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月不居,大河奔涌。
今年以來,為扎實做好黃河防汛工作,聊城黃河河務局緊抓汛前時機,及早謀劃,加力推進,狠抓落實,奏響了一首聊城黃河“備汛進行曲”。
提前部署
強化落實
開局關系全局,起勢決定勝勢。新的一年,防汛工作如何起步開局?3月,聊城黃河河務局提早召開2024年水旱災害防御工作會議,針對今年水旱災害防御工作面臨的嚴峻復雜形勢進行專題研究部署;制定印發《聊城市防指關于做好2024年黃河防汛工作的通知》、聊城黃河防汛工作要點及防汛準備重點任務表等,細化各級防汛重點工作15大項67小項,全面細化壓實防汛責任,提前構筑起防汛工作的“四梁八柱”,為汛前準備工作的開展定下“主旋律”。
部署先行,實干為要。今年以來,為推動各項防汛工作真正落到實處,聊城黃河河務局下轄市縣局防辦建立起“周學習、月總結、季調度”工作機制,每周、每月、每季度定期通過學習防汛及水資源管理文件、觀看視頻、組織集體活動、輪流講課研討等多種方式,建立起上下貫通的防汛工作落實體系。
聚焦隊伍
強基固本
防汛工作離不開一支素質過硬的防汛隊伍。為提升職工的防汛業務能力,聊城黃河河務局在去年建立的防汛專家人才庫的基礎上,充分發揮高層次、高技能人才輻射、引領、帶動作用,按照“靶向培養、后續有力”的原則,統籌好防汛專家管理和師帶徒工作,為各級防汛人員“充電賦能”。
5月16日,聊城黃河河務局舉辦了2024年第一期防汛專家學習研討暨師帶徒簽約儀式,邀請優秀防汛專家代表開展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回顧與防汛工作思考授課。
“這次授課讓我對鄭州‘7·20’特大暴雨有了新的認識,也讓我意識到做好黃河防汛工作的重要性。”去年剛入職的小趙聽完授課后感觸很深。“以后得多向師傅學習防汛知識,早日進入市級防汛專家行列!”臨走前,他笑著向筆者說。
聊城黃河河務局歷來重視防汛人才培養工作,早在年初便制訂了全員防汛業務能力提升工作方案,制定出臺《聊城黃河防汛專家管理實施細則》,組織防汛專家參加地方防汛演練,舉辦聊城黃河防汛知識考試,多方位、多形式、多角度打通人才培養的“最初一公里”“關鍵一公里”和“特色一公里”,為聊城黃河防汛人才儲備和梯隊人才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創新引領
提質賦能
年年為備汛,歲歲忙不同。工程普查是每年汛前必備的工作任務,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工程普查中,一個“大家伙”吸引了過往群眾的目光。
“這是我們最新研發的‘巡檢機器人’,它能夠洞察、摸排堤防水溝浪窩、殘缺土方、堤頂裂縫等隱患并進行數據存儲,還具有極強學習能力和長續航功能。”研發負責人呂延昌一邊熟練地操控著機器人,一邊向筆者介紹。
在“巡檢機器人”的加持下,聊城黃河河務局綜合利用視頻監控遠程巡查、無人機高空巡查、人工徒步巡查的多維巡查模式,極大減輕了人工巡查負擔,提升了普查效率,確保工程普查全面細致、準確高效。
這只是聊城黃河河務局推動防汛工作提質增效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聊城黃河河務局全面建設完成了4處集成超廣角監控相機、風速計、雨量計、通信天線等設備高度一體化的無人機自動化機場,配合已有23臺全覆蓋無人機集群協同作業,研究制定各類航線等20余條,實現黃河、金堤河聊城段143.88千米堤防工程巡查全覆蓋;持續加強與濮陽黃河河務局、各級防指的溝通對接,有力、有序、有效推動金堤河水情跨省共享機制建立及北金堤滯洪區建設;強化北金堤蓄滯洪區管理,更新完善蓄滯洪區臺賬,組織逐個排查、整改未批先建和批建不符項目,確保蓄滯洪區能夠在防洪關鍵時刻發揮關鍵作用。
以演促防
以練備戰
彩旗獵獵,號角催征。5月28日,東阿黃河井圈險工堤壩上,各類車輛、機械一字排開,300余名防汛搶險隊員蓄勢待發,2024年聊城市軍地聯合防汛應急綜合實戰演練暨黃河防汛搶險大比武活動拉開帷幕。
在管涌險情搶護現場,聊城軍分區4支民兵搶險隊分區域有條不紊地墩土袋、人工修做反濾圍井;在捆拋柳石枕現場,聊城黃河專業機動搶險隊分2組分別完成地面捆枕、就地拋投和配合自卸車完成異地捆枕、運輸、拋投演練;水域救援演練現場,聊城市消防救援支隊、東昌府區民兵應急分隊協同配合,利用橡皮艇在落水人員下游位置開展營救……一幀幀拼搏的畫面,一聲聲奮進的足音,在聊城黃河防汛搶險演訓基地化成安瀾有我的昂揚樂章。
此次演練是聊城市近年來首次采取軍地聯合的形式開展,參演隊伍涵蓋了河務、消防、民兵、市政等多個領域,各支隊伍不同的服裝色彩交織成洪水防御中最堅強的底色,聊城黃河“1+N”多元力量參加黃河防汛搶險新機制再次得到實戰檢驗,也為廣大干部群眾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防汛“宣傳課”。
“只有平時演練出實招,汛情來臨時才能從容應對、妥善處置,真正為流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防洪安全保障。”在現場觀摩演練的聊城黃河河務局黨組書記、局長劉濱如是說。
大河之治,始于安瀾;安瀾之首,取于備汛。面對即將到來的黃河主汛期,聊城黃河河務局繼續扎實做好各項汛前準備工作,堅決扛牢防汛天職,全力守護大河安瀾。