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討不同手術時機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的效果,為臨床提供參考。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菏澤市中醫醫院收治的80例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患者接受手術時機不同分為對照組(36例,發病72 h后給予手術治療)和觀察組(44例,發病72 h內給予手術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炎癥指標水平、氧化應激指標水平、腸道屏障功能指標和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肛門排氣時間、排便時間均更短,術后3 d的視覺模擬量表(VAS)疼痛評分更低,術中組織粘連分級更優(均Plt;0.05)。術后3 d,兩組患者的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均高于術前(均Plt;0.05);但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gt;0.05)。術后3 d,兩組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低于術前,丙二醛(MDA)水平均高于術前(均Plt;0.05);但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gt;0.05)。術后3 d,兩組患者血清D-乳酸、尿腸型脂肪酸結合蛋白(IFABP)水平均高于術前(均Plt;0.05);但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gt;0.05)。兩組患者并發癥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結論 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發病72 h內和發病72 h后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在炎癥反應、應激反應、腸道屏障功能與并發癥方面治療效果相當,但在發病72 h內進行手術能有效縮短手術時間、肛門排氣時間、排便時間,減輕術后疼痛,減少術中組織粘連程度。
【關鍵詞】手術時機;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急性結石性膽囊炎
【中圖分類號】R5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4.15.0056.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15.019
膽囊結石作為臨床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是誘發急性膽囊炎的關鍵因素。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是由于膽囊結石堵塞膽囊管,導致膽囊內膽汁淤積,引發膽囊壁的炎癥和感染,患者多表現為高熱、腹部疼痛等癥狀[1]。目前臨床治療該病多采用膽囊切除術,通過切除膽囊、消除病因,緩解患者癥狀[2],但臨床關于開展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最佳治療時間尚未明確。基于此,本研究從療效、腸道屏障功能等方面探討不同手術時機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菏澤市中醫醫院收治的80例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患者接受手術時機不同分為對照組(36例)和觀察組(44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齡22~81歲,平均年齡(51.54±3.25)歲;膽囊壁厚度5~7 mm,平均膽囊壁厚度(6.32±0.28)mm。觀察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20例;年齡23~80歲,平均年齡(51.77±3.48)歲;膽囊壁厚度5~7 mm,平均膽囊壁厚度(6.27±0.34)mm。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gt;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菏澤市中醫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批準。納入標準:⑴符合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的診斷標準[3],且經影像學檢查確診;⑵符合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指征[4]。排除標準:⑴合并重要臟器功能障礙者;⑵合并膽管結石、膽囊疾病、肝硬化或門靜脈高壓者;⑶合并嚴重認知障礙者。
1.2 手術方法 對照組患者在發病72 h后給予手術治療,觀察組在發病72 h內給予手術治療。常規消毒、鋪巾。患者取仰臥位,全身麻醉,臍部下緣處作一1 cm切口,建立二氧化碳氣腹,并維持腹壓在12 mmHg(1 mmHg=0.133 kPa)左右,采用3孔法置入腹腔鏡(史賽克,型號:1488HD),探查膽囊、膽囊三角肌膽總管的位置并觀察腹腔粘連情況,分離膽囊周圍粘連,采用可吸收夾固定膽囊管,并選取合適位置切斷。隨后鈍性分離膽囊三角(Calot三角)區域處理膽囊動脈,近端使用生物夾閉合,遠端使用電鉤凝斷,游離后給予常規止血。最后將取出的膽囊送檢,觀察腹腔情況,放置引流管,縫合切口。
1.3 觀察指標 ⑴比較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記錄患者手術時間、肛門排氣時間、排便時間、術后3 d疼痛程度與術中組織粘連情況。術后3 d疼痛程度采用視覺模擬量表(VAS)[5]進行評估,0分為無痛,10分為劇痛,分值與疼痛程度成正比;術中粘連情況[6]:Ⅰ級為輕度粘連,術中所見粘連膜狀lt;50%;Ⅱ級為中度粘連,術中所見粘連膜狀≥50%,術中所見粘連致密lt;25%;Ⅲ級為重度粘連,術中所見粘連致密≥25%。⑵比較兩組患者炎癥指標水平。采集術前與術后3 d患者晨起肘靜脈血5 mL,采用離心機以3 000 r/min的轉速離心5 min(半徑為15 cm),取上清液,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武漢尚宜康健科技有限公司,鄂械注準20182222359,型號:KEA-TR100)測定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⑶比較兩組患者氧化應激指標水平。采集患者術前與術后3 d空腹肘靜脈血3 mL,采用離心機離心并獲取血清,離心轉速、時間、半徑同⑵。以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⑷比較兩組患者腸道屏障功能指標。抽取兩組患者術前與術后3 d肘靜脈血3 mL,采用離心機離心并獲取血清,離心轉速、時間、半徑同⑵。采用血氣分析儀(武漢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鄂械注準20192222635,型號:ST2000)測定血清D-乳酸;留取兩組患者術前與術后3 d的晨尿10 mL,采用酶標儀[賽默飛世爾(上海)儀器有限公司,滬械注準20182220073,型號:Multiskan FC]測定尿腸型脂肪酸結合蛋白(IFABP)水平。⑸比較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并發癥總發生率=[(切口感染+出血+膽管損傷+膽漏)發生例數之和/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x)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行χ2檢驗或秩和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肛門排氣時間、排便時間均更短,術后3 d的VAS疼痛評分更低,術中組織粘連分級更優,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炎癥指標水平比較 術前,兩組患者各項炎癥指標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gt;0.05);術后3 d,兩組患者TNF-α、IL-6水平均高于術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但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gt;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氧化應激指標水平比較 術前,兩組患者各項血清氧化應激指標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gt;0.05);與術前比較,兩組患者術后3 d的SOD水平均更低,MDA水平均更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但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gt;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腸道屏障功能指標比較 術前,兩組患者腸道屏障功能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gt;0.05);術后3 d,兩組患者的血清D-乳酸、尿IFABP水平均高于術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但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gt;0.05),見表4。
2.5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并發癥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見表5。
3 討論
有研究發現,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受結石和炎癥的影響,炎癥反應較重,且多為老年患者,基礎疾病較多,患者在發病72 h內手術具有較高的風險,但若在發病72 h后開展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則有可能因患者病情進展而發生組織粘連[7]。因此,選擇適當的手術時機對控制患者病情、提高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肛門排氣時間、排便時間均更短,術后3 d的VAS疼痛評分更低,術中組織粘連分級更優,提示患者發病72 h內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更能緩解各項手術相關指標。分析原因為,膽囊結石會導致膽囊壁水腫、充血和炎癥細胞浸潤,隨著炎癥的加重,膽囊壁與周圍組織之間會逐漸粘連,增加手術操作難度[8]。而患者發病72 h內膽囊炎癥尚未發展到嚴重階段,膽囊壁與周圍組織之間的粘連較輕,手術操作較為簡單,所需手術時間較短,術后疼痛較輕;另外,患者發病72 h內手術還能有效避免膽囊穿孔與壞疽等嚴重并發癥的發生,加速患者術后恢復,縮短肛門排氣時間和排便時間[9]。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3 d,兩組患者的TNF-α、IL-6、MDA、血清D-乳酸與尿IFABP水平均高于術前,SOD水平均低于術前,但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這提示不同時機手術在炎癥反應、應激反應與腸道屏障功能方面差異較小。分析原因為,兩種手術方式均通過腹腔鏡進行膽囊切除,其創傷小、恢復快的特點使患者的炎癥反應得到有效控制[10]。而手術會引起身體的應激反應,因此接受兩種手術方式患者的身體都會對應激源產生一定的反應[11]。機體產生的應激反應會對細胞和組織造成損傷,進而影響腸道屏障功能的完整性,而兩組患者血清氧化應激指標無明顯差異,因此,腸道屏障功能變化也無明顯差異[12]。此外,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并發癥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提示不同時機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并發癥發生率相當。分析原因為,兩種手術都存在一定的手術風險,均可能引發并發癥,但也可能與本研究樣本量小有關。
綜上所述,患者發病72 h內和發病72 h后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在炎癥反應、應激反應、腸道屏障功能與并發癥方面治療效果相當,但72 h內手術能有效縮短手術時間、肛門排氣時間、排便時間,減輕術后疼痛,減少術中組織粘連程度。
參考文獻
楊勇,鄧鵬程,蔡輝華,等.術前肝功能指標在急性結石性膽囊炎合并膽總管結石中的診斷價值[J].肝膽胰外科雜志, 2020, 32(4): 223-226, 231.
薛戰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 2020, 20(13): 2225-2227.
陳雨強.膽囊炎與膽石癥[M]. 2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13: 83-84.
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加速康復外科專業委員會,中國日間手術合作聯盟.膽道外科日間手術規范化流程專家共識(2018版)[J].中華外科雜志, 2018, 56(5): 321-327.
孫兵,車曉明.視覺模擬評分法(VAS)[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 2012, 28(6): 645.
《預防腹部外科手術后腹腔粘連的中國專家共識》專家組.預防腹部外科手術后腹腔粘連的中國專家共識[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 2017, 32(11): 984-988.
李理,孫莉.急性結石性膽囊炎腹腔鏡手術時機選擇[J].肝膽外科雜志, 2019, 27(4): 270-274.
宋平輝,段紅亮.不同手術時機行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對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治療預后影響分析[J].貴州醫藥, 2022, 46(8): 1256-1258.
鮑景國,劉旭日,吳紅萍,等.早期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延遲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急性膽囊炎的療效比較[J].安徽醫學, 2020, 41(6): 673-675.
付明鳳,劉志剛,孫禮俠,等.不同手術時機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GradeⅡ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的臨床療效比較[J].皖南醫學院學報, 2021, 40(4): 365-368.
劉斌,朱慧,席江偉,等.不同手術時機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對老年患者的影響比較[J].國際老年醫學雜志, 2023, 44(5): 579-582.
孫玉梅,閆京偉.不同手術時機開展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效果及腸屏障功能變化[J].中國醫師雜志, 2022, 24(6): 950-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