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討內鏡下注射腎上腺素聯合電凝治療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的效果,為臨床提供參考。方法 回顧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淄博市中醫醫院收治的80例ANVUGIB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不同的治療方法分為對照組(在內鏡引導下操作,給予電凝止血)與觀察組(在內鏡引導下操作,給予電凝止血和注射腎上腺素),各40例。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凝血功能指標水平、炎癥因子[白細胞介素(IL)-1β、C反應蛋白(CRP)和IL-6]水平和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的整體療效更優,總有效率更高(均Plt;0.05)。與治療前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2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原時間(PT)更短,纖維蛋白原(FIB)水平更高,且觀察組APTT、PT更短,FIB水平更高(均Plt;0.05)。治療后2周,兩組患者各項炎癥因子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均更低(均Plt;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結論 內鏡下注射腎上腺素聯合電凝治療ANVUGIB患者的止血效果好,可提高患者的凝血功能,減輕炎癥反應,安全性理想。
【關鍵詞】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內鏡;腎上腺素;電凝止血;氧化應激;炎癥反應
【中圖分類號】R57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4.15.0043.04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15.015
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acute non-varice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ANVUGIB)是指Treitz韌帶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可能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急性胃黏膜病變、消化性潰瘍等[1]。隨著電子胃鏡技術的進步與發展,內鏡下止血因起效迅速、療效確切等優點已被廣泛用于消化道疾病的治療中[2]。電凝止血主要利用高溫使出血處血管和周圍組織蛋白凝固壞死,從而有效控制因血管破損或畸形引發的出血,并可降低再出血風險[3]。而腎上腺素作為臨床上常用激素類止血藥物,可促使毛細血管收縮,壓迫周圍組織,從而達到止血的效果[4]。基于此,本研究探討內鏡下注射腎上腺素聯合電凝治療ANVUGIB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淄博市中醫醫院收治的80例ANVUGIB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不同的治療方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齡22~66歲,平均年齡(47.06±8.32)歲;BMI 22~26 kg/m2,平均BMI(24.05±1.21)kg/m2;疾病類型:胃潰瘍、復合性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和糜爛性潰瘍分別為13、7、12和8例;消化性潰瘍出血(Forrest)分級[5]:Ⅰa級、Ⅰb級和Ⅱa級分別為13、19和8例。觀察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齡21~65歲,平均年齡(46.98±8.65)歲;BMI 21~25 kg/m2,平均BMI(22.98±1.35)kg/m2;疾病類型:胃潰瘍、復合性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和糜爛性潰瘍分別為12、8、11和9例;Forrest分級:Ⅰa級、Ⅰb級和Ⅱa級分別為12、20和8例。兩組患者性別、疾病類型、年齡與Forrest分級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gt;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淄博市中醫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⑴符合ANVUGIB的診斷標準[6];⑵Forrest分級為Ⅰa~Ⅱa級;⑶發病至入院時間lt;48 h;⑷均為首次發病者;⑸符合內鏡下治療適應證[7];⑹入組前24 h未應用過相關止血藥物者。排除標準:⑴合并惡性腫瘤者;⑵合并應激性胃潰瘍者;⑶合并精神障礙、認知功能障礙者;⑷合并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出血者;⑸合并心、腦和腎等臟器嚴重障礙者;⑹對本研究應用藥物過敏者;⑺合并嚴重感染者;⑻合并慢性胃炎、高血壓等慢性疾病者;⑼哺乳期、妊娠期婦女;⑽合并凝血功能障礙者。
1.2 治療方法 入院后,兩組患者均即刻補液、輸血治療,急性期禁水,嘔血者留胃管。同時取注射用奧美拉唑鈉[辰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3922,規格:40 mg(按C17H19N3O3S計)]40 mg與0.9%氯化鈉注射液100 mL混勻后進行靜脈滴注。另外,止血治療前禁食、禁水8 h,在上消化道電子內窺鏡(上海澳華內鏡股份有限公司,國械注準20153061733,型號:VME-98S)引導下抽吸胃內積血,清除胃內部血凝塊及分泌物。給予對照組患者電凝止血。放入上消化道電子內窺鏡后找到出血部位,并在內鏡直視下利用高頻電刀(北京貝林電子有限公司,國械注準20153010986,型號:DGD-300B-2),以適當力度鉗夾出血部位,電流40~45 mA,電凝2~3 s,中間停歇3 s,生理鹽水沖洗,反復上述操作,直至出血停止,撤出內鏡與高頻電刀。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腎上腺素注射。電凝止血方法同對照組。電凝止血后,于出血點周圍選3~6個點,按1∶10 000的配比注射鹽酸腎上腺素注射液(北京市永康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1020584,規格:1 mL∶1 mg)(即腎上腺素注射液1 mg與0.9%氯化鈉溶液9 mL,配置后的溶液為10 mL),腎上腺素最大用量為6 mL,之后用生理鹽水沖洗,確保出血停止后,撤出內鏡。隨訪2周。
1.3 觀察指標 ⑴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24~48 h內鏡顯示未出現活動性出血,黑便等癥狀消失為顯效;48~72 h內鏡顯示出血停止,黑便等癥狀有所緩解為有效;72 h內內鏡顯示出血未停止,黑便等癥狀無變化為無效[8]。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⑵比較兩組患者凝血功能指標水平。采集兩組患者的空腹肘靜脈血4 mL(取血時間均為治療前與治療后2周),將血樣加入含乙二胺四乙酸鉀二水合物的真空貯血管(江西洪達醫療器械集團有限公司,贛械注準20162220328,規格:5 mL)中混勻,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原時間(PT)和纖維蛋白原(FIB)水平采用凝血測試儀(北京眾馳偉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型號:XL1000e)測定。⑶比較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水平。采集患者3 mL空腹肘靜脈血(取血時間均為治療前與治療后2周),采用離心機離心10 min(轉速為3 000 min,半徑為10 cm),取血清。白細胞介素(IL)-1β、C反應蛋白(CRP)和IL-6水平用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寧波美康盛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型號:MS-i3680)測定。⑷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發熱+感染+消化道穿孔)發生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行χ2檢驗或秩和檢驗。計量資料以(x)表示,行t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整體療效更優,總有效率更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凝血功能指標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各項凝血功能指標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gt;0.05);與治療前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2周的APTT、PT更短,FIB水平均升高,且觀察組APTT、PT更短,FIB水平更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各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gt;0.05);與治療前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2周的IL-1β、CRP和IL-6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均更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見表4。
3 討論
內鏡下止血可明確出血病灶部位與出血情況,再予以針對性止血,效果顯著,且對患者創傷較小。電凝止血可實現動脈血管止血,凝固后不易有焦痂,血管鉗不易粘連組織,降低再出血風險[9]。腎上腺素可通過促進血小板凝集、生成微血栓等實現止血目的[10]。
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整體療效更優,總有效率更高;與治療前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2周的APTT、PT更短,FIB水平均升高,且觀察組APTT、PT更短,FIB水平更高,提示聯合方案止血效果明顯,可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分析原因為,電凝止血是一種通過高頻電流產生熱能,使組織凝固和閉合的治療手段。內鏡下電凝治療可進一步幫助止血,改善凝血功能[11]。腎上腺素為強效血管收縮劑,可迅速收縮出血部位周圍血管,進而減少出血[12],在內鏡引導下注射腎上腺素可以直接作用于出血部位,促使局部血管收縮,從而有效止血。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治療后2周各項炎癥因子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均更低,提示內鏡下注射腎上腺素和電凝的聯合治療方案可以有效減輕ANVUGIB患者的炎癥反應。分析原因為,電凝止血通過血管鉗可精確鉗夾出血處,并用滅菌注射用水反復沖洗后再行電凝,以確保電凝效果,有效減少出血和對病變組織的刺激,進而減輕局部組織的炎癥與水腫,促進組織愈合 [13]。 內鏡下注射腎上腺素主要依賴于其獨特的血管活性作用,在病灶周圍的多個黏膜點進行注射,不僅能促使血管迅速收縮,加速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生成,還能通過激活患者血管中的α腎上腺素受體,減少炎癥因子的釋放,從而降低血清IL-1β、CRP和IL-6水平[14]。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提示內鏡下注射腎上腺素聯合電凝治療ANVUGIB不增加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分析原因為,系統性藥物治療的影響范圍局限,而內鏡下注射腎上腺素和電凝治療是針對出血點的局部治療手段,起效更快。同時,腎上腺素注射、電凝治療均是在內鏡的引導下進行,精準地定位和治療出血點,從而減少對周邊組織的損傷,安全性理想。
綜上所述,內鏡下注射腎上腺素聯合電凝治療ANVUGIB的止血效果好,能提高患者的凝血功能,減輕炎癥反應,安全性理想。
參考文獻
劉愛茹,李昕,張曉嵐.《2021年歐洲胃腸內鏡學會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內鏡診斷和管理指南》解讀[J].中華消化內鏡雜志, 2022, 39(3): 174-179.
董煥樂,李楊雪.內鏡下止血聯合氨甲苯酸治療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J].廣東醫學, 2020, 41(21): 2242-2245.
金澤,賀學強,曹立軍,等.雙氣囊小腸鏡下電凝止血術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臨床應用[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 2021, 26(6): 706-709.
沈林艷,馮麗平,陳明,等.急診胃鏡組織膠注射與金屬夾聯合腎上腺素血凝酶注射對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療效及安全性的比較[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 2023, 28(4): 476-480.
李兆申.消化性潰瘍出血的Forrest分級與內鏡治療[J].中華消化內鏡雜志, 2013, 30(11): 601-603.
錢家鳴.消化內科學[M]. 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4: 103.
朱新影,馬歡,劉改芳.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診斷和管理: 2015年歐洲胃腸道內鏡協會指南介紹[J].中華消化內鏡雜志, 2017, 34(3): 210-212.
《中華內科雜志》編輯部, 《中華醫學雜志》編輯部,《中華消化雜志》編輯部,等.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診治指南(2015年,南昌)[J].中華內科雜志, 2016, 55(2): 164-168.
曾平湖,崔西玉,李兆滔,等.消化性潰瘍重癥出血患者內鏡下電凝和鈦夾治療療效比較[J].山西醫藥雜志, 2020, 49(9): 1117-1120.
馬茹,楊世博.腎上腺素注射聯合消化內鏡下和諧夾治療老年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觀察[J].貴州醫藥, 2023, 47(10): 1580-1581.
俞文,帕力達·帕拉哈提,艾克帕爾·艾肯,等.基層醫院常規內鏡下去甲腎上腺素注射聯合電凝治療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療效評估[J].胃腸病學, 2022, 27(7): 410-414.
高龍,常晨,付文康,等.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治療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療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華消化內鏡雜志, 2020, 37(5): 348-354.
文靜,趙彥禮,楊軍,等.內鏡下電凝止血聯合鼻-空腸營養管置入在救治急性消化性潰瘍出血中的應用效果[J]. 當代醫藥論叢 , 2023, 21(15): 35-38.
何樺 , 孫麗麗 , 龐娜 . 無痛胃鏡下注射鹽酸腎上腺素治療急性非靜脈曲張上消化出血的效果 [J]. 中國醫藥導報 , 2022, 19(10): 94- 97,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