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環境立德樹人背景下,家校協同育人是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渠道和可靠路徑,可以說,家庭教育為學校教育提供了重要根基、切實保障和有效補充。小學生正處于培根鑄魂、啟智潤心、習慣養成的起步關鍵期,推動家校教育融合互促是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學習和生活習慣、促進科學思維品質養成和正確價值觀念形成的必然選擇。以小學數學教育為例,以家庭教育促進小學生數學素養培育,不但可以幫助家長提升家庭教育的科學性,也可以有效突破小學數學課堂的時空限制,幫助小學生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培育數學素養和人文精神,為他們數學學習能力和科學思維能力提高奠定良好家庭環境基礎。為此,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好校內課堂教學的同時,還要通過多渠道加強家校深入協作、指導家長開展家庭教育等方式促進小學生數學文化素養在家庭教育中得到提升。
一、以家庭教育促進小學生數學素養培育的價值意蘊
1.拓展教材資源,加深對課堂教學知識理解
數學是一門普遍存在于人類社會和日常生活的學科,兼具科學性和人文性、知識性與實踐性的特性,它本質上源于生活而又為生活服務。由于受時空等因素的制約,數學課堂教學并不能完全滿足數學知識內容的拓展,而家庭環境不但可以拓展數學課堂知識,還為數學知識的運用提供了機會。把家庭教育融入數學知識拓展與應用中,有利于幫助小學生加深對課堂教學知識的理解,激發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
2.營造家庭氛圍,促進數學文化素養提升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良好的家庭教育既是開展學校教育的基礎和保障,也是對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延伸。教師注重發揮家長在促進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等方面的作用,既可以幫助家長營造出濃厚的家庭學習氛圍,改善親子教育的方式方法,也可以幫助小學生在家庭教育沃土中提升數學文化素養。
3.養成良好習慣,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
家庭教育對小學生的認知方式、習慣養成、思維模式及行為鍛煉有著深刻而又持續的影響,具有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難以企及和無法替代的優勢。小學數學教師應通過家校協作幫助學生養成積極認真的數學學習態度、嚴謹細致的數學學習品質和發散思維能力。
二、以家庭教育培育小學生數學素養的現實困境
1.家校認知有誤區,導致家校育人合力未能形成
在全環境立德樹人理念下,家校協作育人是推動小學生知識學習、鞏固學習成果和檢驗學習成效的重要途徑。現實中,有的家長認為教育完全是老師的職責,而家庭只要照顧好孩子的日常起居就可以了。另外,在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當下,家長還面臨著繁重的工作,致使在學生學業輔導等方面力不從心,也嚴重影響了家校協作成效。與此同時,有些教師懶于或疏于與家長進行積極有效的溝通,對學生的教育僅僅局限于校園和課堂之內,導致學校教育未能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延伸和補充作用。
2.教育方式單一化,導致學習興趣未能有效激發
家長日常教育與管理孩子的方式方法相對有限和滯后,在受教育水平、對孩子的教育能力和相關學科知識儲備等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如在引導孩子提升數學學習水平方面,有些家長會采取簡單的題海戰術模式,未認識到良好學習習慣、正確思維方式和合理學習方法對孩子來說才是至關重要的。諸如此類,勢必會影響到學校教育的育人成效,降低學生對知識學習的興趣,并最終影響到小學生的成長成才。
3.功利化傾向嚴重,導致家庭教育缺少人文關懷
現實中,受傳統家庭教育思想和當下激烈社會競爭的影響,不少家長和老師對孩子的教育存在嚴重的功利主義傾向,家庭教育充斥著較為嚴重的唯分論、唯升學論氛圍,錯誤地把學習成績和升學當作孩子成人成才的唯一標準,而對孩子的道德情操、人文素養和價值觀念缺乏必要的重視。如果孩子長期受到功利化教育傾向的影響,必然會限制人文精神的培養。如即便“雙減”政策已經落地推行,但家庭親子活動等有助于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的活動依然不足,而孩子們參加各種培訓班的情況依然存在。
三、以家庭教育促進小學生數學素養培育的策略選擇
1.營造家庭數學氛圍,引導孩子樹立數學思維方式
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是家庭教育的保障,小學數學老師要通過密切有效的家校溝通幫助家長不斷營造出濃郁的家庭數學學習氛圍,指導家長在家庭中教育和管理好孩子。一是可以通過親子閱讀,家長將包括數學文化等方面的知識傳遞給孩子,幫助孩子在閱讀數學相關繪本等圖書中逐漸增強對數學學習的認識。二是要積極引導孩子用數學思維觀察和思考生活中的事物,如學習關于形狀的知識時,可以讓孩子找尋家庭中符合相應形狀的物品,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三是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2.開展親子數學活動,激發孩子家庭數學學習興趣
親子活動是父母對孩子進行教育引導和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開展親子數學活動可以幫助孩子提高對數學學習的關注和興趣,為校內課堂數學學習打好堅實基礎。親子數學活動最大的優勢是讓孩子在游戲活動中深化學習,實現在玩中學、在學中玩,這樣的學習方式對孩子來說沒有過多壓力,不但能拓展數學思維,還可以真實感受到數學知識的獨特魅力。如低年級學生學習數數時,可以采取家長引導孩子數臺階、數衣服扣子等方式。另外,家長也可以引導孩子以繪制數學思維導圖、制作數學手抄報等形式對課堂數學學習查缺補漏,將零散的數學知識變成知識體系。
3.創設數學應用情境,鞏固課堂數學學習成效
小學生的認知更多是感性認知,他們對抽象的數學知識缺乏足夠的理性認知。為此,鑒于日常家庭生活與數學學科的高度密切關聯性,教師可以引導家長靈活創設與校內課堂數學知識相關的應用情境,幫助孩子將抽象的數學概念具體化,將理論的數學知識與現實的日常生活進行充分融合。比如,家長帶孩子去超市購物時,讓孩子計算商品打折前后的價錢及所有物品的總花費等,以此在日常的家庭生活情境中鞏固校內所學數學知識。
綜上所述,家庭教育是小學數學課堂學習的必要補充形式,兩者共同構成了小學生數學學習的主渠道和主陣地。為此,在全環境立德樹人理念下,以推進家校協同育人為契機,小學數學老師要通過家訪、講座、座談會等形式啟發和鼓勵家長在家庭教育中融入數學素養的培養,引導孩子在家庭生活中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和數學應用意識。
(作者單位:山東省濟南市棋盤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