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住宅火災不僅給無數家庭帶來了巨大的人身傷害與財產損失,還凸顯了當前大多數居民在家庭消防安全方面的認知不足,以及對消防報警裝置、滅火器材等產品的投資意愿較低。深入探討目前家用消防產品在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包括家用消防產品的配備比例較低、當前產品與需求差距較大等方面,并為家用消防產品的推廣與完善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住宅火災;消防安全;家用消防產品
中圖分類號:D035.36"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6-1227(2024)07-0100-04
1 家庭火災與家用消防產品概述
1.1" 家庭火災概述
我國家庭火災產生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電器使用不當。家用電器的種類日益豐富,人們的需求也隨之增長,但市場上電器質量參差不齊、種類繁多,人們在使用過程中,若遇到產品安全性不佳、操作失誤,很可能導致跳閘、短路等問題,長時間使用電器也容易引發各類故障,這些因素極大地增加了家庭火災的風險。②明火使用不當。主要包括吸煙和玩火兩個方面,特別是吸煙,其導致的火災發生頻率高且危害大,全國近10%的火災與吸煙有關,香煙在燃燒時溫度可達700℃以上,遠超家庭環境中多數可燃物的燃點,且未掐滅的煙頭在陰燃狀態不易被察覺,一旦引發火災,往往難以迅速控制。玩火主要產生于幼年群體,由于他們缺乏消防安全意識,極易導致火災的發生。③易燃易爆物品的存儲與使用不當也是不容忽視的火災隱患。受生活習慣影響,一些需要特別放置保管的生活用品,如香水、油漆、空氣清新劑、防曬噴霧、殺蟲劑等,此類物品都有特定的保存方式,且不可與明火接觸。一旦保管不當或意外接觸明火,極易引發爆炸事故。
1.2" 家用消防產品概述
家用消防設備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盡管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用于不同火災類型的各類滅火器,但實際上,家庭火災自救還依賴一系列其他配套產品,才能更全面地實現防火與滅火的作用,目前,這些消防產品的配套設計尚不完善,在儲存和使用方式上也未得到普及。
家用消防產品可以理解為“防”與“消”兩方面,“防”是指通過溫感、煙感、氣感、光感等預防途徑對家庭火災發出警報,“消”則通過各類滅火工具、照明設備、自救裝置、防護裝備等進行自救。
2 家用消防產品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2.1" 家庭消防意識較為薄弱
現階段,大部分家庭的消防認知不足,還停滯在簡單的火災常識,在一項針對國民安全意識的評估調查中顯示,民眾對消防知識的知曉率低于30%,80%的火災是人為因素導致的,在重特大火災人員傷亡事件中,大多數是公眾缺乏消防安全常識和逃生自救能力,這從側面反映出我國居民對家庭消防的應對措施較為匱乏,缺少必要的消防報警裝置和消防工具,甚至于部分家庭對于消防器材的資金投入存在抵觸情緒。
2.2" 家用消防產品的配備比例較低
在城市化發展的推動下,人們在電器產品上的選擇不斷增多,其中不乏大功率電器,種種因素導致家庭火災頻發,據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的初步統計,2022年,全國共接報火災82.5萬起,其中住宅火災亡人占比較高,占總數的20.6%,死亡人數占總數的39.1%[1]。大多數居民在家庭消防方面都缺乏足夠的安全意識,并且不愿意在火災報警設備、滅火器材等產品上進行投資。
目前,我國對于家庭消防產品的關注和研發力度不足,一方面,居民自身缺乏足夠的消防安全意識,在消防產品的需求上明顯不足,超80%的家庭未配備能夠控制初期火災的滅火器材,更沒有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及自動報警系統;另一方面,相關部門在消防產品方面的研究還停留在災害管理層面。我國家庭火災頻發,特別是高層建筑,火災發生后的救援和自我逃生都極為艱難,為減輕火災帶給居民的人身安全威脅,家庭消防產品的研發需要提上日程。
2.3" 當前產品與需求差距較大
關于居民對家庭消防產品的需求,可以歸納為以下幾方面:①便于尋找。消防產品應存放在位置醒目、便于記憶的地方,而非狹窄角落,還要具備一定的引導性,提醒使用者隨時加強消防安全意識。②高效引導。家庭消防產品應考慮普通居民的實際操作能力,以傳統滅火器為例,先拔掉保險銷,在合適距離對準火焰根部后按壓手柄,但普通居民在不熟悉的情況下,可能會導致操作失誤,因此,需要改進說明圖樣,除了原有的規范描述,還可以在保險銷、噴口、手柄的位置標注出操作順序,通過直接性的交互引導來破除心理障礙[2]。③防護有效。根據家庭火災特征分析,我國居民家中突發火災后,由于濃煙、有毒氣體導致死亡的概率非常高,所以家庭消防產品必須將多種突發情形都考慮在內,例如能夠有效隔絕有毒氣體、有效除煙的防護設備,以及滅火過程中的自我防護裝置等,這些都是提高生存率并有效提升心理安全感的重要保障。
在居民日常生活中,家庭消防產品市場上沒有過多的選擇余地,一方面產品種類較少,另一方面現有的產品設計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例如設計單一、操作復雜、不利存放、易產生故障、檢修困難等,這為居民提供幫助,乃至降低家庭火災的傷亡率還有較長的一段距離。
2.4" 缺少針對老年群體的消防產品
在人口老齡化的趨勢下,老年群體的家庭消防逐漸成為不可忽視的難題。相比于一般家庭,老年群體長期或部分時間獨處家里,在設計消防產品時,需要考慮老年群體感知能力弱、身體素質較差的問題,這對于消防報警裝置和消防工具有更高的設計要求[3]。
老年群體的身體感官能力在逐年變差,消防報警產品可以增設更多報警設置選項、增加親子連接功能、樓棟或街道報警系統并聯等。在火災發生之初,由于老年群體視覺、聽覺和嗅覺能力的不足,可能會出現辨別顏色錯誤或光線判斷失誤,因此,報警裝置有很大改良空間,如更大音量選項+更多燈光設置選項,對于同時有多種障礙的老年群體,協助報警就更為必要,通過將警情傳遞給其子女、樓棟甚至街道,讓他人在最短時間內察覺并提供救援。
3 家用消防產品推廣與完善的建議
3.1" 加大宣傳力度,普及多功能家用消防背包
不論是推動家用消防產品市場發展,還是降低家庭火災的發生概率,都需要相關部門加強宣傳教育,不斷提升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識。具體實施上,利用基層街道優勢,在社區、街道增設家庭消防產品種類、功能介紹,在定期消防檢查、消防演練中,讓居民直接接觸、使用家用消防背包等消防產品,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居民的安全意識。在校園中特別是小學、初中增加家用消防用品的科普內容,一方面借由學生向其所在家庭傳遞消防知識,另一方面營造共同防范危害的良好氛圍[4]。在居民消防意識提升的情況下才會有更多的家庭選擇增加消防報警裝置、滅火器材等產品的消費投入,雖然在前期缺乏足夠的產品選擇,但在市場的不斷發展擴大下,更多貼合居家消防需求、融入家庭裝修氛圍等符合消費需求的產品會不斷研發出來。
家用消防背包較為適合我國當前國情,在家用消防裝置或產品普及率偏低,大部分居民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識的背景下,家用消防背包可以為居民提供積極有效的防護。消防背包相較于其他消防產品,主要體現在人機工程學的運用,包括對背部隔熱板的外形改造、對滅火噴口握把形狀的設計等方面,對人機工程學的考量和運用能夠有效提升使用者操作的準確性,從而提高滅火效率。相比于傳統的滅火器,家用消防背包可以更好地應對居民區火場中濃煙、燒傷致死致傷的情況,整合式設計是一個重要原因,大多數危險情況中所需要的功能都能在消防背包上有所體現,例如照明、防煙、消防滅火以及逃生等工具都配備齊全。
多功能家用消防背包具有以下特點:①針對傳統滅火器操作復雜的問題做出改變,即一鍵式滅火功能,使用時可以快速打開開關并控制其計量與壓強,以達到高效便捷的目標。為了更好地控制火情,消防背包中的滅火器無需單手提起,而是通過背包上的雙噴口來滅火,解放手的同時提升了效率。部分噴口還富有設計感,包括舒適性、表盤面板操作性等方面,既考量了人體工學,也通過添加熒光元素、菜單簡化等方式提升了特殊環境下的便利性[5]。②整合式多功能設計。雙噴口滅火管可以提高效率,易于操作,可減少濃煙對人體的危害。消防背包可以安裝LED煙霧照明燈,以幫助被困人員找到安全路線。消防背包中的消防錘與逃生繩適用于狹小空間或較高樓層,消防錘與逃生繩的裝配方式和尺寸要符合人機工學,背帶采用“索降式”全覆蓋設計,而消防錘的把手是類似自行車把手的設計。除此之外還有防煙防毒面具等。③安全性功能設計方面,家用消防背包可以采用硅酸鈣纖維板,強度高、堅固耐用且質量輕、耐久性好,隔熱板做背部材料可以防止火焰對人員造成二次傷害。針對高層建筑家庭用戶,多功能消防背包可以解決照明困難、濃煙致死等問題,為后續救援爭取寶貴時間。
3.2" 明確消防產品功能需求
當前消防產品的功能還無法發揮出應有的作用,部分產品功能單一、外形簡單粗糙,無法滿足高層居民的家庭需求。一方面是生產成本制約;另一方面是設備的使用反饋回收不足,由于完整使用過的用戶不多,人們對于消防產品的功能需求還不夠明確,并且不同居住環境的消防要求也不盡相同,如高層家用消防產品應該具備多功能屬性,功能單一的滅火器無法提升居民的生存概率,如消防報警功能、防毒防煙功能、逃生救援功能等都具有較高優先級[6]。
除此之外,還要針對不同居民的生活需求,兼顧生產成本來進行設計改良。①防煙防毒需求,數據調查顯示,火災中有將近80%的人屬于濃煙窒息或煙霧中毒死亡,真正燒傷致死的反而較少,在消防演練和消防知識普及中,必須強調躲避煙塵的重要性,但在消防產品的設計上,防煙防毒的功能并沒有得到較大程度的開發設計,現有普及率較高的滅火器也不具備防毒防煙功能,除非備有防毒面具,才能提升被困人員在濃煙密布的火場中的存活率。②照明需求,在火災場景中,由于家庭室內裝修材料的多樣性以及木質地板、家庭雜物的材料特性,會導致濃煙快速生成,濃煙會阻礙被困人員的視線,極易生出恐慌、不安的情緒,導致錯誤判斷,如沖動跳窗的行為,所以較為不顯眼的照明功能,能夠起到協助避險、安撫情緒的作用。③隔熱需求,火災發生時最高溫度可達400℃,即使不與火焰直接接觸,也會被高溫燙傷,現有家用消防產品大多不具備防燒傷功能,無法阻擋火焰和高溫,為了在火場中更大程度地保障被困人員的生命安全,可以研發短時間內防高溫或降溫的產品。
為了更好地凸顯消防產品的功能性,在產品外形設計上需要做出較為明確的指引,一方面起到準確的指示作用,另一方面在危險發生時有更好的指示性,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被困者的恐懼和焦躁情緒,有效提高消防產品的實際效用。
3.3" 優化消防產品的外觀設計
隨著大眾審美的不斷變化,富有趣味、更顯年輕化的產品設計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人們的購買意愿,特別是對于長期擺放于室內的消防產品,適配于家庭裝修風格也是很多居民會考慮購買的因素。在消防產品市場上,以滅火器為主的消防產品主要有紅色、紅色配黃色、紅色配深灰色、綠色、綠色配金屬色、白色配灰色幾種配色,雖然紅色的警示作用明顯,但親和力較差,純粹的紅色很容易引起審美疲勞,所以更適合和其他顏色搭配來降低視覺重量,以適應家庭內部較為舒緩的氛圍。但消防產品設計不能為了迎合群體喜好而完全脫離紅色、黃色、綠色這三種國際認定的安全色,因為這三種顏色更容易引起人們的警覺[2]。
相比色彩設計,消防產品在造型和材料選擇上有更大的設計空間,例如,將消防工具設計為較為潮流的造型以吸引年輕群體,或者通過巧妙的結構設計實現收納自如,提升使用體驗。在材料選擇上,既要在保證基本性能的基礎上降低其重量,例如瓶身可采用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塑料(PEN),塑料化的材質使滅火器瓶身輕量化的同時更加簡潔;又要在性能方面滿足存放氣體滅火器的指標。在特性上通過特殊處理后可以為半透明材質,以用作扇葉使用。
3.4" 針對家庭火災,完善相關產品的功能設計
通過對火災特征進行分析,對口鼻、眼和頭部的防護是提升生存率的重要保障。首先是眼部防護,如果煙霧中出現刺激性氣體或有毒氣體,眼睛會受到巨大的損傷,同時會伴隨斷電情況,多重影響下很難找到正確的逃生路線,且視力障礙會不斷加劇無助、恐懼的心理狀態。其次是口鼻部的防護,火災中大部分的死亡案例都是由于毒性氣體吸入或缺氧導致的,作為呼吸防護的最重要組成,一旦失守,很可能會由于有害氣體侵入而昏厥乃至死亡,即使擺脫危險也會留下潛在的隱患[7]。最后是頭部的防護,主要為應對火災現場建筑物坍塌掉落的風險,不僅由于頭部是重要的中樞神經系統,而且頭部特別是面部的燒傷對人的影響更為恐怖,包括災后的心理創傷也最為巨大。
目前應用于家庭火災的消防產品種類頗多,但在設計上還有進一步完善的空間,以家用多功能呼吸器為例,主要提供眼、口鼻乃至頭部的防護作用,以幫助被困者維持正常身體機能并順利逃生,此類產品在具體操作上需要有較為直觀明顯的操作引導,避免復雜的圖文介紹,以保證不同年齡、不同心理狀態下的人們都能夠更好地使用,在原有功能的基礎上,產品設計者還可以從多功能統合與單功能深入兩個角度作進一步優化,例如對呼吸器的改良,可以著重從供氧方式與過濾物質入手,在負荷限度之內,將火災等場景中的有害氣體盡可能過濾掉,并提供必要的氧氣供應。此后便是佩戴舒適性和攜帶性的考量,多功能設計勢必導致操作復雜性的提升,影響體驗的同時還可能出現功能冗余的情況,會為消防產品的檢查維護制造麻煩。現有市場上的多功能呼吸器多以添加面部、頭部的防護功能為主,從實用性角度考慮,可以增加煙霧探測報警功能和照明功能。
3.5" 針對老年群體設計特定消防產品
為了滿足老年群體對消防產品的需求,要針對性地修正原有產品的通用設計,參考納入老年群體的感受系統,以最常用的滅火器為例,家用滅火器需要在增強產品性能和存放位置的基礎上,設計出更適合老年群體的產品。設計者需要關注老年群體的感受系統、神經系統、學習能力等特點,優化各環節設計。首先,在感受系統上,老年群體辨識物體亮度、色彩和遠近的相對距離能力敏覺度有所下降,所以產品的重要信息和功能區域應當趨于獨立,使其主次分明,便于使用者識別。其次,老年群體神經系統相對遲緩,且行動不靈敏,對危害環境的預知能力較弱,消防報警產品可以增設更多報警設置選項,例如增大音量設置、增加報警光效選項等,在產品使用上應當簡化操作步驟。最后,老年群體思維反應能力大大降低,學習能力也呈下降趨勢,所以產品的使用說明要更加簡潔、直觀,盡量采用形象化語言,方便其在較短時間內理解并操作成功。
4 結束語
通過對家庭火災的概述及家用消防產品的現狀分析不難發現,當前在家庭消防安全領域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家庭消防意識較為薄弱、缺少針對特定群體(如老年人)的消防產品等。面對這些挑戰,加強家用消防產品的推廣與完善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加強宣傳教育、明確功能需求、優化產品設計、關注特殊群體等多方面的措施,有望構建起更加完善、高效的家庭消防安全體系,為每一個家庭筑起堅實的防火墻。
參考文獻
[1]國家消防救援局.2022年全國警情與火災情況[EB/OL].https://www.119.gov.cn/qmxfxw/xfyw/2023/36210.shtml
[2]徐誠樸,王龍,梅英杰.家庭消防報警系統的設計研究[J].自動化與儀表,2021,36(9):97-102.
[3]洪昌慧,朱進剛.家庭智慧消防應用淺析[J].智能建筑,2020(12):33-35.
[4]蔡悅恒.家用消防背包設計與研究[D].武漢:湖北工業大學,2020.
[5]王菁藝,李斌勇,姚瑤.基于物聯網的家庭消防安全監控系統[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8(3):100-101.
[6]席丙洋.家用消防自救呼吸器的人性化設計[D].南京:東南大學,2017.
[7]徐帥,陳安迪,顧凌云.物聯網家庭多控安全消防門[J].發明與創新(中學生),202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