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新醫改的不斷推進,基層醫療機構的財務會計管理問題變得更加復雜和重要。醫療機構作為提供醫療服務的單位,其財務管理不僅關系到醫療服務的質量、效率和可持續性,還直接影響著醫療機構的發展和運營。在新醫改的背景下,基層醫療機構面臨著諸多挑戰和機遇。新醫改要求醫療機構加強財務管理,提高財務透明度,規范財務會計核算,加強財務監管。這對基層醫療機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建立健全的財務管理體系,加強內部控制,規范會計核算,確保財務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新醫改也為基層醫療機構提供了發展機遇。政府對基層醫療機構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為基層醫療機構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支持。基層醫療機構可以通過提高財務會計管理水平,加強財務監管,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實現可持續發展。新醫改也為基層醫療機構提供了創新發展的機遇。隨著醫療科技的不斷進步和信息化的推廣應用,基層醫療機構可以通過引進先進的財務管理和信息系統,提高財務管理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服務質量。新醫改背景下,面對挑戰和機遇,基層醫療機構應加強財務管理,規范會計核算,提高財務透明度,實現可持續發展。同時要抓住機遇,創新財務管理模式,提升服務水平,實現跨越式發展。
《醫院財務管理》這本教材由向炎珍編寫,共分為4篇,包含16章內容。第一篇是關于醫院財務管理基礎,主要介紹了醫院財務管理與會計之間的聯系和區別,醫院財務管理的目標、方法、基本內容,以及醫院財務報告的解讀和財務分析等內容。這部分內容被歸納為后續各篇章內容的指導邏輯起點,是整個教材的理論支撐和實務操作的基礎。其中,醫院財務管理與會計的聯系和區別是理解醫院財務管理的重要起點。會計和財務管理雖然在內容和職能上有所重疊,但仍有顯著的區別。會計主要關注的是對經濟活動的記錄和報告,通過系統的方法記錄、分類和匯總醫院的經濟活動,提供有關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信息。而財務管理則關注資金的有效配置和使用,旨在通過規劃、控制和決策,優化醫院的財務資源配置,提高醫院整體財務效益。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會計提供的數據和信息是財務管理進行分析和決策的基礎,而財務管理的策略和決策又指導會計核算和報告的內容和方法。醫院財務管理的目標和方法為財務管理實踐提供了方向和手段。醫院財務管理的主要目標包括確保財務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通過合理配置和使用財務資源促進醫院的可持續發展,提高醫院資金的使用效率和經濟效益,確保醫院財務狀況的穩定性和流動性,并在此基礎上為醫院的戰略發展提供財務支持。常見的方法包括財務預算、財務控制、財務分析和決策支持等。通過這些方法,醫院能夠實現對財務活動的全面管理,確保財務目標的達成。醫院財務報告的解讀和財務分析是醫院財務管理的重要環節。醫院財務報告是反映醫院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重要工具,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等。財務報告的解讀需要財務管理人員具備扎實的會計基礎知識和敏銳的分析能力,通過對財務報告數據的分析,發現問題,提出改進措施,指導醫院的財務管理和決策。財務分析是通過對醫院財務數據的深入分析,評估醫院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發現潛在問題和風險,預見未來的發展趨勢,為醫院的財務管理和決策提供理論依據和數據支持。
第二篇討論了醫院的投資活動和資產管理,分別涵蓋了醫院投資管理和醫院國有資產管理。醫院投資管理主要涉及如何有效地配置和利用資金,以實現醫院資產的保值增值。醫院投資管理需要綜合考慮風險與收益的平衡,通過科學的決策方法和風險控制手段,實現投資收益的最大化。例如,醫院可以投資于醫療設備更新、科研項目、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以改善醫院的服務質量和效率,增強醫院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在實際操作中,投資管理需要嚴謹的前期調研、可行性分析以及后期的跟蹤評估,以確保投資項目的順利實施和預期收益的實現。醫院國有資產管理是確保國有資產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的重要環節。醫院作為公共衛生服務的提供者,其資產大部分為國有資產。國有資產管理包括資產的登記、評估、維護、使用和處置等多個方面。通過科學合理的資產管理,醫院可以實現資產的優化配置,提升資產使用效率,防止資產流失和資源浪費。同時,醫院還需要建立健全資產管理制度和內部控制體系,確保資產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醫院的投資活動和資產管理不僅是醫院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醫院可持續發展和提升醫療服務質量的重要保障。通過有效的投資管理,醫院可以實現資金的增值,提高醫療服務的質量和水平;通過嚴格的國有資產管理,醫院可以確保資產的安全和有效使用,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
第三篇涉及醫院的融資活動以及負債、凈資產管理。醫院的融資活動是確保醫院運營順利進行和實現戰略目標的重要保障。融資可以分為內源融資和外源融資,內源融資主要通過醫院內部積累的資金來滿足需求,如營收和利潤再投資;外源融資則包括銀行貸款、發行債券等方式。融資活動需要綜合考慮資金的成本、使用期限和風險等因素,以選擇最優的融資方案,確保資金的有效和合理使用。負債和凈資產管理是醫院財務管理的核心內容之一。負債管理主要關注醫院借款及其相應的償還計劃,確保醫院在保持負債水平合理的情況下,不影響正常運營和服務質量。負債管理可以通過控制債務成本、優化債務結構等方式實現。凈資產管理則關注醫院的所有者權益,包括資本管理、盈余分配和資本保值增值等方面。有效的凈資產管理可以增強醫院的財務穩健性和抗風險能力,為醫院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第四篇探討了醫院的運營活動財務管理,涵蓋了多個關鍵領域,是醫院財務管理的實務部分,也體現了醫院財務管理與企業財務管理的區別。醫院預算管理是制定和執行醫院財務計劃的基礎,通過合理編制預算來控制支出,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收入、物價、結算與票據管理負責管理醫院的收入來源、價格體系、結算流程和票據流轉,確保資金的及時回籠和賬務的準確性。支出、費用、成本管理則關注醫院的各項開銷,通過科學合理的成本控制,提升醫院的經濟效益。政府采購管理涉及醫院采購物資和服務的制度和流程,確保采購活動的公開、公正和透明。財政、科教項目及稅收管理涵蓋醫院的財政支持、科研項目資金管理以及稅收籌劃,確保財務資源的合理使用和稅務合規。經濟合同管理則涉及醫院各類合同的擬定、審核和執行,防范風險,保障合法權益。內部控制管理通過建立健全內控體系來規范財務行為,防范財務風險。最后,醫院業財一體化管理強調將財務管理與業務管理緊密結合,推動醫院整體運營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在新醫改背景下,基層醫療機構面臨著財務控制、效率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率等諸多挑戰,基層醫療機構需要更加準確地把握財務信息,為管理層決策提供良好支持。基層醫療機構在新醫改背景下的財務目標需側重醫療服務質量的提高、醫療資源的有效配置和醫療成本的控制。財務管理方法上,應該通過精細化的預算管理,合理規劃資金使用,支持醫院業務發展;成本控制是提高服務效率和降低運營成本的有效手段,需要分析醫療服務的成本構成,尋找節約空間。醫院財務管理應該包括資金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和資產管理等內容。在新醫改背景下,基層醫療機構需要注意加強資金的統籌使用,保障醫療服務的持續開展;收入管理則需要與醫保政策相結合,保障醫療服務的財務來源;支出管理方面,要精準控制各項費用開支,減少浪費;資產管理方面則要保護醫院的資產安全、增值,避免資源的浪費和閑置。在財務報告解讀和財務分析方面,基層醫療機構需要通過深入分析財務報告,發現潛在問題和風險,提出改進建議,為醫院財務管理和經營決策提供支持。財務分析將幫助醫院了解自身的財務狀況、成本構成、盈利能力等,為醫院的經濟決策提供參考,并為實施優化措施提供數據支持。在新醫改的背景下,基層醫療機構面臨著財政收支不平衡、資源匱乏等挑戰,因此,醫院的投資活動和資產管理顯得尤為關鍵。該部分涵蓋了醫院投資管理和醫院國有資產管理。有效的投資活動和資產管理可以幫助基層醫療機構合理利用資金和資源,實現財務穩定和持續發展。醫院投資管理是確保醫院資金能夠實現增值的重要手段。在新醫改背景下,基層醫療機構可能面臨著資金短缺的情況,因此如何進行有效的投資管理變得尤為重要。投資管理應考慮風險收益平衡,選擇適合的投資標的,控制投資風險,確保資金的穩健增值。同時,政策導向也可能影響醫院的投資方向,需要密切關注政策變化,合理規劃投資策略。醫院國有資產管理涉及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使用效率和安全保障等方面。在基層醫療機構中,國有資產可能是醫院最重要的財產,合理管理國有資產對于確保醫院的長期穩健發展至關重要。管理者應建立健全國有資產管理制度,對資產進行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同時要加強資產的安全保障和監督管理,防止損壞和濫用。基層醫療機構的財務會計管理問題主要體現在資金利用效率不高、資產配置不合理等方面。通過加強醫院投資管理,可以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利用效率,確保資金回籠和增值;通過規范國有資產管理,可以有效保障國有資產的安全和有效使用,提升醫院的財務穩定性和運營效率。此外,基層醫療機構還需重視財務風險管理,建立健全內部控制機制,預防和化解各類財務風險,確保財務安全和穩定。醫院融資活動是為了籌措資金以滿足醫院運營、建設和發展的需要。在新醫改的背景下,基層醫療機構可能面臨資金短缺的情況,因此可以靈活運用各種融資渠道,包括銀行貸款、發行債券、引入社會資本等方式。在進行融資活動時,醫院需要審慎評估融資需求和風險,選擇適合的融資方式和方案,以及合理控制資金成本,確保融資活動對醫院的長遠發展具有積極作用。醫院在進行融資活動的同時,需要管理好負債和凈資產,確保負債和凈資產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對于基層醫療機構來說,有效的負債管理能夠幫助醫院合理運用債務資金,增強資金的靈活性,提高運營效率;凈資產管理則要注重資產的質量和流動性,確保凈資產能夠有效支持醫院的發展戰略,保持財務健康穩定。基層醫療機構的財務會計管理問題主要表現在資金困難、成本高等方面。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加強融資活動和負債、凈資產管理,基層醫療機構可以更好地解決資金問題,保障醫院的正常運營和發展。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醫院在進行融資活動時應該合規經營,遵守相關法規和規定,防范融資風險,確保醫院的財務安全和可持續發展。
在新醫改的背景下,基層醫療機構面臨著財政緊張、資源有限、監管嚴格等挑戰,因此醫院財務管理基礎的重要性更加突顯。本文結合《醫院財務管理》針對新醫改背景下基層醫療機構的財務會計管理問題,討論了醫院的投資活動、資產管理、融資活動以及負債、凈資產管理。在新醫改的背景下,基層醫療機構需要加強財務管理工作,特別關注公益性與可持續發展。醫院在進行財務管理時,應注重資金的安全性和流動性、財務資源的有效配置、財務信息的準確性和及時性、資金利用效率等方面。有效的財務管理方法將有助于醫院實現財務管理目標,提升財務績效。在投資活動、資產管理、融資活動以及負債、凈資產管理方面,醫院需要注重風險管理、合規經營、財務可持續性等。通過合理規劃資金運作、優化資源配置、控制財務風險等措施,基層醫療機構是能夠實現健康發展、提升經濟效益的。因此,在新醫改的大背景下,基層醫療機構應加強財務會計管理基礎的學習與實踐,不斷提升財務管理水平,以適應新形勢下的發展要求,保障醫院的可持續發展和服務質量,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和穩定的醫療服務。
書評人簡介:夏鋮鋮,女,在職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績效管理與社會保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