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20世紀法國畫家馬蒂斯繪畫的色彩運用出發,首先闡述了馬蒂斯的色彩觀念,再闡述了色彩運用的特征,并分析了“限色”在其繪畫中的應用。馬蒂斯通過使用鮮艷、明確的色彩,將畫面效果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從“限色”角度揭示了色彩在繪畫中的重要性,同時也對馬蒂斯的繪畫作品的色彩特征進行了簡要的分析,進一步體現了其藝術價值。
[關 鍵 詞]限色;馬蒂斯;繪畫;野獸派;色彩
[中圖分類號]J20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7556(2024)30-0069-03
文獻著錄格式:楊智昂.從“限色”角度看馬蒂斯的藝術特征[J].天工,2024(30):69-71.
1869年,馬蒂斯出生于法國的樂卡托,后畢業于朱里安學院。他被認為是20世紀法國繪畫界最具代表性的畫家之一,也是野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繪畫涉及了多個領域,作品題材包括風景、人物,他的繪畫具有獨特的表現形式,在繪畫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年輕時,馬蒂斯不顧家人的反對,執意學習繪畫,在三十歲時全身心投入創作之中,創作了大量作品,并撰寫著作《畫家筆記》,闡述自己的藝術理論與觀點。雖然在早期遭到了一些質疑,但他堅持自己的創作理念,創作了大量的優秀作品,這些作品都是裝飾性繪畫。晚年時,他創作了大量的剪紙作品。在20世紀40年代,他還為旺斯的一所教堂設計了獨特的裝飾。馬蒂斯于1954年離世,為后世留下了大量經典作品和藝術財產。
一、馬蒂斯的繪畫風格與色彩觀念
(一)繪畫風格
馬蒂斯的繪畫具有裝飾性和形式感。英國美術評論家尼古拉斯·瓦特金認為馬蒂斯的藝術有三大特點:一是充分表現了藝術家的個性;二是飽含了藝術家畢生的辛勤勞動;三是能使觀者的心靈寧靜,從而獲得美的感受。馬蒂斯認為藝術有兩種表現方式:一種是按照事物的本來面貌進行摹寫,另一種則是藝術性地表現事物,他認為藝術性地表現事物更具有活力。他還說:“我所追求的最重要的就是表現,我無法區別自己對生活具有的感情和表現感情的方法。”
(二)色彩觀念
馬蒂斯主張欣賞色彩本身,他一生都致力于“色彩實驗”,他希望根植于西方繪畫傳統來創造新的造型語言。他以強烈、簡潔的色彩營造畫面,賦予了顏色形式和力量,他還通過色彩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將色彩從物體的表象中解放出來,發掘色彩的內在美。馬蒂斯的藝術理想是創作一種平衡、純潔又寧靜的藝術,沒有令人煩惱或壓抑的題材,就像一把舒適的扶手椅,能讓人從疲勞中解脫出來,撫慰人的心靈。他認為色彩是一種語言,從顏色的對比度、透明度和純度方面探究生命的秘密。他的作品色彩豐富、大膽,具有生命力和獨特性,不完全按照傳統規則來使用色彩,而是自由發揮和加強創意,通過各種手法創作,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
二、馬蒂斯繪畫的色彩特征
色彩是馬蒂斯繪畫的靈魂。他認為色彩可以產生極強的力量。他注重簡化造型、強化色彩,使用較少的色相,這種繪畫理念影響了他一生的創作。
(一)色彩的運用
1.強烈的對比
強烈的對比是馬蒂斯運用色彩最顯著的手法之一。他善于運用對比強烈的色彩來展現空間和形態的變化,常用明度對比、色相對比、冷暖對比、互補色對比、面積對比等豐富的手法來展現畫面的色彩關系,增強視覺效果。在《紅色的和諧》(見圖1)中,通過色相對比和互補色對比,將畫面既統一又和諧地分成室內、室外的綠地和天空三個部分,使畫面具有強烈的視覺張力。雖然馬蒂斯使用的是強烈的互補色,但色彩過渡卻十分自然。他在窗框處使用了較弱的紅色和橘色,使室內與室外的色彩平穩過渡。
2.鮮明的色調
馬蒂斯繪畫的色調鮮明、強烈,充滿活力和生命力。他在作品中經常使用幾種簡單的基本顏色,以亮度高、鮮明的顏色為主,這些顏色能表達極其強烈的情感,除了常用的顏料,還會用非傳統的藝術材料。在馬蒂斯的繪畫中,鮮明的色調表現出一種自由、快樂、放縱、愉悅的心境,具有一種攝人心魄的力量。例如,在《舞蹈》中,馬蒂斯使用了大面積的藍色背景和綠色地面,再加上鮮明的橙色,畫出的人物,給人以動感、歡快的感受,展現了人物的活力。
(二)繪畫中的“限色”
“限色”指的是限制一幅畫面中色相的數量,使色彩更加純凈,減少色階的層次,概括形體,在大塊上實現色彩的和諧和統一。在美術色彩訓練中會進行“限色”訓練。曹力在《在基礎課中注重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中提出了運用四種“色彩重構”的訓練方式,第一種是使用2~3種間色或復色,不可以使用三原色,運用這些有彩色和黑、白兩種無彩色創作具有豐富色彩關系的作品,并在接下來的訓練中繼續嘗試“限色”,以此進行色彩訓練。高榮生在《插圖全程教學》中,在色彩訓練課程中也設置了“限色”訓練的內容,以此提高色彩運用能力。在作畫過程中刻意“限色”,需要仔細考究,避免色彩關系雷同,使畫面效果減弱。
“限色”是馬蒂斯繪畫的色彩特征之一。他將色彩分為一組并限定使用這組顏色來完成整幅畫作,使作品具有極強的視覺效果。這種方式表明馬蒂斯具有高超的色彩掌控和調配技能。馬蒂斯在選擇顏色時十分謹慎,采用“少即是多”的表現方式,用有限的材料展現完整的藝術作品,部分作品甚至只有2~3種色相,恰到好處地運用有限的色彩,通過強烈、合理的色彩關系將物象表現出來,給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過觀察馬蒂斯的作品,可以將他的色彩限定方式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有限的色相,由主色調以及其補色和對比色置于畫面中構成色彩關系;第二類是將幾種顏料中的非三原色色相作為畫面的基礎顏色,通過混合這些不同的顏色,將顏色調配到最合適的程度,再將其置于畫面合適的位置。馬蒂斯在許多作品中都展現了所謂的“限色”方式,在1937年創作的《藍衣女人》(見圖2)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幅畫的色彩并不像傳統繪畫中相對細膩、柔和的色彩過渡,而是將色彩分塊置于畫面中,界限分明。這幅作品直接運用了色塊,采用了第一種“限色”方式,直接使用了限定的色相。畫面中的各種色彩十分和諧,藍色占比最多,女人裙子上的白條和黑白相間的手串打破了整塊藍色的單調性,還與整塊藍色形成了一定的疏密關系,左右兩邊的黑色作為無彩色對比色更加和諧,使得藍色、紅色、黃色只能在部分區域相連接。黃色的面積較小,在畫面中顯得活躍,同時相框的黃色避免了紅色與藍色的直接接觸。整幅畫面的色彩雖然強烈,但馬蒂斯通過獨特的色彩搭配手法將畫面和諧統一起來。1914年創作的《有金魚缸的室內》(見圖3),采用了第二種“限色”方式,即使用非三原色進行調和,限制了色彩的數量。這幅畫作以藍紫色和綠色為主色調,以橙色為點綴,展現了豐富的事物和空間層次,這幅作品表現的并不是和諧、靜謐的場景,而是凌亂、擁堵的室內空間和不合理的事物,傳遞了即將發生的戰爭把所有人都關入牢籠的信息。畫面正中央的凳子加入了無彩色、藍紫色、綠色以及黃色混合,呈現出一種偏向于藍綠色的色彩,沙發、桌面的藍紫色下方透出黃色,窗邊的墻面上橙色與藍紫色混合,這是馬蒂斯的一種色彩運用方法。
馬蒂斯的“限色”方式具有獨特的色彩特征和藝術風格,既能表達明快和歡樂的情感,又能表達深沉和溫和的情感,展現了他對藝術和生活的透徹理解和駕馭能力。馬蒂斯的“限色”蘊含了深刻的藝術思想和審美價值,不僅宏觀上展現著創作者的個人特點,也在微觀上體現了深刻的精神內涵。
三、馬蒂斯繪畫的其他特征
(一)點、線、面的構成
馬蒂斯會利用點、線和面來構造畫面,經常利用簡單的線條和形狀來描繪靜物、人物和景色,通過合理布置各種形體、色彩的深淺來使畫面達到最佳的視覺效果。在這樣的組合方式中,“點”是最小元素,是整個畫面的基本單位;“線”是由點組成的數列形態,可以起到分割畫面的作用;“面”則是由若干個線組合而成的。《在生活的歡樂》中,馬蒂斯通過線條勾勒出人物的身體和輪廓,并使用濃郁而鮮艷的橙黃色、橙紅色及其他大面積的暖色來營造歡樂的氣氛,畫面形成了黃色、綠色、紅色的點,與人物的線條和長條狀的色塊、樹木以及地面構成整個畫面,體現了點、線、面的結合關系。
(二)拼貼的形式
馬蒂斯經常采用拼貼的形式,將不同的色彩和圖案拼接在一起,形成獨特的畫面效果。拼貼使用的材料主要有彩紙、報紙、地圖、雕塑紙板、油漆、印刷品、裝飾品、布料等,不同材料的質感和顏色使他的拼貼畫作品富有層次感,增強了畫面的反差感。他的拼貼作品還體現了形式和構成的重要性,他以多個形體和色塊的拼貼,分裂了畫面和形式之間的關系,從而表現了一種抽象且多變的造型。他在晚期創作的作品《墜落的伊卡洛斯》(見圖4),表現的是希臘神話中的伊卡洛斯落入水中時的瞬間畫面,作品采用了拼貼形式,在畫面中用鈷藍填充天空,畫面中一個黑色、沉重的人影垂直下墜,身體舒展,歪著腦袋,張開雙臂,形成環形,周邊還有炸開似的黃色圖案,他將這些元素拼接成一幅獨特的畫面,表現了他對事物狀態的敏銳感知能力和色彩簡化能力,也體現了他的晚期作品色彩鮮明、結構極簡的特點。

四、結束語
本文簡要分析了馬蒂斯的繪畫風格、色彩特征、“限色”以及其他藝術特征。馬蒂斯的繪畫理論在傳統的基礎上做了創新,表現了他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其繪畫色彩鮮明、對比強烈、結構合理,畫面中不同的“限色”是重要特征,體現了馬蒂斯對色彩的深刻感受和極高的藝術天賦,從“限色”中我們能夠領會到其獨特的繪畫技法。
參考文獻:
[1]徐艷青.論阿利卡繪畫中限色法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5(17):156.
[2]王為為.視覺圖象語言的運用:以馬蒂斯《舞蹈》為例[J].美術教育研究,2018(16):17,19.
[3]于海燕.基于視知覺心理的馬蒂斯作品色彩表現研究:以《生命的快樂》為例[J].美與時代(下),2020(3):67-69.
[4]光同敏.紙趣:馬蒂斯的另一種藝術直覺[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2021(2):199-203.
[5]史佳軒.亨利·馬蒂斯繪畫色彩的運用[J].流行色,2023(3):152-154.
(編輯: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