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分析補中益氣湯聯合電刺激生物反饋治療產后盆底功能障礙患者的效果,為臨床提供參考。方法 選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南通市海門區人民醫院收治的80例產后盆底功能障礙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接受電刺激生物反饋治療,觀察組患者加用補中益氣湯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療效、中醫證候積分、盆底肌情況和盆底功能障礙問卷簡表(PFDI-20)評分。結果 觀察組患者整體療效優于對照組,且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均Plt;0.05)。兩組患者治療后子宮下移、神倦乏力、少氣懶言和帶下量多的中醫證候積分均降低,且觀察組均更低(均Plt;0.05)。與治療前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陰道收縮持續時間更長,陰道收縮肌電值更高,陰道動態壓力更大,且觀察組陰道收縮持續時間更長,陰道收縮肌電值更高,陰道動態壓力更大(均Plt;0.05)。兩組患者治療后PFDI-20各項評分與總分均降低,且觀察組均更低(均Plt;0.05)。結論 補中益氣湯聯合電刺激生物反饋治療產后盆底功能障礙患者的效果顯著,能夠減輕患者癥狀,提高患者盆底肌功能。
【關鍵詞】補中益氣湯;電刺激生物反饋;產后;盆底功能障礙
【中圖分類號】R71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4.15.0025.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15.009
在妊娠和分娩過程中,盆底肌肉和韌帶承受巨大的壓力和牽拉,導致較多產婦在分娩后出現盆底功能障礙[1]。物理治療是西醫治療盆底功能障礙的常用手段之一,包括電刺激和生物反饋等方法。電刺激通過電流作用于盆底肌肉,促使肌肉收縮和功能恢復;生物反饋則有利于患者更精確地感知和控制盆底肌肉的收縮,從而達到治療目的[2]。中醫認為,產后盆底功能障礙的發生與腎虛、氣滯、血瘀等因素密切相關[3]。目前,中西醫結合治療已成為治療產后盆底功能障礙的主要方式[4]。中醫針對盆底功能障礙的治療手段主要涵蓋中藥內服、針灸和推拿等。補中益氣湯具有補血調經、理氣和血和補中益氣等效果,通過調整機體內部環境,改善盆底肌肉與韌帶的彈性[5]。基于此,本研究分析補中益氣湯和電刺激生物反饋聯合治療產后盆底功能障礙患者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南通市海門區人民醫院收治的80例產后盆底功能障礙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2~35歲,平均年齡(27.46±5.12)歲;孕周34~40周,平均孕周(37.25±1.06)周。觀察組患者年齡22~35歲,平均年齡(27.45±5.11)歲;孕周34~40周,平均孕周(37.33±1.08)周。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gt;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南通市海門區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其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⑴均為首次妊娠;⑵均為單胎妊娠;⑶符合盆底功能障礙的診斷標準[6];⑷符合氣虛證的中醫辨證標準[7](主證:子宮下垂,或呈外脫狀,勞累后癥狀加重,下腹部墜脹;次證:精神不振,乏力疲憊,語聲低微,小便頻繁,或帶下量多,色澤清澈,質地稀薄,面色不佳,舌質淡,苔薄白,脈象緩慢虛弱),符合2項主證和2項次證,結合舌脈的表現,即可確診。排除標準:⑴合并認知功能障礙者;⑵合并肝、腎和血液系統功能異常者;⑶合并急、慢性盆腔炎者;⑷合并嚴重陰道感染者;⑸合并婦科惡性腫瘤者。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電刺激生物反饋治療。患者取仰臥位,采用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儀(廣州圓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粵械注準20222090876,型號:ESA-F01)進行治療,將探頭置入陰道內7~8 cm。設置頻率、脈寬為50 Hz、200~300 μs,逐漸增加電流強度(10~30 mA),在無疼痛條件下,引導患者感受盆底肌肉顫動,按照儀器顯示的壓力波形變化和語音指引進行陰道的收縮與放松,30 min/次,2次/周。在上述基礎上,觀察組患者加用補中益氣湯治療。補中益氣湯組方:黃芪、益母草各15 g,陳皮、白術、黨參、升麻、枳殼、柴胡、甘草和當歸各10 g。1劑/d,加水500 mL小火煎煮30 min,取湯汁200 mL,100 mL/次,于早、晚服用。兩組患者均持續治療3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⑴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顯效:癥狀(子宮下垂、疲憊乏力等)消失,盆底肌肌力改善至Ⅳ級;有效:癥狀有改善,盆底肌肌力有改善但未改善至Ⅳ級;無效:癥狀無改善,盆底肌肌力未改善[8]。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⑵比較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于治療前后對兩組患者子宮下移、神倦乏力、少氣懶言、帶下量多進行積分,積分范圍為0~6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癥狀越嚴重[9]。⑶比較兩組患者盆底肌情況。采用肌電生物反饋儀[力康華耀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滬械注準20192090395,型號:HF3000]測定患者治療前后的陰道收縮持續時間、陰道收縮肌電值、陰道動態壓力。⑷比較兩組患者盆底功能障礙問卷簡表(PFDI-20)評分。于治療前后進行評估,PFDI-20評分包括排尿困擾量表(UDI-6)、結直腸肛門困擾量表(CRADI-8)、盆腔器官脫垂困擾量表(POPDI-6)3個維度,共20個條目,每個條目0~5分,評分最高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表示盆底功能缺損越嚴重[10]。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行χ2檢驗或秩和檢驗;計量資料以(x)表示,行t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整體療效優于對照組,且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子宮下移、神倦乏力、少氣懶言和帶下量多的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gt;0.05);兩組患者治療后各項中醫證候積分均降低,且觀察組均更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盆底肌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盆底肌情況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gt;0.05);與治療前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陰道收縮持續時間更長,陰道收縮肌電值更高,陰道動態壓力更大,且觀察組陰道收縮持續時間更長,陰道收縮肌電值更高,陰道動態壓力更大,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PFDI-20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PFDI-20各項評分與總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gt;0.05);兩組患者治療后PFDI-20各項評分與總分均降低,且觀察組均更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4。
3 討論
產后盆底功能障礙是一種由盆腔支持結構缺陷、退化、損傷和功能障礙引發的疾病。現代醫學為盆底功能障礙的治療提供了一系列方法,如電刺激和生物反饋等物理治療方法,可改善盆底功能障礙[11]。氣虛證是產后盆底功能障礙的主要中醫證型,主要表現為氣短乏力、神疲懶言和頭暈自汗等癥狀。中醫強調以益氣升提、固脫止帶為治療原則,采用中藥治療、針灸治療和推拿按摩等手段,常用的中藥方劑包括補中益氣湯、四君子湯等。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療效和總有效率均優于對照組,治療后,兩組患者子宮下移、神倦乏力、少氣懶言和帶下量多的中醫證候積分均降低,且觀察組均更低,提示觀察組治療方案的臨床療效較好,能減輕患者癥狀。分析原因為,電刺激生物反饋通過向患者提供具體的生物反饋信號,幫助患者感知并控制自身的盆底肌肉活動,不僅具有針對性強、操作簡便的優點,還能有效地增強患者的盆底肌肉力量,改善盆底功能。補中益氣湯方中黃芪有補氣固表、利尿脫毒、補中益氣等作用;益母草的功效為活血調經、利尿消腫、清熱解毒等;白術具有固表止汗、補氣健脾、燥濕利水等功效作用;陳皮具有理氣健脾等功效;升麻具有解表透疹、清熱解毒的功效;黨參有補中益氣、生津養血的作用;柴胡具有疏肝解郁、調經活血的功效;枳殼具有理氣寬中、利尿鎮靜的功效;甘草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調和諸藥的功效;當歸具有補血活血之功效[12]。本研究結果顯示,與治療前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陰道收縮持續時間更長,陰道收縮肌電值更高,陰道動態壓力更大,且觀察組陰道收縮持續時間長于對照組,陰道收縮肌電值高于對照組,陰道動態壓力大于對照組;兩組患者治療后PFDI-20各項評分與總分均降低,且觀察組均更低,提示聯合治療能夠更好地改善患者盆底肌功能。分析原因為,電刺激生物反饋通過外部刺激盆底肌群,誘發肌肉收縮,從而增強肌肉力量與耐力。同時,補中益氣湯通過調節機體的氣血平衡,增強盆底肌肉的營養供應和代謝水平,促進盆底肌的修復和再生,還能夠提高盆底肌的彈性和張力,減少盆底功能障礙的發生[13]。
綜上所述,補中益氣湯聯合電刺激生物反饋治療產后盆底功能障礙患者的效果較好,能夠減輕患者癥狀,提高患者盆底肌功能。
參考文獻
祝嘯楠,平毅.區域化管理: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治療新視角[J].中國性科學, 2023, 32(7): 33-36.
陳儒新,王柵柵,任曉爽,等.再生育對女性盆底肌力的影響及產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盆底肌力恢復觀察[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23, 22(24): 2648-2652.
曹于,陳瑤,張琪,等.基于體質調理探討產后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防治[J/CD].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 2022, 9(26): 25-28.
高盼,孟瑤,李璐,等.生物反饋聯合針刺治療產婦產后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療效觀察[J].海南醫學, 2022, 33(20): 2642-2645.
沙海林,陳啟霞.補中益氣湯治療產后盆底功能障礙隨機對照研究[J/CD].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 2022, 9(8): 14-17.
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婦科盆底學組.盆腔器官脫垂的中國診治指南(草案)[J].中華婦產科雜志, 2014, 49(9): 647-651.
張玉珍.中醫婦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017: 35-48.
夏志軍.女性泌尿盆底疾病臨床診治[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6: 112-134.
鄔開會,鄔霞,鄔洪明,等. 補中益氣湯聯合電刺激生物反饋對初產婦早期盆底功能康復的療效評價[J]. 中國康復醫學雜志, 2020, 35(9): 1082-1085.
羅建秀.盆底障礙中文量表信度效度分析[D].福州:福建醫科大學, 2014.
劉姣姣,嚴文廣,唐源,等.本體感覺訓練聯合盆底電刺激生物反饋對產后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治療效果[J].中南大學學報(醫學版), 2022, 47(9): 1253-1259.
鄭永明,王一楠,閆冰瑩,等.補中益氣湯聯合生物電刺激治療對產后盆底康復療效研究[J].按摩與康復醫學, 2022, 13(18): 24-28.
王偉偉.電刺激生物反饋聯合加味補中益氣湯對產后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影響[J].中醫藥臨床雜志, 2022, 34(2): 349-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