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新政府會計制度實施以來,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工作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新政府會計制度與以往沿用的政府會計制度有著顯著區別,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更強,能夠充分滿足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要求,同時也對會計核算內容、會計信息報告和會計核算方法產生了重大影響。事業單位必須樹立創新意識,結合新政府會計制度嚴格落實會計核算工作,編制科學規范的會計信息報告,從而發揮會計核算的職能,為事業單位決策提供可靠依據。本文分析了新政府會計制度對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影響以及帶來的巨大挑戰,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優化措施,僅供參考。
新政府會計制度對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工作的影響
核算內容的變化 對于不少事業單位而言,新制度在核算內容方面的變化主要是增加了預算會計的內容,同時使得資產、負債、收支等方面的核算結果準確度更高,會計核算內容也變得更為全面。首先,在資產核算方面,無論是固定資產還是銀行存款的核算,都有更加詳細的核算標準,給會計核算工作提供可靠依據。其次,在負債核算方面,事業單位要根據新政府會計制度建立短期借款、應繳財政款、應付政府補貼款、應繳增值稅等會計科目,做好負債核算工作。最后,費用核算方面,基于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結合運用要求,將長期投資設置為長期待攤費用,將服務類收入計入事業收入,服務類費用計入本期費用。可見,新政府會計制度的施行對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內容帶來重大變化。
對會計信息報告的影響 會計信息報告是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工作的重要成果,能夠清晰直觀地反映出事業單位財務和預算情況,是事業單位開展經濟業務活動所參考的重要材料。在新政府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報告要采用多種方式編制,尤其是財務報告和預算報告屬于兩個截然不同的報告體系。通過對會計報告的分析,將實際發生的經營收支與預算報表進行比較,按照會計科目的設置分別核算各類收入和費用支出,得到本期盈余,使會計核算結果的準確度相對更高。基于新政府會計制度編制會計信息報告,全面地反映事業單位的財務狀況和經營績效,增強會計信息報告的實用性,給事業單位決策提供有益參考。
對會計核算方法的影響 在新政府會計制度下,運用會計信息化開展會計核算工作,提出了一種全新的會計核算思路,即事業單位及各部門分別運用復式記賬和單式記賬進行賬目設置,這樣會計人員在開展會計核算工作時,就可以精準高效地識別、整理和分析會計信息,深度挖掘會計信息的價值。通過對會計信息的分析,真實反映出事業單位的財務狀況和預算執行情況,還有利于預算指標落實到各個部門,提高事業單位成本預算控制水平。
新政府會計制度給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工作帶來的挑戰
核算基礎有差異 新舊政府會計制度之間有著許多不同之處,尤其體現在核算基礎上,如果事業單位會計人員仍然按照傳統單一核算基礎開展會計核算工作而不是按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雙基礎核算,核算結果的準確度將難以保證。有些會計人員在開展會計核算工作時沒有將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有機結合起來,考慮問題不夠全面,導致不同周期的會計信息被混為一談,錯誤地將歷史數據和未來數據放到了一起進行核算,得到的年度結余數據與事業單位實際財務情況大相徑庭,嚴重威脅會計核算功能的展現。
會計核算制度不夠完善 現行的新政府會計制度在會計準則方面有許多細節有待補充,給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工作的開展帶來了巨大挑戰。有些事業單位沒有充分考慮到新政府會計制度對會計核算工作的指導價值,制定的會計核算制度與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匹配度不高,導致會計核算工作缺少可靠支撐,不規范操作屢見不鮮。在會計核算制度中對其他部門人員的崗位責任描述不清,其他部門人員參與會計核算工作的意愿不強,與會計人員之間的溝通較少,會計人員所得會計信息不全,編制的報表中不少內容缺失,與新政府會計制度下會計核算工作要求有著不小的差距。
會計人員素質參差不齊 會計人員作為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工作的主要實施者,其專業素質能力對于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效果及會計核算工作質量和效率有著決定性影響。目前有些事業單位會計人員隊伍素質參差不齊,從業時間較長的會計人員習慣于運用傳統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對新政府會計制度的理解浮于表面,而新入職的會計人員對事業單位的經濟業務活動一知半解,缺乏會計核算工作經驗。充分表明會計人員與新政府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工作要求不匹配,對實際工作效果造成負面影響。
會計信息化環境不佳 影響新政府會計制度在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工作中發揮導向作用的關鍵因素是會計信息化環境的創設,運用信息化、智能化技術開展會計核算工作,將事前預算、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緊密銜接,充分發揮會計核算對事業單位資金資源優化配置和財務風險控制的積極效用,是會計信息化得到廣泛應用的重要原因。但是部分事業單位在會計信息化環境建設方面投入力度較小,業財融合不深,導致業務信息和財務數據無法共享,會計核算工作缺少真實完整的數據信息,事業單位做出的決策將缺乏科學性與可行性。
新政府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優化措施
規范并強化會計基礎工作 為了保證新政府會計制度在事業單位得到準確執行,必須深入理解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內涵和價值,將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的應用條件予以準確把握,在不同的場景下合理選用會計核算方法,確保會計核算結果的準確性。這要求事業單位會計人員能夠及時轉變思維,深入學習新政府會計制度,從基礎會計工作著手,加強新政府會計制度的融入。在會計核算工作中,注重會計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拓寬會計信息來源渠道,主動與其他部門人員溝通,爭取全方位掌握事業單位當前的資金使用情況和負債情況,然后制定相關賬目的定期清賬實施方案,保障單位賬目的完整性與準確性。值得注意的是,事業單位要處理一些長期處于掛賬狀態以及經濟收益較差的項目,避免資金被無效占用,通過科學劃分業務范圍,細化財務報表的科目,規范會計核算操作,最大程度提升新政府會計制度下的會計核算效能。
健全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制度 面對新政府會計制度應用引發的會計核算工作流程、報表編制以及工作方法等方面的變革,事業單位必須徹底擺脫傳統思維的桎梏,探索新舊會計制度之間的異同點,以此為依據構建會計核算制度,為會計核算工作的標準規范開展提供正確導向。結合我國相關政策法規、新政府會計制度及事業單位經濟業務活動范疇,對會計核算工作流程進行優化,省略冗余環節,實現業務和財務部門的有效對接,促進業務信息與財務數據的共享,提高會計核算精準度。事業單位要將資產、負債、費用、預算等納入會計報告體系,依靠所有部門和人員的力量,加強成本控制,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降低資金流失風險。遵循不相容崗位分離的原則,督促各崗位人員相互監督,加強對業務信息與財務數據的審核,全程監督會計核算與報表編制,防止錯誤不實的信息被應用到相關環節,引起會計核算準確度下降。采取多種激勵措施調動各部門人員創新積極性,鼓勵他們提出改進和創新建議,滿足新政府會計制度下會計核算工作創新發展需求。
提高會計人員的專業能力 建設高素質的會計人才隊伍,提高會計人員的專業能力,將會開創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工作新格局,對于新政府會計制度下會計核算工作的創新能夠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事業單位要建設長期性、系統性的會計人員培訓教育工作方案,針對工作年限、知識能力水平、職業發展目標均有所不同的會計人員采取差異化的培訓教育內容和方式,激起會計人員的自主學習熱情,提高會計人才培養實效。對于那些工作年限長、業務熟練的老員工,他們的年齡普遍偏高,對新政府會計制度的理解以及應用信息化技術的能力不強,需要開展交流會、座談會和線上培訓活動,創造理論聯系實踐的契機,提高專業能力。而面向高校招聘畢業生,可以采取老帶新的方式,以問題為導向,使畢業生在實踐中快速提高綜合能力,充分勝任新政府會計制度下會計工作崗位,高質量完成會計核算任務。
加強會計信息化環境建設 信息時代下,在事業單位中創建會計信息化環境具有必要性,使用計算機和專業會計軟件開展會計核算工作,可以實現業務信息和財務數據采集、整合、分析的自動化、智能化,打破業務和財務部門的溝通壁壘,提高各部門、各崗位人員在會計核算工作中的參與度,滿足新政府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工作創新發展需求。事業單位要明確認識到新政府會計制度對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化環境建設的迫切要求,購置靈活度高、兼容性和可擴展性強的軟件,按照模塊的形式進行資產、負債、費用信息的歸集,開展會計核算工作,依托會計信息化提高會計核算工作效率。以資產核算為例,涉及資產采購、入賬、維護、折舊處理等操作,動態跟蹤資產使用過程,及時更新數據信息,定期備份,確保數據信息真實、完整、可靠,加速推進會計核算工作的數字化、信息化轉型。除此之外,在系統內部安裝查殺軟件,預防木馬病毒和黑客攻擊,避免數據信息丟失和外泄,降低會計核算工作產生的誤差。
新政府會計制度背景下,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工作有效性的提升應立足于做好會計基礎工作,健全會計核算制度,強化對會計人員的教育培訓,提高會計人員綜合素質,加強會計信息化環境建設,促進會計核算工作轉型和創新,從而最大化發揮會計核算對成本控制和風險防控的作用,為事業單位資金安全及穩定發展保駕護航。
(作者單位: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