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冠心寧片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臨床效果及對其腦循環的影響,為提升該疾病的臨床治療效果提供依據。
方法 選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浙江新安國際醫院收治的6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對照組(30例,阿司匹林腸溶片治療)和治療組(30例,阿司匹林腸溶片+冠心寧片治療),兩組患者的治療周期均為14 d。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治療前后的血液流變學指標,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評分,以及頸動脈平均血流量(Qmean)、平均血流速度(Vmean)、臨界壓力(CP)、外周阻力(Rv)水平。結果 治療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與治療前比,治療14 d后兩組患者的切變率、紅細胞聚集指數、血漿黏度、全血黏度、血小板聚集率、NIHSS評分、CP及Rv水平均降低,且治療組均低于對照組,ADL評分及Qmean、Vmean均升高,且治療組均高于對照組(均Plt;0.05)。結論 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聯合冠心寧片治療應用于急性腦梗死患者中臨床療效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變學指標,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腦循環,促進患者病情恢復和疾病轉歸。
【關鍵詞】急性腦梗死 ; 冠心寧片 ; 腦循環 ; 血小板聚集 ; 神經功能
【中國分類號】R74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718.2024.15.0098.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15.032
腦梗死是一種較多發的腦血管疾病,腦血栓形成是腦梗死發生的重要原因,腦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管腔狹窄閉塞和血栓形成,使血小板聚集率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進而引發腦組織損傷等一系列臨床表現。有效降低血小板聚集率,調節血流動力學指標,抑制血栓形成是治療該疾病的關鍵[1]。溶栓治療是目前臨床治療該疾病的有效方案,但治療時間窗過于狹窄,多數患者在就診時已錯過最佳治療時間[2]。常規西藥治療能夠起到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腦部微循環等作用,但易引發出血等不良反應,故應注重聯合治療方案的探究[3]。腦梗死在中醫學中屬于“中風”范疇,本質以虛為主,與風、火、痰、氣、瘀相關,正氣虧虛,肝腎失調,氣血逆亂,引起腦脈痹阻,因此“調和氣血,疏通經絡”是中醫治療該病的主要原則[4]。冠心寧片具有活血行氣、通脈養心、活血化瘀等作用,有利于改善顱內微循環,促進神經功能恢復,與該病的中醫治療原則相符。鑒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冠心寧片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臨床效果及對其腦循環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浙江新安國際醫院收治的6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對照組和治療組,各3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齡50~80歲,平均(69.65±3.54)歲;合并疾病:高脂血癥21例,糖尿病16例,高血壓20例;梗死時間18~53 h,平均(39.98±2.65) h。治療組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齡50~80歲,平均(69.73±3.61)歲;合并疾病:高脂血癥19例,糖尿病15例,高血壓19例;梗死時間18~54 h,平均(40.01±2.68) h。納入標準:⑴西醫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 [5]中急性腦梗死的相關診斷標準且經CT或MRI檢查確診;⑵中醫符合《中國腦梗死中西醫結合診治指南(2017)》 [6]中的診斷標準,證型:氣虛血瘀證,主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強言謇或不語,偏身麻木,次癥:面色無華,氣短乏力,自汗,心悸,手腫脹,便溏,舌脈:舌質黯淡,舌苔薄白或白膩,脈沉細;⑶發病時間lt;3 d。排除標準:⑴合并慢性肝腎功能不全;⑵合并嚴重神經精神疾病;⑶合并阿爾茨海默病。本研究經浙江新安國際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并批準,且患者或家屬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均接受常規西藥治療,采用阿司匹林腸溶片(邯鄲滏榮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3023363,規格:25 mg/片)口服治療,1次/d,100 mg/次;同時,將80 mg奧扎格雷鈉注射液(長春精優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9856,規格:4 mL∶80 mg)與250 mL生理鹽水混勻后進行靜脈滴注,80 mg/次,1次/d;將10 μg前列地爾注射液(北京泰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80024,規格:2 mL∶10 μg)與10 mL生理鹽水混勻后進行靜脈注射,
1次/d。同時,結合患者病情進展實施調控血壓、控制血糖、抗血小板治療等對癥治療,并制定康復治療計劃。治療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冠心寧片(正大青春寶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150028,規格:0.38 g/片)口服治療,1.52 g/次,3次/d。兩組患者均持續治療14 d。
1.3 觀察指標 ⑴臨床療效。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7]評分評估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治愈:肢體無病殘,NIHSS評分降低gt;90%;顯效:肢體存在病殘,但未超過3級(包括3級),45%≤NIHSS評分降低≤90%;進步:18%≤NIHSS評分降低lt;45%;無效:死亡或病情惡化,NIHSS評分降低lt;18%。總有效率=[(治愈+顯效+進步)例數/總例數]×100%。⑵血液流變學指標。于治療前和治療14 d后分別采集兩組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放置于抗凝管中,以3 000 r/min轉速離心處理5 min并分離血漿。采用血液流變儀(淄博恒拓分析儀器有限公司,型號:HT-100C)測定兩組患者的切變率、紅細胞聚集指數、血漿黏度及全血黏度,采用多參數血小板功能分析儀(江蘇英諾華醫療技術有限公司,型號:
PL-60)檢測兩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⑶神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應用NIHSS評分評估兩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14 d后的神經缺損情況,總分42分,分值與患者神經功能受損程度成正比,應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評分[8]評估兩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14 d后的日常生活能力,總分100分,分值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成正比。⑷腦循環動力學參數。采用超聲經顱多普勒血流分析儀(南京科進實業有限公司,型號:KJ-2V6M)分別對兩組患者的頸動脈平均血流量(Qmean)、平均血流速度(Vmean)、臨界壓力(CP)、外周阻力(Rv)進行檢測。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6.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經S-W檢驗符合正態分布,以( x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14 d后兩組患者的切變率、紅細胞聚集指數、血漿黏度、全血黏度及血小板聚集率均降低,且治療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神經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14 d后兩組患者的NIHSS評分均降低,且治療組低于對照組,ADL評分均升高,且治療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腦循環動力學參數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14 d后兩組患者的Qmean及Vmean水平均升高,且治療組均高于對照組,CP及Rv水平均降低,且治療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
表4。
3 討論
急性腦梗死的發病機制較為復雜,高血壓、高血脂、長期飲酒、肥胖等因素均可能引起腦動脈粥樣硬化,若未及時診治,患者可在短時間內發生昏迷甚至死亡,及時有效的治療對于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預后至關重要。目前,臨床對于急性腦梗死多進行常規西藥干預,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有助于降低血栓形成率;奧扎格雷鈉能夠對二磷酸腺苷和血小板結合加以阻斷,清除氧自由基;前列地爾能夠改善微循環,增強毛細血管供血,藥物聯合治療能夠有效改善臨床癥狀,控制疾病進展,但可能會引起腦出血等不良反應風險增加,存在一定局限性[9]。
中醫學認為,急性腦梗死屬于“中風”,以猝然昏仆,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語言不利為主癥,該病的主要病機在于正氣虧虛、瘀血阻絡引起臟腑功能失調,腦脈痹阻。冠心寧片是一種中成藥,其主要成分為丹參和川芎,川芎性溫味辛,可止痛祛風、行氣活血,屬于“血中之氣藥”;丹參性微寒味苦,可除煩清心、包絡通心,可起到養心通脈、化瘀活血之效[10]。本研究中,治療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治療14 d后觀察組患者的切變率、紅細胞聚集指數、血漿黏度、全血黏度及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對照組,這提示冠心寧片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臨床療效顯著,可有效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冠心寧可以使血液黏度明顯下降,改善血液的高凝狀態,有效改善微循環,進而使顱內缺血區域的血供得以改善,保護腦神經細胞,進而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
急性腦梗死會對患者機體腦循環動力學造成影響,使腦動脈管腔發生狹窄或閉塞,使CP、Rv增加,Qmean、Vmean下降。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14 d后治療組患者的NIHSS評分、CP及Rv水平均低于對照組,ADL評分、Qmean及Vmean水平均高于對照組,這提示冠心寧片治療有利于改善急性腦梗死患者的神經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腦循環。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丹參具有強化心血管的功效,能夠使冠狀動脈擴張,心肌收縮力增強;川芎可改善微循環,促進受損組織再生,并快速清除壞死的心肌細胞,有利于改善腦部血液循環[11]。冠心寧能夠抑制腎上腺素分泌,起到擴張血管的效果,有助于改善冠脈梗阻,還能抑制機體炎癥反應,減輕對神經元的損傷,促進患者的神經功能恢復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
綜上,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聯合冠心寧片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臨床療效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變學指標,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腦循環,促進患者病情恢復和疾病轉歸,值得臨床推廣運用。
參考文獻
黃攀攀, 劉學文.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靜脈溶栓治療后預后不良危險因素的研究[J]. 臨床內科雜志, 2021, 38(2): 101-104.
張柏晶,李浩,史壯宏,等.急性超早期前循環腦梗死發病6~8 h動脈溶栓療效分析[J].中風與神經疾病雜志, 2020, 37(4): 362-363.
吳相君, 吳紅星, 李吉新, 等. 冠心寧片聯合西醫常規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研究[J]. 新中醫, 2021, 53(14): 78-80.
郭鑫,劉志華,陳豪,等. 急性腦梗死中醫證型分布與病灶面積、危險因素的相關性分析[J]. 中國中醫急癥, 2023, 32(12): 2189-2193.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 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J]. 中華神經科雜志, 2018, 51(9): 666-682.
高長玉,吳成翰,趙建國,等. 中國腦梗死中西醫結合診治指南(2017) [J].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8, 38(2): 136-144.
侯東哲, 張穎, 巫嘉陵, 等. 中文版美國國立衛生院腦卒中量表的信度與效度研究[J]. 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 2012, 34(5): 372-374.
巫嘉陵, 安中平, 王世民, 等. 腦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的信度與效度研究[J]. 中國現代神經疾病雜志, 2009, 9(5): 464-468.
張軼英. 安宮牛黃丸聯合常規西醫治療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響[J]. 血栓與止血學, 2022, 28(3): 381-382.
張艾嘉, 王爽, 王萍, 等. 缺血性腦卒中的病理機制研究進展及中醫藥防治[J].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 2020, 26(5): 227-240.
李露露, 宋圓英, 胡馨予, 等. 丹參 - 川芎藥對治療腦梗死作用機制的網絡藥理及分子對接研究[J]. 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 2022, 45(1): 44-51.
1 基金項目:浙江省醫學會臨床科研基金項目(編號:2021ZYC-A164)
作者簡介:王守章,大學本科,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腦血管疾病的診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