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一種國際通用語,英語在文化交流、商業交流、科技合作等方面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然而,僅有語言知識遠遠不夠,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有效地進行交流,是英語學習者必須面臨的重要課題。在此背景下,英語語用教學逐漸成為語言教育領域中備受關注的一個方面。英語語用學關注語言使用的實際情況,即人在特定語境中如何使用語言來進行交流和實現交際目的。而跨文化交際則涉及到文化差異對語言理解和交際效果的影響。這意味著,語用能力不僅是語言知識和技能的體現,更是文化認知與交際能力的綜合表現。因此,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語用能力,幫助他們掌握跨文化交際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跨文化交際與英語教學融合途徑研究》一書是探討跨文化交際如何與英語教學有效融合的學術著作,由袁婷、牛曉莉和黃婧共同撰寫。全書從理論到實踐,系統地探討了跨文化交際與英語教學的相互作用,力圖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個綜合性的指導框架。作者首先對跨文化交際的理論認知進行詳細闡述,探討了其中的文化差異、價值觀、思維方式等重要元素。教師可以結合當今全球化的背景,引入豐富多樣的跨文化素材和資源,通過多媒體教學、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形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跨文化交際實踐,提高他們的跨文化意識和能力。這一系列融合策略,幫助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有效引入跨文化交際理論。這些策略包括但不限于設置跨文化交際目標、設計多元文化教學任務、組織文化交流活動、引導學生進行跨文化反思等。通過這些策略的運用,教師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升,培養他們具有包容性和開放性的國際視野,為他們未來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該書還介紹了在跨文化交際背景下構建的英語教學模式。這種模式強調將跨文化交際元素融入到英語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從課程設計到教學實施,以促進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和意識的提升。教師可以通過選取涵蓋不同文化背景的教材、設計跨文化交際任務和項目,引導學生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培養他們的跨文化溝通能力和文化包容性。該書詳細描述了協作學習模式在跨文化交際教學中的應用。協作學習通過小組合作、互動交流的方式,促進學生在互助互補中共同學習、共同進步,提高他們的團隊合作能力和跨文化交際技能。教師可以組織跨文化小組項目、對等學習伙伴制度等形式,激發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文化交流能力,使他們在共同合作中體驗跨文化交際的樂趣和挑戰。最后,通過設計具體任務,提升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的語言使用能力。教師可以設置與跨文化交際相關的任務,如模擬跨文化交際場景的角色扮演、撰寫跨文化交際報告等,讓學生在實踐中嘗試跨文化交際技能,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化適應能力。這種任務型教學模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
跨文化交際背景下的英語語用教學策略可以將這些基本教學環節與跨文化元素結合,形成系統化的教學模式。例如,在聽力和口語練習中,可以引入跨文化交際場景,幫助學生適應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方式。理解不同文化中的語言與非語言符號是進行有效跨文化溝通的前提,這對于設計跨文化交際背景下的英語語用教學策略至關重要。語用教學中可以引入面部表情、手勢等非語言交際元素,幫助學生更全面理解不同文化的溝通方式。通過介紹傳統教學方法、沉浸式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幫助教師選擇適合自己教學目標和學生特點的方法。結合跨文化交際視角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使英語教學不僅關注語言技能的傳授,而且重視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
課程開始時,教師應明確跨文化交際的教學目標,包括:提高學生對不同文化背景的理解、培養他們在跨文化情境中的溝通技巧、增強他們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持續關注這些目標的實現情況。例如,可以通過階段性評估、課堂互動和學生反饋等方式,檢驗學生是否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明確的目標不僅為教學提供了方向,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他們有針對性地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多元文化教學任務的設計是提升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關鍵。教師可以通過設計覆蓋不同文化背景的任務,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運用所學語言。例如,可以讓學生進行模擬跨文化交際場景的角色扮演,如商務會議、旅游咨詢等;還可以讓學生撰寫跨文化交際報告,分析不同文化中的禮儀、習俗和價值觀。這些任務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和適應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際方式,還能提高他們的語言應用能力和文化敏感度。文化交流活動是豐富學生文化體驗的重要途徑。教師可以邀請外籍講師來校講座,分享他們的文化背景和跨文化交際經驗;還可以舉辦文化節日活動,如中國春節、美國感恩節等,讓學生親身體驗不同文化的節慶習俗。此外,參加國際交流項目,如短期留學、國際夏令營等,也能極大地增強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這些活動不僅能拓寬學生的國際視野,還能為他們提供真實的跨文化交際機會,使他們在實際交流中鍛煉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反思是提升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重要環節。教師應鼓勵學生對跨文化交際經歷進行反思和總結,通過撰寫反思日志、參與討論會等方式,加深對跨文化交際的理解。例如,學生可以記錄自己在跨文化交際中的成功經驗和遇到的挑戰,分析原因并提出改進措施;在討論會上,學生可以分享自己的反思成果,與同學互相交流,取長補短。通過反思,學生不僅能更深入地理解跨文化交際的復雜性,還能不斷調整和優化自己的交際策略,提高跨文化交際的有效性。通過設置跨文化交際目標、設計多元文化教學任務、組織文化交流活動和引導跨文化反思,教師可以在實際教學中有效引入跨文化交際理論。這些策略不僅能提升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還能培養他們的文化包容性和國際視野,為他們未來在多元文化社會中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通過明確設定跨文化交際的教學目標、設計多元文化的教學任務、組織豐富的文化交流活動以及引導學生進行跨文化反思,教師可以有效地將跨文化交際理論融入到英語教學的各個環節中。設定明確的跨文化交際目標,可以為教師和學生提供清晰的方向和衡量進步的標準,使教學活動更具針對性和效果;設計多元文化教學任務,讓學生在真實跨文化情境中運用語言,不僅提升了他們的語用能力,還增強了他們對文化差異的敏感度;通過組織文化交流活動,學生可以獲得第一手的跨文化體驗,進一步豐富他們的文化背景知識和實際交際技巧;最后,通過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跨文化反思,他們可以總結經驗,發現不足,不斷優化自己的跨文化交際策略。
書評人簡介:徐靜俊,女,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英語教學。
黃秋姮,女,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英語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