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基于因素法的黃河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標準研究

2024-12-31 00:00:00田貴良包云香胡豪
人民黃河 2024年11期

摘 要:為完善黃河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慮黃河流域九省(區)的財政預算收入、人口等經濟社會狀況和生態保護治理工作成效,基于九?。▍^)社會經濟統計數據,采用因素法測算了2021 年黃河流域橫向生態補償資金籌集總額及各?。▍^)政府財政出資額、分配額。結果顯示:1)2021 年黃河流域橫向生態補償資金籌集總額為56.18 億元,其中中央財政縱向轉移支付46.18 億元、各省(區)政府財政出資10.00 億元;2)上中游水源涵養和生態保護治理區各省份橫向生態補償資金分配額相對較高,而中下游水源涵養和生態保護受益區省份分配額相對較低,這有利于鼓勵上游省份進一步積極開展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3)流域中下游經濟相對發達地區通常為生態保護的受益地區,在黃河流域橫向生態補償資金籌集中有重要支撐作用,因此鼓勵中下游經濟較發達地區加大對流域橫向生態補償的財政支持;4)因素法在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標準的核算中體現出公平性和科學性,有助于平衡流域生態保護治理的生態環境效益與經濟利益。建議:繼續加大黃河流域橫向生態補償力度,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調節的多元生態補償機制。

關鍵詞:橫向生態補償;補償標準;因素法;黃河流域

中圖分類號:F062.2;X171;TV882.1 文獻標志碼:A doi:10.3969/ j.issn.1000-1379.2024.11.002

引用格式:田貴良,包云香,胡豪.基于因素法的黃河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標準研究[J].人民黃河,2024,46(11):9-14,21.

0 引言

黃河流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與經濟地帶,其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關乎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重大國家戰略[1-2] 。近年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治理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水資源短缺、自然生態脆弱、水沙關系不協調等問題仍較為突出[3-5] 。受地理條件、行政區分割等制約[6] ,流域各省(區)在生態治理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利益競爭性問題突出而協同性不足[7] ,嚴重制約了黃河流域的高質量發展。流域生態環境在本質上具有公共物品屬性,生態治理的外部性難以量化[8] ,因而在流域生態保護和治理中易出現“公地悲劇”現象[7] 和“搭便車”心理。

生態補償通過對生態環境保護者和生態利益受損方進行一定補償,使生態保護治理外部性內部化[9] ,可有效提高生態保護的“私人”收益,激勵更多主體積極開展生態環境保護。按照補償主客體的不同,流域生態補償可分為縱向補償(中央財政向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利益受損的行政區予以補償)與橫向補償(生態環境受益行政區向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利益受損的行政區予以補償)兩種模式,不同的補償模式將產生不同的生態治理效果[10] 。相較于縱向補償模式,橫向補償模式可有效緩解中央財政壓力,且通過內部化流域生態治理的外部性,推動流域整體生態治理效率的提高,因此該補償模式成為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高效和有力手段[11] 。

生態補償標準核算(即確定能使流域上下游行政區達成協議,且使流域生態補償成本最小、生態環境改善效果最好、整體帕累托效率最高的生態補償額度)是流域生態補償的核心。生態補償標準核算方法有機會成本法、支付意愿法、水資源價值法、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法、水質水量保護目標核算法等[12-14] ,由于這些方法各有優缺點和局限性(如:機會成本法估算流域上游行政區開展生態保護治理工作涉及的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該方法只核算生態治理、保護工作付出的成本,生態建設者并未受益,對其激勵作用不足;支付意愿法通過構建假想市場,調查人們對生態環境改善的支付意愿或接受補償意愿,進而提出受償標準的上限,該方法主觀性較強,無法完全體現生態系統的功能價值;水資源價值法以水量和水質為指標,忽略了水生態的其他價值和流域生態系統的價值;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法克服了水資源價值法的局限性,對生態系統提供的自然資源和生態服務進行量化,但存在重復計算、量化標準不統一等問題,導致生態補償標準偏高、生態環境受益地區難以承受,可操作性受到較大影響),因此目前在實際應用中尚無普遍認可的統一方法。

核算黃河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標準,應統籌考慮各地區的自然物質條件與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協調生態保護者與受益者的利益關系,兼具合理公平性和全面高效性,以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和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雙贏。為此,本文基于2021 年沿黃九?。▍^)氣候、資源、環境、經濟、社會及生態保護治理工作成效統計數據,采取因素法對黃河流域橫向生態補償資金的籌集及分配標準進行探討,以期為完善黃河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經驗證據和思路。

1 流域概況和數據來源

1.1 流域概況

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發源于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脈,自西向東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陜西、河南、山東九?。▍^),在山東省境內注入渤海,全長5 464 km。黃河流域自西向東橫跨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黃淮海平原,流域面積達79.5萬km2,是我國重要生態廊道,也是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區域[15] 。黃河流域涵蓋森林、濕地、草原、荒漠等多種土地類型[16] ,擁有礦產、煤炭、天然氣等豐富的自然資源[17] ,是我國煤炭、電力生產以及工農業發展的重要基地,在國家發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中處于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

1.2 數據來源

本文基于社會經濟統計數據開展研究,其來源于國家統計局、沿黃各?。▍^)2021 年生態環境狀況公報,2021 年黃河流域水資源公報、2021 年中國水資源公報,國家鄉村振興局、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和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數據等。由于黃河流域邊界與沿黃九?。▍^)行政邊界不完全重合,以省級統計數據作為流域生態補償標準的核算基礎有失科學性與公平性,因此為提高補償標準核算的嚴謹度、保障流域內各行政單位的生態和經濟利益,依據各?。▍^)在黃河流域內的面積占各?。▍^)總面積的比例對社會經濟統計數據進行折算。

2 研究方法

2.1 因素法

因素法常用于財政轉移支付資金的分配,其綜合考慮相關因素(變量)[18] ,賦予各因素相應的權重,并結合特殊因素和實際情況(如財政困難程度、支出成本、績效等)對權重加以修正[19] ,以公式化方法測算財政轉移支付的數額。

近年來,福建省、江西省、浙江省等多地利用該方法開展了流域生態補償創新實踐,取得了較好的補償效果。目前,黃河流域橫向生態補償主要以水質、水量為標準,具有高效簡捷的優點,但考慮因素較單一,未能充分實現外部性流域生態治理的內部化,對生態保護主體的激勵不足。為此,本研究采用因素法,參考已開展實踐省份的經驗,結合黃河流域生態補償的特點和流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等,選取生態環境要素和生態保護治理工作成效等相關變量,對黃河流域2021 年橫向生態補償標準進行測算。

2.2 生態補償資金籌集

2.2.1 中央財政縱向轉移支付資金

為推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激勵地方政府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與民生改善,我國從2011 年起正式施行《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辦法》(簡稱《辦法》),通過中央財政在均衡性轉移支付項目中設立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對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包括青海三江源、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等保護區,限制或禁止開發區,生態環境保護較好的省份)予以補償。

黃河流域覆蓋三江源草原草甸濕地生態功能區、甘南黃河重要水源補給生態功能區、祁連山冰川與水源涵養生態功能區等多個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在我國生態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 。為提高縱向轉移支付資金利用效率、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本文采取整合中央財政對黃河流域九?。▍^)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資金的辦法,根據各?。▍^)生態修復、保護治理成效等因素進行再分配,以充分調動上游地區開展生態保護、治理、修復工作的積極性。

2.2.2 各?。▍^)政府財政出資

2020 年,財政部、生態環境部、水利部和國家林草局聯合制定了《支持引導黃河全流域建立橫向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實施方案》(簡稱《方案》),強調“保護責任共擔、流域環境共治、生態效益共享”的原則,鼓勵沿黃九?。?區) 開展橫向生態補償模式的實踐探索[21] 。參考黃河流域已有的部分橫向生態補償實踐(見表1),以10 億元為補償資金籌集總額,考慮沿黃各省(區)的經濟發展、人口等狀況,選取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和人口兩大因素核算各?。▍^)出資金額,核算公式為

式中:Si 為?。▍^)i 的出資金額,a1、a2 分別為財政一般預算收入、人口兩大因素的權重(采用熵權法確定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和人口兩大因素的權重分別為0.522 4 和0.477 6),fi 為省(區)i 財政一般預算收入,pi 為?。▍^)i 人口,bi 為?。▍^)i 在黃河流域內的面積占比。

2.3 生態補償資金分配

根據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特征和《方案》中的“結果導向、講求實效”基本原則,采用因素法結合各省(區)補償系數對籌集的補償資金進行分配,以全面客觀反映各?。▍^)生態保護、治理、修復等工作成效,充分凸顯對提供優良生態產品的利益補償。

2.3.1 生態補償資金分配因素指標及權重設定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于2021 年印發的《關于深化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改革的意見》要求:聚焦重要生態環境要素、完善分類補償制度,健全以生態環境要素為實施對象的分類補償制度,綜合考慮生態保護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生態保護成效等因素確定補償水平,對不同要素的生態保護成本予以適度補償[22] 。為此,本研究選取水源涵養、水資源貢獻、水質改善、用水效率4 個因素和水源涵養面積、水土流失面積、環境空氣優良天數比例等8 個指標(見表2),其中水源涵養面積指各省(區) 森林、草地和濕地面積之和,水資源貢獻量為各?。▍^)水資源總量與實際用水量之差。

指標權重的確定方法有專家調查法、層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熵權法等。相較于其他方法,熵權法基于指標固有的信息對其效用價值進行賦權,克服了人為主觀因素賦權導致的偏差,計算簡便且客觀性較強,因此本研究采用熵權法對指標進行賦權[23-26] 。

2.3.2 各?。▍^)補償系數設定

為鼓勵黃河上游省份更好地開展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為當地和下游地區提供優質水資源和生態產品,其補償系數應比下游省份的大。參考《福建省重點流域生態保護補償辦法(2017 年修訂)》《江西省流域生態補償辦法(試行)》等,初步設定黃河上游地區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四?。▍^)的補償系數為2.000,中游地區陜西、山西兩省的補償系數為1.400,下游地區山東省的補償系數為0.750,同屬上中游的內蒙古補償系數取上中游的均值1.700,同屬中下游的河南省取中下游的平均值1.075。

在初設補償系數的基礎上,對有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省份予以適當傾斜(補償系數提高20%),以促進生態補償帶動鄉村振興取得顯著成效,著力改善人民群眾生活。根據國家鄉村振興局提供的數據,2021年除山西、河南和山東三省外,其他沿黃六?。▍^)均有數量不等(5~25 個)的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據此對這六?。▍^)的初設補償系數進行調整,最終得到九?。▍^)補償系數:青海、四川、甘肅、寧夏為2.400,內蒙古為2.040,陜西為1.680,山西為1.400,河南為1.075,山東為0.750。

2.3.3 補償資金分配

在設定分配因素指標及其權重和各?。▍^)補償系數的基礎上,以公式化方式測算沿黃九?。▍^)橫向生態補償標準(橫向生態補償資金分配額),公式為

Di = S[0.261 6ci bi wi / Σ(ci bi wi ) + 0.078 7ci bi ei /Σ(ci bi ei ) + 0.129 7ci bi qi / Σ(ci bi qi ) +0.168 5ci bi mi / Σ(ci bi mi ) + 0.106 6ci bi ji /Σ(ci bi ji ) + 0.062 7ci bi gi / Σ(ci bi gi ) +0.103 4ci bi li / Σ(ci bi li ) + 0.088 8ci bi ki /Σ(ci bi ki )](2)

式中:Di為?。▍^)i 橫向生態補償標準,S 為黃河流域橫向生態補償金總額(即專項資金整合與各省份籌集資金之和),ci為?。▍^)i 的地區補償系數,bi為省(區)i 在黃河流域內面積占比,wi 為?。▍^) i 水源涵養面積,ei為省(區)i 水土流失面積,qi為?。▍^)i 環境空氣優良天數比例,mi 為?。▍^) i 水資源貢獻量,ji 為省(區)i 地表水Ⅰ~ Ⅲ類斷面比例,gi 、li 分別為?。▍^)i萬元GDP 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ki 為省(區)i 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

3 結果與討論

3.1 生態補償資金籌集計算結果

1)中央財政縱向轉移支付資金。根據財政部《關于2021 年中央對地方第二批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預算的通知》,2021 年中央縱向轉移支付總額為881.895 億元,其中沿黃九?。▍^)獲得轉移支付分配額度為317.49 億元,根據各省(區)在黃河流域內的面積占比折算的黃河流域重點生態功能區縱向轉移支付額度為46.18 億元,見表3。從黃河流域整體來看,縱向轉移支付資金大致呈現從上游向下游遞減的趨勢。四川和山東兩省由于在黃河流域內面積較小,因此分配額度也較小,僅分別為0.99 億元和0.79 億元。

2)各省(區)政府財政出資。按照10.00 億元的籌資總額,根據式(1)測算的黃河流域各?。▍^)政府財政出資額見表3,其中:陜西、內蒙古、山西等省份出資相對較多,原因是財政收入較高、人口密集且在黃河流域內面積占比較大;寧夏和青海出資相對較少。

綜上,2021 年度黃河流域橫向生態補償資金籌集總額為56.18 億元。

3.2 生態補償資金分配

基于因素法和2021 年黃河流域九?。▍^)在水源涵養、水資源貢獻、水質改善和用水效率四方面的工作成效,按照式(2)測算各省(區)的橫向生態補償資金分配額,結果見表4。

由表4 所列測算結果可知,2021 年黃河流域各?。▍^)橫向生態補償資金分配額大致呈現從上游向下游遞減趨勢,上中游水源涵養區和生態保護治理區各?。▍^)的分配額相對較高,而水源涵養和生態保護受益區的下游省份的分配額相對較低。其中:分配給上游內蒙古、青海和甘肅三省(區)的橫向生態補償資金為41.62 億元,占比合計達74.09%;分配給下游山東、河南兩省的橫向生態補償資金為0.99 億元,占比合計為1.76%。

各省(區)橫向生態補償資金分配額與籌集總額對比(把二者之差稱為橫向生態補償凈值) 可知:山東、河南、陜西、山西、寧夏五?。▍^)的橫向生態補償凈值為負值,其中有4 個省屬中下游地區;位于上中游的青海、四川、甘肅、內蒙古四?。▍^)的橫向生態補償凈值為正值。

3.3 討論

綜合考慮黃河流域各?。▍^)的財政一般預算收入、人口兩大因素和生態保護治理工作成效,運用因素法測算2021 年黃河流域橫向生態補償資金籌集總額為56.18 億元,其中46.18 億元來自中央財政縱向轉移支付、10.00 億元來自各省(區)政府財政出資。

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沿黃軍民和黃河建設者開展了大規模的黃河保護治理工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2] 。然而,黃河流域生態系統仍較為脆弱,尤其是上游地區北部[27] 。Zhou 等[28] 研究表明,黃河流域上、中、下游地區生態服務價值存在顯著的地理空間差異,具體表現為上游>中游>下游。這一研究結論與上述黃河流域橫向生態補償資金分配額測算結果(上游占比大、下游占比小)相吻合,即應主要對黃河上游地區開展生態補償。

從經濟角度來看,經濟發達地區在黃河流域橫向生態補償中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張倩[29] 認為經濟、環境偏好等因素顯著影響黃河流域各省(區)參與橫向生態補償的意愿與能力。Guo 等[30] 對長江經濟帶生態補償政策的研究表明,經濟高度發達的下游地區往往較早施行生態補償政策,且具有較強烈的生態保護意愿。上述測算結果表明,在生態補償資金籌集環節,黃河中下游經濟相對較發達地區的貢獻大于上游地區的;在生態補償資金分配環節,中下游經濟相對較發達地區根據生態服務價值受益程度對上游經濟欠發達地區予以資金支持,即橫向生態補償資金分配偏向上中游地區。因此,鼓勵中下游經濟較發達地區加大對流域橫向生態補償的財政支持。

從橫向生態補償的規模與效果來看,因素法較好地體現了橫向生態補償的公平性,有助于實現生態環境治理外部性的內部化。基于“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黃河流域中下游地區應對上游地區給予合理的補償以彌補其生態治理的成本與經濟損失,激發其更積極地開展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因此,上游省(區)的橫向生態補償凈值應保持合理的正值。測算結果顯示:除寧夏外,2021 年黃河流域上游其他四?。▍^)的橫向生態補償凈值均為正值,中下游四省的橫向生態補償凈值均為負值,體現出因素法在橫向生態補償標準核算中的公平性與合理性。

綜上,為提高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治理及橫向生態補償的可及性,中央財政和地方政府應根據流域生態保護與治理工作成效、地區經濟發展狀況等因素,重點提升對上游地區和經濟欠發達地區的生態轉移支付力度。

4 結論與建議

4.1 主要結論

1)采用因素法測算的2021 年黃河流域橫向生態補償資金籌集總額為56.18 億元,其中中央財政縱向轉移支付46.18 億元、各?。▍^)政府財政出資10.00億元。

2)2021 年黃河上中游水源涵養區和生態保護治理區各?。▍^)橫向生態補償資金分配額相對較高,而中下游水源涵養和生態保護受益區?。▍^)分配額相對較低,這有利于鼓勵上游?。▍^)進一步積極開展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

3)流域中下游經濟相對發達地區通常為流域生態保護的受益地區,在黃河流域橫向生態補償資金籌集中有重要支撐作用,因此鼓勵中下游經濟較發達地區加大對流域橫向生態補償的財政支持。

4)因素法在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標準的核算中體現出公平性和科學性,有助于平衡流域生態保護治理的生態環境效益與經濟利益。

4.2 政策建議

1)繼續加大黃河流域橫向生態補償力度。針對黃河上中游地區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矛盾,繼續加大中央財政對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黃河上中游地區)的轉移支付力度和主導作用,統籌推進重點生態功能區和經濟欠發達地區生態建設;中下游經濟相對較發達的省份,設立專門的流域橫向生態補償基金,提高生態補償在財政預算支出中的比例,保障生態補償資金供給,提高上中游地區生態治理的積極性和可持續性。

2)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調節的多元生態補償機制。目前,黃河流域生態補償主要是中央財政縱向轉移支付,各省(區)政府財政籌資規模較小且參與流域橫向生態補償的意愿和驅動力不足。因此,應發揮多主體作用,建立政府主導-市場調節-社會參與的多元化(資金、技術、人才等)生態補償機制,促進生態保護者與受益者良性互動。

參考文獻:

[1] 陳耀,張可云,陳曉東,等.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J].區域經濟評論,2020(1):8-22.

[2] 習近平.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J].中國水利,2019(20):1-3.

[3] 徐勇,王傳勝.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框架、路徑與對策[J].中國科學院院刊,2020,35(7):875-883.

[4] 董戰峰,郝春旭,璩愛玉,等.黃河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建設的思路與重點[J].生態經濟,2020,36(2):196-201.

[5] 王金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思考[J].環境保護,2020,48(增刊1):18-21.

[6] 肖安寶,肖哲.生態保護前提下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難點及對策[J].中州學刊,2022(3):80-87.

[7] 周偉.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地方政府協同治理的內涵意蘊、應然邏輯及實現機制[J]. 寧夏社會科學,2021(1):128-136.

[8] 谷國鋒,黃亮,李洪波.基于公共物品理論的生態補償模式研究[J].商業研究,2010(3):33-36.

[9] 孫翔,王玢,董戰峰.流域生態補償:理論基礎與模式創新[J].改革,2021(8):145-155.

[10] 宋麗穎,楊潭.轉移支付對黃河流域環境治理的效果分析[J].經濟地理,2016,36(9):166-172,191.

[11] 馬軍旗,樂章.黃河流域生態補償的水環境治理效應:基于雙重差分方法的檢驗[J].資源科學,2021,43(11):2277-2288.

[12] 段靖,嚴巖,王丹寅,等.流域生態補償標準中成本核算的原理分析與方法改進[J].生態學報,2010,30(1):221-227.

[13] 葛顏祥,梁麗娟,王蓓蓓,等.黃河流域居民生態補償意愿及支付水平分析:以山東省為例[J].中國農村經濟,2009(10):77-85.

[14] 潘美晨,宋波.受償意愿在確定生態補償標準上下限中的作用[J].中國環境科學,2021,41(4):1932-1939.

[15] 徐輝,師諾,武玲玲,等.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水平測度及其時空演變[J].資源科學,2020,42(1):115-126.

[16] 崔盼盼,趙媛,夏四友,等.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與高質量發展測度及時空耦合特征[J].經濟地理,2020,40(5):49-57,80.

[17] 陸大道,孫東琪.黃河流域的綜合治理與可持續發展[J].地理學報,2019,74(12):2431-2436.

[18] 佚名.財政部關于印發《中央對地方專項轉移支付管理辦法》的通知[J].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文告,2016(3):47-57.

[19] 佚名.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推進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工作的指導意見[J].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22(18):11-15.

[20] 張廉,段慶林,王林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報告(2020)[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0:264.

[21] 財政部,生態環境部,水利部,等.關于印發《支持引導黃河全流域建立橫向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J].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文告,2020(6):40-44.

[22] 佚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改革的意見》[J].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21(27):8-12.

[23] 王兆峰,李靜怡.黃河流域旅游發展與生態環境耦合協調時空演變及交互脅迫關系驗證[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22,31(2):447-460.

[24] 劉紅雨,劉友存,孟麗紅,等.熵權法在水資源與水環境評價中的研究進展[ J]. 冰川凍土, 2022, 44 ( 1):299-306.

[25] 馮興華,鐘業喜,李崢榮,等.長江經濟帶城市體系空間格局演變[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17,26(11):1721-1733.

[26] 耿娜娜,邵秀英.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旅游產業-城鎮化耦合協調研究[J].經濟問題,2022(3):13-19.

[27] ZHANG X,LIU K,WANG S,et al.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Ecological Vulnerability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Unde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itiatives[J].Ecological Indicators,2022,135:108586.

[28] ZHOU Z,SUN X,ZHANG X,et al.Inter?Regional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Based on the Value of Ecosystem Service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22,322:116073.

[29] 張倩.黃河流域橫向生態補償的協同治理困境與實踐路徑[J].人民黃河,2023,45(8):54-58,67.

[30] GUO Y,FU B,XU P,et al.Mapping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Payment for Ecosystem Service Policies to Inform Integrated Management:Case Study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21,278(P1):111396.

【責任編輯 張智民】

基金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021YFC320040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4237131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91在线免费视频|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AⅤ |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播放| 亚洲丝袜第一页| 黄色国产在线| 9啪在线视频| 福利在线不卡| 制服丝袜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电影| a在线亚洲男人的天堂试看| 日本午夜三级|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app| 538国产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不卡| 91九色国产porny| 欧美国产日产一区二区| 欧美亚洲激情| 22sihu国产精品视频影视资讯| 五月婷婷丁香色| 亚洲青涩在线| 亚洲成人一区在线| 成人午夜久久| 亚洲精品手机在线| 亚洲三级色| 在线看片中文字幕| 无码丝袜人妻| 尤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aⅴ免费在线观看| 人妻出轨无码中文一区二区| 日韩AV无码一区| 91www在线观看| AV不卡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一边摸一边做爽的视频17国产| 国产99在线| 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热门精品| 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 国产一级在线观看www色| 国产成年女人特黄特色毛片免 | 在线视频精品一区| 日本91在线| 欧美在线视频不卡| 久久国产亚洲偷自| 亚洲伊人电影| 国产性生大片免费观看性欧美| 成人一区在线| 亚洲精品欧美日本中文字幕| 国产v欧美v日韩v综合精品| 日韩视频免费| 国产迷奸在线看| 91视频青青草| 成人在线视频一区| 99热这里只有免费国产精品| 国产一级妓女av网站|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免费网址| 久久久久88色偷偷| 欧美日韩第二页| 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天堂免费| 国产亚洲第一页| 国产美女91呻吟求| a色毛片免费视频|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下载 | 久久亚洲欧美综合| 丁香五月婷婷激情基地| 国产大全韩国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色综合久久无码网| 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热门精品| 熟妇无码人妻|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无码久久久| 国产真实乱了在线播放|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亚洲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 9久久伊人精品综合| 永久免费精品视频| 欧美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超级碰免费视频91| 亚洲日本韩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