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的融合發展,對于發揮“中國制造+中國服務”的組合效應,實現區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運用2002—2017年的投入產出表數據,采用投入產出模型對新疆制造業及其細分行業與生產性服務業及其細分行業之間的產業互動關聯水平、產業融合水平,以及產業融合度進行測評研究。結果表明:新疆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之間的互動關聯水平和融合水平一直處于不斷上升的狀態;在新疆制造業及其細分行業與生產性服務業及其細分行業的融合關系中,各細分行業之間存在明顯的異質性。此外,新疆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的均衡融合度和前向融合度在不斷提升,而后向融合度先上升后下降。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新疆;制造業;生產性服務業;融合水平;關聯性;投入產出模型
中圖分類號:F426"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4)11-0037-03
一、研究背景
制造業是經濟發展的主體,而服務業是經濟發展的主力;制造業服務化和服務業制造化現已成全球共識。國家“十四五”規劃中提出,推動中國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促進制造業和服務業深度融合。2021年,新疆制造業增加值增長了7.9%,服務業增加值增長了6.5%,均有較大幅度的增長。面對錯綜復雜的外部環境和日益嚴峻的發展形勢,新疆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主動迎合經濟發展的新形勢,保持制造業與服務業經濟穩定增長。
現有制造業與生產服務業的融合發展的相關研究比較豐富,主要可以概括如下:一是有關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融合的測算方法的相關研究。主要包括:第一,投入產出分析法。代表有顧乃華、畢斗斗和任旺兵(2006);江曼琦和席強敏(2014)。第二,產業協同集聚測度指數法。典型的是陳國亮和陳建軍(2012)。第三,灰色關聯模型及灰色預測模型。如:GM(1,N)模型,唐曉華、張欣玨和李陽(2018)采用此方法進行過研究。第四,耦合協調度模型。李寧和韓同銀(2018)。王雪瑩、葉堂林和李璐(2021)等眾多學者都用此方法進行過細致研究。第五,Logistic生長模型。最具代表性的是徐學軍、唐強榮和樊奇(2011);龐博慧(2012)的相關研究。二是關于兩者內在機制的相關研究。在供給主導論、需求遵從論、互補依賴論和融合發展論四種論點的基礎上,安虎森與朱妍(2003)的產業集群理論和胡曉鵬(2008)的產業共生理論,將二者的互動融合關系及其作用機制擴展到產業集群以及產業共生。
產業融合是信息化進程中呈現的一種產業新范式。目前,無論是在產業融合理論方面還是產業融合的測度方面,國內外對于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融合的研究已經非常充分。然而對于新疆兩業融合的現有研究還寥寥無幾,現有的研究僅是對新疆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之間的互動關系、關聯性、耦合協調度的研究,缺乏對兩個產業之間的融合度的相關測度研究。因此,在現有研究的基礎上,采用投入產出法對新疆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及其細分行業之間的產業互動關聯水平、產業融合水平以及融合度進行了測評研究。
二、研究方法與數據來源
(一)研究方法
1.影響力系數與感應度系數。影響力系數(Mij)表示在經濟發展中,某一產業的波動,會對其他部門的生產活動產生一定程度的波及,又稱“后向關聯系數”。
Mij=(i,j=1,2,...,n)(1)
而感應度系數(Oij)與影響力系數相對應,感應度系數指某一行業部門受到其他部門影響的程度,又稱為“前向關聯系數”。
Oij= (i,j=1,2,...,n)(2)
2.中間投入率與中間需求率。中間投入率(Fj)是指在生產過程中,為生產單位產值的產品需從其他各產業購進的原料及產品的總價值占本產業總投入的比重。
Fj= (i,j=1,2,...,n)(3)
中間需求率(Ki)表示中間需求占總需求的比重。
Ki= (i=1,2,...,n)(4)
3.均衡融合程度。均衡融合度是在中間投入率與中間需求率的基礎上產生的一個產業融合測算指標。
Intergration= (5)
(二)行業界定與數據來源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相關文件以及數據的可獲得性,本文納入新疆制造業計算的有投入產出表中的十六個細分行業,包括:食品和煙草業;紡織品業;紡織服裝鞋帽皮革羽絨及其制品業;木材加工品和家具業;造紙印刷和文教體育用品業;石油、煉焦產品和核燃料加工品業;化學產品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品業;金屬制品業;通用、專用設備制造業;交通運輸設備業;電氣機械和器材業;通信設備、計算機和其他電子設備業;儀器儀表業;其他制造產品和廢品廢料業。
生產性服務業可以為制造業提供高技術保障。而目前對生產性服務業劃分并沒有明確的行業界定,本文根據新疆產業結構狀況、國內外學者關于生產性服務業的分類以及國務院的相關文件,界定生產性服務業包含投入產出表中的八個細分行業,如下所示: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三、產業互動關聯與融合的實證分析結果
(一)產業間互動關聯狀況的測度
在2002年時,新疆制造業對生產性服務業的影響力系數僅為0.409 9,到2007年以后前者對后者的影響力系數都大于1。這表明,2007年以后新疆制造業對生產性服務業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較強,生產性服務業對制造業的依賴度較高。從制造業的細分行業來看,制造業細分行業對生產性服務業的影響趨勢與制造業整體對生產性服務業的影響情況基本一致。新疆食品和煙草業的發展對于生產性服務業的影響較小;而其他細分行業對生產性服務業的影響較大。總之,新疆制造業及其大部分細分行業都在對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產生不同程度的拉動作用。
由感應度系數可知,2017年以前感應度系數均小于1,即制造業受生產性服務業的影響程度小于國民經濟所有產業部門的平均值;2017年的感應度系數較2012年有所增長,說明制造業受生產性服務業的拉動作用有所增大,生產性服務業對制造業發展過程中的拉動作用日益凸顯。從制造業的細分行業來看,新疆化學產品業對生產性服務業的感應程度較其他行業部門而言比較高,其他細分行業與制造業整體的發展趨勢基本一致,對生產性服務業的依賴程度在不斷加大,與生產性服務業的互動作用明顯增強。
2002年新疆生產性服務業對制造業的影響力系數是0.3677,到2007年新疆生產性服務業的影響力系數有所增加,均小于1,表明新疆生產性服務業對制造業的影響程度雖然近年來有所增長,但拉動程度依舊小于國民經濟所有產業影響程度的平均值。從生產性服務業的細分行業來看,不同生產性服務業細分行業對制造業的影響程度不同。除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外,其他細分行業的影響力系數小于1,說明這幾個產業的影響力小于國民經濟所有產業波及程度的平均值,對新疆國民經濟的帶動作用需要逐步提升。
新疆生產性服務業受制造業影響的感應度系數均大于1,說明新疆生產性服務業受制造業的影響程度大于國民經濟所有產業部門的平均值。相較2002年,2007年以來的感應度系數有大幅度提升,說明新疆制造業對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支撐性作用越來越顯著。批發和零售業的感應度系數大于1,就說明該細分行業的發展對制造業發展的感應程度較大,既需要以制造業生產的產品為基礎,又需要制造業制造的各種交通工具為依托;新疆生產性服務業對交通運輸業的感應度很強,也就是生產性服務業受到交通運輸業拉動作用較強,交通運輸業的快速發展能夠促進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
(二)產業間融合狀況的測度
新疆制造業對生產性服務業的中間投入率保持在0.4左右,新疆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之間的融合處于一個較穩定的水平上。但是都沒有超過0.5這一個臨界值,說明新疆制造業對生產性服務業的中間投入率較低,產業附加值高。就制造業細分行業來說,對生產性服務業的中間投入率亦處于一個非常穩定的水平。從制造業各細分行業看,各細分行業對生產性服務業的中間投入水平與制造業總體水平基本一致,處于穩定狀態。
通過中間需求率可知,制造業對生產性服務業的中間需求率呈現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趨勢,但整體而言,制造業對生產性服務業的需求比較平穩,中間需求率保持在0.5左右。就制造業的細分行業而言,造紙印刷和文教體育用品業以及通信設備、計算機和其他電子設備業兩個部門對生產性服務業的中間需求很高,接近于1,說明這兩個細分行業的發展需要生產性服務業強大的拉動作用以及支撐作用;而其他子行業對生產性服務業的中間投入比較低。
生產性服務業對制造業的中間投入率始終在0.5以下,表明新疆生產性服務業對制造業的拉動作用不強。此外,新疆生產性服務業對制造業的中間投入率呈現先下降后上升的趨勢,2007年最低為0.3088,上升到2017年為0.3261。從生產性服務業細分行業看,各細分行業對制造業的投入變化不大,比較穩定,與整體生產性服務業對制造業的投入變化一致。因此整體而言,新疆生產性服務業及其細分行業對制造業的中間投入率處于一個比較低的平穩狀態。
通過對新疆2012年和2017年生產性服務業對制造業的中間需求率的比較可知,中間需求率呈現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但整體而言,生產性服務業對制造業的中間需求率始終大于0.5,說明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對制造業發展的依賴程度比較高。而且,生產性服務業中間需求率處于增加狀態,由2002年的0.5590曲折增加到2017年的0.6087,說明新疆生產性服務業對制造業的依賴程度不斷加大,兩個產業之間的融合程度在不斷加深。就細分行業而言,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對制造業的中間需求率由0.9降至0.4,但住宿和餐飲業對制造業的需求率卻從0.08升至0.38,存在顯著的異質性。
(三)產業間的融合度測度
從前向融合度來看,新疆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之間的融合度在不斷提高,尤其是在2007年,從0.0669大幅度增加到2012年的0.2776,到2017年增加到了0.4329。從反向融合度來看,新疆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之間的融合度在2007年時有所上升,達到0.2914,但2012年又恢復到原來的水平且趨于0.2保持平穩。從均衡融合度來看,新疆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之間的均衡融合度一直保持一個穩步上升的趨勢,說明新疆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之間的融合度在不斷提升,兩業之間的融合發展在不斷深化,產業融合發展在不斷進步。
四、結論與政策建議
本文基于投入產出表,運用投入產出模型,對新疆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及其細分行業之間的產業互動關聯水平、產業融合水平進行測評研究。研究表明,第一,新疆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之間的互動關聯水平和融合水平處于不斷上升的狀態。第二,新疆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的融合關系中,各細分行業之間存在明顯的異質性。尤其是生產性服務業內部結構發生顯著變化,逐漸從傳統型服務產業向新興型服務產業發展,產業結構日趨合理。第三,新疆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的均衡融合度和前向融合度在不斷提升,而后向融合度先上升后下降。
從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之間的關系演變來看,兩大產業關系隨著社會經濟和技術的發展等環境的變化而不斷進行動態調整。其中,“互動依賴論”比較貼合新疆現在的實際情況,而“融合發展論”是新疆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今后發展的趨勢。因此,本文僅提供以下建議:第一,協調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的產業互動關系,鼓勵制造業企業加快發展進程,大力發揮新疆制造業對生產性服務業的拉動及支撐作用,促進新疆制造業與服務業之間的融合發展。第二,抓關鍵,促發展。在新疆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融合發展的過程中,各細分行業之間的融合度存在顯著異質性,因此要在后續的發展過程中優先關注關鍵細分行業的融合發展。第三,保持前向融合度不斷提升的同時,提高后向融合度,即在促進制造業推動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同時加大生產性服務業對制造業的拉動力。
參考文獻:
[1]" "齊妙青,潘志剛.加快推動新疆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研究[J].現代商業,2020(29):107-108.
[2]" "張馨予.新疆南疆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互動關系研究[D].阿拉爾:塔里木大學,2016.
[3]" "馬翠,馬忠,馬建寧.新疆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產業空間關聯研究[J].資源開發與市場,2016,32(7):842-847.
[4]" "李韌.新疆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的關聯性研究[J].中國經貿導刊,2015(33):60-62.
[5]" "陳文新,韓春燕,郭凱.新疆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協調發展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35(9):115-118,132.
[6]" "李博,韓增林.基于投入產出法的大連市生產性服務業產業關聯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4,24(S1):397-400.
[7]" "賀正楚,吳艷,蔣佳林,等.生產服務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互動與融合關系的推演、評價及測度[J].中國軟科學,2013(5):129-143.
[8]" "陳美齊.黑龍江省裝備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的融合發展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20(35):35-37.
[責任編輯" "衛"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