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國項目運行過程中,工程風險的識別和控制工作逐漸完善和發展,在EPC(設計采購施工)模式下,加強對于固定總價合同風險的控制與管理工作顯得非常重要。隨著經濟技術的發展和相關產業的逐漸完善,市場經濟的變動和發展,給工程造價管理和合同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風險和安全隱患。相關部門需要不斷完善固定總價合同的相關內容和注意事項,加強對于風險的應對和管理工作,才能進一步穩定項目的開展。本文旨在分析EPC模式下固定總價合同的相關內容,結合固定總價合同的風險類型進行分析,提出在EPC模式下,固定總價合同風險的解決措施,以更好地推動項目的穩定發展。
EPC模式下固定總價合同概述
在EPC模式下,固定總價合同主要是指:為了供貨方提供的一種完成任務的固定總價合同,該合同的承包商必須承擔完成工作的責任,同時,在這種合同規定下,一旦出現價格保持不變的情況,需要采購雙方均同意,才能夠進行合同相關內容的改變。而這種合同對于項目團隊來說,是低風險的,在項目團隊履行合同的過程中,項目團隊不需要付出多于固定總價價格的部分,但對于供應商來說,這種合同的風險是比較高的,因為一旦完成項目以后,成本高于原計劃成本時,供應商則只能賺到比預計要低的利潤,甚至還可能會出現虧損的情況。
EPC模式下固定總價合同風險
價格風險 在EPC模式下,價格風險指的是價格爭議,一般來說,在固定總價合同履行和應用的過程中,經常會由于市場建材材料的變動和漲價,而引起價格爭議。價格爭議,也可以稱為價格風險,相關部門在應對價格漲價和材料漲價的過程中,容易產生和帶來商業風險問題。一般來說,在價格變動的過程中,可能會引起價格爭議,主要表現為:設計變更和業主增減工程量等因素,相關部門可以根據固定總價合同的約定,來調整合同價款。同時,如果雙方對于設計變更和工程量的增減以及價款變動等問題,沒有產生并達成一致時,一方則需要考慮變更工程的單價,另一方則按照承包商投標時的單價來展開討論,這樣一來,雙方也可能會產生爭議。
數量風險 在EPC模式下,數量風險是指在計算報價和項目管理的過程中,由于計算錯誤,而引起的風險。主要包含工程量增加后,工程范圍不確定或不明確,而產生的造價風險問題。在一些投標報價過程中,由于設計深度不夠,而產生誤差,同時,存在物價上漲以及過度通貨膨脹帶來風險的問題。
工期風險 在EPC模式下,工期風險是指在施工過程中,企業可能會報價漏算或出現錯算的情況,引起工程量的爭議。一般來說,施工企業應設立專門的預算部門,指定預算人員降低預算損失,同時,也不能過度要求業主追加合同價款,除非出現工程量誤差巨大、損失慘重的情況,盡可能避免固定總價合同過程中產生工期風險問題。
EPC模式下固定總價合同風險的解決
合同前的風險預防 合同前的風險預防是指在簽訂固定總價合同之前,結合工程規模和投資情況,進行初步設計文件和初步設計圖管理,明確施工圖紙,標清施工圖紙中的詳細部分,盡量減少承包商計算過程中的風險問題,同時,業主應提供明確圖紙,避免出現工程量錯誤或漏算的情況。由于施工難度較低,相關部門可以采取傳統的成熟的工藝技術總價包干,當面臨著新材料新工藝核心技術時,相關部門可以盡量把握施工組織的注意事項和要求,盡量降低承包商的風險問題。工期較短時,相關部門可以根據承包商所能承受的價格波動程度,來盡可能地準確把握中標價的施工成本,做好合同前的風險預防工作。
合同中的風險控制 在合同運營過程中,相關部門要做好合同中的風險控制工作。一方面,在合同談判時,相關部門要盡量減少承包的風險,要進行施工合同洽談,加強監督權、審批權和審查權的三權獨立與配合,盡量保障三權制約,減少合同中的漏洞。一般來說,一些中大型企業和建設工程部門,主要是由業主來負責起草合同的。另一方面,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可能也隱含許多不利于承包商的條款,這要求承包商在進行合同談判人員的選擇上,要善于選擇一些專業技術過硬和心中有數的責任人員,避免盲目接受業主的某種免責條款,同時,在EPC模式下,兩者要合理分配雙方的風險問題,具體明確業主的風險責任條款。
此外,相關部門要在合同談判過程中,明確總價包干的具體要求,封存保管相關圖紙,一旦變更或調整圖紙中的內容,可以及時對比新舊圖紙,明確新舊圖紙間的數據差異。向業主申請變更結算時,相關部門應直接采取原組成工程造價的構分項工程的綜合單價,將單價進行具體審核后,進行工程量的調整和變更,同時,不斷完善綜合合同,在進行合同履行時,成立監督小組,加強對合同履行的全過程動態管理。
合同后的風險處理 合同后的風險處理是指在EPC模式下,相關部門要加強價款結算和資料收集整理。一般來說,相關人員要評估項目的實際成本,結合項目運行過程中的具體要求,及時進行分析與研究,并且對于這些成本內容進行考核,同時,做好數據匯總表來進行上報,而當前在整個施工過程中,一旦要求詳細而準確地記錄,相關部門則需要把按月、按季度和按分類,產生的成本進行實際匯總,得出整個項目的總體成本。同時,相關人員也要將這一實際成本與經調整之后的目標成本進行對比,結合數據差異,分析整個項目的成本支出情況,明確了解目標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異,為后續企業的投標報價和成本管理工作,提供數據參考。此外,相關人員也要詳細而清楚地記錄各個施工項目的成本和數據匯總,明確數據庫,同時,要將上百個工程項目和大型施工企業的具體數據進行收集,做好匯總與整理,在很短的時間內,制定出企業的內部定額,綜合對比多家企業的相關數據,這樣才能夠進一步提升本企業的數據控制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來更好地獲取經濟利潤。在確保經濟利潤的基礎上,為了進一步提升本企業的數據控制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相關人員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詳細而清楚地記錄各個施工項目的成本和數據匯總。準確記錄每個項目的成本和支出,企業將能夠更好地了解資金流動情況,并能夠掌握項目的盈利能力。
此外,建立明確的數據庫也是至關重要的。一個良好的數據庫能夠幫助企業存儲和管理大量數據,并使其易于訪問和分析。通過將數據存儲在結構化數據庫中,企業可以更有效地跟蹤和分析項目的成本,從而更好地進行決策和規劃。
建立健全風險管理機制 風險管理機制是維持合同履行、規避風險隱患、降低風險系數的重要制度,風險管理機制不僅可以幫助管理者加強對合同制訂前、運行中的監督,還可以完善合同履行結束以后的審查工作,進一步完善合同履行情況。健全風險管理機制,要求相關部門將風險遏制在萌芽之中,不斷保障合同的順利進行,相關部門需要及時建立并完善風險管理部門,不斷加強管理制度建設工作,以更好地規避風險問題。一方面,管理者需要制定出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內容,不斷提高制度約束力;另一方面,管理者還應該加強風險管理內容和風險安全隱患的關注工作,及時調整制度運行過程中的不足之處,例如豐富制度要求,以績效考核和獎懲激勵制度為輔助,加強對相關部門人員的工作行為的約束與管理,必要時給予適當的機制管理。同時,在EPC模式下,相關部門還要結合稅率,調整施工材料的市場波動以及施工企業的管理者思想觀念,以及合同運營情況,來進行綜合分析,要具體認清“骨牌效應”和“蝴蝶效應”,不斷分析事態發展的動態,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來盡可能地減少合同履行過程中的風險問題。近年來,房地產政策的多次調整和變化對施工企業的運營過程和政策履約情況產生了一定影響。為了適應這種環境變化,相關部門需要不斷完善企業制度和管理模式,并加強對企業定額的分析。
在EPC模式下,相關部門要積極控制好固定總價合同的風險問題,不斷加強工程風險的安全管理和識別控制工作,則需要從多個角度,認識EPC模式下固定總價合同的風險類型,例如價格風險、數量風險、工期風險和質量風險等,在風險的多樣化發展背景下,明確了解并掌握固定總價合同風險的解決辦法,從合同前的風險預防、合同中的風險控制以及合同后的風險處理和完善風險管理機制等角度出發,進一步明確相關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加強對固定總價合同全過程動態管理的監督,進一步轉移風險隱患,有效提高固定總價合同的運行質量和效率,保障EPC模式下固定總價合同風險能夠得到良好解決,推動項目穩定發展。
(作者單位:中鐵建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