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價是指工程項目在建設期預計或實際支出的建設費用。工程造價管理作為工程建設項目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工程項目的效益具有重要影響。近年來,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數字化技術在建筑行業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其對工程造價管理產生了深遠影響。在此背景下,本文分析了目前施工企業工程造價管理存在的問題,包括管理模式落后、數據共享困難、風險管控不到位等,提出了數字化背景下施工企業工程造價管理改革的目標,如提高工程造價管理水平、打破信息壁壘、有效管控風險等,指出了數字化背景下施工企業工程造價管理改革的路徑,旨在為施工企業工程造價管理的數字化轉型提供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
(一)管理模式落后
在傳統的工程造價管理模式下,一些施工企業往往采用人工的方式來收集和整理工程造價數據,開展工程造價管理工作。這不僅會大大降低工程造價管理效率,還容易使工程造價數據出現錯誤,影響工程造價管理的準確性。另外,傳統的工程造價管理模式較為粗放,既難以滿足目前施工企業工程造價管理的需求,也無法適應施工企業的數字化、智能化發展趨勢。
(二)數據共享困難
施工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以及施工企業與外部單位之間難以共享信息,會造成嚴重的數據孤島現象,進而影響工程造價管理效率。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在傳統的工程造價管理模式下,施工企業內部各部門往往采用獨立的信息系統或工具來存儲和處理數據,導致數據共享難以實現。另一方面,一些施工企業與外部單位(如供應商、合作伙伴、監理機構等)之間缺乏高效的信息共享機制,這些施工企業難以及時、準確地獲取外部單位的信息,進而降低了工程造價管理的質量和效率。
(三)風險管控不到位
工程項目由于具有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因此可能存在多種風險,如市場風險、技術風險、合同風險等。這些風險可能會導致工程造價失控。然而,在工程項目建設初期,一些施工企業既沒有準確識別這些風險,也沒有評估這些風險的發生概率。還有一些施工企業雖然發現了風險,并評估了風險發生的可能性,但是缺乏有效的風險管理機制和工具。同時,由于沒有提前制訂風險應對預案,一些施工企業只能被動應對風險,而不能主動化解風險或降低風險的發生概率和影響程度。在這種情況下,施工企業可能無法有效化解風險,進而導致工程造價超支的可能性增加。
另外,在工程造價管理過程中,很多施工企業仍然采用傳統的工程造價管理方法,難以有效應對材料價格波動、施工進度延誤、合同變更等風險,也難以及時、準確地把握工程造價的實際情況。這會大大增加工程造價失控風險。
數字化背景下施工企業工程造價管理改革目標包括:①提高工程造價管理水平。施工企業需要借助數字化技術,實現工程造價管理的精細化、智能化,從而更加準確地了解工程造價,提高工程造價管理的效率、精度及水平。②打破信息壁壘。施工企業需要搭建統一的工程造價信息平臺,提高內部各部門之間、本企業與外部單位之間的信息流通效率,實現信息實時共享。這樣一來,施工企業就能夠打破信息孤島,高效傳遞和接收信息,從而做出正確的決策。③有效管控風險。施工企業需要利用數字化技術,建立工程造價風險預警系統,實時監控不斷變化的工程造價風險,并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來規避這些風險;建立風險管控機制,以更好地應對各種風險,降低工程造價管理的不確定性,保障項目的順利進行。
(一)引入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構建工程造價模型
施工企業要引入傳感器技術、物聯網技術和智能設備,實時采集和監測各項數據,如人員數量、材料消耗量、設備運行數據等。這些數據能夠準確反映施工情況,為施工企業的工程造價管理提供重要依據。同時,施工企業要使用移動終端設備和手機軟件,隨時隨地監測施工現場情況,并根據監測結果,及時調整工程造價管理計劃,提高工程造價管理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另外,施工企業應使用大數據技術,構建工程造價模型,以準確評估工程造價,制定合理的造價控制措施,進而提高工程造價管理的質量和效率。
(二)搭建數字化造價管理平臺
數字化造價管理平臺是基于數字化技術的工程造價管理系統,其核心是工程造價數據庫。該數據庫存儲了所有的工程造價信息,包括設計概算與預算、招標控制價、材料采購及保管費、總價合同、工程定額、分部分項工程費、工程計價依據等。數字化造價管理平臺可以自動整理、分析這些工程造價信息,幫助施工企業實現工程造價管理的精細化和智能化,提高工程造價管理水平。因此,施工企業在工程造價管理改革過程中,必須應用數字化技術,打造數字化造價管理平臺,并充分發揮該平臺的作用,實現價值管理、標桿管理和知識管理。
(1)實現價值管理。數字化造價管理平臺可以為施工企業提供準確的工程造價數據,有助于施工企業全面了解項目的價值,優化項目的投資結構和資源配置。此外,通過應用數字化造價管理平臺,施工企業可以高效分析項目各個階段的成本,識別成本影響因素,制定相應的成本控制策略;分析項目投資回報率,做出科學的投資決策;識別項目中的成本風險,制定相應的風險應對策略;分析項目中的價值創造點和價值損失點,制定相應的價值管理策略,以實現項目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2)實現標桿管理。施工企業可以在數字化造價管理平臺上對工程造價數據進行橫向比較和縱向分析,以了解自身的工程造價管理水平,并與行業標桿進行對比,發現自身的優勢和劣勢。為了更好地進行標桿管理,施工企業可以在數字化造價管理平臺上建立行業標桿庫,收錄其他優秀施工企業的工程造價數據和工程造價管理經驗,通過將自身的工程造價數據、工程造價管理經驗與行業標桿的工程造價數據、工程造價管理經驗進行對比分析,找到和補齊自己在工程造價管理方面的短板。另外,施工企業需要制訂科學的標桿管理計劃,定期評估標桿管理計劃的實施效果,并根據評估結果,及時調整自身的工程造價管理策略,增強工程造價管理效果,從而實現降本增效的目標。

(3)實現知識管理。施工企業可以在數字化造價管理平臺上建立工程造價知識庫和經驗庫,收集并整理工程造價管理資料、工程造價管理案例,為造價工程師做好工程造價管理工作提供參考與借鑒。其中,工程造價知識庫主要收錄與工程造價管理相關的法規、標準、規范、技術等資料,工程造價經驗庫主要收錄施工企業內部和外部的工程造價管理案例。借助這兩個數據庫,施工企業可以實現知識共享,使員工更好地掌握工程造價管理知識和經驗,避免在工程造價管理工作中犯同樣的錯誤,從而提高工程造價管理水平。
(三)實現從專項服務向綜合服務的轉變
目前,作為施工企業的重要合作方,工程造價咨詢企業在施工企業工程造價管理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數字化背景下,促進工程造價咨詢企業實現從專項服務向綜合服務的轉變是推動施工企業工程造價管理改革的重要措施。這意味著工程造價咨詢企業應從單一的專項服務模式轉變為全面的綜合服務模式,為施工企業提供更加全面、系統和高效的工程造價咨詢服務,滿足施工企業在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內的工程造價咨詢需求,幫助施工企業減少不必要的項目開支,有效控制工程造價,實現工程造價管理目標。
首先,為了實現從專項服務向綜合服務的轉變,工程造價咨詢企業需要從工程項目規劃階段開始,為施工企業提供建設項目建議書撰寫、可行性研究投資估算、項目經濟評價報告撰寫、建設項目概預算編制與審核、工程造價分析與控制等服務,以便施工企業可以在項目啟動階段全面了解項目的成本和投資回報情況,從而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其次,工程造價咨詢企業要應用數字化平臺,對工程項目建設全過程進行管理和服務,提高工程造價咨詢服務質量。例如,工程造價咨詢企業可以通過數據分析和模擬,幫助施工企業做出合理的決策,確保工程建設成本和施工進度在可控范圍內,從而避免工程變更、工程索賠、工期索賠、費用索賠等問題的發生,防止造價超預算。
最后,由于綜合服務模式注重團隊協同合作和專業知識整合,工程造價咨詢企業要打造一支跨專業、跨領域的工程造價咨詢團隊,并提高整個團隊的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從而為施工企業提供全面、高效的工程造價管理服務,幫助其有效降低工程造價風險,減少項目開支。
在數字化背景下,施工企業工程造價管理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為完成這一改革,施工企業需要從引入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搭建數字化造價管理平臺等方面出發,提高工程造價管理的精細化、智能化水平,增強工程造價管理能力,實現對工程造價的有效控制,提高項目效益,為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同時,工程造價咨詢企業需要將工程造價咨詢服務從專項服務轉變為綜合服務,幫助施工企業實現工程造價管理改革目標。筆者相信,通過不斷努力,施工企業一定能夠實現工程造價管理的數字化轉型升級,為建筑行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作者單位:中鐵第五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