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探討氟康唑注射液聯合硝酸咪康唑乳膏治療化膿性中耳炎(SOM)合并真菌感染(FI)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21年8月—2023年7月聊城市第二人民醫院收治的共計78例SOM合并FI患者,以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成研究組(39例)與對照組(39例),兩組均采用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沖洗外耳道,對照組在此基礎上給予硝酸咪康唑乳膏治療,研究組給予氟康唑注射液聯合硝酸咪康唑乳膏治療,比較兩組臨床療效、癥狀消失時間、聽力功能、炎癥因子、復發率、不良反應。結果: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4.36%(29/39),研究組為92.31%(36/39),研究組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研究組癥狀(耳痛、鼓膜充血、流膿、發熱)消失時間均較對照組早,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lt;0.05);兩組治療后氣導閾值、骨導閾值均較治療前下降,研究組均較對照組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lt;0.05);兩組治療后白細胞介素-1β(IL-1β)、白細胞介素-8(IL-8)水平均較治療前下降,研究組均較對照組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lt;0.05);研究組復發率為2.78%(1/36),較對照組的27.59%(8/29)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26%(4/39),研究組為5.13%(2/39),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結論:SOM合并FI患者給予氟康唑注射液聯合硝酸咪康唑乳膏治療,能夠提升臨床療效,促進癥狀消失時間縮短,改善聽力功能、炎癥反應,降低復發風險,安全性較高。
【關鍵詞】 化膿性中耳炎 真菌感染 氟康唑注射液 硝酸咪康唑乳膏
化膿性中耳炎(SOM)由化膿性致病菌感染引起,患者中耳黏膜發炎、化膿,導致鼓膜等組織充血腫脹,對患者聽力功能產生不良影響,臨床可表現為聽力減退、耳鳴、耳痛,部分患者伴有全身性癥狀,因而需要及時采取治療措施[1]。由于SOM患者的耳道內存在膿性分泌物,使得耳道長時間處于潮濕狀態,易促成真菌生長繁殖,最終形成真菌感染(FI),加重患者耳部癥狀[2]。硝酸咪康唑乳膏的主要成分為硝酸咪康唑,具有廣譜抗菌作用,能夠對真菌細胞的合成產生影響,抑制真菌繁殖,從而達到殺滅致病菌的效果,但該藥單用時無法有效控制FI,治療效果有限[3]。氟康唑注射液能夠發揮廣譜抗真菌作用,對念珠菌、皮炎芽生菌等造成的感染均有顯著療效,可對麥角固醇(真菌細胞膜)合成進行抑制,對真菌細胞壁的完整性產生破壞性,從而對其生長繁殖造成抑制[4]。本研究對78例SOM合并FI患者進行分析,旨在探討氟康唑注射液聯合硝酸咪康唑乳膏的治療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8月—2023年7月聊城市第二人民醫院收治的共計78例SOM合并FI患者。納入標準:單耳,符合SOM診斷標準[5];耳內分泌物真菌培養結果呈陽性;伴隨耳痛、鼓膜充血、流膿、發熱等癥狀。排除標準:合并耳部外傷或既往有耳周手術史;合并心肝腎等功能異常;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精神異常;研究開展前1個月內接受過相關抗感染治療;對本研究所用藥物(氟康唑注射液、硝酸咪康唑乳膏等)過敏。以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成研究組(n=39)和對照組(n=39)。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聊城市第二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兩組均通過耳內鏡對外耳道進行清潔,對外耳道痂皮霉菌塊、分泌物等進行重點清除,通過鹽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生產廠家:武漢諾安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83428,規格:5 mL︰25 mg)對外耳道進行反復沖洗。對照組在此基礎上給予硝酸咪康唑乳膏(生產廠家:宿州億帆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4021339,規格:2%)治療,將耳道分泌物清理干凈后,使用棉簽蘸取適量硝酸咪康唑乳膏均勻涂抹于患耳內,注意耳道內避免進水,1次/d,共治療2周。研究組采用氟康唑注射液聯合硝酸咪康唑乳膏(同對照組)治療,給予氟康唑注射液(生產廠家:揚子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30612,規格:5 mL︰0.2 g)2或3滴,將其滴入患耳內,滴耳后10 min涂抹硝酸咪康唑乳膏,3次/d,共治療2周。
1.3 觀察指標與判定標準
(1)臨床療效。顯效:耳部顏色、耳膜外形均恢復正常,耳鳴、耳痛等癥狀基本消失;有效:耳部顏色、耳膜外形基本恢復正常,上述癥狀有所改善;無效:耳部顏色、耳膜外形、上述癥狀均未改善,甚至出現加重[6]。總有效=顯效+有效。(2)癥狀消失時間。比較兩組耳痛、鼓膜充血、流膿、發熱的消失時間。(3)聽力功能。采用診斷性聽力計測定患者氣導閾值、骨導閾值,于治療前、治療2周后記錄患者在500、1 000、2 000、4 000 Hz下的聽閾,取平均值。(4)炎癥因子。治療前、治療2周后采集患者靜脈血3 mL(晨起空腹),離心(轉速3 000 r/min,半徑10 cm,時間10 min)后分離血清,測定患者白細胞介素-1β(IL-1β)、白細胞介素-8(IL-8)水平(酶聯免疫吸附法)。(5)復發率。比較兩組治療總有效患者在治療結束后3個月內的復發情況,發現耳內出現不同程度的化膿性炎癥,則視為疾病復發。(6)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統計患者惡心、嘔吐、腹痛、皮疹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6.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用率(%)描述,組間比較行字2檢驗,計量資料用(x±s)描述,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以Plt;0.05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基線資料比較
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gt;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2.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4.523,P=0.033),見表2。
2.3 兩組復發率比較
對照組復發率為27.59%(8/29),研究組為2.78%(1/36),研究組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6.338,P=0.012)。
2.4 兩組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研究組癥狀(耳痛、鼓膜充血、流膿、發熱)消失時間均早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3。
2.5 兩組聽力功能比較
治療前,兩組氣導閾值、骨導閾值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gt;0.05),治療后,兩組氣導閾值、骨導閾值均低于治療前,研究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4。
2.6 兩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IL-1β、IL-8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gt;0.05);治療后,兩組IL-1β、IL-8水平均低于治療前,研究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5。
2.7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癥狀均較為輕微,停藥后自行緩解,未對治療造成影響,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字2=0.181,P=0.671),見表6。
3 討論
SOM通常起病較急,患者受到肺炎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等病原體感染,不僅危害患側耳聽力水平,還可能引起發熱、嘔吐、食欲減退等全身表現,對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造成較大影響[7-8]。該病可導致患者耳內分泌血性或膿性液體,使耳道處于潮濕狀態,使真菌生長繁殖,易并發FI,損害患者身體健康,延緩病情改善時間[9-10]。
硝酸咪康唑乳膏是臨床上治療SOM的常用藥,該藥作為抗真菌藥物,能夠對真菌細胞的代謝作用產生抑制,降低細菌活性,抑制真菌、細菌的復制,減少其繁殖[11-12]。將硝酸咪康唑乳膏涂抹于患耳,能夠有效清除病原菌,且耳毒性相對較輕,該藥單用時雖能夠發揮抑菌、殺菌效果,效果較慢,致使整體療效不理想[13]。氟康唑注射液是一種三唑類抗真菌藥物,具有強效、特異性的真菌甾醇抑制作用,能夠對麥角甾醇合成產生阻礙,抑制真菌細胞膜形成,對真菌生長、繁殖產生抑制作用[14-15]。該藥可對過氧化氫酶、細胞色素氧化酶產生抑制,能夠使過氧化氫在真菌內大量蓄積,并與真菌細胞色素發生相互作用,降低真菌活性,進一步加速真菌死亡[16]。此外,氟康唑注射液的安全性較高,能夠有效滲透耳部組織,且對組織的刺激性小、毒性低,患者耐受性好。
本研究中,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2.31%(36/39)較對照組的74.36%(29/39)高。考慮其原因,聯合治療能夠發揮藥物協同作用,有效抑制細菌DNA的轉錄及復制,促使致病細菌死亡,同時破壞真菌的生理結構,抑制真菌生長繁殖,從兩個方面改善患者感染情況,減輕耳部組織所受損傷,提高臨床療效[17]。本研究結果中,研究組癥狀(耳痛、鼓膜充血、流膿、發熱)消失時間均較對照組早。推測其原因,聯合治療能夠有效殺滅致病細菌及真菌,減輕其對患者中耳黏膜造成的損傷,降低內毒素釋放量,促使患者體溫恢復正常,同時抑制機體氧化應激反應,減少膿性分泌物的產生,使患者耳道保持潔凈、干燥狀態,進而緩解耳痛、鼓膜充血等癥狀[18]。此外,治療后研究組氣導閾值、骨導閾值均較對照組更低。分析其原因,聯合治療能夠充分滲透至患者耳部組織中,并作用于整個外耳道和鼓膜,通過抗菌、殺菌來減輕組織充血和水腫,促使化膿部位更快愈合,從而改善患者聽力功能。
IL-1β由巨噬細胞分泌,存在血液和細胞外間隙內,大量產生時可引起發熱,參與并加重機體炎癥反應;IL-8由巨噬細胞、上皮細胞等分泌,對中性粒細胞有趨化作用,能夠導致機體局部炎癥反應;SOM合并FI患者的中耳黏膜受到病原體入侵,使得機體內大量釋放炎癥介質,易導致患者病情遷延不愈[19]。本研究結果中,治療后研究組IL-1β、IL-8水平均較對照組低。考慮其原因,聯合治療能夠發揮廣譜抗菌作用,抑制病原微生物活性,減少耳部組織受到的不良刺激,避免患者免疫系統反應過度加重機體炎癥,有助于調節炎癥因子水平[20]。本研究中,研究組復發率為2.78%(1/36)較對照組27.59%(8/29)低。推測其原因,聯合治療能夠更好地清除致病性微生物,從根本上解決病因,防止患者再次受到真菌或細菌感染;合理開展藥物聯用治療不易使致病性微生物產生耐藥性,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復發風險。此外,統計不良反應發生率,對照組為10.26%(4/39),研究組為5.13%(2/39),兩組癥狀輕微,未對治療造成影響,兩組比較差異無顯著意義。考慮其原因,氟康唑注射液是一種抗菌藥物,主要對真菌等微生物產生作用,不會對機體免疫系統、胃腸道系統等產生較大刺激,因而具有較高的藥物安全性。
綜上所述,氟康唑注射液聯合硝酸咪康唑乳膏治療SOM合并FI患者,可提升臨床療效,促進患者癥狀消失,調節聽力功能、炎癥因子水平,減少復發,且安全性較高。
參考文獻
[1]馮海青,劉向麗,李秋艷,等.水楊酸乙醇耳浴聯合復方伏立康唑滴耳治療化膿性中耳炎合并真菌感染效果觀察[J].山東醫藥,2022,62(17):78-81.
[2]洪偉,蔡福果,劉慧娟,等.氟康唑注射液治療化膿性中耳炎合并真菌感染的隨機對照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21,31(13):1977-1981.
[3]朱歡歡,胡書君.5%碳酸氫鈉耳浴聯合硝酸咪康唑治療嬰幼兒真菌性外耳道炎的效果[J].華夏醫學,2022,35(4):65-69.
[4]徐助偉,鄧雯秋,劉焱斌.兩性霉素B聯合氟胞嘧啶及氟康唑治療非HIV感染、非器官移植后隱球菌腦膜炎45例臨床研究[J].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2020,20(4):396-400.
[5]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分會耳科學組,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編輯委員會耳科組.中耳炎臨床分類和手術分型指南(2012)[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3,48(1):5.
[6]黃選兆,汪吉寶.實用耳鼻咽喉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871-875.
[7]張沁銘,毛竹,霍玉廷,等.鼓室內注射氨溴索聯合地塞米松在分泌性中耳炎中的效果及對分泌物炎癥因子表達的影響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21,18(23):35-39.
[8]張偉琳.聚維酮碘聯合3%水楊酸乙醇耳浴對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合并真菌感染患者聽力恢復的影響[J].臨床研究,2020,28(9):59-60.
[9]汪琳,張丹,張慶玲,等.真菌性中耳炎患者血清炎癥因子及中耳肉芽組織標本TLR2、TLR4蛋白表達與mRNA水平[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22,32(2):247-251.
[10]楊力群.耳內鏡下外耳道沖洗聯合氟康唑氯化鈉注射液耳浴及達克寧外耳道涂布治療外耳道真菌病的療效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2022,38(29):52-54.
[11]何春峰,高劍,柳文紅,等.長效抗菌材料噴霧劑聯合硝酸咪康唑乳膏治療足癬療效與復發性研究[J].中國真菌學雜志,2021,16(2):113-115.
[12]李萌.中藥外洗聯合1%硝酸咪康唑乳膏治療手足癬及體股癬臨床觀察[J].實用中醫藥雜志,2021,37(9):1511-1512.
[13]張建濤.硝酸咪康唑霜聯合復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治療足癬患者的療效評價[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20,14(15):191-193.
[14]俞容,徐嬌君,俞北偉.單寧酸聯合氟康唑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與白念珠菌混合生物膜的作用及機制研究[J].中國抗生素雜志,2021,46(6):616-620.
[15]劉聃.氟康唑聯合克霉唑陰道片對復發性念珠菌性陰道炎患者白細胞介素-2白細胞介素-8水平及預后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0,20(23):3945-3947.
[16]鄭伊芳.干擾素聯合氟康唑對復發性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患者血清炎癥因子水平的影響及療效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1,21(10):1701-1703.
[17]陳裕光,黃雁云,徐永城.氟康唑聯合醋酸曲安奈德益康唑軟膏治療真菌性外耳道炎的療效及對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響[J].臨床醫學工程,2021,28(9):1199-1200.
[18]劉俊捷,姚良忠.氟康唑注射液局部治療耳鼻咽喉真菌病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20,15(3):155-156.
[19]曾濤.鹽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聯合曲安奈德對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血清炎癥因子和聽力閾值的影響[J].中南醫學科學雜志,2021,49(1):90-94.
[20]吳礽武.氟康唑注射液耳浴聯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對真菌性外耳道炎療效及血清TNF-α、CRP及IL-6影響[J].藥品評價,2023,20(4):452-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