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娜
摘 ? ?要: 本文基于寧夏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英美文學”課程中實行的中外教師合作教學模式,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從教師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和專業心境三個層面討論了中外教師合作教學對于中教專業成長的影響。研究表明,中外教師合作教學豐富了中教們的學科教學知識,提高了教師們的語言表達、教學設計及溝通協作的能力,而且促進了教師們向學習型和研究型教師的轉變。
關鍵詞: 中外教師合作教學 ? ?專業知識 ? ?專業能力 ? ?專業心境
引言
在高校英語專業教學改革中,教師素質對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和課程建設與發展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因此,如何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已日益得到廣泛的關注和重視。目前,我國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主要有三種途徑,即專業培訓、自身專業發展和合作教學(梁巖,2005)。合作教學是指由兩名或兩名以上的教師協同負責同一群組學生的教學任務,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注重教師之間的交流互助與團結協作。國內關于中外教師合作教學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綜合能力提升的層面,而從教師專業發展視角出發的研究甚少。本文基于筆者在“英美文學”課堂中與外籍教師幾年來的合作教學經驗,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來探討中外教師合作教學對中教個人專業成長所發揮的積極作用,以期為外語教學語境中合作教學文化的構建提供新的認識。
1.合作教學內容簡介
寧夏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于2011年9月首先在2009級學生的“英美文學”課程中實行中外教師合作教學,最初課程組僅由一名來自美國的外教和一名中國教師組成,在2014年另一名中國教師加入了教學團隊。三位教師均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教學經驗,在合作的五年中經歷了兩種教學理念的碰撞和融合,最終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具體合作形式如下:
(1)課下準備
中外教師每周都會定期舉行一次會議,主要圍繞課前準備和課后反思進行,合作備課,包括“備課程”、“備教材”、“備方法”和“備學生”,在明確每堂課的教學目標后,合理選擇教學內容,并基于學生實際設計教學資料和教學活動。課后反思則針對學生在課堂上接受程度和反應,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及課堂活動加以調整和改進。
(2)課堂教學
合作教學通常有六種模式,即一個教,另一個觀察;一個教,另一個巡視;站點教學;平行教學;交替教學和小組教學(轉引自柏樺,牟宜武和Lydinanne Loredo 2009)。在最初合作的前兩年中,課程組主要采用前兩種模式,而在第三年和第四年中課程組側重嘗試和采用交替教學,站點教學根據課堂教學活動的需要貫穿始終。經過四年的合作,中教的專業能力有了顯著提升,因此,在合作的最后一年,外教和中教獨立教學,但經常相互聽課,且堅持每周開會探討教學情況。
(3)教學資料
合作教學的內容體現在教學資料的建設和完善上,包括教學內容的選擇及編排、課件的制作、輔助教學資料的準備等?!坝⒚牢膶W課程”包括英國文學史及選讀和美國文學史及選讀兩門課程,分別開設在英語專業三年級的第一、二學期,傳統教學中兩門課程是孤立的,教學內容按兩國文學史發展歷程編排,知識模塊包括背景知識、文學術語和作品節選,注重文學基礎知識的灌輸和整體知識框架的建構,兩學期在知識模塊的選擇上其實是重復的。在合作教學中,兩門課程被作為整體進行規劃,英國文學部分側重基礎知識的梳理和語言基本技能的訓練,而美國文學部分則側重按作品要素選擇完整作品引導學生進行賞析,著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兼顧知識的講授和綜合能力的訓練。在制作課件時,除了知識的呈現,還設計了多種課堂活動。此外,為了更有效地實現教學目標,課程組還準備了很多教學資料,比如將講義編輯成音頻資料供學生課前課后自主學習,設計worksheets,問題從具體向抽象,由簡單到復雜逐步過渡,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自己去解決問題或建構知識。
(4)教學評價
合作教學更關注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學習活動,力求從各個維度評價學生對所學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形成了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體系。過程性評價主要包括作業、測驗和實踐,形式靈活多樣,目標具體,可操作性強,旨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教學活動實現由“教”向“學”的轉變。
2.結果與分析
經過五年的合作教學,無論是同事、領導還是教師本人,都發現中外教師合作教學對于中教們的專業發展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中外教師合作教學促進了中教的專業知識發展
專業知識主要涵蓋兩個方面的問題,即“教什么”和“怎么教”。通過平時與外教的接觸和交流,中教對課程知識中所涉及的歷史、政治、宗教及價值觀等文化問題都有了直觀的感受和更加準確的理解;而且,受外教的教學理念和教學風格的影響和啟發,中教的學科教學知識更加豐富。所謂學科教學知識,就是教師基于學科知識、課程知識、一般教學法知識等,在具體教學情境中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判斷、選擇、重組、加工等主動建構起來的動態知識,這對于教師的成長和發展是尤為重要的。中教的課程知識體系完整清晰,善于幫助學生梳理文學簡史,在處理作品時傾向介紹國內外的主要研究,在引導學生思考的環節上有些欠缺;而外教在課堂上注重和學生的互動,常常營造一種民主輕松的課堂氛圍,非常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個性發展,能通過不同問題引導和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尋求答案,并且充分肯定學生經過思考所得出的結論。外教的課堂教學設計和提問技巧源于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法,從知道、領會、應用、分析、綜合到評價,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這讓中教們意識到邏輯思維是可以教的,他們也有意識地將這一方法運用到諸如“高級英語”、“英美概況”及“大學英語”的課程教學中。
(2)中外教師合作教學促進了中教專業能力的提升
專業能力是教師綜合素質的體現,依賴于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教學經驗。通過中外教師合作教學,中教了解了新的教學理念、借鑒了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從而豐富了教學經驗,提高了專業能力。首先,中教們的英語語言表達能力有了明顯提高。在合作的過程中,無論是課前備課、課堂教學還是課后反思,教師們一律使用英語,這為中教們創造了真實的交流情景,大量的輸入與輸出,不僅使他們在語音、語調、節奏上有了提高,表達更加流利、準確和地道,而且課堂用語更加規范簡潔、通俗易懂,有利于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其次,中教們的教學設計能力有了很大進步,具體表現為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會區分課程目標(Goals)和課堂教學目標(Objectives),目標設計不再寬泛籠統,而是遵循“SMART”原則,即Specific(具體的),Measurable(可測量的),Attainable(可操作的),Result-oriented(以結果為導向的)和Time-limited(有時間限制的)。Specific是指運用非常精確、動態的動詞,諸如“contrast”,“illustrate”,“identify”,“evaluate”等詞語來陳述通過課堂學習學生將要實現的學習行為,避免使用“know”,“do”,“understand”,“realize”等模糊的詞語。Measurable是指在設計教學目標時要包括教師將通過哪些具體的標準去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Attainable是指教學目標是否有可操作性,即教學目標是否適合學生的水平?課堂內是否有充足的時間去實現目標?教師是否有教輔資料或資源來實現目標?教師還需準備什么材料以便教學目標更可行?Result-oriented是指通過學習,學生將有何種形式的輸出。Time-limited是指對于教學目標要有合理現實的時間限定。再次,合作教學提高了中教們的團結協作能力。合作教學打破了個人主義的藩籬,使教師們意識到合作教學可以使他們相互借鑒,相互啟發,揚長避短,集思廣益,從而產生新的思想。而且,教師們的溝通技巧有所提高。最后,合作教學促進了中教們的教育研究能力,課后的教學反思是合作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環節,使教師們養成了時常對自身教學實踐反思的習慣,在反思中發現問題,并深入學習以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提高教學能力和科研意識。
結語
中外教師合作教學融合了兩種不同的教學理念,集結了教師們的集體智慧,不僅最大限度地優化了教師資源,而且對教師們的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和專業心境都有著毋庸置疑的積極影響,有助于豐富中教們的學科教學知識,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教學設計及溝通協作的能力,更可以有效促進他們向學習型和研究型教師的轉變。
參考文獻:
[1]柏樺,牟宜武,Lydinanne Loredo.中外教師合作教學對學生和教師能力發展的作用研究[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09(4).
[2]傅蝶.培育教師合作文化——當前建設和諧校園的重要任務[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8).
[3]梁巖.ESP教師的專業發展模式[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5(3).
[4]牟宜武,柏樺.中外教師合作教學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影響[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9(7).
[5]王電建.中外英語教師在師范類英語課中的小組合作教學與教師發展[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08(6).
[6]吳霞輝.中外教師合作教學對于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意義[J].牡丹江大學學報,2008(7).
基金項目:2013年寧夏高等學??茖W技術研究項目, ? ?項目編號:NGY201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