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是全面從嚴治黨一項基礎性工作,是發現解決案件背后體制機制問題,推進懲、治、防并舉,不斷提升治理腐敗綜合效能的現實需要,是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重要一環。常態化做好查辦案件“后半篇文章”,是實現國有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按照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精神,國有企業要運用“全周期管理”方式,打造監督懲治、深度治理、固本培元的工作鏈條,探索建立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的工作閉環,在查清問題、依規依紀依法處置的同時,深挖問題根源,推動建章立制、堵塞漏洞,不斷提升查處案件的治本效能。
堅持“一案一融合”,完善監督治理體系貫通協調機制
國有企業要把以案促改工作放到全面從嚴治黨戰略部署中去思考謀劃、推動落實,準確把握一體推進“三不腐”和深化以案促改的內在聯系,把以案促改作為一體推進“三不腐”的有力抓手,切實提升做好以案促改工作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
完善權力配置和運行制約機制。要推動黨委全面監督、紀檢部門專責監督、黨的工作部門職能監督、黨的基層組織日常監督、黨員群眾民主監督的貫通融合,不斷健全各負其責、統一協調的責任格局,深入查找制度建設薄弱點、權力運行風險點、監督管理空白點,努力實現查處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效果。
促進監督體系與治理體系有機融合。要完善各類監督貫通協調機制,發揮黨內監督主導作用,促進黨內監督與其他各類監督有機貫通、形成合力,緊盯“關鍵少數”、緊盯權力運行關鍵環節,督促案發單位完善權責清單制度,推動用權公開,強化權力制約,推動各級黨組織履行好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主動將監督體系融入企業治理體系,促使監督成果向治理效能有機轉化,持續釋放監督治理疊加效能,助力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
實現高壓懲治與教育挽救的辯證統一。以案促改是深刻理解紀檢監察工作政治屬性的具體表現,能充分發揮教育挽救作用。精準把握“懲、治、防”辯證統一關系,用足用好案件查辦成果,持續深化以案促改、促建、促教,將正風肅紀與深化改革、制度完善、強化治理、教育警示貫通融合,不斷提升標本兼治綜合效應。
堅持“一案一總結”,推進執紀審查工作法治化規范化
國有企業要嚴格遵循程序和實體并重原則,不斷強化法治意識、程序意識、證據意識、監督意識和創新意識,在研究案件時,一并研究分析案發原因、監督短板、監管漏洞,確保一體謀劃、統籌推進。
深度挖掘以案促改促治。要堅持將懲治、預防、教育和挽救理念貫穿于案件查辦全過程,系統梳理本單位信訪舉報、問題線索及違紀違法案件情況,從案發單位部門、所涉業務領域、反映問題類型等多維度進行綜合分析研判,深挖細掘案件背后可能暗含的黨建弱化、責任缺位、管理短板、制度漏洞、員工失教等問題,有針對性提出以案促改意見建議,為后續綜合治理提供有力支撐和決策參考。
持續優化協同配合機制。對外,充分發揮反腐敗協調小組體制機制優勢,整合各類監督資源,定期收集整理巡視巡察、審計監督、內控檢查及業務稽核發現的易發多發問題,全面分析問題根源。對內,加強監督檢查、案件查辦等部門間溝通交流,及時通報相關情況,分析案發單位政治生態,共同剖析典型案件;建立查審協調會商機制,案件查辦和審理部門立足職能職責和案件辦理不同階段,從立案起就注重查找和梳理問題發生的根源漏洞,及時制定以案促改工作計劃,相互配合完善工作措施,共同發力推動整改,強化治本抓源綜合效果。
加強案件質量評查反饋。堅持問題導向,實施“一案一評查”、“一案一反饋”機制,組織召開案后總結交流會,審理組與審查組分享辦案經驗、交流辦案體會、提出改進建議,總結審查調查、案件審理等環節中采取的有效做法和創新舉措,反饋審理過程中發現的紀法條款的運用及以案促改建議等方面問題,既總結“前半篇文章”,又總結“后半篇文章”,在執紀審查工作體制機制上探索創新,在關鍵薄弱環節上完善突破,推動以案促改工作落地、責任落細,并貫穿監督檢查、審查調查各個環節。
堅持“一案一整改”,推動整體治理效能綜合提升
國有企業要緊緊圍繞企業改革發展大局,堅持查案開路、查改并舉,把以案促改與完善經營管理、強化監督制約和推進體制機制改革相結合,壓實業務部門的監管職責,透過個案,梳理案發單位部門或領域的廉潔風險點、制度漏洞和管理短板,以點及面提出針對性的整改完善建議,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成效。
聚焦典型案例推動制度建設。緊盯“四風”案件暴露出的突出問題,推動各級黨組織全面排查作風建設中的短板和不足,修訂完善公務接待、公務用車、會議管理等方面的制度規定;以選人用人、物資采購、招標選商、工程建設及財務報銷等領域案件為切入點,結合其他監督中發現的突出問題,深度剖析業務部門在流程設定、審核把關、響應反饋等方面存在的管理漏洞和經營風險,推動業務部門開展制度完善和流程再造。切實把“以案促建”的成果固化為剛性的制度規定,不斷織密扎緊管權管事管人的制度籠子。
防糾并重強化執行完善。形成“一案一總結、一案一剖析”常態化規范化運行制度,同步查辦案件、同步整改問題、同步建章立制的工作閉環,實現問題整改到全域提升的轉變。針對案件查辦發現的普遍性問題,一方面督促案發單位自我凈化、自我提高,及時下達監督建議,責令“舉一反三”自查自糾,堅決防止同類問題重復發生;另一方面推動業務主管部門認真落實監管責任,常態化開展所轄業務制度執行情況監督檢查,彰顯制度規定剛性要求,保障“以案促改”走深走實。
綜合施策確保長效常治。立足常、長,將高壓懲腐、建章立制、思想教育系統推進。用好“一涵兩書”,對案發單位執行黨規黨紀法律法規有偏差、日常管理不嚴格不到位、不擔當不作為、不認真履職等問題,明確提出整改措施、整改時限,督促責任單位查找監管漏洞、梳理監管盲點、改進監管方式,緊盯整改效果評估環節,通過聽取匯報、個別訪談、調閱資料、實地回訪及交流座談等方式對案發單位整改情況進行評估問效,既實地查看整改是否落實,又結合實際提出意見建議,推動案發單位整體治理效能提升。
堅持“一案一警示”,提升黨員干部紀律規矩意識
國有企業要將警示教育貫穿于各級黨組織的日常工作中、黨內生活中,引導全體黨員干部自省自律,推動以案促改工作向涉案單位、關聯單位、重點領域拓展延伸,讓執紀審查“后半篇文章”更加生動有力,讓黨員干部紀律教育入腦入心。
壓實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堅持業務上的問題在管黨治黨上找根源,查找案發單位落實“兩個責任”薄弱環節,深刻把握“樹木”和“森林”關系,著力凈化政治生態,把案發單位黨組織整改情況作為監督檢查重點,圍繞案件發現問題查找漏洞,有針對性地修訂、完善制度規定。
深化案件警示教育效果。堅持把警示教育作為落實以案促教工作的重要抓手,建立警示教育大會、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會、典型案例定期通報等常態化通報機制,把案例資源轉化為教育資源;以編印警示教育讀本、組織觀看警示教育片、“紀法大講堂”下基層等為重點,打通以案促教工作“最后一公里”,著力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
以嚴管厚愛激勵擔當作為。認真開展受處分黨員干部回訪談心工作,掌握回訪對象受處分后的思想變化、現實表現及學習、生活、工作狀況,認真聽取意見及建議,幫助協調解決他們遇到的困難,真誠傳遞組織的關心和幫扶;逐步完善“三個區分開來”減免責清單,探索建立容錯糾錯機制,在嚴格監督執紀基礎上強化正向激勵,促進干部輕裝上陣、擔當作為。
(責任編輯:木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