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討康柏西普聯合眼底激光治療對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治療效果及對患者視網膜厚度、視力、睡眠、生活質量的影響,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 回顧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麻城市人民醫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治療方法不同分為A組(40例,接受眼底激光治療)和B組(40例,接受康柏西普聯合眼底激光治療治療,于眼底激光治療前72 h玻璃體腔注射康柏西普),并隨診6個月評估療效。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治療前后視網膜厚度、視力、睡眠指標、生活質量評分,以及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B組患者總有效率較A組更高;治療后,兩組患者黃斑中心凹視網膜厚度、睡眠質量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且B組較A組均更低;治療后兩組患者最佳矯正視力及生理、心理、環境、社交各維度評分均較治療前升高,且B組較A組均更高;治療后兩組患者入睡潛伏期較治療前均縮短,且B組較A組更短(均Plt;0.05);兩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結論 在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治療時,聯合應用康柏西普與眼底激光治療具有較高的臨床療效,能夠更有效地調節視網膜厚度,糾正視力,并有助于改善睡眠與生活質量,安全性良好。
【關鍵詞】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 ; 眼底激光 ; 康柏西普 ; 玻璃體腔內注射 ; 視力 ; 睡眠
【中圖分類號】R7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718.2024.11.0067.04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11.022
2型糖尿病屬于臨床常見的慢性病,中老年人群高發,發病后患者血糖水平增高,因長期高血糖狀態累及視網膜而引發的視網膜病變,會對患者視功能造成嚴重影響,甚至導致失明,致使其生活質量水平下降。對于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眼科通常采取眼底激光技術進行治療,利用激光可對患者黃斑視網膜增厚情況予以解除[1]。但單獨應用效果欠佳,且可能會由于黃斑水腫未完全吸收、玻璃體積血并發癥的發生而嚴重影響患者預后。由于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發生主要與視網膜上出現新生血管有關,新生血管會導致患者視覺功能受損,因此,在視網膜病變治療時可利用抗血管生成藥物,近年來,抗血管生成藥物在視網膜病變治療中逐漸得到應用,康柏西普是一種新型的抗血管生成藥物,在視網膜病變治療中應用可發揮抑制病理性血管生成的作用[2],有研究指出,將康柏西普與激光治療聯合應用能夠提高對視網膜病變的治療效果[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康柏西普聯合眼底激光治療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麻城市人民醫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治療方法不同分為A組(40例)和B組(40例)。A組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23例;年齡44~82歲,平均(62.37±5.02)歲;糖尿病病程1~5年,平均(3.27±0.64)年;增殖期[4] 13例,非增殖期27例。B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齡45~84歲,平均(62.58±4.91)歲;糖尿病病程1~5年,平均(3.24±0.66)年;增殖期12例,非增殖期28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組間可比。納入標準:⑴符合《我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臨床診療指南(2014年)》 [5]中的相關診斷標準,且為單眼發病;⑵對眼底激光治療耐受;⑶近1個月內未使用影響視功能的藥物。排除標準:⑴合并惡性腫瘤;⑵合并心腦血管病變;⑶存在其他眼科病變;⑷存在其他由2型糖尿病引起的并發癥;⑸肝、腎功能嚴重受損。本研究經麻城市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并得到批準。
1.2 治療方法 A組患者實施眼底激光治療,先對患者進行眼底熒光造影檢查,明確視網膜病變情況。采用復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津藥永光(河北)制藥有限公司長春長慶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6782,規格:5 mL∶托吡卡胺25 mg、鹽酸去氧腎上腺素25 mg]滴眼,待患者充分散瞳后,再選擇眼科激光治療儀(承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型號:LightLas 532)進行激光治療,先進行格柵樣光凝,在距離黃斑中心凹1 500~3 000 μm處進行C字形光凝處理,曝光時間0.1~0.15 s,光斑直徑設為50~100 μm,再進行全視網膜光凝,在黃斑區上下血管弓之外,在視乳頭鼻側1.5個視乳頭直徑之外、黃斑顳側2個視乳頭直徑之外,采用激光對鋸齒緣進行照射,曝光時間0.15~0.2 s,光斑直徑設為200~300 μm,共治療1次。B組患者實施眼底激光聯合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成都康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130012,規格:10 mg/mL,0.05 mL/支)治療,眼底激光治療方法與A組一致,在眼底激光治療前72 h進行康柏西普治療,采用注射器將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向玻璃體腔內注入,0.05 mL/次,注藥后續采用濕棉簽對角膜緣進行持續3 min的按壓,保持臥床休養。共注射1次。兩組患者均隨診6個月評估療效。
1.3 觀察指標 ⑴治療效果。在治療后,根據患者視力改善情況、黃斑區水腫吸收情況評價療效,若患者視力增高至0.6,黃斑區水腫吸收程度gt;80%,即為顯效;視力改善,但未達到0.6,黃斑區水腫吸收程度50%~80%,即為有效;視力未改善,黃斑區水腫吸收程度lt;50%,即為無效[5]。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⑵視網膜厚度和視力。采用光學相干斷層掃描系統(美國Optovue公司,型號:Avanti RTVue XR),檢測時選擇AngioVue Retina模式,讓患者注視著機器內部的藍色視標,保持至少3 s的不眨眼狀態,對患者黃斑區選擇3 mm×3 mm小塊進行橫向掃描、縱向掃描,對患者治療前后黃斑中心凹視網膜厚度進行測量。于治療前后采用電腦驗光儀(江蘇全眾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型號:KR-800)對視力進行檢測,視力正常值≥0.6。⑶睡眠指標:分別于治療前后在夜間利用多導睡眠監測儀(上海涵飛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型號:PSM-A)對兩組患者的夜間入睡潛伏期實施監測,在次日清晨患者清醒后統計數據,再將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 [6]問卷發放給兩組患者,調查兩組患者在夜間的睡眠質量情況,分值范圍0~21分,分數越低代表患者睡眠質量越好。⑷生活質量評分:應用世界衛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簡表[7],從生理、心理、環境、社交4大方面測評生活質量,4項分數的分值范圍均為0~100分,分數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質量越佳。⑸不良反應:統計兩組患者治療與隨診期間眼睛干澀、眼睛疼痛、結膜充血等發生情況。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各項不良反應發生率之和。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7.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計量資料經S-W法檢驗證實符合正態分布,用( x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B組患者總有效率較A組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視網膜厚度和視力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黃斑中心凹視網膜厚度均較治療前降低,且B組較A組更低;兩組患者最佳矯正視力均較治療前升高,且B組較A組更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睡眠指標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入睡潛伏期較治療前均縮短,且B組較A組更短;治療后兩組患者睡眠質量評分較治療前均降低,且B組較A組更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生理、心理、環境、社交各維度評分均升高,且B組較A組均更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4。
2.5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治療期間,A組患者發生眼睛干澀1例、眼睛疼痛1例,總發生率為5.00%(2/40);B組患者發生眼睛干澀1例、眼睛疼痛1例、結膜充血2例,總發生率分別為10.00%(4/40)。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180, Pgt;0.05)。
3 討論
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程漫長,長期高血糖會導致患者機體內多處組織器官受累,如腎臟、神經系統、眼部等,容易引發多種并發癥。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是2型糖尿病患者中常見的一種并發癥類型,患者視網膜上有病理性血管生成,黃斑區出現水腫,視網膜增厚,會導致患者視功能受損,隨著病情加重,還可能會引發玻璃體出血,具有致盲風險。因此,臨床上主張對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進行積極治療,以控制其病情,避免視力損傷加重而致盲。
在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患者就醫后,眼科醫師往往會對患者實施眼底激光治療,主要是根據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患者的眼底病變情況,選擇局灶性光凝或全視網膜光凝處理,利用眼科激光治療儀發出的激光波對患者眼底進行照射,能夠有效降低黃斑區毛細血管壓力,對黃斑區毛細血管滲漏進行抑制,從而緩解黃斑水腫情況,促使視網膜厚度下降,對視力起到改善作用[8]。但在眼底激光治療后,部分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患者的治療效果不夠理想,其黃斑水腫存在部分未吸收情況,患者視力改善效果有待提高。
由于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發病與視網膜病理性血管生成存在密切的聯系,因此,臨床上在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治療中逐漸應用抗血管生成藥物。康柏西普是一種新型的抗血管生成藥物,屬于重組融合蛋白,在視網膜病變治療中逐漸得到應用[9]。本研究中,治療后,B組總有效率較A組更高,且B組的黃斑中心凹視網膜厚度較A組更低,B組的最佳矯正視力較A組高,這說明康柏西普輔助眼底激光治療能夠增強對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治療效果,更好地改善視力、視網膜厚度。這主要是因為,康柏西普能夠通過與抗血管內皮因子進行結合,阻斷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信號通路,從而抑制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增殖,阻斷病理性血管的生成,解除視網膜上新生血管對視神經造成的壓迫,促使黃斑區水腫吸收,減輕視物模糊癥狀;同時,康柏西普通常是經由玻璃體腔內注射用藥,這種用藥方式可使康柏西普直接作用于患眼玻璃體內,促使康柏西普的藥效更好、更快地發揮作用,避免經靜脈注射用藥后藥物在體內擴散時其藥效被削弱[10]。
在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發生后,患者因視物功能嚴重受損,致使其日常生活受到嚴重干擾,睡眠狀況受到影響,夜間入睡困難,睡眠質量差,并且生活質量不容樂觀[11]。本研究中,在對比兩組治療方案效果時以睡眠指標、生活質量評分為衡量指標,經比較發現,治療后,B組的入睡潛伏期比A組短,睡眠質量評分比A組低,生活質量評分比A組高,這表明在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治療時,聯合應用康柏西普與眼底激光治療,有助于改善睡眠與生活質量。這主要是因為,在眼底激光治療的基礎上增加使用康柏西普,能夠對視網膜上的新生血管進行抑制,阻斷黃斑區視網膜增殖情況,對病情進行控制,減輕患者病情對其睡眠、生活質量造成的不良影響[12]。
另外,治療安全性是衡量治療方案是否有可行性的關鍵,而不良反應是衡量治療安全性的重要指標,在本研究中,兩組不良反應的總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這說明在眼底激光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康柏西普,安全性未受到影響。這可能是因為,康柏西普經玻璃體腔注射使用能夠使藥物集中作用于玻璃體腔內,避免影響到患者心腦血管,但在注射過程中需小心操作,避免造成結膜充血。
綜上,在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治療時,聯合應用康柏西普與眼底激光治療具有較高的臨床療效,能夠有效調節視網膜厚度,糾正視力,并有助于改善睡眠與生活質量,安全性良好,可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張西, 李英琦, 楊麗麗, 等.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應用眼底激光聯合雷珠單抗方案的癥狀轉歸情況研究[J]. 糖尿病新世界, 2023, 26(2): 169-172.
張曉燕. 研究眼底激光聯合康柏西普治療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臨床效果[J]. 糖尿病新世界, 2024, 27(1): 154-157.
單田慧, 俞嘉宣, 劉春莉, 等. 玻璃體腔注射康柏西普聯合全視網膜激光光凝治療不同分期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J]. 國際眼科雜志, 2023, 23(8): 1242-1249.
路文, 桑延智. 經玻璃體切除全視網膜激光光凝術聯合玻璃體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療增生期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療效觀察[J]. 中國激光醫學雜志, 2018, 27(2): 147-148.
中華醫學會眼科學會眼底病學組. 我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臨床診療指南(2014年)[J]. 中華眼科雜志, 2014, 50(11): 851-865.
路桃影, 李艷, 夏萍, 等. 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的信度及效度分析[J]. 重慶醫學, 2014, 43(3): 260-263.
付會斌, 林小鵬, 孔丹莉, 等. 世界衛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簡表在高校學科帶頭人生存質量評價中的信度與效度研究[J]. 山西醫藥雜志, 2012, 41(9): 867-869.
張祖嫣, 王峰, 蘇穎. 眼底激光聯合雷珠單抗治療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及靜脈阻塞引起黃斑水腫患者視力的影響[J]. 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23, 22(6): 609-613.
賈紅梅, 王秀麗, 景年水. 康柏西普聯合眼底激光光凝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效果觀察[J]. 中國實用醫刊, 2022, 49(17): 61-64.
夏春曉, 李凱敏, 都艷紅, 等. 532 nm眼底激光聯合康柏西普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VEGF和PEDF的影響[J]. 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學版), 2022, 19(6): 105-108.
陳建華, 徐婷, 程子宇. 康柏西普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視覺功能、氧化應激及血管生長因子的影響[J]. 中國醫學創新, 2023, 20(11): 23-27.
黃玥, 李旌, 張茜, 等. 康柏西普對增生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氧化應激水平和炎癥因子濃度的影響[J]. 臨床眼科雜志, 2022, 30(1): 5-10.
作者簡介:王亞,大學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視網膜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