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科專業評價作為高校教學改革的指向標,對課程思政虛擬仿真教學開放共享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科專業評價為導向下的高校課程思政虛擬仿真教學開放共享機制包括硬件資源共享機制、軟件資源共享機制以及人才資源共享機制。針對目前面臨的實驗教學手段落后、學科交叉融合不夠、區域共享意識薄弱等挑戰,提出加快推進課程思政大數據云共享建設、制定統一的共享服務標準、建立動態評價體系等策略。
關鍵詞:本科專業評價;區域性虛擬仿真;開放共享
本科專業評價作為高校衡量教育質量的重要舉措,對高校教育數字化和課程思政創新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何在本科專業評價導向下,構建課程思政虛擬仿真教學的開放共享機制,成為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2023年2月28日,河南省召開本科專業評價和學分制改革動員部署暨加快一流專業建設工作會議,并隨之開展了多輪本科專業分級評價。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是高校實踐教學環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高校對課程思政數字實踐教學重視度的不斷提升,課程思政虛擬仿真教學的開放共享逐步成為高校降低教學平臺建設成本的有效手段。河南省依托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創建了“河南省高等學校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管理服務中心”,將全省區域性虛擬仿真項目進行統一管理,以本科專業評價為導向,通過構建“課程思政+虛擬仿真”教學服務體系,實現了全省課程思政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的開放共享。
一、專業評價導向下課程思政虛擬仿真教學開放共享機制
本科專業評價的過程,可以看作是各個高校用自己的尺子測量自己辦學質量的過程,能夠更客觀地對課程思政虛擬仿真教學的效果進行判斷,尋找虛擬仿真教學中開放共享的方向,厘清不同層次資源共享的機制,為更好地構建課程思政虛擬仿真教學開放共享機制提供指引。
(一)硬件資源共享機制
硬件資源共享涉及場地和實驗設備共享,主要是指不具備課程思政虛擬仿真必要實驗設備的高校向具備實驗設備的高校提出設備租用申請,并在設備所在高校進行教學。這種共享機制可以使學生在設備現場進行實驗操作,對虛擬仿真過程產生直觀感受;但在使用過程中遇到的故障、責任認定等需要相關協議明確約定。同時,這種共享機制往往受到設備租借使用時間與頻率的限制,實驗前必須與設備擁有方進行協商,確定合適的場地和實驗時間,以免與他人沖突。此外,高校間的地理距離也會影響實驗頻率,距離較近的高校之間更容易實現設備的有效共享。
(二)軟件資源共享機制
軟件資源共享涉及課程思政遠程網絡在線共享,主要指不具備實驗設備的高校通過遠程網絡在線操控設備完成虛擬仿真的共享。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具體課程思政教學內容可以通過互聯網在線平臺的形式實現共享。課程思政的教學形式和教學環節以視頻、音頻或軟件的形式在共享平臺上輕松傳遞,同時教學內容通過在線共享的仿真實驗工具進行。在此共享機制下,校內外用戶可通過預置的賬號實現遠程登錄完成實驗操作,打破時空的限制。教學環節的相關數據和實驗結果也能夠在線共享,教師可以通過實時反饋的實驗數據掌握學生實驗操作的質量,適時調整虛擬仿真教學方案。
(三)人才資源共享機制
人才資源共享涉及課程思政教師資源共享。學生參與虛擬仿真實驗離不開教師的指導,教師的思政水平和實驗操作水平決定著教學目標的完成率。然而,具備較高思政理論水平、豐富專業知識和熟練實驗操作技能的專職教師在當前仍是高校的稀缺資源。教師資源共享模式主要指教師隊伍資源的共建與共享。一方面,加強教師培訓與交流,通過分享教學經驗的方式讓教師們相互學習,促進業務能力提升。另一方面,教師可以跨學校進行授課和指導,以外聘教師的身份直接參與實驗教學全過程,實現師資的無差異化教學。
二、當前面臨的挑戰
當前,很多高校實驗教學常被看作理論教學的補充,缺乏對虛擬仿真資源的整體設計,應用虛擬仿真實驗進行獨立課程思政教學的機制尚未形成,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實驗教學手段落后
由于部屬高校和地方普通高校資金投入差距越來越大,因此在課程思政虛擬仿真實驗資源建設方面差異較大。地方普通高校往往在硬件建設方面實力較弱,不足以支撐虛擬仿真資源共享,并且在學科布局、師資素質、實驗場地、技術條件等方面也與部屬高校存在較大差距。因此,對于我國大多數省份來說,國家級虛擬仿真中心主要集中在老牌高校或“雙一流”高校,很多地方普通高校對虛擬仿真實驗中心的建設尚停留在謀劃階段,并沒有開展實質性工作。
(二)學科交叉融合不夠
從目前高校虛擬仿真教學情況來看,部分高校未達到思政教育與學科間融合發展的要求。特別是工科虛擬仿真平臺缺少思政元素,文科思政教學排斥虛擬仿真教學方式,課程思政與虛擬仿真協同發展仍然停留在口號層面,學科交叉尚未形成優勢互補態勢,大多數高校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需求的原始創新能力仍然有待提升。此外,實驗室的分散建設,形成了學科之間的藩籬,文科實驗室之間、文科與理工科實驗室之間、校際文科實驗室之間缺乏溝通,學科間資源無法開放共享,實驗效果差強人意。
(三)區域共享意識薄弱
高校實驗室尚未普遍形成資源共享的共識,有些高校擔心涉及知識產權問題,課程思政虛擬仿真實驗成果往往只在校內甚至院系內部進行共享,高校之間的虛擬仿真實驗資源相互封閉。部分高校管理者認識不到區域融合的重要意義,嚴重缺乏區域共享意識,甚至將實驗資源視作自己的私人資源。還有一些高校管理者沒有對虛擬仿真實驗室的資源共享進行整體設計,不同實驗室之間沒有形成有效的互聯互通,各類信息和網絡技術的支撐平臺還處于空白狀態,實驗資源信息的不對稱,制約了區域內不同高校間實驗資源的共享。
三、聚焦本科專業評價優化課程思政虛擬仿真教學開放共享機制的策略
(一)加快推進課程思政大數據云共享建設
加快建設課程思政虛擬仿真大數據云共享中心,是實現課程思政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資源開放共享的重要手段。大數據云共享中心能夠將相關實驗設備、數據、人才、資金有機整合在一起,集中管理、統一調配,由共享中心向各高校用戶開放,使用者通過賬號密碼獲取使用權限,切實起到打破時空限制、提高綜合利用率、降低投入成本的作用。通過大數據云共享中心匯聚各高校課程思政虛擬仿真系統的運行數據,進行統一動態監控,綜合處理分析,對利用率低或缺乏更新的實驗資源進行預警,為主管部門精準監管起到支撐作用。
(二)制定統一的共享服務標準
要統籌推進課程思政虛擬仿真實驗資源共享服務標準的制度,由教育主管部門整體設計、統一部署。同時,要明確課程思政虛擬仿真實驗設備、教學平臺、實驗操作的技術標準,在不同高校間構建統一的技術平臺,使用兼容的技術語言、遵循相同的行業標準,使不同高校之間的使用者能夠適應彼此的實驗環境。此外,還要建立統一的實驗資源開放共享制度標準,嚴格制定出規范的課程思政虛擬仿真實驗資源共享服務協議,立足長期合作、持續互認的原則,使共享服務協議成為虛擬仿真資源開放共享的制度保障。
(三)建立動態評價體系
要重視課程思政虛擬仿真實驗平臺的建設質量和考核體系的建立。教育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年度考核工作,建立年度考核體系,對資源建設不足、共享程度不夠等問題予以通報。同時,要對中心網站的鏈接內容的更新率和點擊率進行動態評價,切實提升課程思政虛擬仿真實驗平臺的網站服務水平。此外,要重視將課程思政虛擬仿真資源校外利用率作為年度評價指標之一,量化開放共享的頻次和時長,加強實驗資源共享和使用的狀況調查,以評價結果的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來推動課程思政虛擬仿真開放共享的落實。
本科專業評價可以提供專業視角,確保課程思政虛擬仿真教學貼合不同專業的知識體系和發展要求,促進教學目標的一致性。課程思政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的開放共享是一項非常系統的工作,要利用大數據、虛擬現實等技術,建設課程思政數字化體驗系統,重塑虛擬仿真實驗流程,提升實驗室設備管理效率,提升對師生實驗教學的服務層次。同時,需要結合高校的實際情況,由主管部門統籌協調,社會組織、科研機構、企業等多方力量協同合作,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機制。
參考文獻:
[1]李冉,李朝明,周仲魁.基于城市供水系統動態虛擬仿真實驗的課程思政教學模式[J].學園,2023(31).
[2]胡今鴻,李鴻飛,黃濤.高校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資源開放共享機制探究[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5(2).
[3]李海茗.關于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及資源共享的模式研究:以東盟財經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為例[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4(12).
[4]廖程靜.對醫學院校虛擬實驗室建設的思考[J].時代教育,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