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絞痛是由于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引起心肌短暫缺血缺氧,表現為胸痛或不適的綜合征,是冠心病的常見癥狀。當冠狀動脈供血不足時,心肌缺血缺氧產生酸性代謝產物,刺激神經導致痛感。居家護理是心絞痛患者康復過程中的重要環節,需要患者和家屬的共同努力。本文將介紹心絞痛患者居家護理的要點。
心絞痛急性發作的癥狀
(1)胸痛:胸痛是心絞痛最常見的癥狀,疼痛部位多位于胸骨后、心前區,可放射至左肩部、左上臂部,甚至下頜、牙齒等部位。疼痛性質多為悶痛、壓榨性疼痛或憋悶感,而非刺痛或針扎樣疼痛。(2)胸悶、氣促:患者可能感到胸部有壓迫感,呼吸不暢,需要深呼吸或嘆氣得以緩解。(3)乏力、惡心: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全身乏力、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4)呼吸困難:在心絞痛發作時,患者可能感到呼吸困難,需要增加呼吸頻率或深度以獲取足夠的氧氣。(5)其他癥狀:患者還可能出現心率過速或過緩、便秘、四肢發冷、心前區有燒灼感、窒息感和緊縮感等癥狀。這與過度勞累、情緒激動、寒冷刺激等因素有關。
需注意,心絞痛一般持續3~5 min,休息或使用硝酸甘油等藥物可迅速緩解。若癥狀持續或加劇,需警惕急性心肌梗死,及時就醫。心絞痛癥狀因人而異,有些患者可能沒有明顯胸痛,而是其他不典型癥狀。
心絞痛患者的居家護理
消除誘發因素
(1)情緒管理:大多數心絞痛的發作都有其固定或相似的誘因,如情緒激動、焦慮、憤怒、精神緊張等。患者應根據個人情況,調整體力活動量,避免情緒大起大落。家屬應給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和鼓勵,幫助其保持情緒穩定。(2)環境調整:突然受到寒冷刺激也可能誘發心絞痛,因此要注意天氣變化,尤其在寒冷天氣下,患者要做到防寒保暖,避免受涼。(3)生活習慣:患者應控制飲食量,避免暴飲暴食;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保證充足睡眠。
改變飲食結構
限制高脂肪食物的攝入,如肥肉、油炸食品等,以減少血脂升高對心血管的負面影響。肥胖是心絞痛的危險因素之一,因此患者應控制體重,避免過度肥胖。吸煙和飲酒都可能加重心血管負擔,誘發心絞痛。患者應盡早戒煙,限制酒精攝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纖維和維生素的食物,有助于降低血脂、血壓和血糖水平,保護心血管健康。
注意癥狀變化
患者需留意心絞痛發作時癥狀及誘因的改變。若癥狀頻繁、持續時間增長或加劇(伴隨惡心、大汗等),應立即就醫。硝酸甘油是常用的心絞痛緩解藥,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掌握其副作用和注意事項。心絞痛發作時,應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并尋求醫療幫助。此外,患者應定期到醫院進行復診和檢查,評估病情變化和治療效果,根據醫生建議調整治療方案。
其他注意事項
在醫生指導下,患者可以進行適度的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以增強心肺功能和促進康復,但需謹防劇烈運動和過度勞累。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避免過度用力或突然用力的動作,如提重物、用力排便等,以免誘發心絞痛。用力排便可能誘發心絞痛,因此患者應保持大便通暢,避免便秘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