Z1-α/2+Z1-β )2(σ12+σ22) /δ2計算,公式中n代表每組樣本量,Z1-α/2和Z1-β 代表統計量Z值為1.96、1.28,α取0.05,β取0.1,σ1和σ2分別代表觀察組和對照組的均數為19.85和23.07,δ代表兩組平均值的差值為3.25,將數值代入公式得出n=45,最終決定納入90例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45例)和對照組(45例)。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常規護理干預。(1)健康教育:對患者進行常規健康教育,將化療期間可能出現的毒副反應、注意事項和應對策略一一告知患者。(2)用藥護理:根據患者身體狀況調整輸液速度,觀察藥液有無外滲情況;若患者化療期間毒副反應明顯,則遵醫囑給予患者止吐、抗過敏藥物。(3)飲食指導:叮囑患者多食用高蛋白、富含維生素類食物,確保攝入充足的營養,告知患者科學、健康飲食。(4)心理疏導:積極主動地與患者進行溝通,鼓勵其表達內心情緒,對患者流露出的擔憂、焦慮等情緒表示理解,并給予正確的疏導和安撫。(5)睡眠護理:晚間減少病房光線和聲音刺激,護士進行查房和護理操作時要控制操作幅度,以防打擾到患者。
1.2.2 觀察組 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采用針對性護理干預。(1)心理干預。根據患者愛好、文化程度等選擇節奏舒緩的音樂,如《仲夏夜之夢》《茉莉花》《陽春白雪》等。指導患者取平臥位,在背景音樂下,緩慢經鼻吸氣、經口呼氣,并將雙手疊放在腹部,感受腹部起伏。之后,提醒患者將注意力集中在音樂情境中,享受音樂美感;聽音樂過程中,引導患者敞開心扉、抒發情緒,并幫助患者認識自我,獲得積極情緒體驗。最后,指導患者進行肌肉放松訓練,將注意力集中某一部位肌肉,收緊肌肉3~5 s再逐漸放松。為患者構建社會支持系統,動員家屬、朋友等給予患者陪伴和支持,并創建病友交流群,促進患者間相互交流。(2)化療干預。①骨髓抑制期護理:提醒患者避免使用可引起凝血機能降低的藥物,如阿司匹林、華法林等;指導家屬在患者飲食中添加豬肝、菠菜、紅棗、紅豆、花生等食物,預防貧血的出現。為預防骨髓抑制期感染,護士要保持病房通風流暢,設置室溫為22~24 ℃,濕度為60%,每日用消毒液對病房內外、物體表面進行消毒;嚴格限制親屬探視,預防交叉感染。②嘔吐護理:化療前2~3 h提醒患者進食,防止化療時處于空腹狀態,化療期間指導患者少食多餐,保持早餐進食量為平時的1/2,中、晚餐進食量為平時的2/3,避免食用咖啡、蘿卜、洋蔥等食物,多進食高蛋白食物和新鮮瓜果蔬菜,多飲水減輕藥物的毒性作用。采用芳香療法緩解消化道反應,將佛手柑、薄荷、檸檬等香薰精油放置在患者口鼻處,以減輕惡心、嘔吐癥狀。③皮膚護理:指導患者日常著寬松、柔軟衣物,保持皮膚清潔、干燥,貼身衣物、床單、被罩要及時清洗、更換。提醒患者經常清洗指間、腹股溝、腋窩等易滋生細菌的部位,以防引發皮膚感染。化療期間,若患者出現皮膚紅腫、破損等情況,可先給予患者0.9%氯化鈉溶液(生產廠家:辰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6758,規格:50 mL︰0.45 g)清洗皮膚,之后取康復新液(生產廠家:四川好醫生攀西藥業有限責任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51021834,規格:50 mL)涂于受損皮膚表面,以加速受損皮膚修復。④過敏護理:開始化療前,通過過敏測試測定患者對化療藥物的過敏情況;化療前30 min將地塞米松(生產廠家:成都天臺山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51020723,規格:1 mL︰5 mg)10 mg加入0.9%氯化鈉溶液100 mL進行靜脈滴注,預防過敏反應;化療期間,提醒患者盡量避免接觸引發過敏反應的物質,如花粉、寵物毛發、霉菌等,保持室內通風環境良好。兩組均護理至3個化療周期結束時。
1.3 觀察指標與判定標準
(1)心理狀況:應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價,SASgt;50分或SDSgt;53分即視為伴有焦慮或抑郁情緒,評分越高代表焦慮、抑郁情緒越明顯[8]。(2)癌因性疲乏:采用PFS評估兩組護理前后癌因性疲乏狀況,從認知疲乏、軀體疲乏、行為疲乏和情感疲乏4個維度進行評價,每個維度總分均為0~10分,評分越高表示疲乏程度越嚴重[9]。(3)毒副反應:護理期間,參照美國國立癌癥研究所化療毒副作用分級標準評價毒副反應,主要觀察骨髓抑制、消化道反應、皮膚黏膜損傷和過敏反應發生情況,每一項毒副反應按照嚴重程度分為0~Ⅳ級,其中0級表示無任何毒副反應,Ⅰ級表示輕度毒副反應,Ⅱ級表示中度毒副反應,Ⅲ級表示重度毒副反應,Ⅳ級表示毒副反應可危及生命[10]。(4)生活質量:采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定量表(GQOLI-74)進行評價,該量表共有4個維度、20個因子,20個因子得分相加獲得總粗分,總粗分為80~400分,再按照下述公式轉換成0~100分的標準得分,標準得分=(總粗分-80)×100÷320,評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11]。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5.0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行字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所有檢驗均為雙側,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2.1 基線資料
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gt;0.05),均衡性較好,具有可比性,見表1。
2.2 心理狀況
護理前,兩組SAS、SDS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gt;0.05);護理后,兩組SAS、SDS評分均較護理前降低,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Plt;0.05)。見表2。
2.3 癌因性疲乏
護理前,兩組PFS中各維度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gt;0.05);護理后,兩組PFS中各維度評分均較護理前降低,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Plt;0.05)。見表3。
2.4 毒副反應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護理期間骨髓抑制、消化道反應、皮膚黏膜損傷和過敏反應均輕(Plt;0.05),見表4。
2.5 生活質量
護理前,兩組GQOLI-74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護理后,兩組GQOLI-74評分均較護理前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lt;0.05)。見表5。
3 討論
3.1 針對性護理改善NSCLC化療患者的心理狀態,減輕癌因性疲乏
目前,臨床針對中晚期NSCLC主要采用含鉑雙藥進行化療,但該方法容易誘發一系列毒副反應,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12]。同時,NSCLC患者受自身疾病影響,會出現強烈的心理應激反應,加之化療藥物作用,患者的心理應激反應會更加強烈[13]。研究發現,NSCLC患者化療期間焦慮、抑郁發生率較高,且伴有不同程度的癌因性疲乏[14-15]。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前,兩組SAS、SDS和PFS各維度評分均較高,證實NSCLC化療患者存在焦慮、抑郁情緒及癌因性疲乏情況,與上述研究相符。護理后,兩組SAS、SDS和PFS各維度評分均較護理前降低,且觀察組均更低(Plt;0.05)。提示針對性護理能有效改善NSCLC患者的心理狀態,減輕癌因性疲乏。這是因為,針對性護理中,利用音樂特有的生理、心理學效應開展音樂放松療法,能為患者提供一個相對放松的環境氛圍,讓患者放松心情,釋放情緒壓力,緩解焦慮抑郁情緒[16]。同時,針對性護理將音樂放松療法和肌肉放松訓練相結合,可使患者放松肌肉、降低肌張力,從而減輕機體疼痛,降低癌因性疲乏程度[17]。此外,針對性護理還為患者構建了社會支持系統,鼓勵家屬、朋友等給予患者陪伴和關心,并創建病友交流群,引導患者分享經驗和心得,能讓患者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減輕內心焦慮、抑郁情緒,降低癌因性疲乏程度。
3.2 針對性護理降低NSCLC化療患者毒副反應分級
化療藥物可引起惡心嘔吐、骨髓抑制、皮膚黏膜損傷等毒副反應,如不能對上述反應進行有效控制,會降低NSCLC患者的治療耐受性,直接影響化療效果和疾病預后。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各項毒副反應分級均低于對照組(Plt;0.05)。提示針對性護理干預能有效降低NSCLC患者化療期間的毒副反應程度。分析其原因,在針對性護理中,為了減輕骨髓抑制,護士給予患者飲食和用藥指導、保護性隔離等護理措施,能幫助患者順利度過骨髓抑制的危險階段,預防骨髓抑制的發生。為了減輕胃腸道反應,護士在化療期間鼓勵患者少食多餐,可避免食物滯留于胃部引起患者胃部不適癥狀。同時,護士并將佛手柑、薄荷、檸檬等香薰精油放置在患者口鼻處,上述物質經過鼻上皮作用于大腦嗅覺區后,可促進機體釋放神經化學類物質,調控神經系統,從而緩解惡心嘔吐癥狀[18-19]。為了預防皮膚黏膜損傷和過敏反應,護士指導患者保持皮膚清潔,盡量避免接觸過敏原,從而大大降低了皮膚黏膜損傷和過敏反應分級。周薇薇等[20]采用芳香療法(檸檬片)對惡性血液病化療患者實施干預,發現該療法能明顯緩解化療相關的惡心嘔吐癥狀。李義瓊[21]發現,給予癌癥化療患者個性化營養干預,可有效降低化療期間胃腸道反應、骨髓抑制等毒副反應發生率。以上研究充分證實了芳香療法、飲食干預對于化療患者毒副反應減輕或消除的重要性。因此,本研究在針對性護理中采用芳香療法、飲食指導等護理措施,可降低對NSCLC患者的毒副反應分級。
3.3 針對性護理提高NSCLC化療患者的生活質量
本研究還發現,護理后,觀察組GQOLI-74評分高于對照組(Plt;0.05)。表明針對性護理干預可促進NSCLC化療患者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提升,考慮該結果可能與患者應用針對性護理干預后,心理健康狀況改善、癌因性疲乏程度降低和毒副反應減輕有關。
針對性護理干預可改善NSCLC患者的心理狀態,減輕癌因性疲乏,降低毒副反應分級,且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但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來自同一家醫院,樣本代表性有限,針對性護理是否能對其他NSCLC患者也產生較好的干預效果仍需進一步探索。且本研究僅對NSCLC患者護理了3個化療周期,針對性護理對NSCLC患者的長期干預效果尚有待進一步驗證。
參考文獻
[1] CHEN P X,LIU Y H,WEN Y K,et al.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in China[J].Cancer Commun (Lond),2022,42(10):937-970.
[2]羅艷.羅伊適應模式對TP方案化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心理狀態,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22,19(17):103-107.
[3] STREBKOVA R.Cancer-related fatigue in patients with oncological diseases:causes, prevalence, guidelines for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J].Folia Med (Plovdiv),2020,62(4):679-689.
[4] O'CONNOR B,MARKICEVIC M,NEWMAN L,et al.Clinical utility of portable electrophysiology to measure fatigue in treatment-na?v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Support Care Cancer,2019,27(7):2617-2623.
[5]汪婕,盧彩霞,劉柳.針對性護理干預對肝癌術后復發患者心理焦慮的改善效果[J].海軍醫學雜志,2021,42(4):498-500.
[6]賈美妮.針對性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根治術后化療患者不良反應與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1,21(16):2900-2902.
[7]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腫瘤學分會,中華醫學會雜志社,等.中華醫學會肺癌臨床診療指南(2018年版)[J].中華腫瘤雜志,2018,40(2):935-964.
[8]段泉泉,勝利.焦慮及抑郁自評量表的臨床效度[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12,26(9):676-679.
[9] CUESTA-VARGAS A I,FéRNANDEZ-LAO C,CANTARERO-VILLANUEVA I,et al.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QuickPIPER:a shortened version of the PIPER Fatigue scale[J].Eur J Cancer Care (Engl),2013,22(2):245-252.
[10] TROTTI A,BYHARDT R,STETZ J,et al.Common toxicity criteria:version 2.0. an improved reference for grading the acute effects of cancer treatment:impact on radiotherapy[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00,47(1):13-47.
[11]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M].北京: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1999:88-100.
[12]方媛,徐靜,殷曉聆,等.扶正祛邪方減輕老年非小細胞肺癌化療毒副反應的效果研究[J].國際老年醫學雜志,2020,41(4):223-225.
[13]周靈,張旱蘭,劉威.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化療前心理障礙與化療期間胃腸道癥狀相關性研究[J].內科急危重癥雜志,2020,26(1):57-59.
[14]帕孜來提·艾尼瓦,培爾頓·米吉提,凱麗比努爾·艾爾肯.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抑郁和焦慮情緒與健康相關生活質量和預后的相關性研究[J].臨床肺科雜志,2023,28(4):529-534.
[15]戴建娟,俞明娜,李武軍.老年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術后化療的健康狀況調查及癌因性疲乏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醫刊,2020,55(5):543-545.
[16]孫晨冰,唐云哲,趙文殊,等.五行音樂聯合逍遙散干預肺癌患者焦慮行為的臨床隨機對照研究[J].中華中醫藥雜志,2023,38(7):3499-3504.
[17] TRIGUEROS-MURILLO A,MARTINEZ-CALDERON J,CASUSO-HOLGADO M J,et al.Effects of music-based interventions on cancer-related pain,fatigue,and distress:an overview of systematic reviews[J].Support Care Cancer,2023,31(8):488.
[18] TONIOLO J,DELAIDE V,BELONI P.Effectiveness of inhaled aromatherapy on 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a systematic review[J].J Altern Complement Med,2021,27(12):1058-1069.
[19]耿敬芝,周然.芳香療法用于婦科惡性腫瘤患者術后惡心嘔吐的效果研究[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21,28(1):13-16.
[20]周薇薇,林昕.局部穴位按壓聯合芳香療法對惡性血液病化療相關性惡心嘔吐的效果評價[J].蚌埠醫學院學報,2021,46(7):970-973.
[21]李義瓊.護士參與的個體化營養干預在癌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9,25(19):2471-2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