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是民生大事,事關人民福祉,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一絲一毫都不能放松。國有企業要高度重視安全文化建設,不斷增強安全生產意識、規范安全生產行為、完善安全生產制度,通過“思安”于心、“踐安”于行、“保安”于制的安全文化建設思路,將安全文化融入員工教育培訓、生產行為規范、制度體系建設等工作中,不斷提升安全文化建設水平,讓安全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安全生產工作的保障基礎更加堅實,切實發揮安全文化對安全生產工作的引領和推動作用。
“思安”于心,把安全文化融入教育培訓中
將安全文化建設與教育培訓相結合是提升國有企業員工安全意識、強化企業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徑。國有企業應積極探索將安全文化建設融入教育培訓工作的有效路徑,幫助員工深刻認識建設安全文化的重要意義和價值,讓員工做到“思安”于心,形成“安全第一”的共識。
融入日常培訓。將安全文化建設納入企業日常培訓工作中,與日常培訓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實。建立安全生產例會、安全宣傳培訓專題會等固定學習機制,科學制訂培訓計劃,大力營造“人人學習安全,人人關心安全,人人參與安全”的安全文化氛圍,促進企業員工處處受教育、時時懷警惕。把安全文化內容融入新員工入職培訓、崗位技能培訓、繼續教育等各個環節,采用課堂講授、案例分析、模擬演練等多種形式,搭建安全學習教育平臺,提高安全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開展專題學習。利用“三會一課”、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等形式,組織召開專題學習會,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牢把握安全生產工作方向;深入學習安全生產工作法律法規、技術規程、工作流程,堅持依法依規抓安全;深入學習企業所在領域的新技術、新方法,了解掌握轉型發展中對安全生產工作的新要求;深入學習安全隱患排查整治管控的系列辦法和措施,加快提升安全水平和基礎能力,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障。號召各級黨組織書記在專題學習中發揮領學作用,認真梳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應急管理的重要論述要點,深入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的豐富內涵,引導全體干部員工認清安全形勢、吸取安全教訓、堅決防范各類安全事故,并對如何抓好當前安全生產工作進行指導,使企業各機關、部門在當前和今后的安全生產工作中更具指導性、方向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創新學習模式。協同線上線下、國家安全教育大平臺和大資源,通過理論教學對國家安全知識進行系統梳理,在此基礎上,以案例、實操、體驗等方式對員工開展全方位立體式安全教育。通過建立“實踐菜單”,以“體驗式”安全教育為特色,幫助員工鞏固理論學習成果,增強安全實操能力,提升員工安全綜合素養,著力實現“人人學安全、人人知安全、人人懂安全”的安全教育培訓新模式。
“踐安”于行,把安全文化融入生產行為中
行為的背后是文化的力量,一個人的行為方式往往受他身邊的文化所影響。國有企業應充分發揮安全文化對于個人行為的浸潤作用,推動安全文化與生產行為深度融合,推動員工的生產行為更加規范有序、安全可靠,把安全文化、安全意識深度滲透到生產經營的各個細節之中,做到“踐安”于行,及時消除事故隱患,實現安全生產目標。
打造卓越執行力。安全文化建設的好與壞,關鍵取決于每位員工是否能夠把安全文化落實到行動中去。國有企業要以打造卓越執行力為出發點,持續探索將安全文化轉化為全體干部員工執行力的有效方法,推動安全理念和安全制度不折不扣地落實到現場、兌現到崗位、精細到個人,促進員工的知行統一。如制定企業《安全生產行為準則》,明確每個崗位的安全生產規范動作;大力推行精細化管理,實現對每天、每人、每處、每物的精細化管控;開展安全生產隱患全員大排查活動,及時全面排查具有安全隱患的生產方式并保障限時整改到位。
健全安全責任鏈。企業領導干部要率先垂范、深入一線,發揮“頭雁”效應,帶動全員安全履責,黨委班子成員下沉一線班組,跟班勞動,全過程參與設備巡視以及日常維護工作。公司安全督查日早會須有相關專業部門參加,每日共同安排現場和遠程稽查重點任務,將安全督查與專業工作相結合,形成反違章工作監督體系內部貫通、專業之間交叉融合、近端遠端兼顧互補的良好態勢。明確各個崗位員工的職責和權限,整理責任清單并簽署安全承諾書,組織開展“安全承諾亮劍”行動,將責任清單和安全承諾制作成桌簽,放置在每個員工的桌面上,讓全體員工每時每刻都被提醒,始終保持高度的安全責任心和使命感。
提升專業實操技能。選拔技術精湛、責任心強的專家、工匠組建專業實操教練團隊,嚴格對照各專業安全技能考評標準組織全體作業人員開展技能輪訓,打造安全技能過硬的專業隊伍。堅持“逢培必考”原則,對于基礎實操項目開展專項考核,要求人人必過關,推動安全素養、技能“雙提升”。組織開展專業技能競賽、師徒安全操作PK等實操技能提升活動,以技能比武加強員工的安全技能實踐訓練,提高員工的安全技能素養,鞏固安全生產防線。
“保安”于制,把安全文化融入制度建設中
“保安”于制,就是將安全意愿、意志外化為制度規定,把安全理念用制度的形式固化下來,這種制度是在認知、認同、內化的基礎上形成的,是安全文化建設的制度體現。國有企業要堅持從制度和機制層面落實“安全第一,生命至上”思想,推動安全理念的貫徹實現制度化、長效化。
健全風險評估與控制機制。建立務實高效的風險評估流程,定期識別和評估潛在的安全風險,確保對各類風險有清晰的認識和預判。建立和落實安全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性工作機制,深入推進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積極實施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工程。建立健全生產經營風險防控機制,定期檢查和評估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并進行必要的調整和改進。
健全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制。結合企業所在行業領域的安全生產發展規劃、產業政策等,持續健全完善企業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制度。對直接關系安全生產的部門及項目,實事求是開展評估,加強事后監管;對基層一線接不住、監督管理跟不上的情況要及時予以糾正;對釀成事故的要嚴肅追責。扎實開展企業安全生產大檢查,定期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活動,全面深入排查安全風險隱患,決不能浮于表面、查不出問題。建立“集團總臺賬、一分公司一臺賬、一部門一臺賬”的安全臺賬管理機制,全面摸清企業各類安全生產狀況,全覆蓋開展安全生產監管工作,仔細查隱患,切實做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不留死角、不留盲區。
健全安全責任考核機制。將安全生產責任納入績效考核體系,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引導員工高度重視安全工作,形成全員參與、全員負責的安全生產氛圍。統籌整合、科學設定安全生產考核指標,堅持定期考核與不定期考核相結合、靜態管理考核與動態作業考核相結合、履職業績考核與安全問題考核相結合、生產經營過程考核與安全生產結果考核相結合。完善獎懲機制,嚴格落實獎懲措施,對于安全生產做得好的單位和個人,要給予相應的獎勵和表彰;對于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不到位、存在安全隱患的單位和個人,要嚴肅處理,及時督促整改;對于整改不力的單位和個人,要按照規定進行處罰和追究責任。
安全文化如涓涓細流,溫養滋潤著企業的生命活力。建設積極正向的安全文化,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踏上新征程,國有企業要結合新目標新任務,在不斷厚植企業安全文化上持續發力,久久為功,以更加卓越的安全文化引領全體員工各司其職、恪盡職守,爭做安全文化的建設者、傳播者、守護者,為企業安全生產保駕護航,為推動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提供堅強安全保障。
(責任編輯:楊 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