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提升滅火救援組織的指揮能力,應利用現代技術手段改善信息傳遞,建立科學的指揮決策支持系統,通過定期培訓和演練,提高現場指揮人員的應急響應能力、協調能力和決策能力,提出了基于現場指揮的滅火救援組織指揮能力提升的策略,并對這些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進行了評估。
關鍵詞:滅火救援;現場指揮;指揮能力
中圖分類號:D035.36"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6-1227(2024)07-0138-04
滅火救援是一項關鍵而復雜的任務,涉及人員安全、財產保護和生命救援等重大責任。在災難發生時,現場指揮員的指揮能力直接決定了救援行動的效率和效果[1]。然而,當前存在一些問題,如信息傳遞不暢、指揮決策缺乏科學性等,限制了滅火救援組織的指揮能力[2]。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現代信息通信技術、數據分析和模型模擬等為提升滅火救援組織的指揮能力提供了新的可能性[3]。本文將探討當前滅火救援組織指揮能力面臨的挑戰,包括信息傳遞不暢、指揮決策缺乏科學性、現場指揮員的培訓和能力匱乏等問題。接著,研究現代技術在滅火救援組織指揮中的應用[4],提出基于現場指揮的滅火救援組織指揮能力提升的策略。通過案例分析,對比改進前后的指揮能力表現,驗證所提出策略的效果,期望能夠為滅火救援組織提供參考[5]。
1 滅火救援現場指揮的關鍵步驟及存在的問題
滅火救援的現場指揮應包括幾個關鍵步驟:①接警與出動:接到火災報警后,指揮中心迅速收集火災信息,隨后調派消防隊伍、醫療人員以及其他必要的救援力量,確保他們迅速出動。②到達現場與初步評估:救援人員到達現場后,指揮員立即對火情進行初步評估,觀察火勢規模、燃燒物質、火勢蔓延速度等關鍵因素,快速判斷火災的性質和嚴重程度。③指揮決策與資源調配:根據初步評估結果,現場指揮員制定滅火救援的策略,并調配適當的救援資源,如消防車、救護車、水源和救援設備等,以確保救援行動的有效執行。④滅火與救援行動:在指揮員的統一指揮下,救援人員將根據任務分工開展滅火與救援工作,包括使用消防設備滅火、疏散被困人員、救護傷者等。⑤信息傳遞與協調:現場指揮員負責與指揮中心、其他救援隊伍和相關部門進行有效溝通與協調,確保信息的實時更新和共享,以便各方能夠做出及時的決策和響應。⑥現場指揮與監督:現場指揮員需要全面監控救援現場,確保救援行動的安全與順利進行。指導和監督救援人員的工作,確保任務的順利完成和團隊的協作。⑦救援結束與總結:當火勢得到控制并確認現場處于安全狀態時,現場指揮員將宣布救援行動結束,并進行行動的總結評估,以積累經驗、改進方法,并為未來的救援任務做好準備。滅火救援現場指揮過程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同時現場指揮員必須具備快速反應和決策能力,以應對可能的突發狀況和意外情況。
在滅火救援的現場指揮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以下問題:①信息傳遞不暢:現場環境的復雜性導致通信設備受到干擾或信號弱,從而引起信息傳遞的延遲或失真。這不僅影響指揮決策的準確性,也可能降低實時響應的能力。②指揮決策不科學或缺乏實時性:滅火救援現場的復雜性和快速變化,要求指揮決策必須基于全面的信息和科學的分析。然而,時間緊迫和信息不全可能使指揮員難以制定出科學及時的決策。③現場指揮員能力不足:現場指揮員需要具備豐富的經驗、專業知識和應急響應能力,以應對各種突發情況。如果現場指揮員的培訓不足或經驗不夠豐富,可能會影響決策的準確性和行動的效果。④協調與溝通困難:滅火救援通常需要跨部門和多團隊的人員協作。在現場指揮過程中,協調和溝通的困難導致指揮決策的執行不夠順暢。⑤精確火災評估困難:由于火勢較大、環境復雜,現場指揮員難以對火災規模、火點位置、燃燒物質等進行精確評估,這可能會影響到指揮決策和資源調配的準確性。⑥疏散與救援優先級確定:救援現場往往存在多項任務同時進行,如滅火、疏散受困者、救護傷員等,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現場指揮員需要確定任務的優先級,確保救援行動能在有限資源下發揮最大作用。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改進指揮系統、加強現場指揮員的專業培訓、改善通信技術和設備、完善信息共享與協作機制,以提高救援現場指揮過程的效率和效果。
2 滅火救援現場指揮中存在問題的成因及措施
以上問題是救援過程中比較常見的引起火災擴大的因素,其成因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2.1" 管理體系有待進一步健全
救援隊伍管理體系不健全會導致救援過程中存在一系列問題,以下是導致這種情況的主要因素:①法規和政策有待進一步明確:缺乏明確的法規和政策指導,可能導致滅火救援隊伍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包括權責分配不明確、工作流程和管理規范不清晰,從而影響救援隊伍的組織和運作。②資源分配不足:如設備不足、人員緊缺,會嚴重影響滅火救援隊伍的救援能力。在缺乏必要資源的支持下,隊伍可能難以有效應對突發災害,進而影響救援效果和安全。③培訓和能力提升不足:滅火救援工作復雜且技術性強,需要隊員具備相應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如果缺乏系統的培訓計劃和持續的能力提升機制,隊伍成員的專業素質和應急能力可能無法得到有效提升。④組織和協調機制不暢:滅火救援通常涉及多個部門、團隊的協作,如果組織和協調機制不暢,可能導致指揮混亂、信息傳遞不暢等問題。缺乏有效的指揮中心和信息共享平臺,可能會影響救援行動的協調與效率。⑤管理監督不力:滅火救援隊伍管理制度的執行需要強有力的管理監督機制,包括隊伍成員的日常管理、工作考核和紀律執行等方面。如果管理監督不力,會導致隊員工作疏漏、紀律松懈,影響整個救援隊伍的運行質量和效果。
為解決這些問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完善法規和政策:建立健全的法規和政策體系,明確隊伍的組織架構、職責分工和管理制度,為救援隊伍提供有力的法規和政策支持。②加強資源保障:加大對滅火救援隊伍的資源投入,確保隊伍獲得充足的設備、物資和人員支持。③建立培訓與能力提升機制:制定全面的培訓計劃,包括理論培訓、實操演練和模擬訓練等,不斷提升隊伍的專業素質和應急能力。④健全組織和協調機制:建立高效的指揮中心和信息共享平臺,加強部門間的協作和溝通,確保救援行動的協調與順利進行。⑤強化管理監督:建立有效的管理監督機制,對隊伍成員進行日常管理和工作考核,加強紀律執行和工作質量監督,確保管理制度的落實和執行。
2.2" 人為疏忽或違規操作
在滅火救援工作中,人為疏忽或操作不當可能導致事故和問題,以下是一些可能導致的原因:①安全意識和培訓不足:提升隊伍成員的安全意識,避免出現疏忽和違規操作。進行充分培訓是至關重要的,包括遵守安全規范、正確操作設備和應急響應程序,以降低違規行為的風險。②工作壓力和疲勞:滅火救援工作的緊迫性和高強度造成的壓力和疲勞,會分散隊員的注意力和判斷力,從而導致疏忽和操作不當。③協作與溝通不暢:有效的協作與溝通是滅火救援成功的關鍵。如果隊伍成員之間缺乏信息共享和溝通渠道,可能因誤解或信息不對稱而出現問題。④紀律意識缺失:滅火救援隊伍需要嚴格遵守紀律和規章制度,如果違反操作規程、忽視安全措施,會出現違規行為。⑤缺乏監督與管理:如果對滅火救援隊伍的管理和監督不到位,就無法保證救援工作的順利進行。
為提升滅火救援隊伍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加強培訓和安全意識教育:對隊伍成員進行全面培訓,包括安全規范、操作流程和應急響應程序等方面,以增強他們的安全意識和專業技能。②管理人員示范和引領:管理人員應以身作則,樹立正確的工作態度和操作標準,強調安全第一的理念,為隊伍成員提供學習的榜樣。③加強溝通與協作:建立有效的溝通和協作機制,確保隊伍成員之間的信息共享和指揮溝通順暢,加強團隊合作,提高工作效率。④強化管理與監督: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和監督流程,對隊伍成員的操作行為進行嚴格管理和監督,及時發現和糾正違規行為。⑤加強安全文化建設:通過宣傳教育、獎懲激勵等措施,培養隊伍成員的安全意識和紀律意識。這些措施有助于減少滅火救援過程中的人為疏忽和違規操作。同時,持續的監測、評估和改進也是確保隊伍管理制度有效執行的關鍵。
2.3" 安全培訓不足或效果不佳
滅火救援隊伍安全培訓不足或效果不佳,可能會導致救援行動中出現安全隱患和風險。為了提高安全性和有效性,以下是一些解決措施:①延長培訓時間:確保救援隊員有足夠的培訓時間,以便他們全面掌握滅火救援的基本原理、技巧和操作規程。②加強實踐操作:培訓應側重實踐操作,通過模擬演練、實地訓練等方式,提高隊員在實際滅火救援中的應變能力和技術水平。③制定明確的培訓計劃:制定詳細的培訓計劃,包括培訓內容、方法、時間和評估機制,確保培訓的全面性和系統性。④聘請專業培訓師資:邀請經驗豐富的滅火救援專家或消防教育機構進行培訓,提供專業指導和實用建議。⑤加強安全意識教育:除了技術培訓,加強安全意識和風險識別教育,使隊員深刻理解救援過程中存在的危險,以及遵守安全規定的重要性。⑥定期復訓和考核:定期安排復訓和技能考核,以鞏固和提高隊員的知識和技能,并及時發現問題和弱項,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⑦建立經驗分享平臺:鼓勵隊員分享實戰經驗,通過案例分析促進團隊成員間的學習和交流,提高整體救援能力。
通過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滅火救援隊伍的安全意識和專業技能,從而減少因人為疏忽或違規操作帶來的安全隱患。
3 滅火救援現場指揮過程中組織指揮能力提升策略
要提升滅火救援現場指揮過程中的組織指揮能力,可以考慮以下策略:①建立清晰的指揮體系:明確各級指揮員的職責和權限,確保指揮層級清晰,信息傳遞流暢。②提前制定行動計劃:應提前制定詳細的行動計劃,包括資源調配、指揮流程、任務分工等,確保救援行動有條不紊地進行。③強化指揮人員培訓:提升指揮人員的組織和指揮能力,包括指揮藝術、危機管理、情景模擬等方面,提高其面對復雜情況的能力。④加強現場指揮訓練:通過組織實地演練和模擬情景訓練,使指揮人員熟悉實際救援環境和操作流程,增強應急響應能力。⑤強調團隊合作意識:培養指揮人員的團隊合作意識,強調溝通、協調和配合的重要性,以確保救援行動的協調一致。⑥提供現代化的指揮技術支持:利用先進的通信和信息技術,為指揮人員提供實時數據、圖像和視頻支持,以便更好地掌握現場情況。⑦經驗總結與分享:定期組織經驗分享會,從成功案例中吸取經驗教訓,并將其納入救援指揮標準和培訓計劃。⑧建立聯動機制:與其他相關部門建立良好的協作機制,確保在救援行動中能夠得到及時支持和配合。
4 案例實證分析
為了驗證基于現場指揮的滅火救援組織指揮能力提升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選取了某一典型案例進行實證分析,具體如下:
4.1" 案例介紹
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后,我國迅速派遣了大量救援隊伍,包括消防部門人員,并緊急調運了所需物資到達現場。消防部門在救援行動中主要承擔了以下任務:①搜救被困人員:消防隊伍積極參與搜救行動,通過人員和裝備的調派,協助其他救援隊伍尋找和解救被困人員。利用搜救犬、搜索雷達幫助搜尋被埋壓的人員。②提供醫療支援:消防部門與醫療機構合作,為傷員提供急救和醫療服務,包括控制傷員出血、固定骨折,并運送傷員到醫院接受進一步治療。③應對次生災害:地震引發了大量的次生災害,如山體滑坡和泥石流。消防部門參與了清理和疏導被掩埋道路的工作,確保救援人員通行和物資的運輸。④提供災后重建支持:消防部門還積極參與災后重建工作,并為受災地區提供消防設施建設和安全指導,幫助受災群眾恢復正常生活。
消防部門在汶川地震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包括搜救被困人員、提供醫療支援、應對次生災害,還為災區重建作出了貢獻。
4.2" 組織指揮
在地震發生后,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并挽救生命,采取了以下措施:①建立統一指揮體系:迅速成立救援指揮中心,配備先進通信設備和信息系統,實現災情實時監控和資源有效調配。②快速響應與預案實施:依靠完善的應急預案,及時部署救援隊伍和物資,確保救援行動迅速展開。③明確指揮架構與分工:確立清晰的指揮架構,分工明確,確保信息流暢、資源合理調配和行動協調一致。④跨部門協作:各級政府、救援隊伍、醫療機構等部門應建立緊密協作機制,實現資源共享和任務高效分工,提高救援效率。⑤領導現場指揮:實施領導干部現場指揮,發揮領導決策和資源調配優勢,提升救援效果。⑥專家咨詢與科學決策:積極吸納國內外災害救援專家的建議和經驗,為救援行動提供科學依據,優化救援計劃和決策。⑦加強應急管理培訓:通過對指揮人員進行專業的培訓和演練,提高其應對災害事件的能力。
通過建立指揮中心、明確分工、跨部門合作、現場指揮等策略,不斷提高消防隊伍應對災害的能力。
4.3" 效果評估
針對2008年汶川地震的整體救援工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評估:①救援響應時間:評估救援隊伍的到達時間和響應速度,以衡量救援行動的及時性。②人員救助效果:評估成功解救被困人員的數量和比例,以及提供的醫療救助效果。③應對次生災害效果:評估應對山體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的效果,包括清理和疏導工作的完成情況。④協調與合作:評估各部門之間的協調和合作情況,包括消防部門與其他救援隊伍、醫療機構的配合程度。⑤重建支持效果:評估災后重建工作中消防部門提供的支持和指導效果,包括消防設施建設和安全指導的完成情況。
這些評估指標可以了解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工作的整體效果,包括救援響應的及時性、人員救助和醫療支援的成效、次生災害應對的效果、協調和合作的順暢程度以及災后重建工作的進展。通過評估這些方面,可以為今后類似災害救援提供經驗和借鑒。
5 結束語
基于現場指揮的滅火救援組織指揮能力提升的策略,主要包括建立清晰的指揮體系、制定行動計劃、強化實踐環節、聘請專業培訓師資、加強安全教育、定期復訓和考核,以及建立經驗分享機制等。通過實施這些策略,可以提高消防救援隊伍的組織指揮能力,增強他們在災難現場的應對能力,提高救援效率和安全性。
參考文獻
[1]劉緯天.滅火救援現場消防通信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今日消防,2023,8(8):42-44.
[2]郝斌.大型商業綜合體滅火救援戰術研究[J].今日消防,2023,8(8):45-47.
[3]李剛.高層建筑滅火救援現場的火情偵察及緊急避險探究[J].今日消防,2023,8(8):51-53.
[4]杜建宏.探究數據挖掘技術在消防滅火救援中的應用[J].冶金管理,2023(15):87-89.
[5]王躍.智能化信息技術在滅火救援指揮體系中的應用[J].網絡安全和信息化,2023(8):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