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主性是幼兒成長過程中需要形成的重要素養之一,是幼兒形成自主思維、發展自主能力的重要條件。幼兒可以在參與多樣化戶外活動的過程中培養自主性。基于此,教師在開展幼兒園戶外運動時,可以從重視運動過程引導、關注幼兒發展需求、合理投放運動材料、制訂有效活動方案、引導幼兒制訂規則五個方面入手,達成培養幼兒自主性的目的,促進幼兒自主思維和自主能力的進步。
關鍵詞:幼兒園;戶外運動;自主性
戶外運動是幼兒園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既可以增強幼兒的身體素質,又可以讓幼兒養成運動的好習慣,對幼兒的成長與發展有重要意義。但是,在當前的幼兒園戶外運動中,幼兒自主運動的意識較弱,究其原因,與教師的主導性過強、戶外運動區域吸引力不足有關。而上述問題的存在,不僅會影響幼兒園正常戶外教學的進行,還會影響對幼兒自主性的培養,不利于幼兒的成長。對此,筆者通過反思幼兒自主性不足的原因,提出了五個方面的培養策略,旨在提升幼兒在戶外運動中的自主性。
一、幼兒園戶外運動中幼兒自主性降低的原因
1. 教師的主導性過強
在幼兒園階段的學習中,由于幼兒的心智發展并不成熟,需要教師對其進行引導。但在引導時,部分教師存在主導性過強的情況,特別是在開展戶外運動時,會要求幼兒按照一定的指令完成自己布置的活動任務,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幼兒自主性的發展。因此,在當前的幼兒園教學中,教師在開展戶外運動時需要變“主導思想”為“引導思想”,重視對幼兒的引導,讓幼兒可以根據引導自主完成活動任務,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實現培養幼兒自主性的目的。
2. 戶外運動區域吸引力不足
對于幼兒而言,戶外運動區域是其探索世界的一個重要渠道。當幼兒對戶外區域產生興趣,愿意在戶外運動中積極探索時,其自主性才能真正得到培養。但是,如今的幼兒園戶外運動區域,無論是活動場景,還是活動形式,許多都是一成不變的內容,這樣會使幼兒產生厭倦,不利于培養幼兒的自主性。因此,在布置戶外運動區域時,幼兒園需要從靈活、豐富的角度進行思考,讓戶外運動具有新鮮感,這樣才能充分激發幼兒的興趣,進一步培養幼兒的自主性。
二、幼兒園戶外運動中培養幼兒自主性的實踐
1. 重視運動過程引導,培養幼兒自主意識
在以往的幼兒園活動中,部分教師為了保障幼兒的安全,常常會干預幼兒正在進行的活動。雖然保證了幼兒的活動安全,確保了活動的有序進行,但是教師會用“應該”“必須”“不可以”等詞語進行干預,告知幼兒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影響了幼兒自主意識的發展。同時,還存在部分教師指導不科學的情況,這也會影響對幼兒自主性的培養。
面對上述問題,教師應該從自身出發,反思問題出現的原因,找到切實的解決辦法。在組織幼兒進行戶外運動時,教師要先轉變思想意識,調整自己的主導心理,重視對幼兒運動過程的引導。在引導時,教師要以語言、動作的提醒為主,為幼兒提供活動方向,讓幼兒在正確方向的指引下,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活動任務,為培養自主性作出積極努力。例如,在進行戶外運動時,教師可以用語言引導幼兒思考:在本次以“合作”為主題的活動中,你們想玩什么游戲?說一說自己的想法。采用以問題引導幼兒思考的方式,既可以讓活動內容符合幼兒的需求,又可以讓幼兒積極參與活動,有助于對幼兒自主性的培養。以戶外運動“蹲蹲孵小雞”為例,教師先將游戲規則告知幼兒,而后組織幼兒圍成圓圈,讓其根據規則自主游戲。在幼兒進行游戲時,教師可以從整體上把握幼兒的運動時間,確保每名幼兒都可以進行運動,將活動空間交給幼兒,進而培養幼兒的自主意識,讓其主動參與戶外運動。
戶外運動是幼兒園教學的一部分,也是幼兒形成自主意識、培養自主能力的重要載體,對培養幼兒自主性有重要意義。因此,教師應該轉變觀念,重視對幼兒運動過程的指導,通過培養幼兒的自主意識,進而實現培養幼兒自主性的目的。
2. 關注幼兒發展需求,激發幼兒運動興趣
對幼兒自主性的培養是一種較高的教學目標,同時也對幼兒的學習提出了較高要求,即幼兒應該在幼兒園的學習中逐漸認識到自主性對自身成長的重要性,并減少對教師的依賴。因此,在戶外運動課程上,教師應該關注幼兒的發展需求,設置有意義的活動內容,充分激發幼兒的運動興趣,這樣才能激發幼兒的自主性,使其積極參與活動。
關注幼兒的發展需求,教師可以從戶外運動的前、中、后三個環節入手。在開展戶外運動前,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調查幼兒喜歡的活動項目,為高效開展戶外運動作準備。根據調查結果,教師發現幼兒喜歡的戶外運動主要集中在各種各樣的游戲,如跳繩、捉迷藏、投沙包等,還有部分幼兒喜歡采摘、戶外參觀等活動。基于這樣的調查結果,教師可以合理安排戶外運動。在開展戶外運動時,教師可以一邊組織幼兒運動,一邊根據幼兒的表現提出問題,如“你們正在做什么?下一步計劃做什么?要怎樣做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這樣,既可以使幼兒集中注意力,又可以達到鼓勵幼兒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活動的目的。在戶外運動結束后,教師需要引導幼兒對本次活動進行反思,包括在活動中有哪些收獲?大家認為自己在活動中是否有進步?是否達成最開始設置的目標?通過反思,可以讓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一步強化幼兒的自主意識。
教師需要認識到幼兒自主性的培養是一個長期過程,應該在戶外運動中重點關注幼兒的發展需求,對幼兒進行有效引導,在充分激發幼兒運動興趣的同時,提升幼兒的自主性,促進幼兒自主意識的形成。
3. 合理投放運動材料,滿足幼兒運動需求
在開展戶外運動時,運動材料是幼兒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師應該重點關注的運動內容之一。幼兒園階段的戶外運動以游戲活動為主,旨在幫助幼兒以游戲的方式形成自主意識。在以游戲為主的戶外運動中,如何投放運動材料、激發幼兒自主游戲的興趣、滿足幼兒不同的運動需求,是教師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
例如,在開展以球類為主的戶外運動時,教師可以采取“一球多玩”的方式,讓幼兒看到球的多種玩法,以此滿足幼兒對球類運動的需求。以足球為例,在常規運動中,幼兒以踢足球為主,但是并非所有幼兒都喜歡“踢”這種玩足球的方式。此時,教師可以拓展足球的玩法,如拋球、投球、抱球跑、夾球跳等,這些拓展的運動方式,即使是不擅長足球運動的幼兒也能積極參與其中,進而激發幼兒的自主參與意識。又如,在開展以呼啦圈為主的戶外運動時,教師同樣可以豐富呼啦圈的玩法,如利用呼啦圈進行單腳跳圈、雙腳跳圈、鉆山洞、滾圈走等活動,同樣可以收到“一物多用”的效果。此外,教師還可以根據戶外區域的固定設施,通過適當增加障礙物的方式,組織幼兒進行戶外運動,滿足幼兒的運動需求。具體來講,在平衡車游戲中,當幼兒已經可以熟練掌握直行的技巧后,教師可以在道路上適當增加障礙物,以提高游戲難度,使幼兒可以通過自主思考,掌握繞障礙物通行的技巧,高效完成游戲。在上述戶外運動中,教師介紹了足球、呼啦圈、平衡車三種不同的運動形式。在這三種運動中,教師都可以通過增加或減少運動材料的方式,豐富幼兒的運動內容,滿足幼兒的運動需求,使每名幼兒都可以參與運動,實現對幼兒自主能力的培養。
至此,教師應該認識到合理投放運動材料的重要性。有效投放運動材料,既可以滿足幼兒的運動需求,又可以充分激發幼兒的運動興趣,對培養幼兒自主性有重要作用。因此,在開展戶外運動時,教師需要根據幼兒園運動材料的情況,合理設置運動內容,爭取做到“一物多用”,達到培養幼兒自主性的目的。
4. 制訂有效活動方案,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
活動方案是開展戶外運動的重要指南,是保證幼兒運動成效的基礎。因此,在培養幼兒自主性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參與制訂活動方案,并嘗試讓幼兒自主制訂活動方案。在具體實操過程中,為了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教師可以從幼兒的運動過程入手,讓幼兒思索如何保證運動過程的規范性和流暢性。
以某次戶外運動為例,教師發現幼兒運動過程中存在散漫、相互打鬧、追逐嬉戲的情況,這時教師可以將幼兒集合在一起,并向幼兒解釋集合的原因,然后提出需要幼兒思考的問題,如“怎樣才能讓運動更有秩序、更有效果?大家一起集思廣益。”在思考中,教師需要引導幼兒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如從戶外場地、運動空間、人員數量、運動形式等多個角度進行思考。從戶外場地的角度看,幼兒認為場地以小型跑道和操場為主,使用空間較大,可以布置多人數的運動項目,以有效利用場地,深度參與戶外運動。在制訂戶外運動活動方案時,教師還需要注意在有限的空間內多個班級同時開展活動的情況,如果面對這樣的情況,幼兒會有怎樣的活動方案呢?經過教師的引導,幼兒提出班級與班級之間混合運動的建議。遇到這種情況時,可以讓大班幼兒充當“小教師”,為其他年齡段的幼兒講解運動內容和注意事項,并指導其進行運動,這樣可以起到突出幼兒主體地位、培養幼兒自主性的目的。根據幼兒給出的活動方案,教師需要化身活動安全員,保障幼兒在活動中的安全,使幼兒可以順利完成戶外運動。
在制訂有效活動方案時,幼兒積極參與、分享自己的想法,可以達到突出主體性和自主性的目的,讓幼兒可以在戶外運動中獲得真正的鍛煉,實現自主意識和自主能力的進步。
5. 引導幼兒制訂規則,強化幼兒自主管理
無規矩不成方圓。在戶外運動過程中,沒有具體的運動方案和運動規則,幼兒便無法深入探索運動項目,無法從運動中獲得進步。為了強化幼兒的自主管理意識,教師應該在運動中引導幼兒自主制訂規則,這樣制訂的規則,既是幼兒熟悉的內容,又能夠對幼兒的運動過程起到一定的規范作用,有助于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
在具體操作中,教師可以借助具體問題引導幼兒對運動規則進行思考。例如,幼兒園戶外運動區域中有固定器械區、自由活動區、攀爬區等不同的區域,在不同的區域內運動需要遵守不同的規則。教師可以組織幼兒一起制訂這一具體的規則內容。以自由活動區為例,活動時應該遵守哪些規則?教師可以引導幼兒結合日常在自由活動區的運動情況,分享對制訂規則的想法。幼兒提出,班級與班級之間應該預留一定的運動空間,以免發生碰撞;在自由活動區,應該減少取用大型運動材料,根據自由活動區的人數選擇適合的運動項目。再以參與攀爬區運動為例,應該注意哪些事項?在幼兒給出的答案中,可以知曉應該注意穿戴好護具,降低受傷風險;在攀爬過程中,應該按照順序逐一攀爬,避免眾多幼兒擁擠在攀爬物體上。面對不同的運動區域,幼兒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表達自己的想法,為制訂運動規則貢獻自己的力量,這是幼兒自主管理的體現,也是幼兒自主意識的投射,對培養幼兒的自主性有積極作用。
在培養幼兒自主性時,教師應該基于戶外運動對幼兒進行有效引導,如引導幼兒參與制訂運動規則,強化幼兒的自主管理意識。同時,教師還可以根據幼兒的運動需求,增加幼兒自主安排運動內容的環節,進一步鍛煉幼兒的自主性,讓幼兒在幼兒園戶外運動中取得進步。
三、結束語
在開展戶外運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明確幼兒為課堂主體,從幼兒的階段性成長特點出發,在結合幼兒學習需求的基礎上,有效應用戶外運動策略,讓幼兒在戶外運動中充分展現自主性,如自主進行運動、自主使用運動材料、自主制訂活動方案等。通過對幼兒自主性的培養,可以讓幼兒在幼兒園階段形成自主意識,具備一定的自主能力,使幼兒在未來成長道路上充分發揮自主性,實現全面成長。
參考文獻:
[1]吳夢禹. 淺談在幼兒園戶外運動中培養幼兒自主性的策略[J]. 現代教學,2022(17):48-49.
[2]顧鞠. 提升幼兒戶外運動自主性的思考[J]. 上海托幼,2021(7 / 8):60-61.
[3]黃運元. 探討如何在戶外運動中實現對幼兒自主性的培養[J]. 華夏教師,2020(4):16-17.
[4]馬東梅. 幼兒園戶外運動中培養幼兒自主性的策略[J]. 學園,2023,16(36):90-92.
[5]金婷. 幼兒園戶外區域運動中增強幼兒自主性的養成策略研究[J]. 作文成功之路(中),2018(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