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探究皮下胰島素泵與多次胰島素皮下注射治療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選取新余市人民醫院內分泌科2022年5月—2023年4月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40例。對照組采用長效胰島素+速效胰島素一日多次胰島素注射,研究組采用皮下胰島素泵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6 d后血糖控制情況、日均高血糖持續時間、日均血糖波動范圍、治療情況(低血糖發生率、胰島素用量、控制血糖達標時間)。結果:治療后兩組各餐前與餐后2 h、睡前血糖水平與平均值均顯著降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lt;0.05);但治療前后兩組各餐前與餐后2 h、睡前、血糖水平與平均值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gt;0.05);治療前兩組日均高血糖持續時間、日均血糖波動范圍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gt;0.05),治療后研究組日均高血糖持續時間、日均血糖波動范圍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lt;0.05);治療后研究組低血糖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每天胰島素用量少于對照組,控制血糖達標時間早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lt;0.05)。結論:兩種方法均能較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但相較于多次胰島素皮下注射,皮下胰島素泵治療可減少胰島素用量,縮短血糖達標時間,降低低血糖發生率,并更好地控制血糖波動。
【關鍵詞】 皮下胰島素泵 多次胰島素皮下注射 2型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種由胰島細胞功能障礙導致的胰島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慢性疾病,可分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等,其中1型糖尿病多發生于青少年,多由各種原因導致的胰島細胞損傷引起,發病率低但起病迅速[1-2];2型糖尿病多發生于成年人,在臨床上具有較高的發病率,且其發病率多隨年齡的升高而升高,一旦發生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因而應廣泛引起大眾警惕[3-4]。對于糖尿病患者,臨床常采用胰島素、雙胍類藥物、格列奈類藥物進行治療,其中胰島素的注射方式有胰島素皮下注射與胰島素泵持續輸注兩種,胰島素皮下注射需在患者每餐前與睡前注射,而胰島素泵持續輸注可模擬機體胰島素分泌模式,二者療效尚未明確[5]。本研究旨在探討皮下胰島素泵與多次胰島素皮下注射治療糖尿病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新余市人民醫院內分泌科2022年5月—2023年4月80例2型糖尿病患者,納入標準:(1)均符合文獻[6]《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中的診斷標準;(2)依從性強;(3)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1)肝腎功能異常;(2)循環障礙高血糖癥;(3)臨床資料缺失;(4)合并酮癥酸中毒;(5)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6)精神疾病;(7)合并心血管疾病。隨機分為對照組(n=40)和研究組(n=40)。患者或者患者家屬知情同意參與該研究。該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進行血糖管理,對照組采用甘精胰島素睡前+賴脯胰島素餐前即刻多次胰島素注射。胰島素包含:甘精胰島素注射液[生產廠家:Sanofi-Aventis Deutschland Gmbh,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140053,規格:300 IU/3 mL(特充)]、賴脯胰島素注射液[生產廠家:Lilly France S.A.S.,注冊證號:S20190114,規格:300 IU/3 mL(筆芯)]。均皮下注射治療,0.25~0.5 U/kg,4次/d,三餐前即刻賴脯胰島素注射,睡前甘精胰島素注射,持續治療3~6 d。
研究組采用胰島素泵(生產廠家:鄭州瑞宇科技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械注準20173541261,規格:PH300)24 h持續泵入治療,胰島素采用賴脯胰島素注射液[生產廠家:Lilly France S. A.S.,注冊證號:S20190114,規格:300 IU/3 mL(筆芯)],初始劑量為0.5 U/kg,而后根據患者具體情況調整劑量,持續治療3~6 d。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1)血糖控制情況:治療前、治療6 d后均采用血糖儀(生產廠家:株式會社愛森斯i-SENS,Inc,批準文號:國械注進20172222483,規格:GM01AAB)測量患者早、中、晚餐前與餐后2 h、睡前血糖水平。(2)日均高血糖持續時間、日均血糖波動范圍:記錄兩組患者治療6 d后日均高血糖持續時間、日均血糖波動范圍。(3)治療情況:記錄患者低血糖發生情況、每天胰島素用量、控制血糖達標時間。空腹血糖參考值3.9~7.0 mmol/L;餐后2 h血糖值參考值為3.9~10.0 mmol/L。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內采用配對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字2檢驗。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基線資料
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gt;0.05),見表1。
2.2 血糖控制情況
與治療前比較,治療后兩組各餐前與餐后2 h、睡前血糖水平與平均值均顯著降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lt;0.05);但治療前后兩組各餐前與餐后2 h、睡前、血糖水平與平均值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gt;0.05)。見表2。
2.3 日均高血糖持續時間、日均血糖波動范圍
治療前兩組日均高血糖持續時間、日均血糖波動范圍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gt;0.05),治療后研究組日均高血糖持續時間、日均血糖波動范圍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3。
2.4 治療情況
治療后研究組低血糖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每天胰島素用量少于對照組,控制血糖達標時間早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4。
3 討論
糖尿病患者發病后早期常無明顯臨床表現,僅表現為血糖水平升高,須通過血糖化驗等專業方式查出,因而較難引起患者警惕;隨著疾病的發展,患者則會表現出與高血糖相關的“三多一少”典型癥狀:多飲、多食、多尿、體重降低;同時患者多并發肥胖、高血壓、血脂異常、感染等疾病,隨著疾病的發展,還有可能導致眼睛、心血管、腎臟損傷,危及患者生命[7-8]。對于糖尿病,目前僅能通過飲食控制、運動、血糖監測及藥物的方法來改善患者血糖水平、預防并發癥,使患者達到與健康人群同等的生存期限[9-10]。胰島素進入機體后可直接增加患者機體對葡萄糖的利用,減少葡萄糖的轉化分解,有效減低患者血糖[10-11];但目前臨床常用的多次皮下注射方式無法完全模擬自然胰島素分泌,且多次注射不可避免給患者帶來痛苦,影響治療效果,因而有學者提出采用胰島素泵對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12-13]。胰島素泵是一種由泵主機、儲藥器和與之相連的輸注導管組成的胰島素輸注設備,由人工智能控制,可模擬胰島素分泌,24 h不間斷為患者補充外源胰島素,達到降糖效果[14-15]。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各餐前與餐后2 h、睡前血糖水平與平均值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gt;0.05);治療后研究組日均高血糖持續時間、日均血糖波動范圍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lt;0.05);治療后研究組低血糖發生率、胰島素用量、控制血糖達標時間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lt;0.05)。這提示兩種方法均能較好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但相較于多次胰島素皮下注射,皮下胰島素泵治療可減少胰島素用量,縮短血糖達標時間,降低低血糖發生率,并更好地控制血糖波動。分析其原因可能是:(1)胰島素通過肌肉或脂肪進入患者機體后可促進機體對葡萄糖的攝取,加速葡萄糖轉運與分解,抑制脂肪分解為葡萄糖,并調節蛋白質代謝與血液循環,而糖尿病患者胰島素分泌不足,皮下胰島素泵治療與皮下胰島素多次注射均可為患者外源補充胰島素,進而達到降糖目的[16-17]。(2)胰島素泵通過人工智能控制,可較為精確地控制胰島素輸出量,使胰島素釋放、吸收更符合患者機體需求,進而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波動,減少低血糖的發生,降低日均高血糖持續時間與日均血糖波動范圍[18]。(3)胰島素泵同一位置多次輸注,總用量更少、更精確且吸收穩定,進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減少血糖達標時間[19]。(4)皮下多次注射胰島素可能會損傷患者胰島細胞,進而更容易發生低血糖[20]。
綜上所述,皮下胰島素泵治療可減少胰島素用量,縮短血糖達標時間,降低低血糖發生率,并更好地控制血糖波動,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YANG Y S,MIN K W,PARK S O,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monotherapy with Enavogliflozin in Korea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results of a 12-week, multicentre, randomized, 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phase 2 trial[J].Diabetes,Obesity amp; Metabolism,2023,25(8):2096-2104.
[2]鄧黎,黃文彩,黃文歡.短期胰島素泵強化治療初診斷2型糖尿病酮癥傾向的臨床效果[J].海南醫學,2022,33(19):2492-2495.
[3] ZHENG R Z,XIN Z J,LI M,et al.Outdoor light at night in relation to glucose homoeostasis and diabetes in Chinese adults:a national and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98,658 participants from 162 study sites[J].Diabetologia,2023,66(2):336-345.
[4]陳曉娟,蔚京京.胰島素泵及實時動態血糖監測在兒童糖尿病強化治療中的時機選擇[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6):981-983.
[5]顧紅霞,楊婕,宋慧,等.圍手術期高血糖患者胰島素泵與傳統胰島素治療方案血糖控制情況比較[J].內科理論與實踐,2019,14(3):193-195.
[6]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中華糖尿病雜志,2021,13(4):315-409.
[7]王煒煒.胰島素四針強化注射或預混胰島素治療與胰島素泵強化治療對2型糖尿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J].臨床軍醫雜志,2020,48(3):335-337.
[8]李霞,胡素琴,翁志強,等.三種胰島素皮下注射方案對血糖治療達標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變異性及低血糖發生率的影響[J].藥學服務與研究,2021,21(1):41-44.
[9]董志遠,李錦華,譚兵,等.胰島素泵聯合替加環素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廣泛耐藥鮑氏不動桿菌肺炎的療效[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9,29(16):2431-2435.
[10]陳英姿,孟信龍,杜鵬,等.胰島素泵聯合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劑治療新發2型糖尿病的療效觀察[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9,23(8):22-24.
[11]賈羽梅.西格列汀聯合胰島素泵強化治療對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1,21(6):985-986.
[12]李新剛,平凡,黎明.持續皮下稀釋胰島素泵入法治療外源性胰島素所致的復合型超敏反應一例[J].中華糖尿病雜志,2020,12(8):641-644.
[13]李玲,李娜,彭茜,等.胰島素與胰島素類似物用于胰島素泵聯合二甲雙胍對新診斷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的臨床療效及藥物經濟學對比觀察[J].中國糖尿病雜志,2020,28(10):747-751.
[14]梅周,殷應傳,周曉惠,等.胰島素泵對2型糖尿病合并頸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糖脂代謝及氧化應激的影響[J].中國醫刊,2020,55(2):200-202.
[15]朱菊訓,劉玲,閆金玲,等.胰島素泵治療在腦卒中合糖尿病病人腸內營養實施中的應用評價[J].腸外與腸內營養,2019,26(4):223-227.
[16]黃蓉,陳杭菊,魏雯,等.胰島素泵對2型糖尿病患者應用糖皮質激素致高血糖的療效觀察[J].北京醫學,2021,43(7):671-675.
[17]肖貴文.不同治療方式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療療效 血糖水平 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及不良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21,36(1):59-62.
[18]李靜,馬曉麗.二甲雙胍聯合胰島素泵皮下注射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結局及血清CysC、CRP、Betatrophin水平的影響[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9,27(12):1628-1631.
[19]吳鋼,張敏,段雨函.不同胰島素治療方式對AECOPD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療效及對其炎性和凝血指標等的影響[J].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學雜志,2021,16(7):793-795.
[20]朱守斌,桂軍明,操炎慶.銀杏葉膠囊結合胰島素泵治療糖尿病腎病尿蛋白的療效及炎性應激指標變化分析[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19,20(11):986-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