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火災是生活中十分常見的火災類型,占火災總數的90%以上。建筑物中人口密度普遍較大,火勢一旦蔓延會造成嚴重的危害,影響眾多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尤其是高層建筑火災,對其進行撲救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建筑工程十分重視建筑的消防安全設計,盡量做好室內的給排水消防系統設計,為人們及時進行火災撲救提供充足的保障。但在實際建設過程中,建筑消防給排水系統設計與施工的難度和復雜性相對較高,若不加以重視則可能會直接影響建筑消防安全與效果。下文參考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建筑給排水及消防工程系統》一書,對建筑消防給排水系統進行詳細分析,提出系統設計及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及優化對策。
全書共12 章,主要介紹建筑給排水與消防工程系統的基本理論知識、設計要求及設計計算方法、步驟等。第一章介紹建筑給水系統的分類、組成、設備和給水方式;第二、三章為建筑給水、排水系統的設計與計算,涉及管道布設、水壓水量計算等;第四至六章介紹建筑雨水排水系統、建筑飲水供應系統及消防工程系統的組成、設計與計算;第七章為建筑消防滅火系統與防火設計;第八、九章介紹熱水供應系統的組成、設計及計算;第十章介紹小區給排水與建筑中水工程;第十一章介紹游泳池、公共廚房、洗衣房等特殊場所的給排水設計;第十二章為建筑給排水設計的基礎知識與實際案例。
現今建筑消防系統多采用室內消防栓自動滅火系統,并配以部分手拿式滅火器,但這種滅火系統仍存在一定的疏漏,尤其是高層建筑,很容易出現水壓不足的問題。其原因是消防栓對水壓要求較高,盡管很多建筑的給排水系統設計符合建筑標準,但仍與消防系統的相關標準不匹配,導致消防栓水壓不足。部分高層建筑出于消防安全考慮,采用給排水消防系統的設計標準來設計給排水系統,但為了保障分區給水排水及其他給排水系統的正常使用,只能采用系統減壓閥來進行穩壓降壓,造成消防系統水壓不足的問題。消防栓的操作相對復雜,需要專業消防人員進行操作,但火災撲救的時間要求十分嚴格,很多未經正規訓練的群眾很難及時、正確地使用消防栓滅火,可能會錯失最佳滅火時機。此外,當前室內給排水消防系統的排水設計主要通過廚房、衛生間等排水口將水排出,但發生火災時溫度的變化及消防污水的溫度都可能導致排水管道膨脹、滲漏,很容易影響周邊居民的正常生活。
基于上述問題,在建筑消防給排水系統的設計與建設中,可采用以下關鍵技術,盡可能提高消防滅火效果。
第一,優化消防栓設置。在設置建筑室內外的消防栓時,設計人員必須充分考慮建筑的消防需求,根據建筑的高度、面積、布局等參數合理設置其消防設備的數量與點位分布,確保給排水管網的供水能力與消防栓功能相匹配。如室外消防栓可綜合考慮室外的供水情況進行設計,室內消防栓則必須考慮水壓問題,確保滿足消防栓的高壓供水,若超壓則需要使用降壓閥調壓,或采用分隔供水的方式滿足室內消防栓供水與其他給排水系統用水不同的水壓需求。
第二,采用自動噴淋滅火技術。針對普通群眾操作難的問題,可將自動噴淋滅火系統應用于建筑消防系統中,施工單位可安裝傳感器、煙霧探測器及報警器等裝置,并將其與計算機控制系統相連,傳感器或探測器一旦感受到煙霧,便會發出警報并啟動自動噴淋程序,如此便可大大提高火災撲救的及時性,不需要專業消防人員操作也可實現滅火。需要注意的是,設計師需要科學設計自動噴淋噴頭的位置和布局,確保噴頭的高度、間距都可以滿足最大火災的滅火需求,從而提高滅火效率。
第三,優化消防給排水系統的管道敷設。管道是影響消防系統給排水效率的關鍵因素,在實際工程項目中,施工單位務必綜合考慮建筑面積與消防安全需求設置消防泵房,作為消防給排水系統的控制樞紐,泵房的位置、內部環境設計都應符合設計標準。施工單位應重視消防管道的布局與敷設,以隱蔽連接的方式將給排水管道連接起來,并采用合適的材料進行管道敷設,一方面可以降低消防用水排水時的管道噪音,另一方面可以避免管道在使用過程中發生膨脹、滲漏等。如室內消防管道可采用不銹鋼管或鍍鋅鋼管,使用溝槽卡扣等連接件連接,能顯著提高建筑消防及排水系統工程的施工質量。另外,施工單位也應設置備用的消防軟管與水龍帶,以便消防人員未能及時趕到的情況下,普通民眾也能及時采取自救措施,控制火勢。
總之,應充分重視建筑消防給排水系統的設計與施工,綜合考慮各種因素,設計合理的消防管道布局方案,采用先進的消防系統施工技術,為建筑消防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作者簡介:洪丹(1984—),女,湖南岳陽人,碩士,重慶建筑科技職業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工程管理、綠色建筑等
鄭杰珂(1980—),女,重慶人,碩士,重慶建筑科技職業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裝配式建筑、BIM 技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