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大青葉蟬屬同翅目葉蟬科,俗稱青葉跳蟬,是核桃園中一種常見害蟲。以成蟲、若蟲吸食危害核桃樹的枝梢及莖葉,尤以末代成蟲產卵時對樹木的危害最為嚴重,成蟲刺破幼嫩枝條表皮,將卵產在傷口皮層下,造成枝條失水、干枯,嚴重時全株死亡。介紹了大青葉蟬的形態特征、發生規律,并通過幾種防治效果試驗的對比分析,提出了防控大青葉蟬的綜合措施,供核桃園主在防控大青葉蟬蟲害方面參考。
關鍵詞:大青葉蟬;危害;防治效果
大青葉蟬對核桃危害很大,是影響核桃產業發展的主要蟲害之一。葉蟬在核桃園中猖獗危害,并傳播病毒,致使核桃樹勢衰弱,果品質量和產量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建議果農在實際生產中,首先搞好清園工作,消除病蟲隱患;其次保障水肥供應充足,加強樹體的抵抗力;再次在卵期、若蟲期及成蟲期積極采取多項措施進行防治,并注重防治效果,以確保大青葉蟬在可控范圍之內。
1 形態特征
大青葉蟬為不完全變態昆蟲,一生經歷三種蟲態:卵、若蟲、成蟲。
卵:初產卵顏色乳白色、長卵形,一端稍尖,卵粒呈塊狀排列,近孵化時卵粒變為黃白色(圖1)。
若蟲:若蟲5齡,1~2 齡若蟲顏色灰白,略微帶一點黃綠,頭部大,腹部小。3齡后若蟲體色變為黃綠色,胸腹部背面有4 條暗褐色條紋出現,翅芽出現。4 齡若蟲黃綠色,翅芽發達,腹末節出現生殖節片。5 齡若蟲中胸翅芽已與后胸翅芽等齊。
成蟲:雄成蟲體長約8毫米左右,雌成蟲體長略長一些,為10 毫米左右。雌雄成蟲頭部橙黃色、體色綠色。前胸背板前緣黃色,其余部分為綠色。前翅為綠色,有光澤,末端為白色。腹部為橙黃色。(圖2)。
2 發生規律
大青葉蟬1年發生3代,在核桃園內以卵態越冬休眠。翌年3月下旬卵體逐漸膨大,胚胎形狀趨于明顯。4月開始出現若蟲,第一代初孵若蟲3天后由核桃樹轉移到周邊雜草及蔬菜等低矮作物上危害,5月開始出現第1代成蟲,6—9月世代重疊現象明顯,卵、若蟲、成蟲同時出現,對植株的危害日趨加重。第2、3代的若蟲、成蟲主要在核桃樹周邊的麥田、蔬菜及豆類作物上危害,10月第3代成蟲陸續遷飛至核桃樹上產卵。大青葉蟬對核桃的危害尤以產卵最為嚴重,雌成蟲產卵時刺破核桃枝條表面,造成許多月牙形傷口(圖3),在每個傷口內產卵10粒左右,每雌成蟲產卵30~70粒,產卵后的枝條遍布傷痕,易受凍害與抽梢,嚴重影響核桃生長與產量,樹勢也越發衰弱,樹木逐漸干枯或整株死亡。大青葉蟬成蟲趨光性很強,可利用此特性夜晚進行燈誘成蟲。第3代成蟲補充營養后交尾,將卵產在核桃幼樹枝干上。因大青葉蟬食性較雜,若核桃園林下或周邊種植蘿卜、白菜及薯類等晚熟作物時,果樹受害就會更加嚴重。荒廢的核桃園,雜草叢生,樹勢較弱,蟲害便會迅速暴發,猖獗成災。
3 防治試驗
3.1 試驗地情況
試驗地選址在太平山核桃園,園區為東西走向,面積為9畝,樹齡6年,株行距4米×5米,園區內大青葉蟬發生危害較為嚴重。在核桃園從東往西分別設置3塊樣地,標記為1~3號樣地,每塊樣地面積各為3畝。在1號樣地實施樹干涂白阻止成蟲產卵防治試驗,在2號樣地實施修剪帶卵枝條和木棍壓滅卵塊防治試驗,在3號樣地實施樹冠噴藥防治試驗,供試藥劑為20%葉蟬散乳劑1000倍液、40%樂果乳劑1000倍液。試驗時間為2023年9—11月。
3.2 試驗過程
3.2.1 枝干涂白阻止成蟲產卵防治試驗 9月25日,大青葉蟬未產卵前,在1號樣地從外圍果樹開始數第三行中,隨機抽取相鄰的4株樹作為試驗樣樹,設置為枝干涂白處理,即用涂白劑在核桃樹主干和主枝上均勻涂刷,可起到阻礙成蟲產卵的目的。從外圍果樹開始數第四行中,隨機抽取相鄰的4株樹作為試驗樣樹,設置為未涂白對比處理,11月15日調查防治效果(見表1)。
計算公式:
成蟲產卵減退率/%=(對照區成蟲產卵數-處理區成蟲產卵數)/對照區成蟲產卵數×100。
3.2.2 修剪帶卵枝條和木棍壓滅卵塊防治試驗 10月以后,大青葉蟬陸續進入產卵期。10月25日,在2號樣地選取8株有大青葉蟬蟲卵的樣樹,其中4株設置為修剪帶卵枝條和木棍壓滅卵塊處理試驗,即將樹干上的卵塊用木棍壓死消滅,枝條上的卵塊剪下燒毀。另外4株設置為對比處理試驗,即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試驗當天統計防治效果(見表2)。
計算公式:
死亡率/%=調查卵塊死亡數/調查總卵塊數×100。
3.2.3 樹冠噴藥防治 10月2日,在3號樣地從外圍果樹開始數第三行果樹噴灑20%葉蟬散乳劑1000倍液,第四行果樹噴灑40%樂果乳劑1000倍液,第五行果樹噴灑清水做對比處理。10月9日、10月16日,每隔7天,同樣方法再噴1次,注意噴藥務必細致均勻,噴至藥液下滴為止。最后一次噴藥14天后,即10月30日分別于第三行果樹、第四行果樹、第五行果樹各抽取南部外圍相鄰的4株樹,調查統計防治效果(見表3)。
計算公式:
防治效果/%=(對照區成蟲產卵數-處理區成蟲產卵數)/對照區成蟲產卵數×100。
3.3 結果分析
由表1可見,9月25日大青葉蟬雌成蟲未產卵前,在核桃樹主干及主枝上涂白,因涂白劑有殺蟲殺菌的作用,能夠有效阻止成蟲在枝干上產卵。11月15日調查發現,成蟲產卵減退率為90.9%,效果十分明顯。
由表2可見,10月25日,剪除果樹上帶卵枝條,主干和主枝上的卵塊用木棍壓死,這樣處理后的卵死亡率超過90%,防治效果明顯,是一種簡單易行、無公害的防治措施。
由表3可見,10月2日,大青葉蟬成蟲遷來果園后,使用20%葉蟬散乳劑、40%樂果乳劑進行噴藥防治,間隔7天1次,連防3次,防治效果分別為91.2%、91.7%,建議在核桃園中優先使用。
4 防治技術
4.1 人工防治
一是剪伐蟲枝。結合冬剪(圖4),剪除產卵枝條,減少越冬卵基數。二是人工捕捉。成蟲羽化盛期的清晨,由于清晨溫度低、濕度大,成蟲不活躍,此時組織人工用捕蟲網進行捕捉,效果很好。三是殺卵。成蟲卵期,若發現枝干上有月牙形的痕跡,在皮層下面就隱藏著卵塊,對此處進行人工擠壓,就可以殺死蟲卵。四是無間作物的核桃園及時中耕去除雜草,可控制大青葉蟬在雜草上危害。新建核桃園若間作蔬菜等低矮農作物,一定要留足保護帶,間作物最好于9月下旬前收割,以防止大青葉蟬轉移到核桃樹上危害。
4.2 物理防治
利用大青葉蟬成蟲對光源有較強的趨性特點,在核桃園安裝一定數量的太陽能殺蟲燈,對成蟲期大青葉蟬及其他趨光性害蟲進行燈光物理誘殺。殺蟲燈防治無農藥殘留、安全環保、持效防治效果好,一次性投資安裝使用,多年持續有效,對大青葉蟬及其他害蟲防治效果顯著,在果園中使用和管理也十分方便。
4.3 藥物防治
一是樹干涂白。成蟲產卵前,自制涂白劑(石硫合劑2份+生石灰25份+食鹽3份+水70份),對核桃樹枝干進行涂白保護,可有效干預成蟲在枝干產卵,效果很好。二是若蟲期間,使用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吡蟲啉1500倍液,連續噴藥防治2次,效果較好。三是成蟲期間,使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20%葉蟬散乳劑1000倍液、40%樂果乳劑1000倍液、50%啶蟲脒水分散粒劑3000倍液等對核桃樹體上下全面噴灑,地面的雜草也要細致噴藥,可有效消滅大青葉蟬。
5 結 論
在大青葉蟬的防治中,要采取綜合措施。加強核桃園管理,保障肥水供應充足,增強樹木長勢。定期中耕除草、修剪疏枝,給核桃樹營造一個健康的生長環境,盡量壓減蟲口密度,降低危害程度。在大青葉蟬大量發生時,使用低毒、高效的化學藥劑對其進行有效防治,這樣可控制蟲害的發生與危害,確保核桃果實產量和品質得到提高,果農收益增加,核桃產業能夠不斷發展壯大。
作者簡介:陳錫國(1979年—),男,漢族,本科學歷,工程師,從事森林病蟲害防治、林業苗木培育及其管理技術工作。
*通信作者:馬存喜(1978年—),男,漢族,本科學歷,工程師,從事森林病蟲害防治、林業苗木培育及其管理技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