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開展,可以激發人們的閱讀興趣,能夠傳播優秀文化,有助于全民閱讀的推進和高校文化建設的深入。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有了技術支持,可以擴大覆蓋范圍,創新推廣形式,優化推廣效果。但在實踐中,高校圖書館在應用新媒體開展閱讀推廣活動時,仍存在個性需求把握不足、推廣方式滯后、主題活動組織較少、評價反饋機制不全等方面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我們要發揮出新媒體優勢,創新優化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策略,可以從把握讀者需求、創新推廣形式、優化活動組織、健全反饋機制等方面具體展開。
[關鍵詞]新媒體環境;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創新
信息技術的發展,給人們工作生活方面帶來了諸多便利,拓展了信息傳播與獲取的方式,也在潛移默化間改變著人們的閱讀習慣。在全民閱讀時代,高校圖書館理應承擔起閱讀推廣的責任,發揮出專業優勢,以閱讀推廣傳播優秀文化,激發師生閱讀興趣,引導師生及社會公眾在閱讀中進步成長,充分發揮出高校圖書館在學校文化育人中的積極作用及在國民素質提升中的價值。隨著新媒體技術的普及和各類新媒體平臺的興起,高校圖書館依托新媒體進行閱讀推廣已成為常態。但實踐中發現,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圖書館在閱讀推廣方面仍有阻力和困惑,仍面臨著壓力和挑戰。基于此,結合高校圖書館工作實際,探究提出高校圖書館利用新媒體創新優化閱讀推廣的具體策略,以期傳承文化、傳播知識,調動起公眾主動閱讀的興趣,以閱讀助力國民素質不斷提升,夯實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根基。
一、運用新媒體開展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的優勢
(一)精準推廣有效滿足讀者多元化需求
新媒體時代,高校圖書館通過各類線上平臺開展閱讀推廣活動,可以運用大數據技術,挖掘讀者數據,分析讀者信息,完成讀者畫像,進而以讀者的個性化需求為導向展開精準有效的閱讀推廣活動[1]。通過大數據技術,高校圖書館得以了解不同類型讀者的不同閱讀喜好與閱讀習慣,可以洞察讀者閱讀需求,了解閱讀進度及成效,從而開展針對性的閱讀宣傳和推廣,提供個性化的閱讀服務,制定個性化的閱讀方案,推送個性化的閱讀資源,突出閱讀推廣的精準性和針對性。
(二)全面覆蓋不斷擴大閱讀推廣范圍
新媒體平臺在信息傳輸中不受時間、空間的局限。因此,高校圖書館依托新媒體開展閱讀推廣,可以實現更廣泛的傳播效果,不斷擴大閱讀推廣的范圍,實現以閱讀推廣促進全民閱讀的目標。高校圖書館通過新媒體平臺進行閱讀推廣,不僅可以對高校師生產生積極影響,而且可以引導社會公眾參與閱讀之中,激發公眾在閱讀方面的興趣。
(三)形式多元推動服務模式理念更新
高校圖書館新媒體平臺的搭建與運營,可以實現閱讀推廣渠道的拓展和形式的突破,也能助力服務模式及服務理念的更新。依托新媒體平臺,以視頻、圖文結合方式等創新閱讀推廣的方式,借助各類新媒體平臺開展線上推廣活動,借助大數據技術提高閱讀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2]。有了新媒體技術的助力,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形式更多元、更直觀、更利于吸引讀者的關注,從而實現事半功倍的推廣目標。
(四)互動交流切實提高閱讀推廣效果
新媒體平臺注重互動交流,提供了交互的信息傳播空間。高校圖書館打造新媒體平臺進行閱讀推廣活動,在平臺上讀者與讀者之間、讀者與圖書館管理員之間都可以進行即時的溝通和交流。讀者之間可以分享閱讀的心得和經驗,激發閱讀的興趣;圖書館可以回應讀者的需求,并滿足讀者的需求;讀者可以向圖書館提出意見和建議,以促進圖書館服務優化。多方互動溝通,獲得即時反饋,建構形成線上閱讀交流空間,閱讀推廣的效果也能大大提高。
二、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存在的不足
(一)個性需求把握不足
新媒體環境下,讀者閱讀需求有了更多元的變化,也呈現出個性化特點。高校圖書館在應用新媒體進行閱讀推廣時,仍欠缺對讀者實際需求的充分把握,導致閱讀推廣內容形式難以貼合讀者的需求,效果并不理想。讀者的年齡不同、興趣愛好不同,閱讀偏好也存在差異,在閱讀推廣中應當有的放矢,須結合讀者的特點提供針對性的內容。高校圖書館在閱讀推廣活動中,雖然會進行對讀者喜好興趣的調查,但在推廣過程中沒有進一步細化細分,多采取統一的方式。因欠缺對讀者閱讀偏好的分析,導致閱讀需求特點把握不足,進一步影響了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開展。
(二)閱讀推廣方式滯后
當前,高校圖書館適應時代變化,積極應用新媒體優化閱讀推廣活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從閱讀推廣的方式來看,缺乏創新與特色已成為普遍現象。高校圖書館在新媒體平臺上進行閱讀推廣,宣傳內容多聚焦于線下圖書館的服務及活動,缺乏線上特色。在新媒體運營中,發布的信息僅僅是線下宣傳在新媒體平臺的簡單復制,沒有深挖各類資源,沒有結合新媒體特點開展針對性的宣傳推廣活動,導致難以形成具有獨創性、特色化的閱讀推廣實施方案,閱讀宣傳推廣的效果自然也大打折扣。
(三)主題活動組織較少
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中,只有通過線上宣傳與線下活動的有機結合,才能實現更理想的閱讀推廣效果。但實踐中,高校圖書館組織的主題活動較少,且在內容及形式上缺乏創新,對讀者的吸引力不足。比如,高校圖書館多以“閱讀日”“讀書月”“書香校園”等為主題組織開展閱讀推廣活動,推廣內容多以推薦閱讀書目、名人講座、主題展覽、主題征文、閱讀分享會等為主,缺乏突破,沒有新意,不夠多元,尤其是缺乏對新媒體技術的充分應用,導致閱讀推廣特色不足,創新不足,效果不佳。以新媒體平臺為基礎的線上主題活動組織的少,活動經驗不足,難以高效應對處理各種問題,影響了閱讀推廣的效果。
(四)欠缺評價反饋機制
高校圖書館在閱讀推廣活動中,可依托新媒體宣傳,通過主題活動吸引讀者參與興趣。但對于閱讀推廣的效果如何,并沒有準確地評判,缺乏評價及反饋機制,不足以及時發現閱讀推廣中的薄弱處,也難以從讀者的反饋中總結經驗,提升發展。閱讀推廣后,讀者的反饋評價十分關鍵,建構形成完善的評價指標,提供暢通的反饋渠道,是實現閱讀推廣良性循環的必然路徑。但當前高校圖書館大多僅僅是由讀者簡單地對閱讀服務情況進行打分,沒有設計形成完善的評價指標,缺乏針對性的評價內容,評價反饋機制的欠缺,不利于全面把握讀者的需求,也難以獲得讀者的客觀評價,因此無法有效提高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水平。
三、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創新策略
高校圖書館要做好閱讀推廣工作,應當抓住新媒體的便利,創新推廣模式和策略,以優化讀者服務,滿足讀者多元需求,以實現閱讀推廣的理想效果。
(一)把握需求,提供個性化閱讀服務
新媒體時代,讀者的閱讀需求多元化,對閱讀服務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圖書館要優化閱讀推廣,應當充分發揮出數據技術優勢,深入讀者群體展開調研,以全面了解把握讀者的閱讀需求,提供個性化閱讀服務,彰顯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優勢[3]。緊跟時代發展變化,突出以讀者為中心的管理與服務理念,形成明確清晰的服務規劃,可以大大提高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水平。以個性化閱讀服務為支持,贏得讀者的信任和支持,從而助力新媒體時代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高質量開展。
在了解讀者需求的過程中,高校圖書館可以依托已經搭建的新媒體平臺進行意見征集,鼓勵讀者在微博、微信等平臺留言、發表評論等,表達自己在閱讀方面的需求,通過數據技術搜集匯總相關的數據,分析讀者需求。通過線下問卷調查、訪談等方法,深入讀者群體,掌握不同類型讀者對閱讀推廣服務的需求。綜合多方調查結果,形成數據資料,區分讀者類型并梳理讀者的不同需求,在此基礎上形成可行性閱讀推廣方案,提高閱讀推廣的針對性。如今,我國各地高校圖書館在閱讀推廣方面已經積累了不少經驗,打造了品牌,形成了特色,其中不乏一些貼合讀者需求、成效顯著的推廣方式。因此,高校圖書館也可以借鑒學習其他圖書館在閱讀推廣方面的先進經驗和有益做法,把握新時代閱讀推廣的新潮流,體現閱讀推廣工作的與時俱進。
(二)創新形式,打造新媒體閱讀推廣矩陣
高校圖書館利用新媒體深入閱讀推廣,可以實現閱讀推廣形式的創新。充分利用“兩微一端”深入閱讀宣傳。設立官方網站,既為廣大師生提供豐富的線上圖書資源,也可以開展閱讀推廣的宣傳;依托微博、微信公眾號等線上平臺,進行高校閱讀推廣活動。在圖書館醒目位置張貼公眾號二維碼,邀請讀者關注。在微信公眾號上提供實用功能,滿足讀者的多元需求,并結合讀者的喜好,提供個性化閱讀賬單,推送讀者所感興趣的信息和內容;利用抖音等短視頻平臺,以及線上直播平臺等,進行高校圖書館的閱讀推廣,用年輕讀者感興趣的方式和媒介,營造閱讀的氛圍,實現閱讀推廣的理想效果。拓展新媒體宣傳渠道,創新閱讀推廣形式,以閱讀推廣營造閱讀氛圍,提供閱讀支持,激發起全民閱讀的興趣。
在新媒體運營中,高校圖書館要做到內容真實客觀,貼合校園生活實際。形式需豐富多元,契合受眾不同需求,更新及時,突出宣傳時效,融入高校圖書館日常管理活動、圖書種類、讀者服務、主題活動等,全方位滿足讀者多元的服務需求,實現新媒體閱讀推廣效果的優化。高校圖書館還可以依托高校資源,邀請學校知名學者教授、優秀學生通過新媒體平臺分享閱讀體驗,或是分享閱讀書目等,以傳遞高校濃郁的學術氣息與人文氛圍,滿足讀者對高校教育管理的好奇心,也能吸引讀者興趣,實現榜樣引領的作用,激勵更多讀者參與閱讀活動,實現閱讀推廣的理想效果[4]。
(三)豐富活動,全面激發閱讀興趣
高校圖書館在閱讀服務與支持方面具有資源、經驗、人才等優勢,應充分發揮高校圖書館閱讀服務及閱讀推廣的價值,組織開展多元閱讀推廣活動,以引導高校師生及社會公眾多讀書、讀好書,在閱讀中拓展視野,在閱讀中成長發展。通過策劃、組織主題活動,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彰顯圖書館宣傳陣地優勢;通過新媒體平臺宣傳推廣主題活動,展示活動成果,提高活動影響力。
關注閱讀,引領閱讀興趣,提升閱讀能力。高校圖書館在閱讀推廣中應當將重心放在“閱讀”本身,以多元活動組織、引導高校師生及社會公眾產生閱讀興趣,激發閱讀動力,提升閱讀能
力[5]。開展經典閱讀活動,引導高校大學生摒棄碎片化、娛樂化、功利化的閱讀習慣,選擇經典讀物開展閱讀,以啟迪心智,以觸動心靈;開展閱讀指導活動,針對不同類型讀者在閱讀中的困惑與阻力,以閱讀推廣主題活動的形式,提供專業的閱讀指導和幫助,使讀者的閱讀能力得以提升;開展“共讀一本書”活動,以閱讀“接龍”的方式,用公眾所熱衷參與的趣味形式推進閱讀。共讀一本書,通過抖音、小紅書等新媒體平臺記錄下閱讀過程,分享給網友,可以使每一位讀者都充滿熱情地參與活動,也能帶動更多的讀者參與展開一本書的閱讀,感受閱讀的美好和快樂。
推陳出新,延伸活動內涵,打造閱讀推廣品牌。新媒體時代,高校圖書館要開展豐富多元的閱讀推廣活動,要延續以往線下推廣的優勢,延伸活動內涵,不斷創新活動的內容和形式,為活動持續開展提供動力與活力,吸引更多讀者的興趣。同時,也要結合外部環境變化,創新活動形式,打造品牌。高校圖書館可以與學校宣傳部門合作,利用高校官方網站、微博、微信公眾號、抖音號等組織開展閱讀活動,擴大活動的影響范圍,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活動。成功舉辦的閱讀推廣活動,可以在下一年繼續開展,積累口碑,逐步打造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品牌,使之形成特色,也能成為高校文化建設的特色品牌之一,實現校園文化建設的目標。
(四)互動反饋,推動閱讀推廣良性循環
與讀者互動,獲得讀者關于閱讀推廣情況的評價與反饋,有助于高校圖書館及時了解讀者的需求,獲得來自讀者的評判,從而查找閱讀推廣工作開展時仍存在的問題,以便于采取針對性的應對措施,調整優化閱讀推廣活動,提高推廣效果。結合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實際工作,構建評價指標體系,暢通讀者評價反饋渠道,以全面了解讀者對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效果的看法、讀者閱讀體驗,以及讀者對高校圖書館服務的滿意度情況。在讀者感知與需求方面,從讀者滿意度、閱讀心理、閱讀能力、閱讀行為四個方面建構評價體系,細化評價指標,以通過評價全面把握讀者的需求,從讀者角度了解推廣活動的設計情況,對下一步閱讀推廣活動的開展提供指導。對于讀者認可度、滿意度比較高的部分,可以延續做法,保留特色,以推動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實現良性循環。
結束語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深化全民閱讀活動”。新媒體時代,高校圖書館要發揮出專業與資源優勢,積極推進閱讀推廣,要把握時代特點與讀者需求,提高閱讀服務及閱讀推廣的針對性與有效性。依托新媒體平臺,加大宣傳推廣;立足多元需求,創新閱讀推廣形式;組織豐富活動,拓展閱讀推廣路徑;注重互動反饋,提高閱讀推廣成效。多管齊下,利用新媒體優化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引導支持廣大讀者積極深入閱讀之中,以全民閱讀促國民素質提升,夯實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根基。
參考文獻
[1]侯曉慧.高校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發展策略研究[J].江蘇科技信息,2024,41(3):56-59.
[2]劉夢佳.全民閱讀背景下“閱”享大學時光[J].文化產業,2024(2):61-63.
[3]徐潔.大數據背景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創新路徑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3,7(36):106-110.
[4]李明蘭.全民閱讀背景下高校圖書館與新媒體整合[J].中國報業,2023(22):116-117.
[5]金國峰,耿一瑋.新媒體視域下高校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研究:以23家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為例[J].新媒體研究,2023,9(22):40-45.
作者簡介:尹天樂(1998— ),女,漢族,黑龍江雙鴨山人,佳木斯大學圖書館,助理館員,碩士。研究方向:閱讀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