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班級管理者,班主任的專業能力直接影響班級管理質量。然而,部分初中班主任專業能力發展存在諸多問題,導致班級管理質量不盡如人意。對此,文章在分析班主任專業能力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探尋相應的專業能力提升策略,期望推動班主任專業化發展,提高班級管理質量。
關鍵詞:班主任;專業能力;提升策略
《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指出,班主任是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實施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領者。班主任的專業能力是影響班級管理工作、學生健康成長的關鍵因素。班主任專業能力是指班主任在工作實踐過程中圍繞班級管理、學生成長形成的一種實踐能力,包括班級組織與管理能力、班級文化建設能力、學生思想教育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在立德樹人背景下,大部分初中班主任關注自身的專業能力發展,竭盡所能地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發展水平。但是,部分教師的專業能力存在不足,引發了諸多的班級管理問題。這意味著初中班主任需要探索合適的策略,著力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
一、初中班主任專業能力發展現狀
通過工作實踐,部分初中班主任的專業能力獲得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仍存在諸多不足,具體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1. 突發事件判斷和決策能力不足
初中階段的學生處于青春期,情緒起伏較大,容易出現焦躁、憤怒、傷心等感受。在此情況下,學生之間很容易出現矛盾。然而,面對這些突發事件,由于部分班主任解決突發事件的判斷和決策能力有限,很難及時、有效地作出處理,引發了諸多的后續問題,如學生未能有效掌握調節情緒的方法,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會出現矛盾、沖突。
2. 對班級文化環境建設的重視程度不足
班級文化環境主要包括學習、生活環境,是影響學生學習、成長的關鍵因素。但是,部分班主任對班級文化環境建設的重視程度不足,認為班級基礎設置達到基本配置要求即可。在這樣的班級環境中,大部分學生難以對班級產生認同感和凝聚力,影響班級管理效果。
3. 對個別學生或個別教育現象的引導不足
班級管理的目的是讓每名學生獲得應有的發展。受到家庭環境、家庭教育、自身性格等因素的影響,班級中的學生之間存在明顯差異。如此,對于同一事件,不同的學生會做出不同的行為。班主任應該在重視學生差異的基礎上,對學生出現的不良行為或消極情緒進行針對性引導。但是,部分班主任的專業能力有限,未能對個別學生或個別教育現象進行有效引導。還有部分班主任雖然關注個別學生和個別教育現象,但是采用的引導方式較為固化,不能有效地解決問題,影響了班級管理質量。
二、初中班主任專業能力提升策略
初中班主任專業能力發展不足,既有學校的原因,也有班主任自身的原因。學校方面,給予班主任專業發展的機會有限,阻礙了班主任專業能力的發展;班主任方面,采取的提升專業能力的方式不當,收到了適得其反的效果。因此,要想提高班主任專業能力發展水平,學校和班主任要攜手努力,有針對性地落實提升策略。
1. 學校:強化學校管理職能
(1)落實班主任崗位培訓。
不斷學習是提升班主任專業能力的重要途徑。崗位培訓是強化班主任能力的重要方式。學校應當落實班主任崗位培訓,讓班主任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提升專業能力。具體地,學校應當根據班主任的日常工作表現,了解他們的專業能力發展情況,確定崗位培訓目標。在培訓活動中,可以先帶領班主任一起學習有關班主任工作的管理條例,促使班主任牢記日常工作內容。專家可以結合班主任的日常工作情況,具體分析相關的工作管理條例內容,引導班主任自主反思,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隨后,圍繞具體問題,鼓勵班主任討論問題的成因,提出解決對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助力班主任專業能力的提升。
崗位培訓可以使班主任獲得學習機會。這樣的崗位培訓以實踐替代了書籍上的理論內容,能夠激發班主任的學習興趣,促使班主任在強化理論認知的同時掌握實踐方法。在崗位培訓結束后,學校可以觀察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情況,了解他們專業能力的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促使班主任不斷地查漏補缺,提高專業能力發展水平。與此同時,學校可以組織班主任專業能力考核,通過“筆試 + 實踐”的方式了解班主任的專業能力發展情況,進而對癥下藥,幫助班主任揚長避短,進一步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發展水平。
(2)搭建班主任交流平臺。
在工作過程中,一些班主任受到封閉式工作模式的影響,專業能力發展水平不高。對此,學校可以搭建班主任交流平臺,促進班主任之間的溝通、交流。
例如,學校可以搭建網絡平臺,定期分享校內外優秀班主任班級管理典型案例,鼓勵班主任學習、借鑒有價值的班級管理方式方法,并就此進行交流。受到認知差異的影響,大部分班主任的管理方式方法有所不同。通過交流,他們可以開闊視野,了解不同的管理方式方法,并結合親身經歷和本班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借鑒優秀的管理方式方法,豐富自身經驗,提高班級管理水平。在整個交流過程中,一些班主任可以發現管理問題,提出解決策略,豐富班級管理經驗。學校可以依托網絡平臺,鼓勵優秀班主任利用閑暇時間主動分享自己的班級管理經驗,這樣有助于其他班主任在閱讀、傾聽的過程中進行自我反思,汲取經驗,彌補不足,提高專業能力發展水平。
又如,學校可以建構新老班主任師徒制。由有能力、有經驗的班主任擔任師傅,向能力不強、經驗不足的班主任(徒弟)傳授班級管理經驗。在傳授班級管理經驗的過程中,師傅可以采取多樣的方式引導徒弟探究班主任工作內容、工作方法等。在徒弟建構一定的認知后,師傅可以檢驗他們的工作情況,發現問題,一起分析問題成因,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
通過溝通交流,大部分班主任可以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如何做”“做到何種程度”,切實地增強班級管理認知,豐富班級管理經驗,深耕班級管理實踐,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發展水平。
(3)建立班主任多元評價機制。
合理的評價機制具有激勵、促進作用,可以推動班主任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提高自身專業能力發展水平。因此,學校要建立班主任多元評價機制,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例如,賞識是多元評價機制的重要構成,也是調動班主任工作積極性、提高班主任對自身工作認同感的“法寶”。學校要從班主任專業能力的四大維度(班級組織與管理能力、班級文化環境建設能力、學生思想教育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入手,設定具體的賞識標準、賞識規模、賞識方式等。在日常工作過程中,學校要采取多樣化的考核方式,如日常觀察、書面測試、班級管理比賽等,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班主任專業能力發展的情況,依據賞識標準、賞識規模、賞識方式等,有針對性地進行賞識。
有賞也有罰。合理的懲罰是為了鞭策班主任,促使他們全心全意地投身工作中,用實際行動詮釋自身的專業能力。同時,合理的懲罰可以激勵班主任端正工作態度,使用多樣的方式學習相關的專業內容,積極地進行工作實踐,日積月累地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發展水平。因此,學校要建立具體、可行的班主任懲罰制度。在落實懲罰制度時,學校要做到公開、公平、公正。
2. 班主任:提升自身專業能力
專業能力的提升離不開班主任自身的努力。初中班主任應當以日常工作為依托,采用多樣的策略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
(1)提高自身發展意識。
首先,提高個人的職業發展意識。個人職業發展意識是班主任堅守職業崗位、發展自我的保障。明確的職業發展意識不僅能使班主任了解自身未來的發展方向,還能提高班主任的發展意識,消除職業倦怠。因此,初中班主任要提高自身的職業發展意識。班主任要先建立強烈的職業認同感,堅定自身的職業發展方向,還要具備自我分析能力,審視日常工作,發現自身在工作中的優缺點,揚長避短,增強職業責任感。同時,班主任要結合自身實際,明確發展目標,制訂發展計劃,進而沿著正確的方向進行實踐,獲得一定的發展。
其次,提高自身的工作反思意識。自我反思是班主任在工作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班主任要提高工作反思意識,并利用多樣的方式進行反思,切實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
例如,班主任可以在一段工作結束后,回顧班級管理過程,審視自我,發現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從專業的角度分析問題成因,有針對性地探尋解決問題的策略。隨后,班主任可以把握班級日常管理時機,落實探尋到的策略。同樣,班主任可以撰寫教育心得,對比之前的心得內容,看看自己是否解決了問題,由此提煉出行之有效的班級管理方式方法。通過撰寫教育心得,班主任可以進入“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良性循環中,不斷完善自我,提高專業能力發展水平。
又如,班主任可以采用面對面交流、在線交流等方式與資深班主任互動。在互動的過程中,班主任既可以提出自己日常工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探尋相應的解決策略,又可以提出自己獨到的教育管理見解,與其進行專業探討。如此,班主任可以在專業認知方面獲得一定的發展,有利于增強職業認同感,積極投入班級管理工作中,不斷提高自身專業能力。
(2)豐富業務能力儲備。
初中班主任在日常工作過程中出現諸多的問題,原因之一是缺乏豐富的業務能力儲備。豐富的業務能力儲備離不開班主任日常的工作實踐。因此,班主任在提升自身管理意識的過程中,可以以日常工作實踐為依托,從工作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著手,遷移自身已有認知,選取合適的方式解決問題,借此豐富自身的業務能力儲備,提高專業能力發展水平。
例如,突發事件具有突發性、不穩定性,盡管班主任無法預測每件事情的發生,但是可以在日常工作過程中采用合適的方式組織預防活動,做到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地降低突發事件的發生概率。班主任可以組織“情緒管理”主題班會活動。在活動中,班主任可以列舉近期班級中的突發事件,引導學生分析事件發生的原因。在分析的過程中,學生會將視線集中在事件主人公的情緒上。同時,他們會產生探究興趣,提出問題:“如何控制情緒?”班主任可以趁機引導學生分析、總結控制情緒的方法。在整個過程中,學生可以遷移已有的生活認知,探尋解決方法。班主任可以鼓勵學生展示探究成果,并以此為基礎,總結切實可行的調節情緒的方法。隨后,班主任可以組織角色扮演活動,引導學生選取事例,化身主人公,進行生動地演繹。在演繹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遷移已有認知,在矛盾爆發后選取適宜的方法調節自己的情緒,盡可能解決矛盾。班主任可以在學生表演結束后,帶領學生總結調節情緒的方法,說明情緒調節與突發事件之間的關系,促使學生建立較為完善的認知。實踐表明,通過類似的體驗活動,學生可以掌握溝通方法,積累實踐經驗,減少突發事件的產生。通過開展此類活動,班主任可以豐富自身的業務能力儲備,提高專業能力發展水平。
三、結束語
專業能力是影響班主任工作效果的關鍵因素。因此,要想提高班級管理質量,初中班主任需要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影響班主任專業能力發展的因素有二,一是學校,二是班主任自身。學校要強化管理職能,采取多樣化的方式為班主任提供專業發展機會;班主任要增強意識,采用多樣化的方式方法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發展水平。在專業能力有所發展的情況下,班主任要堅定初心,竭盡所能地做好班級管理工作,促使學生獲得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謝琳. 民辦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能力提升策略研究[D]. 南寧:廣西民族大學,2022.
[2]張愛斌,田芳英. 農村初中班主任專業化發展的現狀及策略研究[J]. 學周刊,2022(6):177-178.
[3]馬軍武. 淺析初中班主任有效管理研究[J]. 考試周刊,2021(3):14-15.
[4]宋麗婷. 初中班主任專業能力研究[J]. 天津教育,2020(27):22-23.
[5]張長武. 基于班主任專業能力發展的實踐研究[J]. 課程教育研究,2020(19):2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