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說中醫康復是一門融合了東方哲學、生命科學與現代科技的神奇專業,既要在《黃帝內經》中探尋中醫理論的源頭活水,領略天人合一的生命觀;又要體驗運動療法、物理因子治療等先進技術如何賦能人體康復;前一秒操作先進的康復設備,后一秒舞動古老的銀針……如何才能在各個角色間無縫對接?一起來聽聽,長沙康明中等職業學校中醫康復技術專業師生們的感受。

解剖課了解人體結構
長沙康明中等職業學校的專業課程占比達總課程的55%以上,除了學習中醫康復技術,還要學習人體解剖學、生理學、運動學、臨床醫學等等。
高三畢業生吳烯玲至今記得,高一剛開學不久,老師就帶他們來到了教學樓3樓的解剖實驗室。教室里,架子上、桌子上擺放著各種樹脂做成的人體骨骼、內臟,有的骨節分明,有的泛著“血光”。幸好是白天,身邊都是老師和同學,吳烯玲并沒有覺得害怕。
接下來的一個學期,吳烯玲在這個教室度過了108個課時,一邊聽老師的講解,觀看3D影像,一邊熟悉各種人體骨骼、器官。他們要在老師的指導下,從“人體”中取出各種“部件”,不時還要觸摸身邊同學的相應部位,得到更直觀的感受。

學期期末,大家對骨骼、肌肉都有了深入了解,在兩人一組的實測考核中,能通過觸摸準確得出骨性標志。與此同時,吳烯玲也發現了一件有意思的事,那就是晚自習沒有哪個同學敢去三樓,畢竟夜色里,那間教室太可怕了。
街頭按摩提升專業技能
熟悉了人體各個部位,同學之間還時不時相互按摩推拿一把,滕浩一度以為,自己就算即刻走上工作崗位也沒有大問題,直到高二下學期的一次公益活動,他才明白自己需要通過實踐學習的東西還很多。
那天下午,老師組織全班同學前往附近社區,開展血壓測量和肩頸按摩服務。一開始,來往的居民都不信任這群稚嫩面孔的高中生,在同學們的熱情招呼下,才有人半信半疑地坐了下來。
量血壓、測心率,操作得當、手法專業,滕浩迅速取得了一位大爺的信任,大爺放心地轉過身去,把肩頸交給了他。然而,滕浩的手剛放上大爺的肩膀,就感受到了挑戰。
與同學們年輕、充滿活力的身體不同,大爺明顯干過農活,挑過擔子,肌肉很緊。滕浩使出了12分的力氣,大爺卻疑惑地問:“你怎么按得這么輕?”
那30分鐘,是滕浩入學兩年來最賣力的一次。給大爺按摩完畢,他累出了滿頭大汗,也明白了人體各不相同,只有不斷地實踐,才能鍛煉自己的技能。
ICU病房里實戰訓練
高三這年,吳烯玲和滕浩分別前往長沙縣第二人民醫院和郴州市湘南學院附屬醫院開展崗位實習,也分別有了ICU病房初體驗。
第一次走進ICU病房,吳烯玲很忐忑,病床上的患者奄奄一息,仿佛經受不住任何觸碰,在帶教老師的再三鼓勵下,她才克服恐懼心理工作起來。
與吳烯玲一樣,第一次走進ICU病房的滕浩同樣緊張,他碰到的是一位長期臥床的病人,肌肉緊繃。以往的經驗全派不上用場,一時之間他不知所措,在帶教老師的悉心指導下,才慢慢找到了方法。
8個月跟崗實習過去,吳烯玲和滕浩早已習慣了醫院各個科室,走進ICU病房,還能和一些清醒的患者輕松地聊天。一名吞咽困難的患者讓吳烯玲記憶尤為深刻,久病成醫的他一見面就指導她如何更專業地進行治療。從吞口水都困難到能吞下花生米,吳烯玲看著患者在自己的幫助下一天天好轉,心中滿是自豪。
對于未來,吳烯玲和滕浩早有打算,他們計劃沖刺心儀的大學,學習更多知識,服務更多病人。

導師有話說
那一刻,我特別自豪
羅治安長沙康明中等職業學校中醫康復技術專業帶頭人
記者:現在從事康復治療工作的人多嗎?
羅治安:據統計,目前國內的從業人員是10萬人左右,還有巨大的缺口。
記者:我們畢業生的專業能力能達到什么水準呢?
羅治安:可以達到基層醫療服務機構初級康復治療師的水平。
記者:那水平還不錯啊。
羅治安:是的,我們的學生可能語數外成績沒那么好,但是他們專業都學得很扎實。實習過程中,他們要和大專、本科生一起定期參加考試,幾乎都能在數十人的團體中名列前10,每次聽他們告訴我成績,我都特別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