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而清正廉潔的精神,更是我國傳統文化中脈絡清晰的主要精神營養之一,包含著親民、勤政、清廉、自律等思想。去其糟粕,取其精華,黨員干部和社會各界都要從傳統廉潔文化中汲取精神養分,筑牢思想防線、守住廉潔底線。
歷史上的清官廉吏數不勝數
在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廉”始終是貫穿其中的鮮明脈絡,宋代呂本中說:“當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痹鷱堭B浩說:“廉以律身,忠以事上,正以處事,恭慎以率百僚。”此類關于廉政廉潔的名言警句不勝枚舉,無不將廉政、廉潔、廉明提到了相當重要的高度。
公生明,廉生威。清朝初年名臣于成龍善于決獄,以執法嚴正,不徇私情,以正直清廉著稱,康熙曾贊其為“天下廉吏第一”。在貪官污吏橫行的封建社會,于成龍的生活卻極其簡樸,與“朱門酒肉臭”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相傳,于成龍任羅城知縣時,兒子從山西老家來看他。他只有一只咸鴨,于是就割了一半給兒子,作為兒子歸途上的菜。由此,人們都叫他“半鴨知縣”。
于成龍在江南任職時,“日食粗糲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終年不知肉味”,江南民眾因而親切地稱他“于青菜”。遇上荒年,于成龍全家更是以糠屑雜米為粥,客人來了也不例外,他說:“多留一些米,就可以多賑濟一些饑民?!?/p>
于成龍為官的20 余年中,始終堅守“清、慎、勤”之風范,自甘淡泊,清正廉明,一心為民,兩袖清風,深得百姓愛戴和朝廷賞識。
《清史稿》記載,于成龍死后遺物僅有破袍一件、鹽豉幾罐。其靈柩歸葬故里時,有數萬民眾步行二十里,在江邊伏地痛哭相送??滴醯燮评H自為他撰寫碑文,賜謚號為“清端”。
清朝廉吏陳廷敬也是封建社會的清官典范之一,陳廷敬到禮部上任,曾立下規矩:“自廷敬始,在部絕請托,禁饋遺?!痹诠倬永舨可袝鴷r,陳廷敬曾嚴飭家人,有行為不端者、有送禮賄賂謀私者,不得放入。康熙帝稱贊他是“極齊全的老大人”,對他的處事為官、人品道德和清廉作風給予了極高的評價。陳廷敬去世后,贈謚號曰“文貞”?!肚迨犯濉犯墙o予了他“清勤”的肯定。
陳廷敬的第十八代孫陳丙應說,“憑寄吾宗諸子姓,清貧耐得始求官?!边@實際上是陳氏家規的提煉和升華,也是陳廷敬一生的真實寫照。陳廷敬之后,陳家的兒孫輩中又有六人考中進士,雖然官職不夠顯赫,但是,在廉潔從政上無一犯錯,保全了陳家“清貧耐得始求官”的名聲。
政聲人去后,清譽傳久長。為政清廉的陳廷敬贏得了人們的高度評價,大家稱其“老成寬大”“恪慎清勤”“慎守無過”。當代知名作家王躍文曾這樣贊揚陳廷敬:“清官多酷,陳廷敬是清官,卻宅心仁厚;好官多庸,陳廷敬是好官,卻精明強干;能官多專,陳廷敬是能官,卻從善如流;德官多懦,陳廷敬是德官,卻不乏鐵腕?!?/p>
湖湘廉潔文化源遠流長
惟楚有材,于斯為盛;湖湘廉脈,源遠流長。湖湘大地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屈原、賈誼、周敦頤、王船山、曾國藩、左宗棠……無不為湖湘廉潔文化繪就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們身上,有著數不勝數的清廉故事。在湖湘文化的歷史長廊中,清官廉吏迭出,他們清正廉潔、剛直不阿的為官為人故事,有口皆碑,代代相傳。
屈原的清廉思想和愛國情懷穿越兩千多年,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精神因子之一。屈原在《卜居》中說“寧廉潔正直以自清乎”,在《楚辭》中又說“幼清以廉潔兮,身服義爾未沫”,表明了他自幼起就有清廉的志向。屈原在《漁父》篇有語:“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體現了了屈原絕不與濁流之輩同流合污的高貴品節。
出生于湖南湘陰縣的晚清名臣左宗棠,先公后私、化私為公,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愛國將領,《清史稿》稱贊左宗棠生活“剛明耐苦”,為官“廉不言貧,勤不言苦”。作為一員封疆大吏,左宗棠戍邊二十多載,但他每年寄回湘陰的家用只有200 兩銀子,其余全部用于治軍等用途。他說:“吾蒙國恩,祿入甚厚,豈能只顧其私?”由于長期伏案,左宗棠的袖口經常磨破,他在衣袖外加層袖套后接著穿。更難能可貴的是,在晚清腐敗成風的當時,左宗棠部下的將領、官員卻均以清廉聞名于世。
進一步傳承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廉潔基因,對夯實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大有裨益。為傳承和弘揚歷史上的優秀廉潔文化,追溯挖掘湖湘廉文化的精神內核,《湖湘廉吏》(湖南省紀委監委干部蔣偉著)一書通過稽考、梳理留存至今的史料、文獻,挖掘人物故事,塑造立體鮮活的古代湖湘廉吏群像,展示源遠流長的湖湘廉政文化,闡述廉吏的突出事跡,多維度呈現人物之廉。
歷史上的湖湘廉吏所表現出來的清正廉潔、剛直不阿的品質和精神,極大地豐富了湖湘文化和湖湘精神的內涵。三湘風紀網刊文指出:“該書(指《湖湘廉吏》)的出版,有助于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優秀廉政文化,引導黨員干部學習湖湘廉吏的精神品格,有助于提升黨員干部的從政修養,在全社會培育崇廉尚潔的價值理念,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p>
以史為鏡揚清廉之風
“廉者,政之本也?!?/p>
習近平總書記深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厚的內涵和底蘊,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與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傳統文化的學習、重視汲取傳統廉潔文化的精華因子,并大力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對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提出要筑牢思想道德防線,提高拒腐防變能力,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早在2013 年4 月19 日,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就我國歷史上的反腐倡廉進行第五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研究我國反腐倡廉歷史,了解我國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國歷史上反腐倡廉的成敗得失,可以給人以深刻啟迪,有利于我們運用歷史智慧推進反腐倡廉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要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深入開展黨性黨風黨紀教育,傳承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激發共產黨員崇高理想追求,把以權謀私、貪污腐敗看成極大的恥辱。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風,督促領導干部從嚴管好親屬子女。積極宣傳廉潔理念、廉潔典型,營造崇廉拒腐的良好風尚。
大力弘揚新時代廉潔文化,需要黨員干部在借鑒歷史上的廉政廉吏事跡時,要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從中汲取有益的部分,使之成為清正廉潔、廉潔持家的重要精神養分;更需要黨員干部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從而進一步推動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